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簪头凤 >

第147章

簪头凤-第147章

小说: 簪头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澜低低应了一声。

    ……

    延禧宫里,孟妃和大皇子妃呆呆对坐。

    大皇子妃很快又落了泪。孟妃倒是不哭了,咬牙切齿地说道:“这个陆明玉,心思实在恶毒。”

    “阿易受伤,不知轻重。我们婆媳两个心如刀割,她隔岸看热闹,半点不急。说不定,她心里就盼着阿易出事!”

    大皇子妃抽抽噎噎地哭道:“现在说这些没什么用。我只盼着,殿下没有大碍。”

    孟妃心烦意乱,瞪了大皇子妃一眼:“哭哭哭,除了哭你还知道什么!给我把眼泪擦干净,还没到要死要活的地步。”

    大皇子妃用袖子擦眼泪,还没擦干净,泪珠又掉了下来。

    孟妃看不下去了,起身就回了自己的寝室。

    大皇子妃也没心情去哄婆婆,就这么怔怔地坐着,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般不停往下掉。

    再气再怨,那也是她的夫婿。她总是盼着他好的。现在他打了败仗,伤势不知,她心如油煎。

    这一日过后,接二连三的坏消息传来。

    大皇子打了败仗后,楚军顺势集结大军出击,永嘉帝领兵苦战,各有死伤。

    和一开始的势如破竹相比,如今才是真正的恶战苦战。

    大皇子的伤势情形,也传入宫中。

    大皇子被伤了右腿,伤势本来就不轻,又耽搁了最佳的救治时间,一条命虽然抢了回来,右腿怕是要落下腿疾。

    大皇子妃惊闻噩耗,直接晕了过去。

    孟妃没比大皇子妃好到哪儿去,也躺下病倒了。

    赵太后心疼长孙,狠狠哭了一回:“这些该挨千刀的楚贼,伤了大皇子的腿。他还年轻,日后落下腿疾,可该如何示好。”

    秦妃心里暗喜,巴不得太子和三皇子也受些伤才好。

    秦妃用抹了洋葱汁的帕子擦拭眼角,眼眶很快就红了,一边哽咽着劝赵太后:“万幸大皇子只伤了一条腿,总算性命无碍,也是一桩幸事。太后娘娘也别太过伤心了。要是伤了身体,这宫中可就没主心骨了。”

 第三百六十一章 败仗(二)

    赵太后年龄大了,经不住这样的打击,哭了一场过后,很快病倒在榻。

    相较之下,乔皇后的反应就平静多了。

    身为嫡母,让她为一个庶子的腿伤哭泣抹泪,实在太为难她了。

    不过,赵太后躺在病榻上,乔皇后身为儿媳,自要去伺疾。苏妃秦妃也每日去寿宁宫。后宫中唯有孟妃没去伺疾,孟妃病怏怏的,连床榻都下不了。

    陆明玉身为太子妃,每日也去寿宁宫表表孝心。连带着几位皇子妃,每日都要进宫伺疾。

    如此一来,人人奔忙,劳累不说,宫中也被笼上了一层阴云。

    陆明玉私下对乔皇后说道:“母后,这样下去可不行。不过是打一场败仗,大皇子受了伤没错,到底没有性命之忧,已是万幸。如今宫中皇祖母和孟妃病倒,宫外大嫂也下不了床榻。四弟妹怀着身孕,还要日日进宫来伺疾。闹得人心惶惶。如此实在不妥!”

    京城百姓和朝中百官,都盯着宫中动静。

    宫中一乱,人心也就乱了。

    乔皇后苦笑一声:“你说的道理,本宫都知道。孟妃那边,可以不去管。可你皇祖母病了,本宫焉能不伺疾?更不能阻拦皇子皇子妃们尽孝。”

    陆明玉低声道:“伺疾尽孝,也得有个章程。这样乱糟糟的,人心浮动。请母后下凤旨,将伺疾的人排出个顺序来。如此一来,寿宁宫里不会断了伺疾的人,大家伙也不必一窝蜂地每日都去。”

