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簪头凤 >

第285章

簪头凤-第285章

小说: 簪头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凰笱凵磷盼耷畹幕盍Γ吐矫饔衲晟偈笔窒嗨啤

    乔太后心里最偏爱的,当然是长孙。不过,口中是决不能承认的。

    不然,就李瑄这小脾气,不闹脾气才怪。

    乔太后立刻握住李瑄的手,笑着哄道:“这话不对。哀家喜欢你,和喜欢珝哥儿一般无二。哀家的私房体己,以后都存着,等你长大了,给你做嫁妆。”

    这还差不多。

    李瑄这才笑了起来:“也别都给我,给弟弟留一些。免得他日后娶不着媳妇。”

    陆明玉等人都被逗乐了。

    慧安公主看着英气利落的侄女,心里喜欢的不行,硬是伸手将李瑄抢过来,搂在自己怀里:“瑄姐儿,姑母存了一库房的珠宝首饰,以后也都给你。”

    李瑄喜滋滋地道谢:“多谢姑母,姑母对我可真好。”

    陆明玉笑着瞪李瑄一眼:“别胡闹。姑母的体己私房,是要留给湘姐儿的。”

    慧安公主抱养的女儿,今年四岁,闺名吴湘。

    慧安公主不乐意了:“我想给瑄姐儿,你还拦着不成。后宫归你管,我自己的私房我说了算。”

    姑嫂两个相处得不错,偶尔斗嘴也是有的。

    今日心情好,陆明玉也不和慧安公主计较,笑着说道:“再说下去,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了。罢了,我不说就是。”

    慧安公主这才乐呵呵地笑了。

    乔太后暗暗松口气。

    儿媳能干又厉害,女儿也是个窝里横的脾气。要是呛起声来,也够人头痛的。

    李瑄大出了风头,李珝也不生气,小声和李瑄说话。李琀不甘被哥哥姐姐晾在一旁,硬是挤在两人中间,时不时地插嘴。

    陆明玉看在眼里,心里十分愉悦,抿唇而笑。

    ……

 番外之立储(三)

    立储的消息传至楚地。

    陆临没掩饰心中的喜悦,笑着对李显说道:“真没想到,皇上这么早就下旨立储了。”

    这一年多来,李显屡次主动请战,立下不少战功。从不以身份倨傲,事事谦让,陆临和李显相处甚得。

    李显的神色有些复杂,低声道:“二哥是被当年立储一事伤到了。自己坐了龙椅,不愿珝哥儿受半点委屈,早早就立了东宫。”

    要不是陆家全心出力,李景当年的立储之路会更波折。

    如今李景下旨立储,昭告天下,既是为了稳定人心,也有酬谢岳家之意。不管日后如何,宫中会不会别的美人会不会有庶出的皇子,太子之位都是嫡长子李珝的。

    这一点,李显无需说出口,陆临心中自然明白,

    陆临笑着说道:“立储大典在明年五月。我们动作得快一些,早日归京。”

    李显收拾纷乱的心绪,欣然笑道:“说的正是。”

    打了胜仗后,善后的事宜也不能少。

    想到濮阳侯那份奏折,李显忍不住赞了一句:“濮阳侯主动上奏折,要让赵家军留守楚地做驻军,如此高风亮节,实在出人意料。”

    陆临目光一闪,意味深长地说道:“这才是濮阳侯的过人之处。凡事不能逆天而行,顺水推舟才是正道。你们翁婿,都是世间难得的聪明人。”

    这是在赞李显自请为督军来燕楚之地的举动。

    一朝天子一朝臣。

    做皇子的时候,任性些无妨。反正坐龙椅上的人是自己亲爹。现在换了兄长做天子,做弟弟的可不得尽快摆正自己的位置么?

    李显失笑:“荥阳王这般盛赞,我却之不恭,就厚颜领受了。”

    说笑几句,李显便先告辞,去忙碌安顿赵家军一事。

    守在军帐外的郑重溜了进来,一脸兴奋地问道:“皇上真的要立太子了吗?”

