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头凤-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二郎的鼻间气息犹温,可见只是昏过去了,没有大碍。
陆明玉又看向搂着刘公公尸首痛哭的小李公公,目光暗了一暗。
这几年来,刘公公和东宫关系实在不错。刘公公只是一个无根内侍,却是永嘉帝的心腹。在关键时候,常为东宫说情。
没想到,今晚也死在了大皇子手中。
门外的御林侍卫,听到寝室里传出的哭声,纷纷色变,齐刷刷跪了一地。
就在此刻,其余几位尚书也进了文华殿。
杨尚书余尚书年轻些,步伐稍快。高尚书金尚书姚尚书稍慢几步。看到跪得满地的御林侍卫,听到天子寝室里的痛哭声,几位尚书大人都变了脸色。匆匆进了天子寝室。
然后,便看到了世间至惨的一幕。
尚书们纷纷跪下,放声恸哭。
相较情绪失控恸哭不已的文臣们,陆明玉的镇定冷静近乎冷酷。她走出寝室,叫了几个亲兵过来:“你们几个,分别去寿宁宫椒房殿送信。请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立刻前来文华殿。”
至于孟妃秦妃王婕妤杨嫔等人,稍慢一步再说。
亲兵们拱手领命,迅速退去。
陆明玉默默站立,听着满室的哭声,心情沉重晦涩。
在这一片哭声中,大皇子的痛呼声格外刺耳。陆明玉拧了拧眉头,提剑上前。大皇子骇然,拼劲力气往后闪躲。
陆明玉冷冷道:“我要想杀你,一剑下去,就能要了你的命。你躲也没用。李易,你弑杀亲父和自己的岳父,老天也不会容你。”
“我现在不杀你。等皇祖母和母后都来了,自会问你的罪。”
李易犯下滔天大错。赵太后或乔皇后都可下令诛杀李易。她是太子妃,也是弟媳,还是避嫌一二为好。
大皇子面无人色,不知是因为剧烈的痛楚还是因为惧怕,整个人颤抖个不停。
陆明玉只觉和他多说一句话都脏了自己的嘴,憎恶地瞥了李易一眼。
陆明玉很快转过身,对悲恸难当的梁大郎说道:“梁大将军因护卫父皇而死,是世间一等一的忠臣良将。眼下他已经合了眼,你也别一味沉溺于伤痛。先将梁校尉弄醒,还得担起护卫宫城的重责。”
一旦天子驾崩的噩耗传出宫廷,只怕孟家军会作乱。
梁大郎强忍悲恸,低声应是。他颤抖着放下亲爹的尸首,用手背狠狠抹了抹通红的眼睛,绕过屏风,见到永嘉帝的尸首,梁大郎眼睛又红了。
他跪下咚咚咚磕头,然后一把拖过昏迷不醒的梁二郎,拿刀刺了梁二郎的胳膊。梁二郎痛呼一声,果然醒了。
“大哥,”梁二郎有刹那的茫然:“你怎么来了?”
梁二郎的记忆,还停留在进天子寝室就被大皇子迷晕的那一刻。
梁大郎赤红着眼,重重扇了梁二郎一记耳光。梁二郎被打得眼冒金星,脸孔火辣辣地,立刻暴起了五指印记。
人也彻底清醒了。
梁二郎定睛一看,先看到了床榻上脸色泛着死青的永嘉帝,脑中顿时一片轰鸣。然后,又看到了刘公公的尸首。
“爹也死了,就死在大皇子手中。”梁大郎眼中快滴出血来:“你到底是怎么值的夜,怎么守的文华殿?”
梁二郎面色惨然,已经说不出话来了,眼泪不停涌出来。
梁大郎咬牙道:“现在不是哭的时候。我现在去令人封了宫门,不准任何人进宫。”
得放着宫外有人作乱。
梁大郎很快走了出去。梁二郎全身无力,瘫软在地上,哭得人都抽搐了起来。一切都是他的错。
他不该殉私,没有搜身,就让大皇子进了文华殿。他以为自己是顾了郎舅情分,没曾想,放进了一匹凶残的野兽。
第六百五十九章 驾崩(二)
深更半夜,睡得正酣时被惊醒。
赵太后满心恼怒不快,怒声问道:“送信的就没说文华殿里出了什么事吗?”
