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簪头凤 >

第245章

簪头凤-第245章

小说: 簪头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请皇后娘娘放宽心,不必忧虑。”高尚书接过话茬。

    众臣你一言我一语地安慰乔皇后。

    乔皇后一脸动容地向众臣道了一声谢,然后轻声道:“朝中政事,暂且托付给内阁。尤其是乔阁老,得多费心了!”

    乔阁老毫不迟疑地拱手应道:“臣一定尽心竭力。”顿了顿,委婉地提醒道:“这等大事,是不是该立刻送信去江南?”

 第六百零四章 乱局(二)

    太子李景在养伤,太子妃陆明玉可是生龙活虎。

    江南总督府一战,陆明玉千里救夫杀人无数,威名远播。

    永嘉帝到底还要维护天家体面。在众臣面前欣然说道:“当日陆氏离京,是朕准许的。朕也没料到,这一步闲棋竟然走对了。有如此佳妇,是太子之福。”

    众臣很识趣地追捧了几句,背地里少不得要说笑几句。

    “怪不得皇后娘娘忽然‘养病’,原来是因为太子妃离京的缘故。”

    “遇到这样厉害的儿媳,连皇上也觉得头痛。”

    “荥阳王护短成性。皇上就是再生气,也得忍了。再说了,幸亏太子妃娘娘及时赶去。不然,总督府真的被攻破,太子性命难保。”

    “太子妃立了一大功啊!”

    说笑归说笑,在众臣心里,太子妃从厉害悄然挪到了“绝不能招惹”的那一栏。

    乔阁老此时提起送信去江南,意思很明显,就是想请太子妃陆明玉回京。单凭乔皇后一人,只怕震不住全局。

    文官们还好说,几位手握重兵的武将,个个桀骜。濮阳侯也好,广平侯也罢,怎么也得防备一二。

    乔皇后看乔阁老一眼,很快领会了乔阁老之意,却未立刻应下。

    陆明玉一路奔波去江南。现在京城出了事,再让她赶回京城,这也太辛苦了。

    罗尚书见乔皇后犹豫,也张口劝道:“皇上昏厥,不是小事。此事必得让太子殿下知晓。”

    说句不好听的,要是永嘉帝有个不测,李景就得立刻回京继位。

    京城里可还有几个成年的皇子。万一有人生出异心兴风作浪借机生事,大大不妙。

    连姚尚书也忍不住说道:“臣以为,乔阁老和罗尚书言之有理。太子是国朝储君,宫中出了这等大事,一定要尽快传信给太子殿下。”

    至于怎么应对,就是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娘娘要考虑的事情了。

    乔皇后思绪纷乱,深呼一口气,定定心神道:“你们说的有理,本宫这就令人去江南送信。”

    众臣也跟着松口气。

    乔皇后嘱咐众臣一番后,又回了正殿。

    永嘉帝还是没醒。

    乔皇后心里有了猜想,再看满头金针毫无反应的永嘉帝,脑海中浮出了“卒中”两个字。如果真是卒中,要救醒不是易事,总不能一直躺在这里。

    更别说,

    乔皇后对赵太后说道:“母后,不如让人将皇上抬回龙榻上。皇上躺得平稳,救治起来也更便利。便是一时醒不了,也能安心躺着龙榻上。”

    赵太后早没了主张,只会点头:“也罢,一切皇后拿主意便是。”

    倒是周院使说了一句:“请皇后娘娘稍候片刻。待臣先拔除金针。”

    乔皇后嗯了一声:“一切有劳周院使。”

    被当成肉垫子的刘公公,感动得都快哭出来了。果然还是皇后娘娘心善。

    ……

    三皇子府。

    “启禀娘娘,五皇子妃娘娘来了。”宫人快步进来禀报。

    孟云萝正坐立难安,不假思索地说道:“快些让她进来。”

    片刻后,五皇子妃余氏走了进来。

    短短三年,清秀斯文的余氏被磨搓得瘦了许多,气色晦暗,目光无神。明明还是年轻女子,却没了鲜活劲,宛若一朵早早败落的花。

    余氏去年被李昌折腾得回了娘家,后来李昌被永嘉帝训斥了一顿,老实多了。不敢再明着对余氏动手,对余氏不理不睬。

    孟云萝没怎么同情余氏。在她看来,这都是余氏自己太笨了,不会哄夫婿。

    此时,孟云萝见了余氏,如见了亲人,一把握住余氏的手,急急说道:“听闻宫中传信出来,说大皇子府四皇子府还有两个公主府,都接到了宣召进宫去了。你可接到口谕了?”

