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头凤-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大将军目光一闪,不轻不重地哼了一声:“我也盼着他认清现实,安分一些。怕只怕他存了不该有的念头。”
“我们梁家是皇上的奴才,为皇上尽忠。皇上立谁为太子,我们梁家父子不会也不能掺和。谁也别想将我们拖进浑水里。”
大皇子打着什么主意,梁大将军岂能看不出来?也正因如此,梁大将军心中愈发厌恶这个女婿。
真以为嫁了女儿给他,梁家就该为他出生入死不成?
先不说梁家不会掺和立储之事,就算让他来选,他也会选嫡出的二皇子。一个庶子,还想争夺家业,怎么有这个脸!
梁大将军话说得十分清楚,梁大郎梁二郎对视一眼,都没吭声。
他们和亲爹的想法倒是稍有些不同。
梁家不会主动掺和立储一事。不过,到了关键时候,轻轻推上一把,也不是不可以。毕竟,他们的亲妹妹(姐姐)是大皇子妃。
做家奴,哪里比得上做太子的舅兄?
不过,这等话,是万万不能在亲爹面前说的。不然,梁大将军定会翻脸动怒,将他们痛揍一顿。
……
很快,大皇子夫妇便进了书房。
大皇子妃自瘦下来之后,就没再丰腴过。苗条的身形,透出些许凄苦的意味。脸上施了脂粉,看着气色倒是不错。
“女儿见过父亲。”大皇子妃笑着行礼,又喊了一声大哥二弟。
大皇子如今对着岳父也亲热多了,笑着拱手喊岳父。
梁大将军心里再不满意,面上也未表露,和气地笑道:“殿下快请坐。怎么这么晚过来了?”
大皇子笑道:“两日后大军就要启程。我特意来向岳父和两位舅兄辞行。”
梁大将军说道:“向我辞行也就罢了,大郎二郎就不必了。我今日向皇上进言,让他们兄弟两个随皇上出征。没什么官职,就做皇上的贴身侍卫。”
也只有梁大将军,能在几句话间将儿子们都送到皇上身边了。
这“没什么官职”,比军中武将还要得天子亲近信任。
大皇子心里一喜,忙拱手向梁大郎梁二郎道贺。
梁大郎笑道:“我们兄弟两个一直在禁卫里当差,这回还是第一次到皇上身边做侍卫。要学的东西还多的是。”
梁二郎接过话茬:“还请殿下多多提点。”
大皇子笑道:“两位舅兄何必谦虚。便是在禁卫里,你们也是一等一的高手。父皇对你们也算熟悉,今后你们都在福皇上身边当差,多提点我才是。”
不得不说,大皇子肯放低身段哄人,功力着实不弱。
梁大郎年长些,性情稳重。
梁二郎已舒展眉头,咧嘴笑了起来:“殿下只比我年长两岁,已随皇上打过不少胜仗了。论战场上的经验,比我强得多。”
大皇子笑着应道:“想来,岳父早已指点过舅兄了。我这点能耐,在岳父面前不值一提。”
梁大将军瞥了献殷勤的女婿一眼,淡淡道:“我没什么能耐,唯忠心二字而已。大殿下随大军出征,少动些歪心,将心思都用在行军打仗上,皇上自然都能看到。”
大皇子:“……”
大皇子碰了个软钉子,心里也有些不痛快,耐着脾气闲话。
梁大将军不喜多言,几句过后,就住了嘴。
大皇子再能言善道,也架不住岳父一直沉着脸。熬了一炷香时间,便张口道别。梁大将军亲自领着两个儿子送大皇子夫妇出府。
……
等出了梁府,上了马车,大皇子的脸色就沉了下来。
大皇子妃见大皇子面色不佳,有些忐忑,柔声低语道:“我爹不善言辞,说话不那么中听,殿下别放在心上。”
说不善言辞太委婉了。根本就是个一根筋!
