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头凤-第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明玉不是铁石心肠,看余尚书夫妇这般模样,心里也不是滋味。
可恶可恨该挨千刀的李昌,自己死就死了,偏偏连累得余氏也跟着去了黄泉。
陆明玉定定心神,叫来五皇子府的管事,吩咐道:“立刻布置灵堂,将五皇子妃换上寿衣,安置进棺木里。还有,往各府送丧信。”
管事们纷纷领命。
内侍小春公公犹豫片刻,低声道:“奴才斗胆进言,请娘娘勿怪。皇上下了口谕,各皇子公主府都被封了。现在出府送丧信,是否不太合适?”
陆明玉沉声道:“五弟妹就这么走了,姑嫂妯娌们总得送她一程。照我的吩咐行事,宫中怪罪下来,一律由我担着。”
小春公公低声应了,退了下去,叫来内侍们去送丧信。
皇子府公主府都在附近。
不出半个时辰,众人纷纷登门。
第一个到府中的,是四皇子夫妇。
四皇子被关了几天,略有些憔悴。
四皇子妃赵瑜红着眼眶,在见到躺在棺木里的余氏后,泪水顿时落了下来:“五弟妹真是太傻了,好死不如赖活着。五弟做了错事,已经遭了报应。她跟着自尽做什么。”
陆明玉唯有一声长叹。
很快,大皇子夫妇慧安公主静安公主等人都来了。不论交情深浅,此时众人心情都一片沉痛。大皇子妃红了眼圈。慧安公主静安公主用帕子掩着眼,低低得哭了起来。
陆明玉很自然地成了主事之人。就连大皇子和四皇子,也默默后退,半点没有争抢的意思。
来得最迟的,是三皇子妃孟云萝。
孟云萝惨白着一张脸,没有半点血色,眼泪哗哗往下流。走路都有些踉跄,进了灵堂后,扑到棺木边,放声痛哭:“五弟妹,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啊!”
余氏一死,最感同身受的,就是孟云萝了。
李昊兄弟两个都被关在宗人府里。她和余氏被各自关在府里。宗人府里发生的事,她根本不知道。在惶惶不安中熬了一个多月,等来的却是李昌的死讯,还有余氏自尽的噩耗。
唇亡齿寒。
孟云萝此时没了半点心气,唯有满心的惶恐惊惧。趴在棺木上,哭得死去活来。
陆明玉没有趁机落井下石,只瞥了孟云萝一眼。
赵瑜往日和孟云萝不对盘,此时见孟云萝哭得可怜,心里难受,俯下身去扶:“三嫂,你也别哭得太狠了。伤了身子,以后可怎么办!”
孟云萝哭道:“五弟和五弟妹死了,殿下被关在宗人府,不知何时才能回来。我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众人下意识地看陆明玉一眼。
陆明玉没有出声。
孟云萝没什么可惧的,她是看在余家人的颜面上,不想在余氏的灵堂里闹腾。
……
一个时辰后。
“启禀太子妃娘娘,东平郡王送五殿下回来了。”小春公公红着眼来禀报。
他伺候李昌多年。李昌性情阴暗扭曲,私下里常拿他出气。他心里又惧又恨。李昌出了事,死在了宗人府里,他又难受至极。整个人轻飘飘地浮在半空里,没个着落。
陆明玉略一点头,率先迎了出去。
大皇子四皇子立刻一同出去相迎。慧安公主和静安公主稍慢一步,也一同迎了出去。孟云萝哭昏了过去,被扶去厢房里歇着。
大皇子妃和四皇子妃落在最后。
“真是造孽。”大皇子妃声音低哑晦涩:“一个多月前还好好地,忽然就这么去了。”
还有李昊,到现在还没被放出来。看这架势,李昌的死,十之八九都是受了李昊牵连。