宫人战战兢兢地应道:“送信之人是太子妃娘娘身边的亲兵。他只说太子妃娘娘请太后娘娘立刻前去,其他的什么都没说。”
太子妃?
赵太后的睡意霍然去了大半,目中满是惊疑。
这大半夜的,陆明玉不在东宫里待着,怎么跑到文华殿去了?
文华殿里到底出什么事了?
赵太后的太阳穴突突跳了起来,忽然有些喘不过来气,脸都白了。宫人忙上前,为赵太后轻拍后背。
赵太后深深呼吸几口气:“伺候哀家更衣,哀家这就去文华殿瞧瞧。”
相比起赵太后,乔皇后对陆明玉却是全心的信任。口信一送到,乔皇后立刻惊醒,二话不说更衣出了椒房殿。
宫人在前提着宫灯,彩兰搀扶着乔皇后。乔皇后皱紧眉头,心里不妙的预感越来越浓,步伐越来越快。
乔皇后一路疾行,比赵太后早一步到了文华殿。正巧眼睛通红满脸泪痕的梁大郎走了出来。
乔皇后目光一掠,一颗心陡然提到了嗓子眼:“梁将军,文华殿里出了何事?”
梁大郎一个八尺大汉,扑通跪了下来,嘶哑的声音不停颤抖:“启禀皇后娘娘,皇上……驾崩了!”
乔皇后眼前一黑,身体晃了一晃。
彩兰也在瞬间白了脸,手下用力支撑着乔皇后摇摇欲坠的凤体。
乔皇后靠在彩兰的身上,呼吸急促,想张口,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彩兰眼中热泪夺眶而出:“娘娘!娘娘节哀啊!”
乔皇后用力闭上眼睛,以手捂着心口,急剧地喘了几口,再慢慢睁开眼,挤出几个字:“到底是怎么回事?”
梁大郎哽咽着低声禀报:“是大皇子殿下出其不意动的手。殿下以迷药迷倒了我爹,杀了刘公公,又对皇上下了手……”
话没说完,赵太后也到了殿外。
赵太后一路匆匆过来,面色十分难看,再看黑压压跪了一地的御林侍卫和面色惨然即将昏厥的乔皇后,还有泪流满面的梁大郎,赵太后脑中紧绷的那根弦嗡地一声断了。
“出什么事了?”赵太后以为自己还算冷静,其实已歇斯底里地喊了起来。
梁大郎咬咬牙,将之前说过的话又重复了一遍:“太后娘娘,大皇子殿下心存不轨,带着迷药进了寝室,弑杀亲父。皇上,已经驾崩了!”
赵太后像听什么好笑的笑话一般,忽然笑了起来:“你的胆子倒是不小。竟敢拿皇上的安危来说笑。”
“李易那孩子,是哀家看着长大的。他就是心气高了些,凡事都爱掐尖要强。不过,他也是个孝顺孩子。怎么可能对亲爹动手。”
“这深更半夜的,你们敢拿这等事玩笑,哀家饶不得你。”
又对面色惨白的乔皇后说道:“皇后,皇上福泽绵长,不会有事的。你别那副要做了寡妇的德性。”
虽然在笑,笑声比哭声还要难听。
乔皇后和赵太后婆媳二十多年,一直不冷不热,心有隔阂。此时,看着赵太后拒绝相信强作镇定的模样,乔皇后心中剧痛难当。
乔皇后勉力张口:“儿媳和母后一同进去。”
永嘉帝是死是活,一看就知道了。
赵太后却不肯进:“天这么晚了,哀家困的很,得先回去睡了。你也别进了,回椒房殿去。等明日天亮了,哀家和你再来见皇上。”
说完,颤巍巍地迈步。没走出两步,就直直倒了下去。
身畔的宫人惊呼着扶住赵太后。
赵太后晕了过去。
乔皇后鼻间满是酸涩,她用力抹了抹眼睛,低声道:“将太后扶进殿内,宣太医过来,立刻为太后施针。等太后醒了,就扶着太后进皇上的寝宫。”
然后,在彩兰的搀扶下进了文华殿。
越靠近寝宫,乔皇后的脚步越沉重。
她和永嘉帝夫妻二十多年,从没有过什么浓情蜜意。他宠爱孟氏多年,后来又喜爱年轻的王婕妤苏贵人杨嫔,对她这个皇后一日比一日冷淡。
她也想开了,夫妻情分淡薄,就别念什么夫妻情分了。就这么凑合着过吧!
