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簪头凤 >

第161章

簪头凤-第161章

小说: 簪头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不过讲不通,还能怎么办?

    也只得让太子妃冒险一回了。

    杨尚书低声张口道:“请容臣一一道来。”

    ……

    一个时辰后,陆明玉扶着乔皇后出了文华殿。

    天色漆黑,只有几点黯淡的星光。

    乔皇后双腿虚软,强撑着慢慢前行。慧安公主对殿内发生的事一无所知,一边扶着乔皇后,一边低声问道:“母后怎么在文华殿里待了那么久?我等了一个多时辰,等得肚子都快叫出声了。”

    乔皇后神色复杂地看了陆明玉一眼,然后答道:“本宫难得露面,听一听众臣议事罢了。”

    今晚商议的事,只有寥寥几人知晓,不能再传到其他人耳中。便是慧安公主,也得一并瞒下。

    慧安公主倒是没起疑心,低声嘀咕着:“母后还在病中,身体又虚弱,何必费这个神。”

    乔皇后暗叹一声,没再出声。

    陆明玉送乔皇后回椒房殿后,很快回了东宫。

    珝哥儿瑄姐儿一天没见亲娘了,像两只猴子一般冲过来,牢牢巴着亲娘的胳膊不放。

    陆明玉挥去所有繁重的思绪,笑着抱起孩子们,耐心地陪他们说话。亲自为他们洗澡,哄兄妹两个入睡。

    待兄妹两个睡下了,她叫来绮云,低声道:“绮云,明日起我要告病,不管谁来东宫,都替我拦下。”

    绮云一惊,脱口而出道:“娘娘要去哪里?”

    陆明玉淡淡道:“我要出宫。短则三五日,长则十天半月。现在还不好说!”

    绮云自小就伺候陆明玉,主仆两个情意深厚,对彼此的性情脾气相知甚深。一听这话,绮云就知道不妙,急急低语道:“娘娘要去做什么?”

    陆明玉避重就轻:“我走了之后,你要照顾好珝哥儿瑄姐儿。”

    绮云的心狠狠颤抖了几下:“娘娘……”

    “绮云,你什么都别问。”陆明玉凝视着绮云,声音低沉稳健:“我有非做不可的事。我将一双儿女交托给你,你代我照顾好他们。”

    绮云所有的话都被卡在了喉咙里。

    她似乎猜到了什么,却一个字都说不出口。嘴唇动了动,最终挤出几个字:“奴婢绝不负娘娘所托。”

 第三百九十六章 出宫

    当夜,陆明玉便悄然出宫,回了二皇子府。

    三更半夜,陆明玉突然回府,陆乙满心震惊,一个翻身下榻,迅速穿好衣物去见主子:“小的见过太子妃娘娘。”

    烛火下,陆明玉神色镇定,目光冷然:“免礼,众人都退下,我有话独自叮嘱陆统领。”

    侍卫们迅速退下。

    陆明玉对陆乙说道:“传我命令,令所有侍卫整装,每个人带上兵器弓箭。”

    陆乙目中连连闪过震惊错愕,不过,只瞬间就冷静下来,拱手领命。

    陆明玉又道:“我给你一个时辰的时间,四更出发。”

    陆乙什么都没问,领命退了出去。

    二皇子府里原有的亲兵,都被李景带去了战场。这两年来,守在府中的皆是陆家侍卫。陆乙留守二皇子府这两年,并未闲着,一直操练不辍。

    一个时辰后,一百个侍卫皆穿着夜行衣,腰挎长刀,背着弓箭,骏马的马蹄上包裹了棉布。

    陆明玉也换了夜行衣,长发梳做发辫,塞入黑色的帽布下。一双黑眸在夜色中灼灼发亮。

    没人出声,更没人追问主子要带着自己去哪里要做什么。

    陆明玉翻身上马,所有侍卫也一同上马。在浓黑的夜色中出了府,向前驰骋。

    棉布不能完全抵挡住马蹄声,不过,令声音暗沉了许多。

    快马疾驰,在天亮之前赶到了正清门。

    京城共有四处城门,正清门和正德门的方向正好相反。燕军大军聚集在正德门外五十里处安营,正德门连着打了几日,厮杀喧闹声震天。

    正清门暂时没有战事,气氛却格外紧张沉滞。

    天色微明,守城的官兵听到马蹄声,立刻冲了出来,摆开阵势阻拦:“来者何人?城门不开,速速回去!”