    余氏摇摇头:“没有。”

    “我也没有。”孟云萝捂着胸口,面色难看:“不知怎么回事,我这心七上八下,乱跳个不停。总觉得出了什么事!”

    余氏抿了抿嘴角,轻声道:“我很少出府,外面的事我也不懂。只知道殿下一早就不见了踪影,内侍说殿下进宫去了,不知是为了什么事。料想三嫂知道一些,所以特意来问问。”

    孟云萝心里又是一沉。

    李昊也进宫去了。

    莫非,他们兄弟在宫里闯了祸?

    孟云萝想到昨天晚上李昊的异样,心里不妙的预感越来越浓。

    她一咬牙,张口道:“我们在这儿猜来猜去,什么也猜不出来。不如一起进宫去看看。”

    余氏只得点点头。

    妯娌两个坐了马车,一同进了宫。

    宫中乱成了一团,根本没人顾及她们两个。身为皇子妃,进后宫十分便利。只是,到寿宁宫里扑了个空,去延禧宫,孟妃也不在。

    延禧宫里的宫人,知道些消息,低声说道:“听闻是皇上昏迷不醒,娘娘两个时辰去的文华殿。到现在一直没回来。”

    短短两句话,如晴天霹雳!

    孟云萝面色一白,腿都软了。

    余氏的脸也苍白起来,看了孟云萝一眼:“三嫂,会不会是殿下他们惹了祸……”

    孟云萝一把抓住余氏的手,长指甲划破了余氏的手背:“我们现在就去文华殿,问个究竟。”

    余氏忍着痛没吭声。

    妯娌两个急匆匆地赶去文华殿。

    到了殿门外,理所当然地被拦下了。内侍进去通传,过了片刻,孟妃出来了。

    “姑母,”孟云萝情急之下,喊了昔日的称呼,声音颤抖:“姑母,今日到底出了什么事?”

    孟妃眼睛通红,声音沙哑:“到底是什么事,得问李昊李昌才对。皇上被他们气得昏厥过去,这都半日功夫了,还没醒。要是皇上有个好歹,他们两个逆子也别想活了。”

    话音刚落,就见孟云萝软软地倒了下去。

    余氏面色倏忽惨白,好赖撑着没昏倒。

    孟妃也没心情说什么了,匆匆扔下一句:“我进去叫个太医出来。什么都做不了,就别添乱了。”

    余氏用力咬了咬嘴唇,泪珠从眼角一滴一滴掉落。

    ……

 第六百零五章 卒中(一)

    又是半日。

    天色暗了下来。

    赵太后坚持守在龙榻边,谁劝也不肯走。乔皇后自然也不能走。孟妃秦妃都留了下来。加上皇子皇子妃公主驸马,乌泱泱一堆人。

    就连皇孙皇孙女们也都来了。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天子寝室。此时在永嘉帝龙榻边的,唯有赵太后乔皇后。众人都在外间候着。

    李琀虽小,也感受到了这异样沉重凝滞的气氛,有些不安地往李瑄身边靠,悄声喊道:“姐姐。”

    亲娘走了这么多天,他见不到亲娘,又不能去见皇祖母。每天就黏在李瑄身边。

    李瑄这些日子一直带着李琀,对他耐心了不少:“怎么了?”

    “我有些怕。”李琀委屈巴巴地说了一句。

    李瑄伸手,摸了摸李琀的小胖脸:“别怕,姐姐在呢!”

    李珝也低头,握住李琀的手:“哥哥也在。”

    李琀吸了吸鼻子,嗯了一声,不吭声了。

    李珝和李瑄也不过是七岁大的孩子,此时也觉得惊惶不安。只是,在弟弟面前,他们两个得表现得勇敢沉稳。

    “皇祖父昏了一日,还没醒。”李瑄小声对李珝说道:“要是今晚一直不醒该怎么办?”

