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头凤-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皇后对王婕妤颇为照顾,派了太医和接生嬷嬷在王婕妤身边,产房也早就备好了。
乔皇后又低声笑道:“太医早就诊过脉了,王婕妤这一胎是个小公主。”
宫里的皇子已经够多了,再都一个小公主,既热闹喜庆,又无后顾之忧。
对王婕妤来说,生小公主比生小皇子强得多。在诊出是女婴后,王婕妤松了心头一口气,好吃好睡,这一胎养得颇为平稳。
陆明玉笑道:“等小公主出世了,我这个做嫂子的,定要送一份厚礼。”
乔皇后点点头。
说曹操,曹操就来了。
挺着八个月孕肚的王婕妤,颤巍巍地进了椒房殿请安。
乔皇后笑着数落:“本宫早就叮嘱过你,好生养胎,平平安安地生下孩子,就是大功一件。请不请安的,没什么要紧。”
王婕妤气色好得不像孕妇,不看肚子只看脸,比往日还要红润:“太医替臣妾诊脉,说臣妾脉象平稳,平日多走一走,对身子也有好处。臣妾到椒房殿来请安,既活动身子,又能见皇后娘娘。正是一举两得。”
王婕妤丝毫没有恃宠生娇,怀了身孕以后,除了前三个月安胎,之后每日来椒房殿请安,从未漏过一日。
人心都是肉长的。
乔皇后一开始存着利用王婕妤的心思,如今是真的将王婕妤视作自己人。仔细叮嘱王婕妤养胎。
便是陆明玉,对王婕妤也十分和善:“孩子的小衣服可准备好了?”
王婕妤笑着应道:“内务府送了许多衣料来。臣妾身边的宫人做了许多小衣服,臣妾闲着无事,自己也做了不少。足够孩子穿到两岁了。”
王婕妤一边说着,一边将手抚上了肚子。想到就快要出世的女儿,眉眼间俱是温柔和喜悦。
有了女儿,她的后半生也有了着落。
哪怕日后失了帝王宠爱,她也有女儿伴在身边。
第三百五十一章 归京
日子一晃,又是一个月过去。
中秋节过后,荥阳军接连传来捷报。永嘉帝也不遑多让,攻下了楚国一城。大皇子身为主将,立了头功。
孟晖也跟着升了官职,如今是孟将军了。
在延禧宫里沉寂了许久的孟妃,终于扬眉吐气,别提多高兴了。连带着大皇子妃进宫请安的时候,腰杆也直了不少。
这些早在意料之中。乔皇后听到这等消息,心里不太痛快,也无可奈何。
陆明玉劝慰乔皇后:“大魏和燕楚交战,打胜仗了是大喜事。战功也是用命拼出来的。母后不必耿耿于怀。”
乔皇后略一点头:“这是当然。本宫总不会盼着皇上打败仗。”
现在想来,万幸太子也去了战场,且荥阳军骁勇无双,连破燕国三城,俘虏燕兵上万。太子战功赫赫,光芒四射,大皇子和三皇子难忘其背。
如果太子留在京城,眼睁睁看着大皇子三皇子立功,总是不美。
荥阳军开了燕军的仓库,有了粮草财物补给。细细算来,这半年来,大魏接连打仗,库房并没出多少银子。
乔皇后想到这些,忍不住将荥阳军赞了一通:“荥阳军悍不畏死,骁勇无敌。这都是荥阳王治军有方。”
太子领兵打仗,领的正是荥阳军。厚厚的功劳簿里,有大半归功于荥阳军。
这些功劳,都得转嫁到儿媳陆明玉身上。要不是为了陆明玉,荥阳王又怎么会竭尽全力辅佐太子?
陆明玉也以荥阳军为傲,微笑着说道:“我爹将一腔心思都放在了军营里,和士兵们同吃同住,打仗时身先士卒,士兵们自然骁勇。”
乔皇后笑着点头,然后,又颇为不满地数落跟着蹭战功的濮阳侯:“再没见过濮阳侯这等厚颜的人。跟在荥阳军后捡功劳,正儿八经的仗没打过几场,听闻分战功分银子粮草都是平分的。”
呸!
