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簪头凤 >

第160章

簪头凤-第160章

小说: 簪头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皇子妃和大皇子妃进宫后,孟云萝紧接着也进宫住了下来。

    谁也没心思闲话,一同进了椒房殿。

    陆明玉和慧安公主坐在殿内,久病未愈的乔皇后也难得露了面,在宫人的搀扶下坐上凤椅。

    众人要行礼,乔皇后叹了一声:“罢了,都什么时候了,还讲这些虚礼做什么。都安稳坐着吧!”

    乔皇后咳嗽了几声,又低声道:“本宫听闻城门差点被攻破的消息,心中忧急。想来你们也是一样焦虑情急。这等事,也没必要瞒着,陆氏,你和大家伙说说是怎么回事。”

    陆明玉略一点头,目光掠过众人惊惶的脸。

    此时此刻,她心中的惊怒更胜众人。

    “燕拓此人,极其阴险恶毒。”陆明玉语速不快,声音清晰地传进众人耳中:“他之前攻城,不过是做做样子。实则真正的大军派了出去,去了京城外最近的郡县,掳走了许多百姓。”

    “今日攻城,这些百姓被驱赶在城门外,哭喊着开城门。燕军就在大魏百姓身后,不停地杀戮无辜百姓。守城门的将士军心大动,失了斗志,差点被燕军攻进城门来……”

    话未说完,赵瑜已怒不可遏地站起身来:“竟然用这等卑鄙无耻的手段,太可恨可恼了!”

    大皇子妃以袖捂脸,哭了起来:“燕军以这等法子攻城,用心恶毒。我爹如何抵挡得住!”

    是啊,身为大魏将士,以保家卫国为己任。眼睁睁地看着大魏百姓被如狼似虎的燕军驱赶至城门下哭喊哀嚎。眼睁睁看着他们死在燕军的刀剑下。军心大受震撼动摇是必要的事,

    没有当场崩溃丢失城门,委实是梁大将军守城有功了。

    如果燕军明日还这样攻城,大魏将士该怎么办?

    梁大将军又要如何应对?

    顾惜百姓,仗也没法打了。置之不顾,先不说对军心是何等的重击,一旦传开,也会造成大魏民心动荡难安!

    好一招毒计!

    好一个燕拓!

    前世陆临死在了燕拓的计策中,临死前也一刀斩了燕拓,算是与敌共亡。今生陆临没有正面对上燕拓,李景却受了重伤。

    现在,燕拓领兵来了大魏京城外不说,还用了这等为人不齿的毒辣手段攻城。

    陆明玉心头火焰汹汹燃烧,面色森冷:“大嫂别担心。前几日战事异常顺利,我已经觉得不太对劲,亲笔写了一封信给梁大将军。不管遇到什么局面,都以守住城门为先。”

    “将来若有人以此事攻讦梁大将军,梁大将军可以拿出我的书信来。让众人知道,是我这个太子妃的主意!”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齐齐看向陆明玉。

    乔皇后面色霍然变了,失声惊呼:“这怎么能行!”

    这是要替梁大将军担下所有的恶名。

    梁大将军要名声,难道太子妃就能不顾恶名?此时在打仗,谁也顾不上这些。等仗打完了,此事定会被众人翻出来。

    到那时候,陆明玉要如何自处?

    慧安公主也想到了这一层,脸色同样难看,急急低语道:“弟妹,你别冲动。这事可不是闹着玩的。”

    怎么能说担就担?

    陆明玉在众人或震惊或幸灾乐祸的目光中站起身来,脸孔如玉雕冰塑,透着冷冽:“梁大将军为守护京城拼死出力,我这个太子妃背些恶名,又算得了什么。如果所有人都缩头不吭声,岂不令梁大将军和一众将士寒心?”

    “眼下最要紧的事守住城门,确保京城安全。其余的事,暂时也顾不得了。”

    大皇子妃眼睛通红,起身向陆明玉行了一礼:“多谢弟妹!”