赵瑜再心直口快,也不会在李昌死后说这些,只低声叹道:“可怜五弟妹,嫁入五皇子府后,没过几天好日子。”
大皇子妃咬咬牙,低声道:“要我说,就该好好活着。凭什么男人做了错事,女人就要跟着去死。”
赵瑜恹恹地叹了一声:“都这时候了,说这些有什么用。”
余氏的尸首都凉了,只等着和李昌的尸首一同停灵下葬了。
陆明玉一行人迎到了正门外。
映入眼帘的,是一辆极宽大的马车。站在马车旁的东平郡王,鼻梁处还裹着层层纱布,只露出头脸,看着怪异,又有几分可笑。
众人都被禁足了几日。而且,永嘉帝下了封口令,宗人府里发生的事知道之人寥寥无几。
东平郡王这副模样,令众人都是一惊。
“王叔,谁敢对你动手?”大皇子皱眉问道。
东平郡王不肯多说,含糊地应了句:“不提也罢。”然后,声音沉了一沉:“皇上有旨,令我将五皇子送回来,和五皇子妃一同停灵下葬。”
再恼再恨,李昌也是亲儿子。人死债消,万般皆灭,总得好生安葬。
马车车门被打开,四个亲兵抬着棺木下了马车。
大皇子四皇子扶着棺木,潸然泪下。
大皇子妃等人也用帕子捂着眼,低声啜泣。
唯有陆明玉,神色平静近乎默然,一双明亮的眼眸掠过厚重的棺木。
李昌,前世你辜负了李昊的托付。今生死在他手中,可见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第六百三十二章 哀求
李昌的棺木被抬进灵堂里,和余氏的棺木放在一处。
按着停灵的规矩,棺木要打开,让人瞻仰遗容。
东平郡王咳嗽一声说道:“皇上有旨,五皇子的棺木就不必打开了。”
被仵作验过尸,之后缝合起来,也算是死无全尸的一种。遗容好看不到哪儿去,众人还是别看了。
大皇子四皇子到底和李昌是亲兄弟,平日再嫌弃再不喜,此时也觉满心悲恸,再次红了眼眶。
静安公主忍不住问了一句:“三哥呢?他怎么不来?”
众人齐刷刷地看着东平郡王。
提起李昊,东平郡王就觉得鼻梁疼。
刑部姚尚书和朱侍郎闵侍郎,一直待在宗人府地牢里问审。奈何李昊嘴比石头还硬,怎么都不认罪。一张口就是要见永嘉帝,要么就闭着嘴一声不吭。
永嘉帝只给了三日时间问审。看架势,别说三天,三十天也未必问出个结果。
这等事,东平郡王当然不能说,只答道:“皇上有旨,案子一日没查清楚,三皇子一日不能出地牢。”
大皇子四皇子迅速对视一眼。
看来,刺杀太子一事,就是李昊所为。
不然,永嘉帝绝不会无情到这等地步。
说起来,他们也都被李昊所累,被永嘉帝禁足不说,府中所有人都被刑部问审了一遍。想想都觉得晦气。
一个身影忽地冲了过来,扑通跪在东平郡王面前,声音凄厉:“王叔,我求求你,放殿下回来吧!我给你磕头,我求你了。”
一边哭喊,一边咚咚磕响头。
众人都是一惊。
尤其是东平郡王,既惊又恼,连连避让开来:“三皇子妃快快起身。这般磕头行礼,我担待不起。”
李昊还没被定罪,孟云萝还是皇子妃。哪有皇子妃像臣子磕头的道理。
孟云萝双目通红,长发披散下来,状若疯癫,像失了心智一般,继续用力磕头。咚咚咚几声,额头已经渗出了鲜血:“殿下被关在宗人府。王叔是宗人府的宗正,想放殿下回来,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我求求王叔了。”
东平郡王气的全身发抖。
这哪里是央求,分明是将他架在火上烘烤!他一个人宗人府宗正,哪来这么大的能耐?
在灵堂里的余家人,更是个个心中愤怒难当。
孟云萝这样的行径,和扰乱灵堂没什么两样。余氏已经死了,在灵堂里都不得消停。实在是欺人太甚!
