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头凤-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明玉:“……”
陆明玉一时也不知该摆出什么表情来。
其实,永嘉帝有这等反应,也在意料之中。
一朝天子,被扣上“聚麀之诮”这样的屎盆子,满心的怒气无处可泄,生生憋了两个多月。这等时候,苏贵人竟然还有了身孕,这和扇龙脸没什么区别。
宫中不缺皇子也不缺公主。
不过,她没料到,永嘉帝没有遮掩,毫不忌讳地亲自动手。
乔皇后面色复杂,低声说道:“皇上不要这个孩子,大可以做得隐蔽些。这般亲自动手,实在出人意料。细细想来,也有杀鸡儆猴之意。”
苏贵人是那只被杀的鸡,被儆的猴又是哪一个?
陆明玉眸中闪过一丝凉意,温声安抚乔皇后:“左右怪不得母后,母后也别将此事放在心上。”
乔皇后苦笑一声道:“说出来不怕你笑,本宫和皇上做了二十多年的夫妻,自以为对皇上的性情脾气了然于胸。这一回,却令本宫生生惊出一身冷汗。”
“直至今日,本宫才知道,本宫其实从未真正了解过他。”
陆明玉沉默下来。
她当然很清楚这种感觉。
前世,她和李昊也曾是恩爱夫妻。她一心爱着李昊,以为会和他白头到老。谁知道,他登基不过半年,就纳了娘家表妹进宫为妃。然后,夫妻离心,终成陌路。
至亲至疏夫妻,此话半点不假。
乔皇后现在的感觉,大概也差不多吧!
原本以为熟悉不过的丈夫,忽然间像变了一个人,无比陌生。
乔皇后深呼吸一口气,打起精神说道:“今天一大早,怡华宫便打发人来送信。本宫也觉得惊诧,一时没忍住,便来了东宫,和你闲话几句。”
“此事你当做不知道便是。本宫这就去怡华宫瞧瞧苏贵人。”
陆明玉出人意料地说道:“我和母后一起去怡华宫。”
乔皇后有些迟疑:“你怀着身孕,去看一个落了胎的宫妃,似不太吉利。还是别去了吧!”
陆明玉却道:“无妨。我也想去见一见苏贵人。”
前世仇敌落得这样的下场,当然得亲眼看看才更畅快。
乔皇后拗不过她,只得点点头。
……
一炷香后。
陆明玉和乔皇后一同到了怡华宫。
怡华宫里愁云惨淡,宫人们个个面色晦暗,跪了一地:“奴婢见过皇后娘娘,见过太子妃娘娘。”
乔皇后随意嗯了一声,脚步未停,径自进了寝室。
陆明玉随乔皇后一同迈步而入。
还没靠近床榻,一股淡淡的血腥气便扑鼻而来。
乔皇后皱了皱眉头,迅速转头看陆明玉一眼。
陆明玉神色未变,目光甚至异样的冷肃。
乔皇后心里涌起一丝异样。
陆明玉和苏贵人之前根本没见过面,也谈不上什么恩怨纠葛。为何陆明玉如此厌恶苏贵人?
第五百二十八章 落胎(二)
陆明玉走到床榻边,凝神注目。
苏贵人脸如白纸,毫无血色,目光呆滞,没有半点焦距。似所有的生气都随着肚中的孩子一并消逝无踪。
乔皇后也上前来,目光一扫,眉头皱了起来,张口问床榻边的宫人:“太医何在?”
