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簪头凤 >

第129章

簪头凤-第129章

小说: 簪头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明玉带着一双孩子去椒房殿请安,乔皇后随口说起了李昌生病要静养一事。

    陆明玉口中随意应了一句:“五弟既是身子不适,就好好养着。等身体好了,再去上书房读书也不迟。”

    心里却冷笑连连。

    痛揍李昌一顿,这就是李昊对前世妻儿的“良心”了。以她对李昊的了解,可以断言,李昊绝不会将事情的真相告诉李昌。因为,他根本狠不下心和李昌真正反目。

    算了,这等让人膈应的事,不想也罢。

    陆明玉很快回过神来,抱着一双孩子逗弄起来。

    又过片刻,怡华宫里的宫女前来禀报:“启禀皇后娘娘,苏妃娘娘有些头晕不适,今日不能来给娘娘请安了。”

    这么巧,母子两个都病了。

    乔皇后下意识地皱了眉头,淡淡道:“传本宫口谕,宣太医去怡华宫,为苏妃看诊开方。”

    宫女恭声领命退下。

    乔皇后心里不太痛快,对陆明玉说道:“苏妃母子两个,不知闹什么幺蛾子,同一日称病。”

    陆明玉扯了扯嘴角,黑眸中飞快地闪过一丝讥讽:“或许是心病。”

    乔皇后也懒得多提这对母子,转而问陆明玉:“对了,你昨日晚上也说不太舒服,怎么也好好歇着,召太医看过了吗?”

    陆明玉神色如常地笑道:“昨晚被凉风吹着,有些头晕。睡了一夜,今日晨起就好了。便没大动干戈地召太医来。母后不用为儿媳忧心。”

    乔皇后仔细打量陆明玉几眼,然后笑道:“你这气色比本宫还要好些,本宫确实不必忧心。”

    陆明玉抿唇一笑。

    。

 第三百一十六章 反目(二)

    一连数日,李昌都没在人前露面。

    可悲的是,根本没人留意此事。

    往日还有苏妃和李昊时时关切,如今李昌病了,李昊一回都没去过,就连苏妃也没去看过李昌。更别说宫中其他人了。

    孟云萝心里直犯嘀咕,私下对李昊说道:“五弟病了这么多日子,你怎么也不去瞧瞧五弟?”

    李昊以前多疼惜这个胞弟,孟云萝都看在眼里。

    大事小事,事无巨细,一一都要过问。换在平日,李昌就是打个喷嚏,李昊心里也惦记着。这一回到底是怎么了?病了这么些日子,李昊怎么提都不提?

    一提李昌,李昊的面色就沉了下来,淡淡道:“大军将要出征,近来朝中诸事忙碌,我没闲空。”

    孟云萝一边扶着微微隆起的小腹,一边絮叨:“哪里就忙到这个地步了。你进宫的时候,顺带去看一眼便是……”

    “别说了!”李昊冷不丁地打断孟云萝,面色阴沉,声音冰冷:“你怀着身孕,好好养胎,宫中诸事,和你无关。”

    说完,便去了书房独自歇下。

    孟云萝委屈地红了眼。

    以前李昊嫌她对婆婆小叔不够体贴。现在她体贴了,他还是不满意。这般冷言冷语的,真是伤了她的心。

    贴身丫鬟婉秀忙低声劝慰:“娘娘怀着身孕,得保持情绪平稳,别伤着孩子了。”

    孟云萝一肚子委屈闷气,哽咽着诉苦:“殿下那副样子,你也看见了。我哪句话说得不妥了?他就冲我甩脸子?”

    婉秀只得继续安抚:“殿下每日忙碌,心情不如平日,也是难免。娘娘何必计较。再说了,娘娘怀着身孕,想为殿下安排两个伺寝的宫人,殿下根本就没要。可见殿下心里只有娘娘一个人。”

    这话听着,总算顺耳。

    也罢,李昊自己都不在意,她何必去关心李昌怎么样。

    孟云萝哭了一会儿,用帕子擦了眼泪。令厨房备好宵夜,然后亲自端去李昊的书房。

    李昊心情阴郁难解,根本不想见孟云萝。更没耐心应付她的关切或絮叨。让小年端宵夜进来,将孟云萝挡在门外。

    小年颇为伶俐,很会说话:“殿下说了,娘娘身子要紧,早些回去歇着才是。”

    话说得再好听,还不是想将她拦在书房外?

