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簪头凤 >

第155章

簪头凤-第155章

小说: 簪头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澜苦笑一声:“不瞒你说,几天前听闻你二哥受了伤,我心里七上八下,吃不下睡不香。”顿了顿,又心疼地低语:“太子殿下伤得比你二哥重多了,这几日,你一定不好过。”

    陆明玉眼眶有些发热,嗯了一声。

    乔皇后已经病倒了,她得稳住人心,在人前撑着镇定冷静。在孩子们面前,还得言笑如常,半点不能露出伤心来。

    到了夜晚,她时常熬到三更都没睡意。胃口也远不及往日,短短几日,人瘦了一圈。

    这等牵肠挂肚心如油煎滋味,也只有彼此能体会了。

    沉默了片刻,陆明玉再次张口道:“如今胜局已定,接下来的仗也好打得多了。”

    沈澜打起精神应道:“是啊,只盼着他们早些大胜回京。立什么功我都不在乎,我只想着你二哥能平安回来。”

    对坐了片刻,两个淘气包就来凑热闹。

    当着孩子的面,当然不提打仗受伤之类的话。陆明玉笑着让孩子们给沈澜行礼:“快些叫舅母!”

    珝哥儿瑄姐儿并肩站好,一同抱起肉肉的小拳头:“见过舅母!”

    沈澜被逗得笑了起来,伸手将兄妹两个拉过来,搂进怀里亲香了一番。又对陆明玉笑道:“我今日进宫,根本没敢让壮哥儿看见。不然,他定要闹着一起来了。”

    壮哥儿比珝哥儿瑄姐儿小几个月,现在也满周岁了。这个年龄的孩子,最粘着亲娘,说是小跟班也不为过。

    沈澜趁着壮哥儿午睡进宫。壮哥儿醒了见不到亲娘,少不得要闹腾。

    陆明玉目中也有了笑意:“我也有些日子没见壮哥儿了。下次进宫,你带着他一起来。”

    珝哥儿瑄姐儿都记得壮哥儿,张口嚷着弟弟。

    沈澜笑道:“好,过几日,我带着壮哥儿进宫,和你们一起玩耍。”

    沈澜惦记着壮哥儿,说了一个时辰的话,就告退离宫。

    陆明玉亲自送沈澜至宫门处,姑嫂两个握着彼此的手,低声道珍重:“二嫂,你多保重身体。”

    “小玉,你也要多珍重。谁也不是铁打的,你也得顾惜自己的身体。”

    这才是真正疼惜她的人。

    陆明玉目中闪过水光,轻轻点了点头。

 第三百八十一章 养伤(一)

    一个月后。

    荥阳军的军帐里,传出小圆公公的声音:“殿下,该喝药了!”

    太子殿下嗯了一声。声音颇有些虚软无力。

    小圆听在耳中,一阵揪心。

    一个多月前,太子殿下领兵追击燕军,被悍不畏死的燕军死士包围,以命换命地攻击之下,太子亲兵死伤惨痛,太子殿下也被死士中的神弩手射中胸膛。

    万幸太子殿下盔甲之内还有软甲,那一箭令太子殿下受了重伤,一条命却保住了。

    殿下昏迷了整整四天才被救醒。这一个多月来,一直躺在军帐里养伤。至今还不能下榻。

    小圆小心翼翼地端着药碗上前。

    李景在另两个内侍的搀扶下坐了起来,想伸手接过药碗,稍微一动,胸口的伤便痛彻心扉。

    李景倒吸一口凉气,苍白的俊脸有些扭曲。

    小圆心疼不已:“殿下别乱动,奴才伺候殿下喝药。”

    李景无奈苦笑,也不逞强了,任凭小圆伺候着将药喝下。褐色的汤药十分苦涩,每次都得捏着鼻子才能喝下。喝完就像熬过一场酷刑。

    喝完药,李景慢慢舒出一口气,低声问道:“京城可有信来?”