    “圣旨昭告天下,还特意令人传旨到军中来,怎么会有假。”陆临对着自己的大女婿,说话就更亲密随意了:“皇上这是以实际的举动,安陆家的心。”

    郑重嘿嘿一笑,眉眼中闪过自得:“孟家军的败兵残将收拢起来,也不过两万多人。赵家军只剩四万。宫中御林军折损颇多; 我们荥阳军将足兵广; 此次又立下大功; 皇上对我们处处倚重,立珝哥儿为储君也是应该的。”

    陆临笑容一敛,瞪了轻飘飘地郑重一眼:“这等话; 私下说一回便是。当着别人的面,得谦逊低调些。传出什么骄纵轻狂之类的传言来; 我打断你的腿。”

    郑重立刻端正脸色:“岳父放心。这点轻重; 我还能不知道么?就是心里太高兴了; 才在岳父面前多嘴了两句。以后不管在谁面前,我都闭口不提就是了。”

    陆临神色一缓; 声音也和缓了起来:“小玉是大魏皇后,珝哥儿即将被册立为太子。荥阳军兵强马壮,难免给人不太好的联想。”

    “濮阳侯主动交出两万赵家军; 是为了什么?还不是怕兵力过盛惹来天子忌惮?”

    “如今战事平定; 不需要养这么多兵。等归京后; 我就会上奏折; 将军中超过四旬的士兵都放归乡。以后也不必再招募新兵了。”

    郑重一惊:“岳父!”

    荥阳军里超过四旬的老兵,少说也有一两万。都是饱经阵仗的老兵!如果将这些老兵都放归乡; 又不补充新的士兵,荥阳军的兵力就要大打折扣。

    陆临安抚地看了女婿一眼:“别激动。这件事,我早就思虑过了。”

    “广平侯领兵造反一事; 影响深远。换了我是皇上,我绝不会容任何能威胁到京城安危的兵力存在。”

    “濮阳侯也正是看清了这一点; 才会主动上奏折,削弱自己的兵力。如此既表了忠心; 也免了种种难堪。”

    “我是天子岳父,总不能为难自己的女婿。这些事; 不能等皇上张口,得主动去做。”

    “荥阳军的总兵力,以后维持在五万左右便可。”

    在和孟家军一战中,荥阳军折损两万。这一年多来,荥阳军又折损了近一万。等回了京城,将老兵放还归乡,七七八八这么一算; 可不就剩五万左右了?

    郑重心里有些憋闷,先没吭声,半晌才憋出一句:“皇上难道会信不过岳父?”

    陆临淡淡道:“翁婿感情是一回事,朝中大势是另一回事。削减兵力; 是迟早的事。”

    这不是信不信得过的问题,而是必须这么做。

    身为天子,如果掌控不住朝臣武将,才是真正的祸端。

    郑重深深吐出一口浊气:“岳父既是想好了,我也没什么可说的。总之,我离四旬还早得很。便撵我回家就成。”

    陆临失笑,不轻不重地拍了拍郑重的肩膀:“行了,别发牢骚了。大宝兄弟两个都不算小了,等回京之后,将他们都带进军营来,好生调教。”

    提起儿子,郑重心情好多了,笑着点点头。

    ……

    两个月后,大军启程归京。

    四月初,春暖花开春意融融之际,陆临率领大军获胜归来。

    天子率百官至城门处相迎。

    陆临也未料到李景会亲自来,心里颇有些感动,忙下马拱手行礼:“臣陆临见过皇上。”

    李景笑着扶起陆临:“荥阳王快些请起。这一年多来,荥阳王领兵征战燕楚,平定叛乱,劳苦功高。朕来亲迎,也是应该的。”

    “朕已令宫中设宴,为你们接风洗尘。”

    陆临一脸感激地谢恩。

    李景再扶一把,压低声音笑道:“岳父可别再行礼了,回去之后,小玉非拧我耳朵不可。”

    陆临失笑,站直了身体。

    一旁的李显,也笑着上前来行礼。

    李景扶起李显,上下打量一眼:“四弟一走一年多,现在看着成熟稳重多了。”

    李显忍不住呛了一句:“二哥就比我大了三岁,说话倒摆出长者气派来了。”