    陆明玉不出这个头,一切的责任都要归咎到梁大将军身上。

    如今陆明玉挺身而出,梁大将军日后也能开脱些恶名罪责。

    只冲此事,昔日所有的隔阂猜忌嫉恨都不值一提了。

    她对陆明玉,只有满心感激。

    陆明玉神色平静而坚毅:“大嫂不必谢我。我既为太子妃,守护京城也有我一份责任。这些算不得什么。”

    大皇子妃已经说不出话来了,泪如泉涌,呜呜哭个不停。

    孟云萝默默地看了陆明玉一眼,很快将头转到一边。

    换了是她,她绝不肯令自己担上不顾百姓生死的恶名。她不愿对自己承认,她根本比不上陆明玉。

    赵瑜也红了眼,哽咽着说道:“二嫂,从今日起,我对你心服口服了。”

    陆明玉难得还有开玩笑的心情:“听你这话说的,莫非以前一直都不服我?我可是大魏太子妃!”

    赵瑜想哭又想笑,用袖子擦着眼角。

    孟妃秦妃都没出声,苏妃更是巴不得陆明玉就此掉进坑里万劫不复才好,张口便夸:“太子妃大仁大勇,实在令人敬佩。不过,燕军有备而来,只怕明日后日都会这般攻城。难道就这么看着燕军屠杀百姓?总得想出个法子来应对才是。”

    乔皇后心急如焚,眉头拧成了结:“是啊,燕军不知虏了多少百姓。要是每天都这样攻城,只怕守城的将士根本抵挡不住!”

    最怕还没击溃燕军,大魏的军心就先溃散了。

    陆明玉眸光一闪,沉声道:“乔阁老他们一定在商议对策,我陪母后一同前去。”

 第三百九十四章 毒计(二)

    乔皇后在床榻上躺了两个多月,今日强撑着下榻,精力着实不济。

    不过,陆明玉不便独自去文华殿。她这个皇后,一定要露面。

    乔皇后点点头,在宫人的搀扶下站起身来。陆明玉和慧安公主立刻上前,一左一右扶着乔皇后往外行。

    正主走了,众人留在椒房殿里也没了意义。各自起身出了椒房殿。

    大皇子妃边走边哭,孟妃听得心中阴郁烦闷,瞪了大皇子妃一眼,低声呵斥:“哭哭哭,你就知道哭。现在哭瞎了眼也没用。还是盼着你爹早日击溃燕军吧!”

    大皇子妃继续哭。

    孟妃阴沉着一张脸,率先走了。

    赵瑜心有戚戚焉,走上前安慰大皇子妃:“大嫂且放宽心。今日既然能守住城门,明日后日同样守得住。”

    大皇子妃哽咽道:“多谢四弟妹宽慰。我就是心疼我爹,遇到这等毒辣不择手段的人,就算打了胜仗,半辈子的清名也都毁了。”

    孟云萝酸不溜丢地来了几句:“怕什么。不是有英明果决的太子妃担着吗?到时候要骂也先骂太子妃!”

    大皇子妃:“……”

    赵瑜气红了脸,张口怒骂:“会不会说人话?不会说就闭上你的臭嘴!这等时候了,不想着如何分忧解难,还往二嫂的身上泼污水。你还算不算人!”

    孟云萝也被骂恼了,冷笑不已:“是,我不算人。你才是。你赶快站在太子妃那一边,捧她的臭脚。以后她做了皇后,你也能跟着沾沾光。”

    赵瑜冷笑着回击:“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莫非是巴望着父皇早日归天?”

    孟云萝此时反应过来,惊出了一身冷汗:“你别乱说。我什么时候巴望父皇……我什么都没说!”

    赵瑜继续冷笑:“哦?那你说二嫂做皇后是什么意思?父皇千秋万岁,寿元绵长,二嫂一直做太子妃才对。”

    以前怎么从来没觉得赵瑜这般牙尖嘴利讨人嫌?