亏得他有这个脸!
相比之下,孟晖到底是凭借着真刀真枪拼出来的战功。比濮阳侯又强多了!
陆明玉淡淡笑道:“人和人不同。濮阳侯自知打仗的本事平平,甘愿俯荥阳军首尾,这样也好。总比那些能耐平平还要逞强的人好得多。”
乔皇后还是心气难平:“他就是仗着自己是太后侄儿,皇上也一直照拂他这个表弟。反正,满朝武将,像他这样厚颜无耻的,再找不到第二个。”
……
乔皇后有多生气,赵太后就有多高兴。
寿宁宫里,赵太后满脸笑意地对着秦妃夸赞濮阳侯:“你表哥自小就机灵,打仗冲锋的事,交给荥阳王。赵家军跟在后面就是了。这样多安稳,功劳半点不少挣。”
娘家侄儿就是聪明!
秦妃也是个没节操的,立刻笑着附和:“太后说的是。等大魏一统天下,皇上论功行赏的时候,可不能亏待了濮阳侯。这才是自家人呢!”
赵太后就爱听这个,连连笑道:“那是一定的。就是忘了,哀家也得多提醒几句。”
然后,又满脸笑容地夸起了四皇子:“阿显此次令哀家刮目相看。亲自领兵打了大胜仗,这回的功劳,可是实打实的。”
秦妃听不得这些,捂着胸口叹道:“臣妾倒宁愿他安安稳稳的,别贪功冒进。”
说来说去,都怪陆明玉。
要不是陆明玉,四皇子也不必做主将,更不必亲自领兵打仗。万幸没什么闪失,要是伤了胳膊腿的,秦妃真是哭死的心都有了。
坐在一旁的赵瑜,笑着插嘴道:“殿下已经领兵归京,不出几日就能回来了。母妃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秦妃舒展眉头,正要说话,一个宫人匆忙进来禀报:“启禀太后娘娘,四皇子殿下领兵归京了。”
四皇子终于回来了!
秦妃大喜,霍然站起身来,声音都颤抖起来:“阿显回来了!快,我们去宫门出迎一迎。”
赵瑜高兴得差点没跳起来,不过,她总算比秦妃多了几分理智:“殿下领兵归京,要先安顿好士兵,再上朝论功。要进后宫,至少也得等个半日。母妃别太着急,且耐心等一等。”
秦妃哪里还耐得住,笑着说道:“阿显一走就是半年。我日日心里惦记着,没一日好吃好睡。哪里还等得了。我这就去椒房殿里等消息。”
乔阁老是朝中首辅,朝中有什么消息动静,第一个就会传进椒房殿。
往日秦妃有些泛酸,现在急着要见儿子。也顾不得这些了。
赵瑜也跟着起身:“我和母妃一同去椒房殿。”
……
婆媳两个匆匆进了椒房殿。
乔皇后得了消息,也为四皇子平安归京高兴不已,笑着说道:“你们两个别心急,一同在这儿等着。今晚本宫设宴,为四皇子接风洗尘。”
秦妃连连笑道:“这可劳烦娘娘了。”
要不怎么说母凭子贵。
四皇子打了胜仗,为朝廷立了功。秦妃说话时腰杆都直多了。
陆明玉笑着瞥了秦妃一眼:“幸好秦妃贤良识大体,当日没闹着将四弟叫回京城来。不然,何来今日立功荣归的喜事。”
秦妃:“……”
秦妃厚着脸皮应道:“其实,我一开始也有些不安。亏得太子妃给我吃了定心丸,阿显能立功回京,太子妃当居首功。我今晚得敬太子妃一杯。”
这话虚假的,连赵瑜都听不下去了。
这半年里,秦妃不知在她面前骂了多少回,提起陆明玉,连半个好字也没有。现在腆着脸说这些,怎么好意思啊!