    说句不中听的,赵太后又不是要闭眼归天了,何需所有人每日赐疾。排个班,让晚辈们轮番陪着,既全了颜面,又定了人心。

    乔皇后定定心神,点点头应了:“好,本宫这就下旨。”

    顿了顿,又叹道:“本宫平日还能稳得住,一遇到事了,就慌了手脚。亏得有你在身边提醒。”

    陆明玉微微一笑:“儿媳为母后分忧,也是应该的。”

    何止是分忧。

    在惶惶难安的时候,身边有一个果决利落心思坚韧的儿媳,便如多了主心骨。

    温顺听话的女子,四处可见。像陆明玉这般越是逆境越是坚强果断的,怕是绝无仅有了。以前她偶尔还觉得儿子鬼迷了心窍,如今却想,儿子的眼光就是好。

    乔皇后冲陆明玉笑了一笑:“你想到什么,只管和本宫说。眼下正是难的时候,我们婆媳一条心,遇事有商有量,也更稳妥些。”

    这是主动让出一部分处置宫务的权利了。

    陆明玉也没客套推辞,笑着应道:“母后放心,儿媳定然尽心尽力。”

    ……

    乔皇后做了决定后,很快下了凤旨。将有资格进寿宁宫赐疾的人排了个顺序。

    孟云萝苏妃一日,秦妃四皇子妃一日,慧安公主和陆明玉一日,四皇子五皇子一日。乔皇后和王婕妤一日。

    如此一来,五日中只要伺疾一日,众人也轻省多了。

    至于孟妃大皇子妃那里,都派了太医前去看诊。婆媳两个都是因大皇子重伤而起的心病,诊脉开方喝药调养便可。

    宫中有条不紊,人心慢慢安定下来。

    从前线传来的军报,却越来越令人心惊。

    燕国也在此时集结全部兵力,无往不胜的荥阳军陷入苦战。一直跟在荥阳军身后捡功劳的赵家军,也都上了阵。结果打了一场败仗。

    楚国那一边,也憋着一股劲。永嘉帝也吃了一回败仗。

    接连打败仗,兵将伤亡的数字,让人心里直冒凉气。

    乔皇后表面撑着镇定,实则心慌意乱,食难下咽。短短几日,就瘦了一圈。

    慧安公主进宫来,见乔皇后这般模样,颇为心疼,张口安抚道:“打仗总是有输有赢。之前大半年,都是打胜仗。如今燕楚两国集结所有兵力反抗,耗些力气也是免不了的。一两场败仗算不得什么。”

    乔皇后苦笑一声:“你父皇领兵多年,打的多是胜仗,何曾像这样惨败过。我连着几日做噩梦,总梦到你父皇中了箭,胸口血淋淋的。我这心里,焉能不怕!”

    坐在一旁的陆明玉,沉默不语。

    只有她清楚,这一场征伐燕楚的大战,是何等惨烈。

    前世打了两年的仗,最后确实大胜统一了天下。可大魏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有一半的武将和精兵,都死在了战场上,未曾归来。阵亡的名单,记录了厚厚一摞。

    大皇子战死,李景死了,陆临战亡,永嘉帝也受了重伤。

    这一世,大皇子保住了性命。至于其他人的命运,到底如何,仗没打完,委实不好说。

    慧安公主反复劝慰乔皇后,没将乔皇后劝好也就罢了,自己也很快红了眼眶,哽咽着说道:“早知道战场上这般凶险,当日真该拦着二弟不让他去。”

    乔皇后也红了眼:“现在说这些都迟了。”

    陆明玉不得不张口了:“母后,皇姐,胜败是兵家常事。哪有百战不败的军队!一时的失利罢了!”

    “燕国和楚国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已经将压箱底的军队都派出来了。只要大魏挡住这一波垂死挣扎,接下来便会是摧枯拉朽的胜利。”

    最后一句话,说得斩钉截铁。

    乔皇后和慧安公主一同转过头来,目中闪着希冀的水光:“真的是这样?”

    陆明玉毫不迟疑地点头,语气十分笃定:“一定会是如此!”