大皇子忍不住轻哼一声:“岳父对父皇忠心耿耿,这我都清楚。不管遇到什么事,他都站在父皇一边。便是母妃当日被罚孟家遭殃,岳父也从没张口求过情。”
“我哪里敢奢望着岳父张口指点我。”
大皇子妃:“……”
大皇子妃被噎了一下,很快垂下头。
大皇子想让梁家彻底站在自己这一边,梁家父子却不肯,只对皇上忠心。
永嘉帝立了太子之后,梁大将军对着太子比对大皇子还要恭敬亲近些,大皇子心里如何能不恼?
在亲爹心里,唯有忠心二字。绝不会为了女儿站在大皇子府这一边。
在丈夫心里,想要的却是岳父的支持。
她夹在娘家和丈夫之间,左右为难。个中的凄楚酸涩无奈,也只有她自己清楚了。
第三百一十九章 离别(一)
这一晚,陆明玉和李景特意离宫,来了陆府。
离别在即,众人心中皆依依难舍。
“爹,我说过的话,你别忘了。”陆明玉低声叮嘱陆临。
当着众人的面,陆明玉不便提燕拓的名字,只能这般提醒。陆临心知肚明,冲陆明玉点点头:“放心吧!我一定会平安回来!”
平安回来,这几个字轻飘飘的,却又重如千钧。
前世,陆临马革裹尸而还。
这一世,能平安回来吗?
陆明玉鼻间一酸,所有话都哽在了喉咙里。
唯一知悉陆明玉心事的,只有李景。
李景用力握住陆明玉的手,沉声道:“小玉,你放心。此次我会和岳父一路同行。”
大皇子和孟家军同行,三皇子李昊去了赵家军,太子李景则和荥阳军一道出征。永嘉帝如此安排,也算用心良苦了。这么一来,也能在最大程度上保全皇子们的安危。
陆明玉抬眼看向李景:“你也多加小心,平安归来。”
李景目光坚毅,点了点头:“你安心等着我回来。”
伤感的气氛,没能维持多久。
陆轩探头说道:“义父,这次行军,也将我带去吧!”
陆临笑着瞪他一眼:“你这点小胳膊小腿的,连长枪都提不动,上阵了能干什么?给人家送人头吗?”
翻过一个年头,陆轩长了一岁,今年十二了。不过,还是那副瘦猴子模样,手长脚长头大。想假装大人模样,更显得滑稽可笑。
陆轩被义父无情地镇压了从军的念头,哀怨地叹了一声:“我真恨不得立刻长大几岁。”
众人纷纷笑了起来。
陆明芳伸手,摸了摸陆轩的大头,温声道:“义父要出征,二弟也要走,壮哥儿这么小,陆府都靠你撑着了。”
半大不小的少年郎,最不乐意被当成孩子看。被“委以重任”,陆轩顿时豪情万丈,挺直了单薄的胸膛:“有我在,大家就放心吧!”
陆明玉心里的伤感,也不翼而飞,笑着拍了陆轩一记:“有什么事,立刻让人送信进宫。有我在,谁也欺负不了你们。”
是啊,陆临父子一走,陆家的靠山和主心骨,就是陆明玉了。
陆轩露出一个谄媚的笑容,冲陆明玉拱手作揖:“多谢太子妃娘娘。”
陆明玉笑着踹了陆轩一脚。
这一个小小的插曲,令气氛轻松了起来。闲话一番话,女儿女婿们一一道别离去。陆临亲自送女儿女婿们出府,然后将陆非叫进了书房。
父子两个商议至夜半三更,才各自歇下。
陆非回了屋子后,先去看儿子。
壮哥儿生下来个头就大,如今没到两个月,和珝哥儿也差不多。一双眼睛黑溜溜的,格外有神,小胖腿一蹬,能将盖着的小被褥蹬飞。
陆非看着大胖儿子,乐得直笑:“看看我们壮哥儿,健壮结实,又有力气。将来长大了一定勇武不凡。”
沈澜先是笑着嗯了一声,很快,便红了眼圈,眼泪啪嗒啪嗒直往下落。
陆非心疼又不舍,将爱妻搂进怀中,低声叹道:“我这一走,不知多久才能回来。府中一切,都得由你操心。还有孩子,也都得交给你了。”
沈澜红着眼哽咽:“我不怕操劳辛苦,只担心你的安危。战场上刀剑无眼,你……你一定要多加小心,一定要平平安安地回来。”
陆非眼睛也红了,他紧紧搂着妻子:“好,我一定平安回来。”
……
因为离别伤感揪心的,何止他们。
便是常年打仗的,到了出征之际,家人也难免忧心牵挂。
四皇子陪着新婚妻子一同回了濮阳侯府。赵瑜将自己亲自求的平安符,塞给自己的亲爹:“父亲,这是我给你求的平安符。”
濮阳侯随口笑道:“太后娘娘信佛,寿宁宫里供着佛像。这是在佛像前供了多久?”
