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簪头凤 >

第287章

簪头凤-第287章

小说: 簪头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荥阳王也太实在了,竟要将老兵都散了,这是要自斩一臂啊!

    坐在龙椅上的李景,也被岳父的举动惊住了。

    之前翁婿两个闲话,岳父可是半个字都没提啊!怎么忽然就上奏折了?

    李景心情纷乱,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陆临早已下定决心,此时神色平静,侃侃而谈:“先帝打了十几年的仗,平定大魏疆土。如今燕楚叛乱已平,四海平静。军中无需这么多兵力。”

    “臣想将老兵放还归乡,也是体恤他们连年打仗。如今年岁大了,也该让他们回乡,娶妻生子,过些安生日子。”

    “遣返老兵,得耗费一大笔安置银子。此事,就得由高尚书和杨尚书多多费心了。”

    户部高尚书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立刻道:“荥阳王言重了。这是臣分内之事,不敢言辛苦。”

    大魏国库里的银子,至少一半都用来养兵。

    站在户部的立场,真是恨不得兵越少越好。

    不过,也不能一味减弱兵力。没有强悍的军队和武力,一旦生出叛乱,就是灭国之祸。要如何权衡,那就是天子的事了。

    乔阁老斟酌一回,张口道:“老臣以为,荥阳王所言颇有道理。请皇上应了荥阳王所请,下旨令老兵归乡。”

    说着,看了濮阳侯一眼。

    濮阳侯:“……”

    看他做什么。他才没那么傻!

    再说了,他已经舍出两万赵家军,留在燕楚做了驻军。还想割他的肉不成!

    濮阳侯心里哼了一声,权当没看见乔阁老那意味深长的注目。

    罗尚书素来和乔阁老站同一阵营,乔阁老张了口,罗尚书自不能落下,立刻拱手启奏:“臣附议,请皇上下旨。”

    龙椅上的天子,注视着岳父,目光复杂,沉默了许久才道:“荥阳王的奏折,朕准了!”

    众文臣心里松口气。

    陆临也在心里暗赞一声。

    亲情是一回事,皇权是另一回事。为了稳固皇权,必要的时候得狠下心肠,做出正确的决定。

    能看透这一点,李景才算一个合格的帝王。

 番外之翁婿(三)

    什么?

    爹要放老兵还乡?

    陆明玉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一惊,猛地站起身来:“绮云,这是谁送来的消息?”

    绮云低声答道:“这是小圆公公打发内侍送来的消息。散朝后,皇上宣召荥阳王去了福宁殿说话。皇上怕娘娘知道消息误会,所以特意令人送信过来。”

    此事来的实在突然。

    陆明玉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感受。仿佛有一团无形的东西堵在嗓子眼里,咽不下去,也吐不出来。

    绮云见主子面色不对,有些忧虑,低声劝慰道:“娘娘先放宽心。以王爷的脾气,不会无缘无故上这么一道奏折,定然是早有思虑打算。”

    是啊!

    陆明玉缓缓吐出一口闷气,慢慢坐了回去:“爹一直没告诉我他有这个打算。”

    绮云随在陆明玉身边,见识了不少大事,眼界也非寻常宫人可比:“赵家军从六万变成四万,御林军兵力不足,现在不过将将三万。孟家军的残兵败将,有的被发回原籍,有的被充入驻军。如果荥阳军还有十万,兵强马壮,确实不太合适。”

    这不是陆临忠不忠心的问题。

    女儿做着皇后,外孙是太子,陆家兵力再这般强盛,就会形成君弱臣强的局面。于皇权十分不利。

    李景是陆家的女婿,更是大魏帝王。身为一朝天子,必须要学会制衡之道。

    陆临主动上奏折,主动削减兵力,也免了日后的种种隐忧和隔阂。

    这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陆明玉自然能想得通。心里的气闷散了,取而代之的是酸涩的感动。

    爹这么做,都是为了她。

    “绮云,”陆明玉有些哽咽:“我真不是个孝顺女儿。这些年,我爹为我操碎了心。我能孝敬亲爹的,却是少之又少。”

    绮云却道:“能为自己的孩子操心尽力,也是件幸福的事。以奴婢看来,王爷挺乐意挺高兴的。”

    陆明玉心绪翻涌,久久难以平静。

    ……

    咏梅宫里的乔太后,在一个时辰后得了消息。

    慧安公主正陪着乔太后闲话,一个宫人走了进来,在乔太后耳边低语数句。乔太后惊得倒抽一口凉气。

    慧安公主听不真切,见乔太后这般震惊,忙问道:“母后; 出什么事了?”