宫人战战兢兢地跪下:“回皇后娘娘,马太医为贵人娘娘诊了脉,开了药方,就回去了。说是贵人娘娘若有不适,再去叫他过来。”
以苏贵人的身份,能请来的太医级别也不高。
这个马太医,医术过得去,不过,天生一双势利眼。眼看着苏贵人沦落至此,竟不在怡华宫里守着。诊完脉开完药方就走了。
乔皇后轻哼一声,沉声吩咐:“去宣本宫口谕,让马太医立刻过来,本宫有话问他。”
彩兰应声而退。
床榻上的苏贵人依然毫无反应。
陆明玉和乔皇后都未出声。
跪在床榻边的宫人,跪在地上压根不敢抬头,心里暗叹不绝。
原以为苏贵人有了身孕能翻身,她们这些宫人也能跟着扬眉吐气。谁曾想,还没高兴两天,苏贵人肚中的孩子就没了。还是皇上亲自赏的燕窝……
苏贵人是彻底完了。
她们这些宫人日子过得好不好,全凭主子。主子都沦落到这地步了,她们还能有什么好。
过了片刻。
一直急促的脚步声由远至近。马太医快步进来,扑通跪下,声音发颤:“微臣见过皇后娘娘,见过太子妃娘娘。”
乔皇后冷冷瞥了马太医一眼:“从现在起,你守在怡华宫,照料苏贵人的身体。苏贵人有个三长两短,本宫唯你是问。”
马太医额上的冷汗都出来了,唯唯诺诺地应道:“微臣谨遵娘娘之命。”
陆明玉此时也张了口:“马太医,苏贵人现在身体如何?有没有大碍?”
马太医略一迟疑,抬起头,和陆明玉冰凉的目光一对,心里一凛,忙答道:“回太子妃娘娘,苏贵人昨夜出血过多,脉象虚浮,需要好生将养。不然,日后恐难再有身孕。”
怀孕三个月再落胎,对女子的身体损伤极大。
苏贵人昨夜流的血,几乎染红了整个床榻。现在勉强止住血保住了命,不过,至少要精心将养个三年两载。
最后这一句话,像一根尖刺,刺进苏贵人的耳中。
一直木然的苏贵人,终于有了反应。她瞳孔睁大,倏忽用力坐起来,紧紧地盯着跪在地上的马太医,状若疯狂:“我的孩子呢?你把我的孩子弄哪儿去了?”
马太医怕乔皇后怕陆明玉,可不怕苏贵人,闻言竟应道:“昨夜苏贵人出血落胎,微臣前来看诊。孩子已经没了,请贵人多保重身体。”
苏贵人眼睛赤红,一掀被褥,竟光着脚冲下了床榻,一把揪住马太医的衣襟:“是你杀了我的孩子,我要杀了你,我要杀了你!”
马太医猝不及防之下,被苏贵人一把抓住,晃得头晕眼花:“诶哟!贵人快些放开微臣!一切不关微臣的事……啊!”
一声惨叫。
原来,苏贵人怒急之下,竟一口咬住了马太医的耳朵。马太医吃痛之下,也顾不得什么男女之别了,用力去推苏贵人。
苏贵人就像疯了一样,死死咬着不松口。大有一口将马太医耳朵咬掉之势。
乔皇后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到了:“快些住口!这样成何体统!”
苏贵人已经失了理智,听到乔皇后的声音,竟放开马太医,又往乔皇后冲过来。手还没碰到乔皇后的衣服,就被拦下了。
陆明玉出手迅疾,一拳打中了苏贵人的肩膀。
苏贵人惨呼一声,软软倒了下去。还没滑到地上,脖子就被掐住了。
陆明玉略略低头,俯视着面无人色的苏贵人,冷冷道:“苏贵人,你的孩子是怎么没的,你自己心里很清楚。不必装疯卖傻,迁怒到别人头上。”
苏贵人被那只手勒得几乎喘不过气来,脸孔迅速涨红。
乔皇后惊魂未定,心跳得飞快,忙上前来:“本宫没事,你先放了苏贵人。”
以陆明玉的神力,稍一用力,就能拧断苏贵人脆弱的脖子。苏贵人死不足惜。不过,陆明玉身为太子妃,总不能落下枉杀宫妃的恶名。
陆明玉面无表情地收回手。
苏贵人猛地倒在地上,一脸痛苦地急促呼吸。脖子上果然多了一道清晰的指印。
乔皇后定定心神,吩咐左右的宫人:“将苏贵人扶回床榻上。”又对左耳鲜血淋漓痛呼连连的马太医道:“你先去治伤,去太医院换个太医来。”
宫人们应一声,忙将瘫软在地的苏贵人抬回床榻上。
至于马太医,只能自认晦气倒霉,用袖子捂着耳朵告退。
……
乔皇后沉着一张脸,拉着陆明玉的衣袖出了寝室。
陆明玉默默随乔皇后走出怡华宫,一路回了东宫。直至进了内堂,乔皇后才张口数落:“一个苏贵人,哪里值当你动气。你肚子也不小了,要是动了胎气,伤了自己的身体伤了肚中的孩子该怎么办?”