    自燕军兵临城下,京城所有的城门就都关上了,不准任何人通行。

    今日忽然来了这么一伙穿着夜行衣骑着骏马的,看着就不对劲。

    守城官杀气腾腾,陆明玉骑在马上未动,一众侍卫不动声色地将她围在中间。陆家侍卫皆身高力壮,一眼看去黑沉沉的一片,很自然地掩去了她的身形。

    陆乙上前,拿出腰牌给守城官:“我是二皇子府的陆乙,奉命去城外。请立刻开城门放行!”

    二皇子府?

    不就是太子府嘛!

    守城官一惊,立刻接了腰牌,仔细查验过后,便开了城门。

    几个士兵推开沉重的城门,没等城门全部推开,众人便策马冲出了城门。前后不过一炷香的功夫。

    待一行人出了城门,守城的官兵又将城门关上了。一个士兵凑到守城官身边,低声道:“外面有凶残的燕军,这百余人出城做什么?想送死不成!”

    出城门容易,想回来可就难之又难了。

    守城官瞪了一眼过来:“闭嘴!送不送死,和你我有什么关系。我们守好城门就是。”

    ……

    天亮了。

    珝哥儿瑄姐儿翻了个身,几乎同时睁眼醒来。揉揉眼,立刻就有了精神,高声喊了起来:“娘!”

    “娘!”

    换在平日,这一喊,亲娘便会出现在眼前。今日来的,却是绮云。

    “你们的亲娘头痛,要吃药睡觉。”绮云笑着哄珝哥儿瑄姐儿:“奴婢带你们去园子里玩,别去闹腾亲娘好不好?”

    兄妹两个有些不乐意,很快也就将没见亲娘的事抛在脑后了。

    这段时日,陆明玉十分忙碌,陪他们的时间少之又少。都是绮云和几个奶娘伴着他们。去园子里嬉闹玩耍,也很愉快。

    椒房殿里,一众管事来禀事,才发现,今日坐在上首的是久未露面的乔皇后。

    乔皇后病症还没好,面色泛着黄。

    坐在乔皇后身边的慧安公主,看了众管事一眼:“有什么事,快些回禀。有话快说,没事闭嘴。”

    众管事:“……”

    没人敢多嘴问太子妃娘娘为什么不在,老老实实一一上前禀报。

    乔皇后打起精神理事。好在有慧安公主在一旁,倒也撑得住。

    被慧安公主目光不善,谁也不敢多嘴多舌,原本五句话,并成一两句。不过半个时辰,今日的宫务也就处理完了。

    乔皇后喝了几口清茶,慢慢缓过气来。

    慧安公主心疼亲娘,少不得要嘀咕几句:“昨日二弟妹还好好的,怎么忽然就病了?”

    乔皇后嗔怪地白了慧安公主一眼:“听听你说的是什么话。陆氏忙了这么些日子,又不是铁铸的,病了歇几日也是应该的。难道她还会装病躲懒不成。”

    “亏得你是在我面前说这等话,要是让她知道了,看怎么收拾你。”

    慧安公主讪讪地摸了摸鼻子:“我就是随口说说。”又道:“我去东宫看看弟妹吧!”

    乔皇后立刻阻止:“她难得病一回,让她安心歇着,你就别去了。”

    慧安公主也没起疑心,点点头应了。

    陆明玉病了的消息,很快传至后宫众妃耳中。

    众人竟然也没起疑心。

    后宫长日漫漫,宫妃们闲出病的不在少数。如果出了什么事,告病更是常见的事。像之前,孟妃断断续续地养了一年多的病没见人。

    陆明玉执掌宫务,忙里忙外,众人都看在眼底,累病了也不稀奇。

    赵太后特意令人去东宫探病,送了一堆补品去。

    生病的太子妃没有露面,绮云接了补品,说了一堆感恩戴德的话,将来人应付了过去。其余各宫前来探望送补品的,一律都是绮云应对。

    绮云是陆明玉的陪嫁丫鬟,也是陆明玉最信任的心腹。她出面应对,谁也没起疑心。

    唯有苏妃,心里有些疑惑。

    前世她和陆明玉婆媳数年,从未见过陆明玉生病。执掌宫务,对陆明玉来说不过寥寥,怎么会就此病了?