    孟云萝本来就不是什么好脾气,怀了身孕之后,更是喜怒无常,立刻瞪了一眼过去:“我要见殿下,你敢拦着不成,还不滚下去!”

    孟云萝怀着身孕,小年也不敢狠拦,只得让了开来。

    李昊见了孟云萝,眉头皱了一皱,目光掠过孟云萝隆起的小腹,又想到了无缘出世的儿子琰儿,心里阵阵钝痛。

    李昊的脸色,自然好看不到哪儿去。

    孟云萝见李昊面色不佳,倒也不敢多嘴,只柔声道:“先将宵夜用了吧!”

    李昊嗯了一声,食不知味地吃了宵夜。

    有这片刻的安宁时光,孟云萝心情也好多了。

    更令她感动的是,李昊主动抱住了她,轻轻抚摸她的小腹:“云萝,我这一走,不知何日才能回京。宫中的事,你都别管,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平安生下我们的孩子。”

    孟云萝心里满是甜意,依偎进夫婿怀中:“殿下安心,我会好好养胎,平安生下孩子,等你回来。”

    李昊嗯了一声,目中闪过复杂的情绪。最终,还是叮嘱了两句:“我走之后,你少进宫。母妃或李昌有什么事,你不用理会。”

    孟云萝:“……”

    孟云萝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忍不住抬头看向李昊:“殿下,你是不是和母妃五弟闹别扭了?”

    李昊没有出声,算是默认了。

    孟云萝倒是贤惠大度起来,柔声劝道:“再生气,他们也是殿下的亲娘亲兄弟。哪有不闻不问的道理。我如今怀着身孕,以安胎为重。等生了孩子,我再进宫走动,代殿下孝敬苏妃,照顾五弟。”

    李昊的声音却冷硬起来:“我说的话,你照做就是。”

    孟云萝一头雾水,看着李昊冷如寒冰的俊脸,却问不出口了,只得点点头应下。

    ……

    时间一晃,就进了二月。

    大军出征在即,朝中六部皆忙得昏天暗地。军营里的士兵们,都在打点行装,以备启程。

    禁足了大半年的广平侯孟晖,也在出征之列。

    孟家上下,憋了八九个月的气,稍稍抒出了胸膛。虽然被夺爵降职,到底还能领兵去打仗。战场是最易立军功的地方。打几场大胜仗,就能翻身了。

    永嘉帝忙得无暇分身,偶尔进后宫,最多去寿宁宫里请个安。要么就是去椒房殿,见一见珝哥儿瑄姐儿。

    乔皇后对永嘉帝没了夫妻间的情分,不过,身为皇后,儿子被立了太子,她十分关心出兵打仗的事。

    “还有两日,皇上就要领兵出征了。”乔皇后温声说道:“领军打仗的事,臣妾不懂。臣妾恳请皇上保重龙体,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要先顾全自己。”

    燕国楚国还没打下来,千万别早早死在战场上。要死也等一统中原了再死。

    永嘉帝见乔皇后这般“关心”自己,颇有些动容,笑着握住乔皇后的手道:“皇后放宽心,只管等着朕大胜归来的好消息。”

    乔皇后很配合地露出一个笑容:“是,臣妾盼着皇上早日班师回京。”

    永嘉帝少不得也要叮嘱一番:“朕走后,后宫诸事就得交给皇后了。母后年纪一岁比一岁大,脾气任性些,皇后担待一二。”

    “王婕妤怀着身孕,皇后好好照看王婕妤,等她平安生了孩子,给朕报个喜信。”

    “孟妃那里,朕也说过她了,她平日待在延禧宫,没有要紧事,不会出延禧宫。若有什么事,皇后处置便可。”

    乔皇后一一应了,心里暗暗冷笑。

    往日如珠似宝,恨不得捧到天上去。如今怎么样?还不是被排到了王婕妤之后?