    战事期间,通信不易。以前都是一个月有一封家书来。他受伤之后,一个月之内已经来了两封信。

    人在养伤的时候,也比平日脆弱得多。李景对妻儿亲娘的思念之情,也一日多过一日。

    小圆张口答道:“暂时还没有。”

    李景略有些失望,很快扯开话题:“你代我去舅兄的军帐里看看。”

    小圆应声而退。过了小半个时辰回来复命,一同前来的,还有陆非本人。

    李景打量一眼,笑着说道:“你的伤都好了?”

    陆非笑着点点头:“那点皮外伤,早就好了。其实,半个月之前我就想领兵,是义父坚持不允,我才在军帐里多待了半个月。”

    然后,关切地问李景:“殿下的伤势如何?能下榻吗?”

    李景苦笑着摇头:“在床榻上坐一坐无妨,不能伸手,也不能用力。看这架势,没三个月下不了床榻。”

    陆非安慰道:“也算不错了。当日殿下受了那么重的伤,竟未伤及心肺,着实是天大的幸事。如今胜局已定,接下来扫荡燕楚两境的事,自有义父他们。殿下就留在此地好好养伤。”

    李景受伤,不便奔波,留在了军帐里养伤。陆临已经领着大军追击燕军的残兵败将了。濮阳侯也不退缩了,近来表现得十分英勇。

    说起濮阳侯,陆非满肚子腹诽,忍不住吐槽道:“仗不好打的时候,濮阳侯就会适时地受些轻伤,不能出战。等战局顺了,他立刻就英勇起来了。最近领兵追击残兵,还攻下了两座燕城,战功赫赫的很。”

    李景无奈一笑:“人和人不同。有像岳父那样悍勇无畏的猛将,也有像濮阳侯这样的。左右他没犯错没拖后腿,也算不错了。”

    何止不拖后腿,还很会抢功。

    陆非心里嘀咕着,到底没说出口。

    濮阳侯是一众皇子们的舅舅,不看僧面还得看佛面。

    陆非低声说道:“三皇子殿下接连打胜仗,战功赫赫。听闻皇上在人前夸赞过三皇子殿下不少回。”

    李景笑容一敛,眸光微闪:“论领兵打仗,三弟比大哥强,也胜过我。”

    有些人,天生属于战场。

    李昊就是这种人。往日韬光养晦,如今光芒掩也掩不住。

    正因为他清楚这一点,所以,才会坚持随军出征。他这个太子,同样立功无数,且打了最关键的一场胜仗。李昊再厉害,也被他压了一头。

    陆非深深看了李景一眼:“太子殿下太过自谦了。在我看来,三皇子殿下虽然英勇,还是远不及殿下。”

    大魏猛将如云,一个会领兵打仗的皇子,其实也算不得什么。李景身为太子,没有留守京城,亲自领兵上阵,大败燕军。这才真正值得人敬重追随。

    李景抬头和陆非对视,扬起嘴角一笑:“舅兄这般盛赞,我就厚颜不客气地收下了。”

    陆非笑过之后,又长叹了口气:“此地离京城遥远,来回通信不便。殿下和我受伤一事,传到京城,她们不知怎生地担心。”

    李景也叹一声:“几日前,小玉令人送了信来,说母后病了。不知母后现在身子好了没有。还有一双孩子要她照顾,宫中一切得靠着她撑着,朝堂里的动静也得盯着。她一个人,哪里能忙那么多的事。”

    陆非也为妹妹忧心,口中还得安慰李景:“四妹性情坚韧,一定能撑得住。殿下不必忧心。”

    忧不忧心的,也没办法。只能耐着性子慢慢养伤。

    那一日,陆临原本要亲自领兵追击燕军。是他拦下了陆临。

    前世陆临死在了燕军的死士手中,这一世,他绝不会让小玉再禁受丧父之痛。只是,他还是低估了燕拓的厉害。

    那两千死士,是燕拓暗中耗费几年的心血训出来的。一个个像疯子一般,根本不在意死活,拼死冲锋,不惜以命换命。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冲到主将身边。

    亲兵们为了护着他,死伤惨重。整个军阵,也差点被冲散。好在荥阳军悍勇,还是顶住了,最后,燕军大败。只是,他也被弓弩手射中。

    胸口中箭的刹那,他脑海中的念头竟然是,幸好不是她。不然,这支箭怕是会直接射中喉咙。

    不管如何,岳父总算安然无事。

    李景舒展眉头,正要说话,小圆满脸喜色地来禀报:“启禀殿下,四皇子殿下进军营了。就在军帐外!”