余夫人心中愤怒至极,敢怒不敢言。
慧安公主柳眉一竖,正要说话,就见一个身影迅疾闪到孟云萝身边,一个手刀劈了下去。
孟云萝连喊都没喊一声,双眼一翻,就这么软软倒了下去。
众人:“……”
不愧是陆明玉,能动手的时候,从来不多话。
陆明玉沉着脸下令:“来人,将三皇子妃扶回厢房里继续歇着。”顿了顿又道:“没我的吩咐,不得开门。”
两个宫人战战兢兢地“扶”着被劈晕了的三皇子妃娘娘退下。
灵堂里总算安静了。
东平郡王松了口气,用袖子擦了擦额上的冷汗。
余尚书和余夫人一同颤巍巍地过来行礼:“多谢太子妃娘娘。”
陆明玉轻叹一声,伸手虚虚一扶:“两位请起。是我思虑不周,让三嫂闹到了灵堂里。你们放心,接下来几日,不会再有这样的事了。”
余尚书余夫人的感激之情,不必细述。
……
天黑之前,陆明玉回了宫。
回宫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文华殿面圣。
这一回,倒没人拦着陆明玉。她很顺利地进了天子寝室。
永嘉帝的龙榻前立了一个屏风。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看来,永嘉帝已经接受了自己要长期卧榻静养的事实。总不能一直不见朝臣。便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来。
陆明玉站在屏风外行礼:“儿媳陆氏,见过父皇。”
屏风后,传出永嘉帝略显虚弱的声音:“免礼,平身。”
“多谢父皇。”陆明玉起身后,不等永嘉帝问询,便将今日发生之事一一道来。孟云萝大闹灵堂的事,轻描淡写一带而过。重点是过继一事。
“……余尚书和余夫人痛失爱女,悲恸之情,令人动容。儿媳自作主张,说从李氏族人中挑一个孩子,过继给五弟五弟妹。如此,他们灵前有孩子磕头,下葬的时候也有孝子送葬了。请父皇恩准!”
屏风后久久无言。
陆明玉也不急,耐心等着回应。
她这么做,是既往不咎宽容大度。永嘉帝没理由也不会拒绝。
任何一个做父亲的,都不愿意儿子死后断了香火。
这是一个玉石屏风,隔着屏风,只能隐约见到一个窈窕的身影。永嘉帝沉默地注视着这个身影,心情复杂难言。
“这件事,你做的好,”永嘉帝缓缓道:“朕准了!”
“东平郡王是宗人府宗正,他那里有李氏族人的族谱。你将此事交给他,挑一个李氏近支的孩子过继到李昌余氏名下。丧事办完后,封一个郡王便是。”
按规矩,皇子日后可封藩王,嫡长子封世子,其余诸子,可封郡王。
一个过继的孩童,被封郡王,已是一世的富贵了。
陆明玉轻声应下,告退离去。
乔皇后知道此事后,也觉得陆明玉做得好:“李昌已经死了,纵有再多的罪孽,一条命也足够了。过继一个孩童,将李昌这一脉传下去,倒也合适。”
反正,也就是一个郡王的爵位,花些银子养着便是。日后想封地就藩是不可能了。
陆明玉嗯了一声,低声道:“殿下素有仁厚之名。我这个太子妃,总不能拖了殿下的后腿。”
乔皇后被逗乐了,握住陆明玉的手说道:“非但没拖后腿,还是一等一的贤内助。”
陆明玉抿唇一笑。
说笑几句后,乔皇后又低声叮嘱:“过继一事,是你提出来的,余家上下都领你的情。具体事宜,你就别沾手了。让东平郡王去办就是。”
免得出力过多,惹得永嘉帝忌讳。
陆明玉略一点头:“母后放心,我心中有数。”
第六百三十三章 下葬
东平郡王接了旨意后,短短一日,就挑了一个孩童。
这个孩子叫李珏,是李氏近支的庶子,今年六岁,比李珝小一些。
这也是东平郡王行事过人之处。五皇子府过继的孩子,绝不能越过皇孙李珝。
一个郡王爵位平白落到头上,李珏的父母欣喜若狂,巴巴地亲自送了李珏进五皇子府。李珏换了白色孝服,进灵堂跪灵。
众人都在灵堂里待着,最初的震惊和悲恸都过去了,情绪平静了不少。也有心情低声闲话几句了。
赵瑜凑到陆明玉身边,低声道:“这个李珏,看着倒是老实温顺。”
六岁大的男童,正是淘气好动的时候。李珏在灵前一跪就是小半日,中间只起过一次身去方便。不哭不闹腾,乖乖跪着,实在是乖巧听话。
陆明玉略一点头,低声道:“是个好孩子。”
赵瑜又低声道:“三嫂被关了两日,听说她一直哭闹个不停。还不放她出来吗?”