这几年,婆媳相处和睦,乔皇后还是第一次绷起脸孔嗔怪儿媳。
陆明玉难得有些理亏,很快认错:“母后说的是。刚才是儿媳太过冲动了。儿媳也是怕苏贵人伤了母后……”
“现在什么都不及你和孩子重要。”乔皇后还没消气,瞪了陆明玉一眼:“本宫说的话,你听见没有!”
陆明玉乖乖赔礼:“儿媳听见了。儿媳给母后请罪,请母后息怒。”
乔皇后:“……”
乔皇后一个没绷住,忍不住又笑了起来:“你呀,要是平日里都这般听话多好。”
陆明玉哄人也是一把好手,笑着说道:“都是母后宽宏大度,总惯着我。我这个做儿媳的,才敢在母后面前放肆。能有这样的好婆婆,是我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乔皇后笑着再瞪一眼:“本宫是看在你肚中孩子的份上,才容忍你。等你生了孩子,看本宫怎么收拾你。”
……
第五百二十九章 归来(一)
苏贵人落胎的消息,很快传进了寿宁宫。
赵太后颇有些惋惜。
过几日,永嘉帝来请安的时候,赵太后忍不住絮叨了几句:“哀家知道你心里不痛快。不过,你要出气,多的是法子。何苦牵连到孩子身上。宫中皇子公主们一个接着一个成亲出宫,就剩一个小公主。哀家还盼着,再有一个小皇子……”
永嘉帝脸色沉了下来。
赵太后立刻改了口风:“哀家的意思是,皇上得了空闲,多去后宫。说不定过个一两年,宫里就有喜讯了。”
永嘉帝不愿多提此事,对着自己的亲娘也不例外。很快将话题扯开。
赵太后只得闭口不提。
等永嘉帝走了之后,赵太后在秦妃面前叹道:“现在皇上的脾气,是越发大了。哀家说几句,他都要撂脸子。你说,哀家刚才哪里说的不对了?他不待见苏贵人,也该等孩子出世再处置。到时候抱到哀家的寿宁宫里养着也行。”
秦妃想到刚才永嘉帝阴沉的面色,心有余悸,忙低声道:“皇上不乐意听这些,以后太后娘娘可别再提了。苏贵人已经落了胎,娘娘何苦为了这么点小事和皇上不痛快。”
赵太后轻哼一声:“不提也罢。孩子没都没了,说了有什么用。”
赵太后上了年纪,有些嘴碎的毛病。半日里,到底还是念叨了几回。
秦妃耐着性子安抚赵太后,心里暗暗叹息。
苏贵人倒霉遭殃,她看热闹之余,也有些心惊。昔日那个多情重义的李垣,已经彻底变成了另一个人。
大魏天子,天威赫赫。
这几日,就连孟妃也很少出延禧宫。
宫中看似平静了,却又似有一股无形的暗流在涌动。不知何时会喷发出滔天巨浪。
……
时间一晃,又是五日过去。
这一日,太子李景带着东宫属官和一众东宫侍卫回了京城。
和李景一同进京的,还有几辆囚车。车里关押着五六个囚犯,皆是郑县的贪官。京城百姓们最是好热闹,纷纷凑过来瞧热闹。
穿着一身明黄色太子服的太子殿下,骑着黑色骏马,在众百姓赞叹的目光下踢踏前行。
“太子殿下真是威风神武!”
“何止如此。太子殿下征伐燕楚时立过大功,为了赈灾,在郑县一待就是几个月。可谓爱民如子。瞧瞧,太子殿下的脸变黑变瘦了。”
“呸!离那么远,哪里看得清太子殿下的脸。信口胡咧咧!”