    不得不说,陆明玉就是有这等令人深信不疑的气度。

    便如狂风骤雨中岿然不动的树木,像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平稳依旧的巨船。

    慧安公主松了口气,用帕子擦了眼泪,忽地说道:“二弟妹,以前我总觉得,你有些配不上二弟。”

    “现在才知道,是我想错了。你和二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你天生就该是太子妃。”

    如此盛赞,出自慧安公主的口中,实在少见。

    陆明玉有意活跃一些气氛,故意挑眉笑道:“皇姐以前夸我,原来都是虚情假意。今日的夸赞,才是出自真心。”

    慧安公主用力点点头:“绝对的肺腑之言!”

 第三百六十二章 稳住

    接连打败仗的战报传来,内阁众臣们也按捺不住了。

    乔阁老和六位尚书,齐聚文华殿。禁卫梁大将军也被请了来,四皇子因之前平乱有功,在这样的议政场合,也有了一定的发言权。

    几位尚书在议是否该增派援军,四皇子沉声张口道:“这一战,大魏精锐尽出。两路大军,加起来足有二十万人。”

    “再派援军,就得抽调大魏各地驻军。我以为,眼下还能撑得住,没到增派援军的时候。”

    兵部杨尚书点点头:“四皇子殿下说的有理,臣也以为,暂且观望,不必情急。”

    乔阁老皱着眉头道:“大魏接连打败仗,士气低迷。如果不派援军,战事不顺,会不会一败涂地?”

    四皇子抢着答道:“京城离得这么远,消息一来一回就是一个多月。就算派军前去支援,在路上耗时也得近两个月。到了那里,只怕仗已经打完了。”

    乔阁老接过话茬:“所以,老臣才以为,要尽早派援军,不能再等下去了。”

    其余几位尚书,都是文官,不通战事,有的支持增援,有的认为应该耐着性子继续等消息。

    一直未曾出言的梁大将军,终于张了口:“再等一等!”

    乔阁老看了过来:“梁大将军也以为该等消息?”

    梁大将军略一点头,话语不多,简洁有力:“皇上荥阳王都在前线,还有孟家军赵家军。如果他们都打不赢,派驻军去增援也没用。还是等吧!”

    ……

    小朝会一散,四皇子就去了椒房殿,求见乔皇后。

    五皇子年少不顶用,四皇子如今在朝中,总算得用。乔皇后如今对四皇子也倚重多了,见了四皇子,便问起了今日议事的情形。

    四皇子低声道来:“……儿臣以为,打两场败仗算不得溃败,大军主力还在。不必急着增援。梁大将军也是这般以为。不过,乔阁老心忧父皇和二哥的安危,心思急切了些。今日被儿臣拦下,只怕很快就会来找母后商议。”

    乔皇后打起精神应道:“放心,本宫心中有数,能稳得住乔阁老和一众文臣。”

    四皇子暗暗松口气。

    文官们坐在朝堂里,不懂打仗的事,最好别指手画脚。

    说不定,父皇和荥阳王是故意吃败仗,引出燕楚两国大军。

    一动不如一静。此时,要沉住心稳住气耐心等待。

    待四皇子离去后,乔皇后转头对陆明玉笑叹:“竟然都被你猜中了。”

    一大早,内阁急着议事。陆明玉对乔皇后说道:“接连打败仗,乔阁老定然按捺不住了。不过,有杨尚书梁大将军在,还有四弟,定会拦下乔阁老。”

    结果,都被陆明玉说中了。

    陆明玉淡淡一笑:“乔阁老也是一心为江山社稷着想。”

    不过,文臣不通战事,还是少插手为好。

    陆明玉想了想,又道:“乔阁老若是求见母后,劝说派兵增援一事,母后可得稳住。”

    乔皇后点点头:“放心吧!要是乔阁老真的来了,本宫得好好劝一劝他。”

    话音未落,彩兰便进来禀报:“启禀皇后娘娘,乔阁老前来求见。”

    乔皇后迅速和陆明玉对视一眼。

    陆明玉站起身来:“母后和乔阁老说话,儿媳暂且避一避。”

    父女两个说话,她就别碍眼讨嫌了。

    乔皇后略一点头:“也好,你先带着珝哥儿瑄姐儿回东宫,下午再来。”