    李景精神一振:“快请四弟进来。”

    哪里还用请,四皇子已经按捺不住,掀起军帐快步进来了。

    “二哥!”

    “四弟!”

    兄弟两个打了个照面,满心激动,似有千言万语,一时说不出口。各自喊了一声,不约而同地红了眼眶。

    往日的明争暗斗,现在想来幼稚又可笑。血浓于水,对视间的激动和喜悦,也只有彼此知道了。

 第三百八十二章 养伤(二)

    李景红着眼,又喊了一声四弟:“四弟一路奔波,辛苦了。”

    四皇子用袖子擦了擦眼,咧嘴笑道:“比起二哥领兵打仗,这算什么辛苦。”

    兄弟两个久别重逢,一定有话要说。陆非颇为识趣地退出了军帐。

    四皇子坐到床榻边,仔细打量李景几眼,然后叹道:“二哥果然伤得不轻。这都一个多月了,面色还这般苍白,也不能下榻。亏得母后没亲眼看见二哥这副模样,不然,不知得哭成什么样子。”

    提起乔皇后,李景心里一阵揪痛,叹道:“我这个做儿子的不孝,让母后操心烦忧。”

    四皇子笑着安慰道:“这要算不孝,那大哥该怎么办?”

    话说完,才觉得不妥。拿废了右腿的大皇子来说笑,实在不太厚道。

    四皇子有些后悔,忙改口问道:“对了,大哥现在人在何处养伤?”

    李景答道:“大哥一直和父皇在一起。”

    大皇子一直在养伤。那条右腿已经废了,勉强站起来,走路时一颠一簸,不能再提刀上阵。

    永嘉帝心疼长子,默许大皇子留在军中养伤。李景写了几回信给大皇子,都如石沉大海,从无回音。

    四皇子有些唏嘘:“大哥最是争胜好强,伤了腿心里不痛快,也不肯回京城,硬要留在军营里。其实,大军随时开拔打仗,根本不适合养伤。”

    可不是么?

    奈何大皇子就是不肯回京城,大概是因为不愿面对众人同情怜悯或轻蔑的目光吧!

    那个意气风发眼高于顶的大哥,不知现在到底什么模样。

    兄弟两个沉默了片刻,很快扯开话题。

    “宫里和朝中都还平稳吧!”李景问道。

    四皇子笑着点头:“二哥放心。母后虽然病了,有二嫂在,谁都不敢耍心眼。宫里人人老实,朝中众臣也兢兢业业地当差。”

    提起陆明玉,李景眉头舒展,溢满了温柔:“小玉外刚内柔,脾气不算柔和,心却是极柔软的。”

    四皇子呵呵一笑。

    真是情人眼里出西施。陆明玉哪里外刚内柔了,分明就是外刚内刚好不好!不说别人,反正,他在陆明玉面前就格外老实,连俏皮话都不太敢说。免得被当成茶盏捏得粉碎。

    许多事都在信里写过了。

    李景依然一桩一桩问得仔细。四皇子不厌其烦,有问必答。说了小半日,说得口干舌燥。

    李景犹自不足,叹了一口气:“我一走就是一年多,走的时候,珝哥儿瑄姐儿还不认人。现在兄妹两个都会说话会走路了,怕是早就忘了亲爹的模样。”

    四皇子咧嘴笑道:“何止忘了你的模样,连自己有爹的事都忘了。”

    这嘴损的。

    李景哑然失笑,没和嘴欠的四皇子计较,说道:“对了,四弟妹有了身孕,我还没得及恭贺你一声。”

    四皇子笑道:“已经让太医诊过脉了,这一胎是个儿子。所以,我才放心大胆地来看二哥。就是半途有个闪失,好赖有子嗣了。”

    李景笑着瞪四皇子一眼:“你也是要当爹的人了,说话还这般口无遮拦的。”