“怎么胡咧咧。我不用看,想也想得到。反正,有这样仁厚的太子殿下,是我等百姓的福气。”
“正是正是。大魏朝有英明天子,有仁厚太子,定能国泰民安延绵万年。”
国有储君,人心安定。这句话半点不假。
对百姓来说,有饭吃有衣穿,皇上是天,太子就是参天的树。有太子在,天塌了也不用愁。
“百姓们都在夸赞殿下呢!”骑着红色宝马的李晏转过头来,笑嘻嘻地冲太子李景喊道。
李景听得好笑不已:“我们离得这么近,声音小点我也听见。扯着嗓子喊什么?”
李晏咧嘴笑道:“我是怕殿下听不见,特意喊一声。”
方子詹和周礼骑着骏马跟在后面,闻言哈哈笑了起来。
他们两人都是科举出身,骑术平平。不过,这几个月在郑县,时常随着太子殿下四处奔忙,骑术大有长进。
百姓们在说什么,他们其实听不真切。不过,从百姓们热情夹道的欢呼声里,也能看出百姓们对太子殿下的爱戴来。
他们都是东宫属官,见到这一幕自然高兴。
不知是哪一个百姓,忽地大喊:“太子殿下千岁!”
一声起,很快有许多百姓跟着高呼起来。
太子殿下千岁!
李景笑了一笑,冲百姓们挥挥手。旋即,街道两侧的欢呼声愈发喧嚣热闹。
李景转头吩咐李晏:“你将囚车上的几个人送去刑部大牢,然后再进宫赴宴。”
李景归京之前,便令人快马送奏折进京。永嘉帝和一众臣子都知道他的行程。等进宫后,少不得要有一场宫宴。
李晏笑着应下,策马去囚车边安排不提。
李景和方子詹周礼等人,则一路策马进宫。
……
“启禀皇上,太子殿下已经进了宫门,很快就能到文华殿了。”刘公公快步进殿,一脸喜色地禀报。
永嘉帝脸上没见太多喜色,略一点头:“朕知道了。”
乔阁老目光一闪,上前一步,笑着拱手道:“太子殿下在郑县赈灾奔忙,解百姓忧苦,为皇上分忧。有这样的储君,臣等也觉心中快慰。”
罗尚书也上前一步笑道:“乔阁老说的是。太子殿下一路辛苦奔波归京,臣等想出殿迎一迎,请皇上恩准。”
吏部余尚书和乔阁老政见时有不同,不过,对太子殿下一样敬重爱戴。笑着拱手道:“臣也想出去迎太子殿下。”
其余几位尚书纷纷出言附和。
永嘉帝目光闪了一闪,笑着说道:“也好,诸爱卿出去迎太子。”又吩咐大皇子四皇子:“你们两个也一起去迎太子。”
大皇子四皇子笑着应下。
众人一同出去相迎。
永嘉帝坐在龙椅上,看着众人的背影。
刘公公忽然心跳有些快,很快垂下头。
他伺候永嘉帝多年,对永嘉帝熟悉至极。永嘉帝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都瞒不过他的眼。
太子在外奔忙几个月,劳苦功高。可看永嘉帝的神情,对太子归来显然没多少高兴的意思……
想想也是。人一旦生出嫌隙,就处处都不对。做什么都能被挑出刺来。
刘公公正想着,耳畔忽地响起永嘉帝的声音:“刘公公。”
刘公公回过神来,恭敬地应道:“奴才在。”
“太子颇得人心哪!”永嘉帝意味不明地说了一句。
刘公公心中一跳,恭声答道:“太子殿下怜惜百姓,爱护臣子,便是对着身份卑贱的奴才们,也彬彬有礼。得众人爱戴,也在情理之中。”
永嘉帝笑了一笑。
片刻后,太子李景在众臣的簇拥下进了文华殿。
第五百三十章 归来(二)
李景站定后,躬身抱拳道:“儿臣见过父皇。”
永嘉帝欣然一笑,起身走过来,扶起李景:“太子在郑县劳苦数月,朕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