    李珝皱了皱秀气的眉头,低声说道:“别胡说。皇祖父会醒的。”

    人这么多,有些话是不能随便说的。

    李瑄飞快地看了不远处的大皇伯和四皇叔一眼,到了嘴边的话,很快咽了回去。

    大皇子和四皇子心情也很沉闷复杂。

    不管如何,躺在床榻上迟迟没醒的人是他们的亲爹。大皇子被偏宠了十几年,对永嘉帝的感情最深。四皇子这几年和永嘉帝接触得多,父子和睦,也不乐见亲爹出事。

    “四弟,”大皇子低声对四皇子说道:“父皇是不是卒中了?”

    四皇子拧着眉头,叹道:“八成是了。”

    兄弟两个对视一眼,同时住了口。

    接下来的话,就不宜再多说了。卒中是什么病症,他们都很清楚。患了这等病症,几乎再难如常人一般说话行走,大半都得躺在床榻上。

    堂堂天子,若是不能早朝不能处理政事了……

    咿呀一声,寝室的门开了。

    众人精神一振,一同看过去。就见刘公公走了出来。

    刘公公今日劳苦功高,舍出自己的身体当垫背。之后永嘉帝被抬进寝室里,刘公公也没去歇着,继续守在一旁。这份忠心,委实令人动容。

    “刘公公,”大皇子率先抢着问道:“父皇如何了?”

    刘公公一脸喜色地说道:“皇上醒了!”

    终于醒了!

    众人齐齐松口气。慧安公主和静安公主欢喜地泪流满面,想也不想就要往寝室里冲。大皇子四皇子就更不用说了,已经快步到了寝室边。

    刘公公忙道:“请殿下们稍安勿躁。皇后娘娘有令,皇上刚醒,暂时还不能说话。请诸位殿下都回去歇着,等明日一大早再来。”

    慧安公主静安公主抹了眼泪,先离去。嫔妃们也都一一散去。

    大皇子怎么都不肯走:“我要见父皇一眼再走。”

    四皇子不甘示弱:“我也要见父皇。”

    刘公公没办法,只得进去通禀。

    过了片刻,乔皇后出来了。乔皇后板着脸孔,目光一扫:“皇上刚醒,还不能说话。本宫让你们回去歇着,你们两个这是闹什么?”

    大皇子心中不服,立刻道:“儿臣不是胡闹。儿臣忧心父皇龙体,想守在父皇身边。”

    “身为人子,为父亲尽孝理所应当。”四皇子接过话茬:“请母后成全我们兄弟的一片孝心。”

    到底是想尽孝,还是想趁机一探虚实?

    乔皇后心里冷笑一声,淡淡道:“要不是李昊李昌那两个混账,皇上也不会气成这样!你们口口声声说要尽孝,本宫看着,倒像是要效仿他们,再将本宫也气晕才好吧!”

    这么一顶不孝的大帽子扣下来,大皇子四皇子抵挡不住,连道不敢。

    乔皇后神色一冷:“都给本宫滚回去,安分老实地待着。”

    大皇子四皇子狼狈地离去。

    乔皇后心里暗暗吐出一口气。

    李珝李瑄拉着李琀上前:“皇祖母,你没事吧!”

    三双澄澈担心的眼睛看了过来。乔皇后心头一热,俯身抱了抱他们:“皇祖母没事。你们的皇祖父也醒了,你们三个乖乖回去歇着。”

    所有的磨砺挫折,都会令人迅速地成长。李珝李瑄这段时日像小大人一般,格外懂事,一同点点头。

    李琀舍不得走,小声道:“皇祖母,我好想你。”

    乔皇后鼻子一酸,一直没落的眼泪滑了出来:“皇祖母也想你。琀哥儿乖,和哥哥姐姐回去。等明日再来。”

    李琀踮起脚尖,为乔皇后擦眼角:“皇祖母不哭,我听你的话。”

    乔皇后心头又是酸涩又是滚烫。

    为了孙子孙女,她也得撑住局面稳住人心。

    等孩子们都走了,乔皇后进了寝室里。

    永嘉帝确实醒了,却身不能动口不能言,只能睁着眼。龙目里闪着愤怒懊恨等等复杂的情绪,甚至还有一丝惊惧。

    不管是谁,忽然发现自己变成了木头一般,第一个感受的都是强烈的恐惧。

    赵太后用帕子捂着眼,哭得撕心裂肺:“我的儿啊!你怎么变成了这样!”