    孟云萝恨得牙痒,怒目相视。

    赵瑜哼了一声,不再理会孟云萝,拉着大皇子妃的手走远了。

    孟云萝愤愤地从鼻子里喷出一口气,回了寝宫。

    此时天已经黑了,宫灯悬挂了起来。奶娘抱着珍姐儿在院子里转悠,见到孟云萝的身影,忙迎上前来。

    珍姐儿已经满了周岁,不爱走路,整日被奶娘抱在怀里。

    孟云萝也不是不疼女儿,到底是自己怀胎十月辛苦生下的骨肉。不过,脾气一上来,就会自怨自艾,连带着看珍姐儿不顺眼。一时好一时歹的。

    小小的珍姐儿也会看脸色。原本伸着小手想要抱,一看亲娘阴沉的脸,立刻缩回手,将头缩在奶娘的怀里。

    孟云萝:“……”

    这下意识的举动,戳痛了孟云萝的眼。

    孟云萝张口便骂:“混账东西,见了亲娘也不知道喊一声,就会躲在奶娘怀里。我能吃了你不成。辛苦养你有什么用!滚滚滚!立刻滚远一点!”

    珍姐儿被吓哭了,小手紧紧抓住奶娘的衣襟。

    奶娘早习惯了主子阴晴不定的脾气,被骂了也不敢吭声,抱着珍姐儿退了下去。

    珍姐儿细声细气地哭了许久。奶娘一边轻拍珍姐儿的后背,一边低声哄着:“珍姐儿别哭,乖乖的啊!”

    珍姐儿哭累了,蜷缩在奶娘的怀里睡着了。

    奶娘怜爱地摸了摸珍姐儿的小脸。珍姐儿小鼻子小眼的,算不得水灵。看久了倒也顺眼。可惜三皇子妃脾气暴怒无常,有这么一个亲娘,珍姐儿着实可怜。

    ……

    文华殿内。

    乔阁老杨尚书等人的脸色异常凝重,商议来商议去也没个定论。

    李昌站了小半日,站得腰酸腿疼,又插不上话,颇觉气闷。内侍来禀报乔皇后和太子妃驾到,李昌倒是精神了不少。

    众臣也停了议论,一同拱手相迎:“臣见过皇后娘娘,见过太子妃娘娘。”

    慧安公主留在了殿外,并未踏入文华殿。

    乔皇后走了一段路,此时额上冒着虚汗,声音也有些无力:“都平身吧!”

    众臣谢过皇后恩典,各自起身。

    陆明玉扶着乔皇后坐下。乔皇后定定心神,先看向乔阁老:“今日战事紧急,城门处侥幸没曾失守。明日的仗要怎么打?你们可有什么对策?”

    乔阁老面色晦暗,声音里透出涩意:“臣等无能,一时想不出对策来。”

    杨尚书等人一并拱手告罪:“臣等无能!”

    乔皇后打起精神,安抚众臣:“燕军行此毒辣诡计,谁都意想不到。这岂能怪你们。梁大将军守住城门,也是功劳一桩。本宫这就传旨,嘉奖梁大将军!”

    嘉不嘉奖的,其实无所谓。重要的是,乔皇后以此举动表示出了态度。

    不管如何先守住京城的态度。

    无辜百姓惨死枉死,不但重击了军心,也令京城百姓人心动荡。这等关键时候,就是身为首辅的乔阁老,也说不出先守住京城这样的话来。

    今日乔皇后和太子妃一同现身露面,表明态度,再好不过。

    众臣暗暗松了一口气,齐声道:“皇后娘娘英明!”

    乔皇后已经没力气说话了,看了陆明玉一眼。陆明玉微微点头,对众臣说道:“燕军殊死一搏,十分狠毒,此计不成,只怕会再生毒计。”

    “原本定下的守城之策,也得改一改了。不能任凭燕军这样下去祸害大魏百姓。”

    杨尚书反应极快:“太子妃娘娘的意思是,想主动出城攻打燕军?”

    “正是。”陆明玉眸中闪过冷意,语气里透出森森的杀气:“燕拓用此毒计,心肠歹毒,天地不容。”

    乔阁老急急说道:“说不定,他用此计策,就是想逼着大魏将士主动出击。这么一来,岂不是上了他的圈套!”

    “是啊!这也太冒险了!”

    “万万不可!请太子妃娘娘三思!”

    “退一步说,就是想出城,现在也没人手。梁大将军住手正德门,其余三处城门,也都有武将把守。现在委实抽不出人出城了。”

    陆明玉目光一扫,斩钉截铁地说道:“我去!”