    以为靠着永嘉帝的宠爱,就能风光一辈子不成?

    如今从云端跌下,慢慢等着跌落尘泥的那一日吧!

    。

 第三百一十七章 忠奴(一)

    此次举国出征,大魏朝所有能动用的兵力都出动了。

    一共四路军队。第一路是六万的荥阳军,以荥阳王为主将。郑重陆非皆是荥阳王麾下年轻勇武的武将。

    第二路的主将是濮阳侯,统领四万士兵。

    第三路军队是原来的孟家军。广平侯孟晖连降几级,没资格独领一军。只能做副将。永嘉帝便令大皇子做了主将。

    其中的私心,一望可知。

    大皇子在众皇子里确实有些善战的声名,不过,和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广平侯一比,就差得远了。永嘉帝让大皇子做主将,其实就是占个名声,真正领兵打仗的人还是广平侯。立了战功,大半都能归在大皇子名下。

    天子这点用意,众人都能看得出来。除了濮阳侯在私下酸过几句,其余人都没吭声。就连陆临也没多言。

    反正,自己的女婿已经做了太子之位。君臣名分已定,大皇子翻不出大风浪来。

    永嘉帝在后宫里偏心糊涂些,在朝政国事上却英明果决,不会轻易行废立之事。

    退一步说,就算大皇子广平侯有这份心,也得看太子一派答不答应。

    最后一路军队,则是禁卫军。

    大魏的禁卫军,共有八万。原本是永嘉帝起兵时的私兵,说是李家兵也不为过。后来永嘉帝建立大魏,便以李家兵为班底,组建了禁卫军。

    禁卫军统领是梁大将军,对永嘉帝忠心不二。此次出征,永嘉帝点了五万禁卫军,留下三万护卫京城,梁大将军积极请战,却被永嘉帝留了下来。

    “梁战,”永嘉帝沉声道:“朕亲自领兵出征,快则一年,慢则两三载,才能归京。护卫京城的重任,朕便交托于你。”

    梁战正是梁大将军的名讳。

    这个名字,还是永嘉帝亲自取的。

    如今风光显赫的天子重臣,当年只是李家少主的亲兵。因为自小一起长大,一同习武,主仆间情分深厚。

    永嘉帝有意逐鹿中原,领兵自立。打天下不是易事,一开始也吃过败仗。梁战奋不顾身,为出生入死,还为天子挡过箭。

    永嘉帝对梁战的信任,更胜过一众武将。

    打个比方来说,永嘉帝看陆临,是看大魏肱骨重臣。看梁战,便是家臣了。

    梁大将军跪下,磕了三个头,神色坚毅:“请皇上放心,臣一定尽心尽力,绝不辜负皇上信任。”

    梁大将军既高又壮,比寻常男子高一个头,便是跪着,也像一座铁塔一般。说话时声若洪钟,在耳边嗡嗡直响。

    和他一比,广平侯像个小白脸,濮阳侯还没长开。便是修长挺拔威武的陆临,比之梁大将军也少了这份纯武人的彪悍。

    永嘉帝神色一缓:“你也是禁卫大将军了,动辄下跪像什么话,快些起身说话。”

    梁大将军起身,一脸理所当然地应道:“皇上抬举臣,让臣做了禁卫大将军。可在臣心里,皇上永远是主子,臣永远是皇上最忠心的奴才。”

    永嘉帝失笑:“罢了罢了,不说你了。”

    反正,不管他怎么说,梁大将军还是固执地以为自己是李家奴才,要为主子肝脑涂地。

    也正是因为梁大将军这份忠心,永嘉帝待他很是亲近,抬举他不说,还令长子娶了梁氏为长媳。

    大皇子妃三年无孕,永嘉帝都没为大皇子选侧妃。

    这些,都是天子对梁家的信任和眷顾。

    永嘉帝略一思忖,又叮嘱梁大将军:“朝中之事,有乔阁老等一众文臣,你不必操心。只管做好你分内的事。如果出了意外,你便进宫求见皇后,听皇后的吩咐。”

    这当然不合规矩。

    不过,永嘉帝心里,也是将梁大将军做家臣来看的。反正,昔日梁战也常随他这个主子出入内宅。

    梁大将军毫不犹豫地应了下来:“是,臣记下了。”

    此次四皇子五皇子都留在宫中,后宫里还有赵太后。

    不过,永嘉帝半个字都没提亲娘和两个儿子,也可见,永嘉帝心里有数,知道关键时候谁靠谱谁能信任。

    梁大将军主动进言:“臣那两个不中用的儿子,头脑不灵光,胜在忠心可靠,也有些蛮力。皇上将他们两个带上,让他们随行左右吧!”