    乔皇后定定心神,走上前安慰赵太后:“皇上醒了是好事,慢慢将养,总会好起来。母后别哭了。”

    赵太后依旧哭个不停:“你是不急。你巴不得我儿子早死,早些将皇位传给你儿子。你好做太后!”

    乔皇后:“……”

    寝室里的太医和内侍纷纷垂下头。

    乔皇后忍住反唇相讥的冲动,无奈叹道:“儿媳好心劝慰,母后却误会至此。儿媳也无话可说了。既然母后放心不下儿媳,儿媳这就回椒房殿去。”

    赵太后一抹眼泪,咬牙道:“你回去。我要亲自守在这儿。”

    乔皇后也不和赵太后争辩,起身告退,离去前看了永嘉帝一眼。

    永嘉帝也看乔皇后。

    四目相对,乔皇后目光平静无波。永嘉帝的目光却如汹涌的海浪。

 第六百零六章 卒中(二)

    再汹涌的海浪,也被困在了眼底。

    乔皇后面无表情地收回目光,迈步出了文华殿。

    天已经黑透了,几点繁星伴着弯月,散着熹微的寒光。

    乔皇后深深吐出一口浊气。身畔的彩兰忙上前,扶住乔皇后的胳膊:“娘娘!”

    精神紧绷的时候也就罢了。一旦松懈下来,倦意便涌了上来。乔皇后在彩兰面前,也没什么遮掩的,将身体靠了过去。

    彩兰稳稳地扶着乔皇后回了椒房殿,又令人去传膳。热腾腾的饭菜端上来,乔皇后没什么胃口,草草吃了几口,便搁了筷子。

    彩兰也没多劝,默默陪在一旁。

    不管夫妻情意如何,永嘉帝都是宫里的天。这片天要是塌了,朝堂混乱臣心浮动不说,后宫更是首当其冲。

    “珝哥儿他们人呢?”乔皇后打起精神问道。

    彩兰回过神来,恭声答道:“几位小殿下已经回了东宫。娘娘若是放心不下,奴婢这就去一趟东宫。”

    也好。

    乔皇后叹了一声:“本宫实在乏了,你就代本宫跑一趟,安抚他们几句。叮嘱他们好生歇着,明日一早,就到椒房殿来。”

    永嘉帝一倒下,她的禁足令自然就解了,倒是随时能看孙子孙女们了。

    彩兰奉令去了东宫。

    东宫所有属官都去了江南,只留下一个赵瑞。赵瑞文武平平,没什么大才能,胜在当差尽心。自太子妃悄悄离京,赵瑞直接就在东宫的值班房里住下了。日夜守着东宫,不准宵小之辈窥探。

    便是彩兰进东宫,也要被盘问几句。

    彩兰哭笑不得,也没放在心上。

    待被盘问过后,彩兰才进了东宫里。李珝李瑄李琀用了晚膳,还没睡下。听闻彩兰来了,李琀第一个冲了出来,一脸期盼地仰着头:“彩兰姑姑,是不是皇祖母想我了?”

    李琀还小,平日最是粘人。这些日子,既见不到亲娘,又见不到祖母,不知怎么熬过来的。

    彩兰听得好笑又有些心酸,俯身抱起李琀,柔声道:“是,皇后娘娘一直惦记着小殿下。”

    李瑄李珝也一并走了出来。

    “李琀,你那么重,别累着彩兰姑姑了。”李瑄说道。

    李琀乖乖哦了一声,从彩兰怀中滑了下来。

    李瑄拉住李琀的手,冲彩兰笑了一笑:“彩兰姑姑,皇祖母这么晚让你来,定是不放心我们。你让祖母放心,我们好好的。”

    “是啊,我们能照顾好自己。”李珝接过话茬,挺直了单薄的小身板:“祖母不用总惦记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