她再气再怒,也没盼过他早死。
到了寝室门外,众人的恸哭声清晰地传进耳中。阵阵令人作呕的血腥气,也飘进了鼻息间。
乔皇后苍白着脸,慢慢进了寝室。
陆明玉早已等候多时,走上前,握住乔皇后冰凉的手:“父皇已驾崩,母后请节哀。”
乔皇后看着陆明玉,眼泪不受控制地往外涌。她低语近乎哀求:“明玉,你是不是在骗我?你父皇是不是根本没死?”
陆明玉狠狠心,将乔皇后扶到了屏风后:“母后自己亲眼看一看吧!”
乔皇后的目光落在龙榻上。
永嘉帝咽气一个多时辰了,尸首已经慢慢僵硬,脸上泛着死青色。脖间的淤痕,已经变成了青黑色。
乔皇后身体又晃了一晃。
“母后!”陆明玉用力攥住乔皇后的胳膊,急速低语:“现在得母后稳住大局,母后千万要撑住。”
天子忽然驾崩,宫中唯一能主事的人,就是乔皇后。
她这个太子妃再厉害,到底吃了身份的亏。公公死了,没有儿媳当家的道理。所以,乔皇后万万不能倒下。至少,也得撑到李景回京。
乔皇后嘴唇不停发抖,根本挤不出一个字,泪水不停滑落。
陆明玉心中恻然,也红了眼眶。
不知过了多久,门口又有了动静。
被施针救醒的赵太后,在宫人的搀扶下进来了。
赵太后颤巍巍地走到龙榻边坐下,俯身将永嘉帝的尸首搂进怀里,口中喃喃念叨:“阿垣,他们都瞎了眼,你好好的,他们非说你驾崩了。”
“我知道,你是累了。这些年,你领兵四处征战打仗,之后又日日为政事操劳。没过一天安生日子。”
“你好好睡一觉。等天亮了再醒。娘守着你,谁都别想碰你一根手指头。”
第六百六十章 驾崩(三)
赵太后紧紧搂着永嘉帝的尸首,时而低语,时而哭,时而笑。
陆明玉从没喜欢过赵太后,也觉得此时的赵太后凄惨。少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女子一生中最悲惨的事,赵太后一个不漏地领受了。
赵太后忽然转过头来,恶狠狠地怒骂道:“皇上好好的,你们一个个哭什么丧!滚!都滚出去!让皇上好好睡一会儿。”
一众文臣跪在龙榻边,哭声不绝,没一个肯起身离去。
赵太后彻底怒了,霍然起身,以手指着乔阁老的鼻子:“乔阁老,你打着什么主意,别以为哀家不知道。你就是盼着皇上早早驾崩,让太子继位。好让你的女儿做太后。”
“哀家告诉你,皇上好的很,他很快就会醒。你趁早收起你那一肚子算计。”
“你现在就给哀家滚得远远的。哀家不想看见你!”
赵太后都快疯了。
乔阁老沉浸在悲恸哀伤中,哪里会和一个失了儿子的老妇计较。任凭赵太后指着鼻子怒骂。
陆明玉拧了拧眉头,沉声张口道:“父皇驾崩,皇祖母心中悲痛难过是难免。不过,这等话还是少说的好。乔阁老为大魏朝堂操劳十几年,从无半点私心。皇祖母这些话,怎么说得出口?”
赵太后眼睛倏忽睁圆,怒骂陆明玉:“呸!你这个丧门星!从你进门,我们李家就没消停过。”
“我是看出来了,你也盼着皇上早死。你能早点做皇后。陆家有十万精兵,你以后是不是还想插手政事,想将天下变成陆家的?我告诉你,有我在,你休想!”