    李景哈哈一笑:“是二哥失言了。四弟别恼,等宫宴上朕多喝几杯,就当是赔礼了。”

    “这还差不多。”李显咧嘴,和兄长对视一笑。

 番外之归京(一)

    兄弟两个一年多未见,半点不见生疏,十分亲密。

    众臣将这一幕看在眼底,心里暗暗欣慰。

    新帝登基一年多,温和不失手段。照此下去,要不了三年五载,就能彻底掌控朝堂。身为臣子,也盼着朝堂平稳。

    李景兄弟六个,已经去了三个。剩下的两个胞弟,可得好好活着。不然,日后史书要如何记这一笔?

    李景请岳父和四弟一同坐御辇回宫。

    陆临和李显推却不过,也就应了。他们领兵打仗,为大魏出生入死,大胜归来。立下赫赫战功,被天子厚待也不算出格。

    街道两侧,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欢呼声不绝于耳。

    一年前那一场动乱带来的阴影,已经散去。京城恢复了昔日的热闹繁华,京城里的百姓,还是和以前一样,爱凑热闹。

    皇上万岁的呼喊,如波浪一般,一阵阵涌到耳边。

    李显忍不住探头张望,很快缩了回来,咋舌道:“外面好多人。”

    李景笑道:“你们打了大胜仗,平了燕楚之乱,这样的热闹,百姓们自然要来看看。”又对陆临笑道:“这么久没见,我心里一直惦记岳父。今日一见,岳父还是这般英俊威武精神奕奕。”

    也不自称朕了,直呼你我。

    李景这般亲近亲热,陆临心里像被热水熨烫过,十分熨帖。不过,还是张口提醒了一句:“皇上直呼我,不合规矩。”

    李景低声笑道:“现在又没外人,说话随意些也无妨。不必拘泥什么规矩。”

    “待会儿回宫,岳父先去一趟椒房殿,让小玉见上一面。这一年多来; 小玉时时刻刻惦记岳父安危。不让她亲自看一眼; 岳父别想安稳赴宫宴了。”

    这么做; 当然也不合规矩。

    人都有软肋。

    荥阳王陆临,打仗时悍勇无双,在朝中行事周全。唯一的弱点; 就是女儿陆明玉。

    果然,李景一张口; 陆临也不管什么规矩了; 立刻笑着应了。

    李显厚着脸央求:“二哥; 我也想先进后宫,见一见妻儿和母妃。”

    李景笑着点头应允。

    李显暗暗松口气。

    一年多未见; 二哥从太子变成了天子。归途中,他不停地告诫自己,谨记君臣有别。说话不能肆意。

    见面后; 李景的亲密随意; 很快打消了他所有的顾虑。

    李景似是窥出了李显的心思; 轻轻拍了拍李显的手背。李显有些赧然; 回之一笑。

    ……

    两个时辰后,陆临迈步进了椒房殿。

    这座宫殿; 是大魏皇后的寝宫。象征着后宫至高的凤权。迈步而入的刹那,陆临心里颇有些唏嘘。

    谁能想到,昔日那个骄傲倔强的女儿; 竟会有凤临天下的一日?

    “爹!”

    熟悉的声音入耳,没等陆临反应过来; 身着素服的皇后娘娘就冲了过来,扑进怀中。

    陆临心中同样澎湃激越; 忍不住用力搂了女儿一回,然后迅速松手; 退开两步,拱手行礼:“臣陆临,见过皇后娘娘。”

    陆明玉沉浸在父女久别重逢的喜悦中,笑着扶起亲爹,口中嗔道:“哪有爹给女儿行礼的道理。”

    陆临顺势起身,笑着说道:“我女儿是大魏皇后,我乐意行礼; 怎么了?”

    陆明玉被逗得轻笑不已。

    陆临凝神打量几眼,见陆明玉气色红润黑眸熠熠,很是高兴:“你的伤都养好了?”