    “这都是实话嘛!”四皇子笑道:“当日父皇将我留在京城,就是因为我没子嗣。现在我总算有底气来军营。我既然来了,就不打算走了。说不定,还能有机会上战场,捞一捞军功。”

    李景再次失笑。

    往日兄弟两个感情也算不错,不过,也没亲密到这份上。隔了一年多没见,他成长了,四弟也变了许多。

    “二哥,你是不是觉得我变了?”四皇子心思敏锐。

    李景没有否认:“是,这一年多没见,你确实变了不少,长大了,也懂事了。”

    四皇子收敛了笑意,目中闪过唏嘘:“去年大魏闹了民匪,我和孙将军一同去平乱。后来,孙将军意外身亡,军心涣散,我不得不顶上做了主将。”

    “几个月里,死了的士兵约有八九千。前一刻活生生地,下一刻血溅三尺身首异处。经历过那样的场景,哪还能像以前那样天真。”

    “我白天撑着若无其事,安抚军心,其实夜里愁得睡不着觉,头发一把一把的掉。亏得我头发浓密,不然,早掉秃了。”

    四皇子油嘴滑舌爱说笑,正经脸撑不到片刻,自己说着都笑了:“好在打了胜仗,我总算能风风光光地回京城。”

    “你受伤的消息传到京城,二嫂当时就要扔下一切来找你。是我拦下了二嫂。李家还有男人,不能让一个女人奔波千里。”

    李景注视着四皇子,心情复杂:“四弟,你现在很好。以前,是我太过小瞧你了。多谢你拦下小玉,多谢你来军营。”

    前世,他早早离世。四皇子多活了几年,死在了藩王府里。

    重活一世,他和四皇子倒是亲近了许多。

    四皇子和李景对视片刻,咧嘴一笑:“我们是亲兄弟,说这些话太见外了。对了,我现在就写信给二嫂。让她放心,你活蹦乱跳好得很。”

    李景心头涌起阵阵暖意,笑着点了点头。

    ……

    一个时辰后,送信的亲兵出了军营。

    李景身体虚弱,喝药之后昏沉入睡。

    四皇子在李景身边守着,到了晚上,干脆就睡在了李景的军帐里。

    李景过意不去,想让四皇子住别的军帐,四皇子不以为意:“我来就是为了照看你,你别和我客气。等过些时日,你能下榻行走了,我就去寻父皇。”

    这份手足之情,李景推却不过,只能默默领受。

    过两日,身体痊愈的陆非先领兵走了。

    军营里留了两千士兵。

    四皇子除了照看李景之外,闲着无事的时候就在军营里四处转悠,偶尔来了兴致,随着士兵们一同操练。

    这些事,当然瞒不过李景。

    左统领有些不放心,私下里进言:“要不要盯着四殿下?”

    李景淡淡一笑:“男儿在世,想建功立业,天经地义。他对练兵感兴趣,随他去。”

    四弟有敬爱兄长的心,他这个做兄长的,也该胸襟宽广。

 第三百八十三章 变故(一)

    一个月后。

    “二哥,小心!”

    军帐里,传出四皇子殷切的声音:“你之前伤得那么重,现在总算能勉强下榻了。太医叮嘱过了,别急着走路,先站上片刻试试。”

    四皇子一边扶着李景的胳膊,一边不停地絮叨:“现在战局一片大好,荥阳军赵家军已经和父皇他们会合到了一处。照这架势,要不了多久,就能彻底攻破燕楚。你慢慢养伤就是,别心急。”

    李景在四皇子的搀扶下,在军帐里慢慢走了一圈,额上很快冒出了冷汗。俊美的脸孔隐隐泛白,不得不坐了下来。

    然后,李景深深地呼出一口气,无奈苦笑:“这都两个多月了,我才勉强能下榻。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将伤彻底养好。”

    在军帐里躺了两个多月,心胸再宽阔,也难免气闷。

    四皇子笑着安慰道:“安心养伤,别落下病根,这才是最要紧的。其他的就别多想了。”顿了顿,压低了声音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