赵瑜嗔道:“供了半个月呢!快些戴上!”
濮阳侯笑道:“上战场靠的是精兵猛将,一个平安符管什么用。”
被女儿嗔怪地瞪了一眼,立刻改口:“这是女儿的一片心意,定能保佑我平安归来,我现在就戴上。”
这还差不多。
赵瑜顿时转嗔为喜。
濮阳侯平日里嘴皮子麻溜,没什么正形。此时敛容肃穆,张口叮嘱四皇子:“殿下此次留在京城,也是好事。这一仗,定然是恶战!燕楚也准备多事,且以逸待劳。大魏虽精锐尽出,也不可能轻易取胜。”
“只要打仗,没有不死人的。文官们只看着武将立功封爵,殊不知,这都是用命换来的。大魏这么多武将出征,也不知有几个能全须全尾回来。”
“便是几位皇子殿下,随军打仗也有凶险。皇上让你留下,你就安心留在宫中。”
“朝中政事,有乔阁老他们。你多听多看便是,不该说的话,忍着别说。”
四皇子也收敛了嬉笑模样,正色应是:“岳父说的这些,也正是我所想的。我年少识浅,要学的东西多的是。”
濮阳侯见女婿听懂了自己的意思,欣慰地点点头:“你能想明白最好。别听秦妃乱说,她那点见识,也就和太后差不多。以为皇上留下你,就是抬举你,让你监国理政了。”
“你可别被秦妃挑唆得动了心,犯下大错。”
“宫中还有乔皇后,有太子妃。朝中有乔阁老。你胡乱伸手,只会被人剁了手!”
四皇子:“……”
真没想到,濮阳侯这么了解秦妃,说得半点没错。
眼看着大军就要出征,年长的三个皇子都要随行,秦妃自动忽略了五皇子,兴奋地以为四皇子的好机会来了。私底下叮嘱了数回,诸如“朝堂上的事你要多上心”“趁着这等好机会多拉拢朝臣”之类,不知说了多少。
至于在寿宁宫的佛像前上香念经的时候,有没有念叨着“老天长眼将大皇子太子三皇子都带走吧”,就不得而知了。
四皇子看着濮阳侯了然的目光,尴尬地清了清嗓子:“岳父说的话,我都记下了。”
第三百二十章 离别(二)
怡华宫里,苏妃眼巴巴地盯着门口。
一个宫人匆匆走了进来,冲苏妃福了一福:“启禀苏妃娘娘,三皇子殿下已经离宫回府了。”
苏妃心里一沉。
李昊这半个月根本没进过后宫。既不肯去看李昌,也不肯来怡华宫见亲娘。眼看着就要出征离京了,在临行前总该来道个别吧!等来等去,等来的却是李昊离宫的消息。
苏妃心浮气躁,心里一阵止不住的恐慌。
在她心里,最看重最依赖的一直是长子。李昊也一直是个孝顺的儿子。眼看着李昊和她这个亲娘离心,她恨不得立刻冲去三皇子府。
只恨后宫嫔妃不能轻易出宫,别说她了,就连乔皇后也没离过宫。
怎么办?
她该做些什么,才能见到李昊?