    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还能为皇上挡一挡刀剑。

    最后这一句,梁大将军虽未说出口,未竞之意却表露无遗。

    永嘉帝心里一阵感动,想了想说道:“大郎有了儿子,让他随我出征。二郎成亲才一年,还没子嗣,就别去了。”

    梁大将军却道:“二郎媳妇也有身孕了,请大夫诊脉,说这一胎是男婴。二郎就是有个好歹也不怕。”

    永嘉帝哑然片刻,点点头允了。

    梁大将军黝黑略显粗糙的脸上终于有了笑意,拱手谢了天子恩典。

    ……

    当日傍晚,梁大将军回府,先将两个儿子叫来叮嘱了一番:“你们两个随皇上出征,别的事不用你们管,只要牢牢守在皇上身边就行了。”

    梁大郎今年二十有四,生得和亲爹一般模样,又高又黑又壮,声音也比常人响亮:“这些不用爹叮嘱,我们都知道。”

    梁二郎年纪小,今年才十八岁,比兄长矮了小半个头,说话声量也不小:“爹放心,要是到了兵败或是危险的时候,我豁出自己的命,也要护着皇上的安危。”

    梁大将军听到这等话,连眉头都没动一下,沉声道:“忠心不是放在嘴上随口说说而已。我们梁家,得皇上信任爱重,才有了今时今日的光景。”

    “陆家孟家赵家,凭借的是赫赫战功。我是皇上家奴,你们是我的儿子,也一样是皇上的奴才。”

    “皇上如此青睐厚待,我们就得豁出命来为皇上尽忠。”

    “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替皇上去死也是理所应该。”

    梁大郎梁二郎自小就听着这些话长大,兄弟两个脸色都没变一下,齐声应下了。

    梁大将军这才满意。

    此时,有家丁来禀报:“大皇子殿下和大皇子妃娘娘来了。”

    。

 第三百一十八章 忠奴(二)

    听到女儿女婿回府,梁大将军脸上并没多少喜意,甚至微微沉了脸。

    对大皇子这个女婿,梁大将军实在算不得喜欢。

    前几年还好,小夫妻两个也算和睦。哪怕大皇子亲近孟家,对岳家不冷不热,梁大将军也没放在心上。

    他是李家家奴出身,便是永嘉帝再抬举,在李家人眼中,梁家还是上不得台面的奴才。

    大皇子对自己这个岳父,既不殷勤也不热络。孟贵妃对梁家更是不满意,对着大皇子妃横挑鼻子竖挑眼睛的。

    这些,梁大将军都心知肚明。他平日也很少去大皇子府。偶尔梁夫人前去,也多是叮嘱大皇子妃安分守己。

    后来,大皇子妃有了身孕又小产,缠绵病榻小半年。梁大将军心疼女儿,对大皇子愈发不满。奈何对着大皇子,他这个做岳父的摆不出泰山架势,也不能冲去揍女婿一顿,只能捏着鼻子继续忍。

    待孟家倒霉遭殃,大皇子对岳家就亲近多了。三不五时地陪梁氏回娘家。

    看透了女婿为人的梁大将军,对大皇子实在亲近不起来。

    梁大郎最清楚亲爹的脾气,忙低声道:“爹,过两日大殿下就要随军出征,今日定是来向爹道别。爹别撂脸子,权当是为妹妹忍一忍吧!”

    梁二郎也叹道:“大哥说的是。如今姐姐养了瑭哥儿在院子里,也算有了依靠。只要大殿下对姐姐好一些,我们咽些闷气,也就是了。”

    梁大将军目光一闪,不轻不重地哼了一声:“我也盼着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