真是疯了!
陆明玉面色沉了下来:“皇祖母心中悲恸,失了心智,胡言乱语,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在说什么。来人,将皇祖母先扶下休息。”
一旁的宫人,唯唯诺诺地应下,上前要扶走赵太后。
赵太后怒瞪一眼过去:“都滚!哀家就在这儿,谁敢碰哀家一根手指,哀家要她的脑袋!”
宫人们只得纷纷跪下请罪。
以陆明玉平日的脾气,早就不客气地亲自“请”赵太后出去了。今夜倒是忍了一回。
永嘉帝这一死,赵太后被摘了心肝,怎么哭闹都由她吧!
陆明玉转头看向乔皇后,轻声道:“母后,皇祖母伤心过度,不愿离去,就由皇祖母留下吧!”
乔皇后头脑里一片空白,僵硬地点点头。
被赵太后这么一闹,原本悲恸的气氛倒是难以为继了。
原本恸哭不已的文臣们,渐渐停了眼泪。
皇上已经驾崩,再伤心难过,皇上也醒不过来。赵太后能犯糊涂,他们不能。现在最要紧的,是善后事宜。
赵天后哭闹不休,乔皇后随时要晕倒的模样,真正主事拿主意的,只能是太子妃。
杨尚书和余尚书对视一眼。
余尚书用袖子抹了眼泪,低声道:“皇后娘娘,臣斗胆进言。如今太子尚未归京,天子驾崩的噩耗,不宜大肆宣扬,也免得人心动荡,容易生乱。”
“请皇后娘娘下旨,封锁宫门,从此刻起,不准任何人进出宫门。直至太子殿下归京回宫。”
话是对着乔皇后说的,眼睛却在看着陆明玉。
杨尚书接过话茬:“余尚书所言,臣附议。”
高尚书道:“臣附议!”
金尚书也道:“臣也附议!”
附议什么?
乔皇后茫然地看着陆明玉。
陆明玉暗叹一声,低声对乔皇后道:“余尚书提议的颇有道理。现在一切以稳为先。父皇驾崩一事,得暂且瞒下来。以免有人趁机起兵生事。”
有梁大郎梁二郎兄弟两个,先稳住御林侍卫。荥阳军那里不必忧心,最要提防戒备的是孟家军。还有赵家军那里,也得提防。
乔皇后总算有了一些该有的反应:“对,对,先瞒着。”
陆明玉略一点头:“儿媳遵母后凤旨,这就传令下去,令人封锁宫门。”
有乔皇后撑着门面,实际拿主意下令的人都是她。婆媳两个一同稳住局面便是。
陆明玉先传令出去,又看向乔阁老和几位尚书大人:“这些时日,得劳烦几位大人都住在宫里。等太子殿下回京后,再行商议后续事宜。”
这等时候,不但要提防武将,眼前这几个重臣也同样要防备。索性一并留在宫里,在眼皮底下翻不出风浪来。
余尚书感激当日陆明玉为五皇子妃余氏做过的一切,第一个应道:“太子妃娘娘放心,臣等知道轻重,都会留在宫里。”
乔阁老和罗尚书也纷纷表态。
其余诸人,便是有些心思,这等时候也没有说不的权利。
乔皇后魂不舍守,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陆明玉只得继续下令,命人将梁大将军和刘公公的尸首抬出去。
“娘娘,大皇子殿下该怎么办?”一个御林侍卫低声问道。
陆明玉目中闪过冷厉,淡淡道:“要如何处置大皇子,请皇祖母和母后定夺!”
乔皇后思绪比平日混乱迟钝得多,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在龙榻边哭闹不休的赵太后,霍然起身走了过来。
大皇子躺在地上,满身血迹,面色惨白,看着一副奄奄一息的凄惨模样。离他不远的地方,躺着一柄沾着血迹的匕首,闪着骇人的寒光。
赵太后接下来的举动,谁也没预料到。
只见赵太后冲过去,拿起匕首,猛地刺到大皇子的身上。
这一刀,直直刺中了大皇子的小腹。
大皇子惨叫一声。
赵太后这辈子没见过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