    傍晚,五皇子李昌来了怡华宫,陪苏妃一同用晚膳。

    苏妃低声问李昌:“阿昌,那个陆明玉真的病了吗?”

    李昌脸上的肥肉颤了颤,小眼垂了垂:“二嫂不是告病了吗?总不会是假的。”

    苏妃盯着李昌:“我思来想去,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你是不是知道什么?”

 第三百九十七章 歹毒(一)

    李昌目光漂移不定,咳嗽一声应道:“我什么都不知道。”

    果然有事。

    不然,李昌就该说什么事都没有,而不是“什么都不知道”了。

    苏妃眼睛骤然亮了起来,一把抓住李昌的胳膊,急急低语道:“阿昌,你知道什么,赶快告诉我。我们是嫡亲的母子,是这世间最亲近的人。有什么事不能说的?你告诉我,陆明玉是不是在装病?”

    “她一整天没露面,是借着装病做什么去了……等等,莫非她偷偷出宫了?”

    李昌心里又是一跳,反射性地抬头:“母妃怎么猜到的?”

    果然如此。

    苏妃眼中闪过可疑的光芒,不知在盘算什么,那目光亮得近乎可怕:“她骄傲自负,自高自大,听正德门外大魏百姓被屠戮,定然按捺不住了。以她的脾气,偷偷潜出宫,说不定是要借机暗杀那个燕军主将!”

    李昌小眼睁大了,嘴也张得老大:“你怎么都猜中了!”

    苏妃得意地笑了笑:“我不懂朝堂,打仗的事也不通。不过,我太了解陆明玉了!”

    李昌下意识地回了一句:“母妃平日几乎从不和二嫂打交道,话都没说过几句。怎么会这般了解二嫂?”

    苏妃:“……”

    苏妃笑容一僵,左顾言它:“陆明玉怕走漏消息,不愿声张,所以才会借着告病悄悄出宫。眼下东宫空虚,只有珝哥儿和瑄姐儿,这可是难得的好机会。”

    好机会?

    什么好机会?

    李昌有些疑惑:“母妃到底要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

    苏妃目光一闪,随口道:“没什么,我随口说说罢了。”然后叮嘱李昌:“此事一定要守口如瓶,别说出去。”

    李昌悻悻地轻哼一声:“我本来也没打算告诉任何人。要不是母妃连连追问,我才不会说。”

    苏妃笑着哄李昌:“是我猜到了,又不是你说的。天这么晚了,你快些回寝宫歇下,别累着自己了。”

    李昌点点头,告退离去。

    苏妃独自坐在寝室里,不知盘算了什么,阴恻恻地笑了起来:“陆明玉啊陆明玉,我忍气吞声伏小做低这么久,终于等来了好机会。”

    “这一回,我定要你痛不欲生!哈哈哈!”

    ……

    隔日,又是晴空万里的好天气。

    正德门外,燕军又开始攻城了。

    握着刀枪睡了一夜的大魏将士,在军令声中迅疾上了城楼。一眼看下去,又是修罗地狱般可怕的情景。

    数百个手无寸铁的百姓被燕军驱赶至城门下,哭喊声震天。

    “求求你们,开了城门吧!”