    乔太后沉默片刻; 低声将荥阳王上奏折一事告诉慧安公主。

    慧安公主也被惊住了; 脱口而出道:“荥阳王该不是想以退为进吧!”

    乔太后回过神来,瞪口无遮拦的慧安公主一眼:“乱嚼舌头!荥阳王对朝廷一片赤诚忠心,主动奏请放还老兵; 皇上已经准了荥阳王所请。”

    这等大事,怎么会作假。

    慧安公主自知失言; 讪讪道:“我就随口那么一说; 没有别的意思。”

    乔太后板起脸孔:“亏得是在哀家面前; 要是在皇后面前这么说,保准你要碰个鼻青脸肿。”

    慧安公主闭上嘴; 不吭声了。

    乔太后想了想,由衷地叹道:“阿景真是娶了个好媳妇,有一个好岳父啊!”

    荥阳王主动上奏折; 全了天子和朝廷的体面; 也显出了一片忠心。这样的好岳父; 举世无双; 再找不出第二个了。

    慧安公主也是一脸艳羡:“有这样的亲爹,皇后真是有福气。”

    反观自己; 虽然是公主,可她的亲爹……算了,不提也罢。

    乔太后很快站起身来:“哀家要去一趟椒房殿。”慧安公主忙跟着起身:“我也陪母后一起去。”

    乔太后嫌弃地看了女儿一眼:“你一张嘴; 不定说出什么讨嫌的话来。哀家一个人去就是。”

    慧安公主:“……”

    乔太后独自去了椒房殿。

    此时,陆明玉的心情已经平静了许多。

    见乔太后特意赶来; 陆明玉心中涌起暖意:“母后有事,打发人送个口信来; 儿媳去咏梅宫便是。怎么还特意过来了?”

    乔太后握住陆明玉的手,轻声道:“荥阳王上奏折的事; 哀家也听说了。心里一急,便过来了。”

    “荥阳王对朝廷的忠心,有目共睹。皇上不是刻薄寡恩之人,以后一定会善待荥阳王,也绝不会负了你和太子。”

    荥阳王一心为女儿考虑,乔太后何尝不是为了儿子着想?唯恐儿媳心中不快,巴巴地跑来安抚。

    陆明玉心头一热; 低声道:“之前听闻此事,我也很是震惊。我爹在我面前,连一个字都没提过。没料到,他忽然上了这么一道奏折。”

    “我相信我爹; 这么做自有他的道理。”

    “我也相信皇上,他是一个宽厚贤明的天子,不会辜负臣子的忠心。”

    乔太后目中露出欣慰:“你能想得明白,哀家就放心了。”

    ……

    天子宣召荥阳王进福宁殿,君臣在御书房里密谈两个时辰。说了什么,无人知晓。

    当日晚上,天子留荥阳王在福宁殿里用了晚膳。

    身为臣子,有这等荣耀体面的,荥阳王也是独一无二了。

    濮阳侯知道后,既羡慕又眼热。

    他也舍出了两万赵家军!当时,皇上赞了他一通,将他的儿子赵瑞提拔做了御林校尉。可没这样的优待圣眷。

    荥阳王走后,天子回了椒房殿。

    陆明玉坐在榻边,看着眼睛泛红的夫婿:“你今日哭了?”