苏妃急得额角都冒汗了,咬咬牙有了主意。
这一天夜里,苏妃没盖被褥,又狠狠心开窗吹了半夜。总算在天亮的时候发了热。
乔皇后知道苏妃病了,少不得皱一回眉头,颇有些不悦:“这等时候,怎么还病倒了?简直是添乱。”
挥挥手,打发吴太医去给苏妃看诊。
陆明玉坐在乔皇后身侧,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苏妃拿捏儿子的老办法又来了!
这一病,李昊就是再恼怒,也得进宫来探病。
乔皇后根本没心思讨论苏妃的病情,张口问陆明玉:“明日大军就要出征,阿景的衣物行李都收拾好了吧!”
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这一去何止千里!
陆明玉收敛心神,笑着应道:“早就收拾妥当了。母后只管放心吧!”
乔皇后下意识地用手抚了抚胸膛,露出一丝苦笑:“放不放心,也不能拦着他。”顿了顿又道:“等阿景走了,本宫就斋戒,为大军祈佛,也为皇上和太子祈佛。”
乔皇后很实在地省略了大皇子三皇子。
陆明玉也只字未提,笑着说道:“我也随母后一同斋戒。”
乔皇后却道:“本宫这把年岁了,吃些素斋正好。你还年少,每日又要照顾珝哥儿瑄姐儿,没个荤腥怎么成。”
陆明玉确实无肉不欢,顺水推舟地笑道:“母后这般心疼我,那我就陪母后吃七日斋饭。过了七日,再碰荤腥。”
乔皇后这才欣然应下,又细细问起了陪同李景一并出征的人员情形。
陆明玉笑答:“殿下带了几个内侍随行,所有的亲兵也都带上了。”
按着朝中规制,太子可以有五百亲兵。李景此次便将这五百亲兵都带上了。陆家的侍卫亲兵,都留在二皇子府。
两千暗卫,也按兵未动。
这也是李景的坚持:“我随大军出征,有亲兵相随足矣。也得留足了人手给你,以免京中出什么变故。”
李景这般坚持,陆明玉也未苦劝。只默默为李景准备了贴身软甲。和送给亲爹陆临的那件一模一样,皆是上好的金丝软甲。
……
这一日晚上,宫中举行了宫宴,为永嘉帝父子四个送行。
苏妃还在病中,没能露面。
五皇子李昌,终于养好了皮外伤,在宫宴上露了面。
李昊远远地一眼瞥过来,李昌就觉心惊肉跳,根本不敢往李昊身边凑。厚着脸皮跟在四皇子身边。
四皇子心里奇怪,笑着调侃:“五弟,你平日最爱跟在三哥身后。今晚怎么一直跟着我?莫非是认错人了?”
李昌干巴巴地笑了一笑:“不是。”
然后,闭紧了嘴,继续跟着四皇子。
到底是亲兄弟,再不待见,也不能张口撵人。四皇子只得摸摸鼻子忍了。
另一边,孟云萝心里也觉诧异,低声问李昊:“五弟怎么畏畏缩缩,连看你一眼都不敢?你是不是和他闹了别扭?”
李昊目光微冷,没有出声。
孟云萝讨了个没趣,心中有气,索性也不吭声了。
反正是李昊自己的亲弟弟。李昊不想搭理,和她也没什么干系。有能耐憋的住,李昊就别去怡华宫。
待宫宴到了一半,李昊终于低声道:“我去怡华宫看看母妃。”
孟云萝心里撇撇嘴,语气倒是柔和:“我陪殿下一同去吧!”
“不用了。”李昊飞速地接了话茬:“我一个人去去就来。你怀着身孕,别过了病气。”
然后,便悄然离席。
一炷香后,李昊迈步进了怡华宫,到了苏妃的床榻前。
苏妃这一病,绝对货真价实。寝室里弥漫着药味。
苏妃苍白着一张脸,不时咳嗽几声。听到熟悉的脚步声,苏妃眼里溢出了泪水,哽咽着喊道:“阿昊,你总算来看为娘了。”
一旁的宫人,默默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