    “求求你们,给我们一条活路。我不想死。”

    这些百姓里,有六七十的老人,有五六岁的孩童,有身形瘦弱的女子,一个个衣衫褴褛面露绝望。

    他们不想动弹,却被身后的刀枪逼着一步步靠近城门,哭喊着跪地磕头,哀求守城的将士开城门。

    谁不动不哭不喊,就会被身后的燕军举刀砍死。

    可他们哭得再凄惨,城门也没开。到后来,他们不是死在燕军刀下,就是死在守城士兵射来的乱箭下。

    接连三日,都是这样。

    人间地狱,不过如此。

    众将士有的双目赤红,有的将头转到一旁。有些心志脆弱的,禁不住这样的情景,已经低声哭了起来。

    梁大将军站在城楼上,沉默着注视着,握着长刀的手背青筋毕露。

    “大将军,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身边响起刘副将隐忍痛苦的声音:“这几天,死在城门外的百姓越来越多。将士们快撑不住了!”

    另一个副将也低声道:“是啊,将士们不怕奋勇杀敌,不怕死在燕军刀下。可让他们对手无寸铁的大魏百姓们射箭,他们如何下得了手!”

    正德门安然无恙,守城将士们的军心却已受了重创,濒临崩溃。

    再这样下去,怕是要不战自溃了。

    这也正是燕军的毒辣之处。

    刘副将主动请缨:“大将军,属下领兵出去,和燕军决一死战!”

    另一个副将立刻道:“让属下去吧!”

    其余武将,纷纷主动请战:“属下去,不杀了这帮燕狗绝不收兵。”

    “大将军,让我们出城去杀敌吧!”

    梁大将军用力握了握刀柄,嗓子如砂砾碾过,说出口的声音低沉暗哑,却异常坚定:“领兵出城,正中了燕军的诡计。”

    “我们要做的是固守城门,绝不能让燕军攻入城内。京城安危,都在我们手中,不能冲动妄为。”

    “我知道你们心里愤慨,那就举起长弓,将敌人全部射杀。”

    “来人,击鼓!射箭!”

    三声战鼓,咚咚咚,重重敲在众将士的心头。他们红着眼,各自找到熟悉的位置,举起长弓。

    战鼓一停,长箭飞出,刷刷刷落了下去。

    驱赶着百姓的燕军纷纷中箭。期间,免不了有百姓中箭。更惨的是,城门处一射箭,燕军便挥刀砍杀百姓,哀嚎惨叫声此起彼伏。

    城楼上的将士们红了眼,城门外的燕军也杀红了眼,尸首遍地,血流成河。

    ……

    这一仗,又打到了傍晚。

    燕军终于鸣金收兵,留下了一地的尸体。这尸体里,有一半是大魏的百姓。另一半是燕军。

    浓厚的血腥味,顺着风飘至鼻息间,粘稠得令人作呕。

    不知谁第一个吐了起来,很快,城楼上的士兵一个接一个,吐得干干净净。更有掩面嚎啕痛哭的。

    “我是大魏的士兵,现在杀的却是大魏百姓。”

    “该杀的燕蛮,我要将他们碎尸万段!”

    梁大将军心里溢满了痛苦,没勇气再看城楼下如修罗地狱般可怕的情景。燕军凶残狡诈,说不定根本没走远,就潜在暗处盯着。一旦开城门打扫战场,燕军趁机冲过来,就大大不妙了。

    梁大将军哑着声音下令:“留一队守着城门,其余人都去吃饭休息。”

    然后,梁大将军转身离去。

    刘副将跟随着梁大将军下了城楼,焦急地低语道:“大将军,这么一日日下去怎么行。总得想个办法。”

 第三百九十八章 歹毒(二)

    梁大将军没有出声,步伐更快了些。

    刘副将跟随梁大将军多年,知道他的脾气,叹口气闭了嘴。

    城中大半兵力都在正德门处,城门里的空地上,到处躺着休息的士兵。梁大将军身为主将,倒是有一处军帐。

    梁大将军进了军帐后,吃了一个馒头,喝了一碗热水,就再也吃不下了。

    他坐在烛火前,打开匣子。匣子里有两封信,这两封信都是太子妃陆明玉亲笔所写。第一封,是在数日前,信上只有寥寥几句。

    “燕拓此人,凶残歹毒,攻城时只怕会不择手段。不管遇到什么情形,请梁大将军都以守卫京城为先。”

    “出了任何事,都由我来担。”

    这封信后没几天,燕军就开始驱赶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