    “我在床榻上躺了三个月,才开始下榻走动。喝了近一年汤药; 吃了一库房的补品。”陆明玉半是无奈半是好笑地应道:“现在比牛还壮实。”

    陆临眉眼都是笑:“好好好,伤养好了就好。”

    陆明玉也迅速打量亲爹几眼,颇有些心疼:“爹黑了不少,也瘦了。”

    陆临不以为意:“我是领兵打仗,又不是去游山玩水,吃点苦头算得了什么。回来之后,好吃好睡,要不了多久,就恢复英俊威武了。”

    陆明玉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父女两个坐下说话。

    陆临张口先问:“你做了皇后,后宫中还顺遂吧!”

    陆明玉挑眉一笑:“母后主动搬去咏梅宫,将凤印给了我。后宫一众太妃,也都老实安分。”

    唯一不省心的赵太皇太后,已经疯了。碎嘴又爱生是非的秦太妃,如今也消停了,日夜守在赵太皇太后身边。

    她这个皇后,竟没什么可操心的,日子别提多顺心了。

    陆临看着陆明玉神采飞扬的眉眼,心里愈发快慰。他低声道:“一切顺利就好。下个月,就是太子册封大典。我正好赶上了。”

    帝王的爱,不用整日挂在嘴上。早日立嫡子为储君,才是对妻儿最深的情意。

    反面的例子也有。就像永嘉帝,当年对孟妃千好万好,对长子李易千宠万宠。到了立储的时候,立的是嫡子李景。

    被宠了多年的李易,大概从那一刻开始,心性就阴暗扭曲了。

    究其根本,这一场父子相残的悲剧,就是从所谓的“偏宠”开始。

    陆明玉和陆临对视,轻声道:“李景对我的好,我都知道。爹放心,他不负我,我也绝不负他。”

    陆临略一点头,没有提起自己将要上奏折放老兵归乡的事,张口问询外孙外孙女:“珝哥儿他们人呢?”

    陆明玉笑道:“琀哥儿今年也开蒙读书了。三个孩子都在上书房,很快就该散学了。”

    话音未落,门外就传来李琀欢快的声音:“外祖父,我来了。”

    陆临眼睛骤然一亮,迅速起身。

    李琀胖墩墩的身体迅疾冲了进来,扑进外祖父的怀里。

    李珝李瑄今年都九岁了,一个是翩翩小少年,一个是美丽英气的小少女。兄妹两个稍慢一步,脸上俱是喜悦的笑:“外祖父。”

    陆临乐呵呵地一手抱起李琀,另一手拍了拍李珝李瑄的肩膀:“一年多没见,你们都长大了。”

    尤其是李珝,变化十分显著。

    自李景下旨立储后,李珝就多了四个太傅。这四位太傅,皆是当朝大儒,每日精心教导太子殿下。

    李珝就如被灌足了水的幼苗,迅速成长。

 番外之归京(二)

    父女重逢,说不尽的喜悦。

    陆临还得回去赴宴,不便久留。依依不舍地说道:“等以后得了空闲,我再进宫来看你们母子。”

    陆明玉笑着点头。

    李琀舍不得外祖父,闹腾着一同去赴宴。

    李珝其实也想去凑凑热闹,立刻笑道:“我也一并去吧!”

    立储的圣旨已经下了,只等册封大典。李珝太子名分已定,虽然年少些,出席宫宴也不算出格。

    陆明玉笑道:“也好。你们兄弟两个好好照顾外祖父,别让他喝醉了。”

    李珝李琀高高兴兴地诶了一声,和陆临一同离去。

    再看李瑄,一脸气闷。

    她年岁渐长,也知道男女有别,她一个公主,不宜在群臣相聚的宫宴上露面。可是,她也很舍不得外祖父啊!

    李瑄的心思都写在脸上,陆明玉看在眼里,既心疼又有些好笑,伸手握住女儿的手:“瑄儿,母后带你去咏梅宫,陪你皇祖母一同用午膳好不好?”

    李瑄无精打采地应了一声。

    陆明玉又将女儿搂进怀里,轻声道:“别气闷不快了。等过了珝儿的册封大典,母后带你们兄妹出宫一趟如何?”

    李瑄眼睛一亮,所有气闷顿时不翼而飞:“母后说的是真的吗?”

    做皇后,不是应该一直待在宫里,不能轻易出宫吗?就像皇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