    陆明玉含笑应了,一手拉着珝哥儿,一手握着瑄姐儿的手,母子三人一同出了椒房殿。正好遇上了候在殿外的乔阁老。

    乔阁老拱手行礼:“老臣见过太子妃娘娘。”

    陆明玉微笑着说道:“乔阁老快些请起。”又吩咐珝哥儿瑄姐儿:“快些见过曾外祖父。”

    珝哥儿瑄姐儿不会说那么长的话,拱手行礼却是会的。两个团子一样大的孩子,一本正经地拱手行礼,稚气可爱极了。

    乔阁老一直不太喜欢陆明玉这个外孙媳妇,不过,对一双龙凤兄妹却十分喜爱,笑着说道:“两位小殿下向老臣行礼,折煞老臣了。”

    简单寒暄两句,陆明玉带着孩子离去。

    ……

    乔阁老进了椒房殿,先拱手行礼。

    乔皇后忙起身上前,扶起乔阁老:“这里没有外人,父亲别多礼,快些坐下说话吧!”亲自捧了茶给乔阁老。

    乔阁老喝了乔皇后奉的茶,眉眼略略舒展,张口将上午的事道来。

    原本想着争取乔皇后的首肯支持,没曾想,乔皇后反过来劝他:“父亲一心为了大魏江山社稷着想,女儿心里都明白。不过,女儿不懂打仗的事,父亲也是文臣。前线打仗,有皇上和荥阳王他们,出不了大差错。朝中有杨尚书和梁大将军,父亲不妨多听一听他们的建议。”

    乔阁老:“……”

    乔阁老哑然片刻,叹了口气:“也罢。皇后娘娘说的话,老臣都记下了。”

    乔皇后见两鬓斑白一脸操劳辛苦的老父亲神色黯然,心里颇不是滋味,放软了声音说道:“我不是不信任父亲。只是,皇上临走之前曾有嘱咐,朝中政务尽托父亲之手。父亲将政务打理好,便是尽了臣子的忠心了。”

    “皇上不是那等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如果需要援军,自会下旨。现在既没这样的旨意,朝中就得稳住。”

    乔阁老默然片刻,点了点头:“皇后娘娘言之有度,是老臣太过心急,失了镇定。”

    乔皇后笑着安慰乔阁老:“遇到这等事,谁都心慌。不瞒父亲,我早就乱了手脚。亏得陆氏镇定,时常给我出主意。”

    “就连内阁议政的事,她也料到了。”

    所以,也是陆明玉劝动了乔皇后,让乔皇后支持杨尚书和梁大将军了。

    乔阁老心里略有些不满,忍不住说了一句:“后宫不得干政。皇后娘娘信任儿媳是好事,也别太过纵着她了。”

    乔皇后看了乔阁老一眼,心平气和地说道:“她说的有理,我听她的又有何妨。”

    乔阁老:“……”

 第三百六十三章 伤重(一)

    千里之外的魏军军帐里。

    面色惨白的大皇子闭着眼,躺在床榻上。

    随军的两位太医神色凝重地轮流为大皇子诊脉,对视一眼,目中俱是忧虑。

    一个月前,大皇子领兵追击楚军,中了对方埋伏。那一战死伤惨重,大皇子也被一刀砍落马下。到最后被忠心耿耿的亲兵们拼死救了回来,却失血过多。被抬到军帐里的时候,半身都是鲜血。

    永嘉帝既惊怒又心痛,立刻将两位太医派至军帐里为大皇子疗伤。

    这两位太医,都擅长治外伤。当时一剪开大皇子伤处的衣服细看,彼此心中俱是一沉。

    大皇子的腿上那一刀深可见骨。便是救回一条命,右腿也绝不可能恢复如初。更糟糕的是,大皇子全身滚烫,发起了高烧。一个不慎,性命都难保。

    两位太医使出浑身解数,衣不解带地在军帐里照料大皇子。总算在几日后退了高烧,大皇子一条命也抢了回来。

    大皇子昏迷了几天几夜,醒来后知道自己的右腿废了,神色间满是绝望。之后的大半个月里,再没张口说过一句话。

    永嘉帝大怒之下,亲自领兵出击,没曾想又打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