 第三百九十五章 定计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虚弱无力的乔皇后,不知哪来的一股力气,猛然站了起来:“不行!万万不行!你贵为太子妃,焉能以身犯险!赶快打消这个主意!”

    乔阁老也顾不得君臣之别了,沉声说道:“大魏有这么多精兵良将!岂能令太子妃冲锋陷阵置身险地!请太子妃娘娘收回此等念头!”

    一众尚书一起拱手:“请太子妃娘娘收回念头,坐镇宫中。”

    陆明玉目光灼灼,如宝剑出鞘,一一掠过众臣的脸:“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任凭燕军作乱,哪怕援军赶来,京城附近的郡县百姓,不知多少无辜惨死。”

    “燕拓是燕军主将,只要杀了他,就如斩了燕军的魂魄。燕拓一死,燕军便不成气候。”

    “城门处的守军不能动,梁大将军要正面和燕军交锋。敢问诸位大人,此时此刻,还有谁能担任刺杀燕拓的重任?”

    众臣哑然无语。

    大魏确实有众多精兵良将,可都被永嘉帝带走了。剩下的所有武将,能动用的全都派上了用场。根本抽不出人手来了。

    就是这样,也不能让堂堂太子妃行这般冒险的举动啊!燕军狡诈凶残,悍不畏死,一派与大魏京城共亡的气势。凶狠如野狼一般,想想都让人心凉。

    不行,不能让太子妃犯险!

    杨尚书脑子转得快,立刻道:“太子妃所说的,确实是好办法。不过,不必太子妃亲自出马。京城还有四万士兵,从中挑几个神射手……”

    “如果杀燕拓那么简单,梁大将军早动手了。”陆明玉毫不客气地打断杨尚书:“再者,燕军攻城,燕拓坐镇后方,根本不会在城门下现身。再厉害的神箭手,找不到燕拓的人,又怎么刺杀燕拓?”

    “要先探燕军的军营。趁着夜半三更,放火烧营,趁乱刺杀燕拓。”

    “若能一举成功,京城之围很快就能解了。”

    乔阁老面色难看:“可这也太冒险了!”

    陆明玉冷然道:“不冒险,就要眼睁睁地看着燕军大肆屠戮大魏百姓。两害相较,取其轻!这其中的道理,乔阁老不会不懂吧!”

    乔阁老也败下阵来,无奈地冲乔皇后使眼色。

    乔皇后不用假装,眼眶也红了,声音哽咽:“陆氏,本宫知道你一身神力身手惊人。可你到底长于内宅,从未真正领过兵打过仗。要是有个好歹,珝哥儿瑄姐儿该怎么办?本宫要怎么向陆家交代,向太子交代?”

    陆明玉看着眼眶通红的乔皇后,声音也温和了许多:“母后心里的担忧,我都清楚。我没领兵打过仗,所以,我不打算去城门处和燕军交锋。有梁大将军在,燕军攻不进城门来。”

    “我要为无辜惨死的大魏百姓讨一个公道。我更想早日打赢这一仗。母后放心,我比谁都珍惜自己的性命。如果杀不了燕拓,我决不恋战,立刻回城。”

    乔皇后急急道:“刀剑无眼,夜袭军营何等凶险。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啊!”

    陆明玉点点头:“母后叮嘱的是。我没打算今夜就冲出去,定好计策之后再行动!”

    乔皇后:“……”

    儿媳有主见能撑得住宫廷稳得住人心,是件好事。可太过有主见,也着实令人头痛。

    乔皇后额头有些痛,不得不伸手揉一揉嗡嗡作响的太阳穴。

    陆明玉体贴地伸手,扶着乔皇后重新入座。然后,沉声对众臣说道:“行刺燕拓一事,就这么定了。此事除了在座的人知晓,决不能传出文华殿。”

    众臣沉默。

    李昌鼓起所有的勇气应了一句:“好。”

    陆明玉难得看李昌顺眼了一回,略一点头,继续道:“这几日,朝廷一直派人打探燕军军营,得了什么消息,都告诉我吧!”

    杨尚书和乔阁老对视一眼,各自心中长叹。

    说不过讲不通,还能怎么办?

    也只得让太子妃冒险一回了。

    杨尚书低声张口道:“请容臣一一道来。”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