陆明玉悠然一笑:“敬不敬酒的无所谓,秦妃在背地里少骂我几句就行了。”
秦妃:“……”
亏得秦妃还笑得出来:“太子妃说笑了。我对太子妃感恩戴德还来不及,怎么会说太子妃的不是。”
赵瑜抽了抽嘴角,索性陪珝哥儿瑄姐儿去了。
等了半日,临近傍晚,总算等来了四皇子。
四皇子刚踏进椒房殿,秦妃便迫不及待地起身,目光一扫,面色顿时一变,飞快地冲上前:“阿显,你怎么受伤了?”
第三百五十二章 受伤
赵瑜动作只比秦妃慢了一线,此时冲到四皇子身边,看着右胳膊被吊起的四皇子,眼泪啪嗒啪嗒地掉了下来。
四皇子离京半年,瘦了不少,也被晒黑了。受了伤的胳膊,被纱布层层包裹着,吊在脖子上。看着可笑又狼狈。
一张口,倒还是昔日的口吻语气:“母妃别着急,瑜表姐也别哭了。不过是一点轻伤,养了一路,就快好了。不出几日就能拆了纱布,照样弯弓射箭。”
儿子是娘的心头肉,秦妃看着儿子这般模样,如何能不急。
秦妃很快红了眼圈,泪水纷纷滑落:“我之前就说过,打仗不是闹着玩的事,你自小锦衣玉食娇生惯养,哪里吃得了这份苦。”
“你二嫂偏偏让你做这个主将。这不是成心折腾你吗?”
这话音,越听越不对劲。
连赵瑜都听不下去了。
没缺胳膊没少腿的,受点皮外伤而已。领兵打仗的,这点算什么?
赵瑜迅速擦了眼泪,扶住四皇子完好的胳膊,低声说道:“母妃快别说了。殿下立了大功,平安回来,不过是受点轻伤。在母妃口中,怎么就是成心折腾!”
四皇子立刻接过话茬:“是啊,经过此事,我才觉得自己真正长大成人了。得多谢二嫂信任提拔我才是。”
看在四皇子和赵瑜的面子上,陆明玉没和口不择言的秦妃计较。她走上前来,打量四皇子一眼,微笑着说道:“恭贺四弟立下大功平安回京!”
四皇子黑瘦了不少,精神格外地好,笑着应道:“多谢二嫂。”
然后,又走到乔皇后面前:“儿臣胳膊受伤,不便行礼,给母后磕几个头吧!”
跪下磕了三个响头。
乔皇后笑着起身,亲自扶起了四皇子:“平安回来就好。这半年里,我们都日日惦记着你。”
出去当差半年,四皇子比往日成熟多了,张口说道:“儿臣领兵平乱,到底是在大魏境内。真正辛苦的,是父皇和几位兄长。”
民匪战斗力有限,太子他们对上的,却是燕楚两国的精兵猛将,是真正的以死相搏!
乔皇后也被勾起了对儿子的思念之情,闻言叹了一声:“好在近来听到的都是打胜仗的好消息。只盼着皇上他们早日打完仗回来。”
秦妃激动的情绪总算平复了一些:“皇后娘娘请恕臣妾失礼。臣妾见四皇子受伤,一时激动,言语不慎。”
乔皇后淡淡道:“你对本宫没什么失礼之处,倒是张口就指责太子妃的举动,颇为不妥。当日确实是太子妃提议四皇子为主将,不过,这也是内阁众臣商议后的决定。四皇子立功,你心里高兴,一见四皇子受了伤,立刻就怪罪太子妃。像你这般翻脸如翻书的,着实令本宫长了见识。”
一番话,令秦妃涨红了脸,不得不向太子妃赔礼:“我一时失言,太子妃大人大量,饶了我这一回。”
陆明玉扯了扯嘴角:“我可担当不起秦妃这一礼。秦妃快些起身吧!以后少记恨我几句,也就是了。”
秦妃被挤兑得无地自容,很快闭了嘴。
四皇子只得亲自张口打圆场:“我还得去寿宁宫给皇祖母请安磕头。待会儿再来陪母后和二嫂说话。”
乔皇后笑着准了,又道:“待会儿本宫宣周院使,为你看诊疗伤。”
军中虽然有随行的太医,不过,论医术,还是周院使最精湛老道。
四皇子忙笑着谢恩,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乔皇后身为嫡母,对庶子也算周全了。
……
四皇子赵瑜秦妃一行人出了椒房殿,去了寿宁宫。
一路上,四皇子低声道:“母妃,以后这等得罪人的话,可别再说了。我受伤的事,怎么能怪罪到二嫂的身上。”
赵瑜接过话茬:“可不是么?亏得二嫂今日大度,不然,又是一场口舌官司。”
秦妃讪讪地应道:“我那是一时情急,才说错了话。”
知母莫若子。
四皇子看了秦妃一眼:“母妃私下里也没少抱怨二嫂吧!”