陆明玉目光一冷,淡淡道:“等丧事办完了,再让她回府。”
陆明玉眉眼冷冽,透着凉意。
赵瑜看陆明玉一眼,到了嘴边的话很快咽了回去。
如今永嘉帝卧榻静养,不能下榻。短时间里无妨,时日久了,一朝天子既不早朝也不露面,总不是法子。
等太子伤愈归京,或许永嘉帝就会退位,传位于太子。哪怕不传位,太子在朝中的分量也会大大增加……
总之,还是和东宫维持和睦的关系最好。
陆明玉察觉到赵瑜的欲言又止,看向赵瑜:“我知道三嫂心里惦记着儿女,所以哭闹着想出来。不过,以她的脾气为人,出来之后,还会进灵堂闹腾。暂且先委屈她几日。等五弟五弟妹安葬后,再放她回府。”
陆明玉肯解释几句,可见对她的情谊了。
赵瑜心里有些感动,悄然低语道:“其实,三嫂不出来也好。大家耳根眼前都清净。”
陆明玉不再多言。
她早上来五皇子府,傍晚回宫。连着七日,一日都未落过。
这份大度宽容,令余家上下感激涕零,也为陆明玉攒下了好名声。
七日后,李昌余氏被安葬进了皇陵里。丧事终于操办完,众人忙碌了几天,都觉得无比疲惫。
大皇子略一踌躇,低声对四皇子说道:“四弟,我们一起进宫见父皇如何?”
禁足令已经解了,李昌夫妇的丧事也办完了,他们也该进宫面圣了。
四皇子苦笑一声,叹了口气:“大哥,不瞒你说。我现在有些怕见父皇了。”
“以前,父皇一直疼我们兄弟几个。三哥五弟的事,大大伤了父皇的心,将父皇气得卒中。父皇连我们也一并疑心上了。”
“现在进宫,我都不知道该对父皇说什么。”
大皇子也拧了眉头,低声道:“别说了。我们做儿子的,被父亲问责几句,也算不得什么。”
是啊,想想躺在棺木里的李昌,想想被关在地牢里问审的李昊,他们能安然站在这里,已是幸事了。
兄弟两个低声商议几句,很快结伴进宫。
……
陆明玉没急着回宫,先去了五皇子府。
小小的李珏,还穿着白色孝衣,一双眼怯生生地看着陆明玉。
站在李珏身侧的,是他的亲爹,也是李氏宗亲,单名一个旦字。论辈分,和太子是平辈,比太子李景还年长几岁。
当然,这位皇室宗亲,在声名赫赫的太子妃面前万万不敢摆堂大伯子的架子,点头哈腰,十分殷勤:“太子妃娘娘,珏哥儿从今日起,就在五皇子府里住下了。珏哥儿还小,不懂事,日后还请娘娘多多照拂。”
然后催促着李珏跪下:“快些给太子妃娘娘跪下磕头。”
李珏十分听话,立刻跪下,磕了三个响头:“珏儿见过太子妃娘娘。”
陆明玉自不会为难一个几岁的孩子,伸手扶起李珏,温声道:“你既是过继到了五皇子府,以后叫我一声二伯娘就行了。先歇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