秦妃:“……”
四皇子忍不住叹了口气:“宫中耳目众多。母妃便是在寿宁宫里说的话,说不定也会传进母后和二嫂的耳中。吃了那么多回教训,母妃难道还没长记性吗?”
“待会儿见了皇祖母,由我来应对,母妃就别再火上浇油了。”
秦妃不吭声,算是默认了。
果然,赵太后见四皇子受了伤,颇为心疼,顿时迁怒到了陆明玉的头上。便连说话的话也和秦妃一模一样:“……若不是太子妃多事,你也不会做什么主将,还伤成这样!她这是成心折腾你!”
“哀家这就让人将陆氏叫过来。哀家要好好问一问陆氏,到底存的是什么心!”
一听就知道,秦妃没少在赵太后面前吹风。
四皇子打起精神宽慰赵太后:“是孙儿自己不慎受了伤,和二嫂无关。二嫂举荐我做主将,是信任我。难道会乐见我受伤不成?再者说了,父皇和几位兄长都领兵打仗,我身为皇子,为国朝出力也是应该的。”
好说歹说,总算将赵太后哄了过去。
……
椒房殿里,乔皇后沉着脸,用力一拍桌子:“秦妃这个混账东西!也不知背地里说了你多少不是。”
陆明玉根本没将这点事放在心上,随口笑道:“母后不必和她置气。她整日闲着无事,爱在寿宁宫里吹风。除了皇祖母,谁会将她说过的话当回事。”
这话说得颇有些刻薄。
乔皇后听着解气,心中怒火稍平:“要不是看在四皇子立功归来的份上,今日本宫饶不了秦妃。”
陆明玉心里涌起一阵暖意。
前世的她,忙着为婆婆小叔撑腰。个中辛苦心酸,无人能体会。
这一世和李景做了夫妻,李景处处向着她,乔皇后也是个宽厚的好婆婆。遇到这等事,毫不犹豫地站在她的身前护着她。
这种被人关心有人撑腰的感觉,真是美好。
她不惧风雨,却也风雨中撑在头顶的伞而欣喜愉悦。
第三百五十三章 久别
到了晚上宫宴的时候,众人各自收拾心思,扬着笑脸。
永嘉帝父子四个不在京城,孟妃苏妃也没了心思斗闲气。宫宴上难得没有口舌争锋,一团和气。
李昌坐在四皇子身侧,不时问一句平民匪的事。
半大不小的少年郎,谁的胸膛不曾涌动一腔热血?
四皇子往日不太瞧得上这个五弟,兄弟两个感情平平。不过,出去一趟,四皇子成熟了不少,说话也愈发圆融。和李昌有说有笑,聊得颇为投机。
李昌平日话语不多,今晚难得说得起劲,一不小心,就冒出了心里话:“要是我也能领一回兵就好了。”
四皇子看了痴肥的李昌一眼,含蓄委婉地笑道:“你有这份心,可得好好练习骑射了。”
李昌读书不太成,习武更是平平。如今宫中无人管他,他愈发惫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常有的事。
被四皇子这么一说,李昌的脸上闪过窘迫,胡乱点头:“四哥说的是。我以后一定用心练习骑射。”
四皇子笑了一笑,没有再多说。
兄弟五个,除了李昊李昌之外,都不是同一个亲娘生的。本来就隔着肚皮,生在天家身为皇子,彼此争锋较劲,彼此间那点兄弟情义,比水还淡。
他不是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