    李景嗯了一声,坐到陆明玉身边,将头靠在她的脖颈上,伸手揽住她的纤腰。他深深嗅了一口她身上的幽幽体香,低声道:“小玉,岳父对我,真是掏心掏肺的好。”

    “今日我和岳父说了很久的话。说到动情处,我忍不住哭了。今晚和岳父一同喝酒,我又哭了一回。”

    “父皇在世的时候,我时常受父皇冷落磨搓。为了东宫安稳,我不得不忍气吞声,离京四处办差。”

    “有时候,我会想,是不是因为我不够优秀出众,所以父皇不喜欢我,更偏爱大哥和三弟。”

    “岳父对我,比父皇待我好得多。他事事为我考虑着想,不让我为难。今日上这道奏折,更令我感动。”

    “有这样的岳父,是我李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番外之安置

    荥阳王府。

    陆临出宫后,慢悠悠地策马回府,离得老远,就见正门处有一个熟悉的男子身影在等候。

    这个身影高大,带着武将特有的悍勇之气。一双眼眸,如鹰隼一般锐利,在暗夜中闪着寒光。

    正是义子陆非。

    “义父,”陆非快步迎过来,亲自为陆临牵住缰绳,又伸手扶陆临下马。

    陆临今晚着实喝了不少酒,不过,这一路被冷风吹,酒气散了不少。此时正是微醺的状态。

    义子这般孝顺,陆临欣然领受,在陆非的搀扶下下了马。

    浓烈的酒气飘入鼻息。陆非有些好笑:“义父怎么在宫中喝这么多酒?”

    陆临低声笑道:“皇上亲自为我斟酒,我不喝怎么成。”

    感情是翁婿两个一同喝酒。

    连义父都喝成这样,李景定然是醉了。

    陆非很厚道地没拿李景的酒量说笑,扶着陆临回了院子。亲自伺候陆临更衣睡下。陆临一躺下,酒意阵阵上涌,话不免比平时多了些。

    “此次我主动放老兵归乡,皇上大为感动。今晚饮酒时,皇上和我说了许多掏心窝的话,提起了先帝和死去的李易李昌,还哭了一场。瞧着也怪惹人心疼的。”

    “先帝一世英名,什么都好,就是在内宅里太糊涂了。对正经的原配和嫡子平平,偏宠孟氏母子,纵大了李易的心。结果,惹出这么一场弥天之祸。”

    “子不教,父之过。落到这等下场,先帝在地下有灵,也该好生忏悔了。”

    陆非低声道:“论教养儿女,先帝比义父差远了。”

    一个父亲对儿女的好,不必时时挂在嘴边,看行动就行了。

    义父最宠陆明玉,对他们几个义子义女也是千好万好,事事放在心上。他们姐弟几个,虽无血缘之亲,却彼此亲厚; 彼此信任; 更是彼此最坚实的后盾。

    陆临听到这等话; 乐得咧嘴笑了起来:“这倒是。我的儿女们,一个比一个孝顺。先帝哪有这等福气。”

    陆非也笑了,坐在床榻边; 为义父盖上被褥,一边低声问道:“义父; 皇上还未正式下旨。遣返老兵还乡的事; 是不是可以缓一缓。”

    陆临看了陆非一眼:“军营里是不是有人闹腾了?”

    陆非无奈地叹了口气:“年过四旬的; 听说能领一笔丰厚的安家银子,回家乡娶媳妇生儿子; 一个个高兴的很。也有些不肯走的。说离乡多年,家里也没了家人,不愿回去。”

    陆临略一思忖道:“愿意回去的; 全部遣返。实在不愿回的; 也得先出荥阳军营。先安置在陆家的田庄里; 以后再挑一些进府当差。”

    陆府里的亲兵和管事; 基本都是这么来的。

    哪怕是受了伤做不得重事了,陆家也会一直养着他们。

    陆临治军严格; 却丝毫无损他在荥阳军里的威望。也正是因为严苛下的这份仁厚。

    陆非点点头应下。

    陆临又笑着叮嘱:“朝廷给的安家银子,一分都不留,全部分给他们。另外; 将我们陆府的存银拿出来,每人补五十两银子。”

    “此事先别声张。不然; 那群混账东西,一个个都赖着不肯走了。”

    陆非哑然失笑; 点头应下。顿了顿,低声道:“义父; 以后,我们荥阳军就剩五万人了。你真的半点不担心日后吗?”

    陆临和义子四目对视,缓缓道:“说一点都不担心,是不可能的。不过,人不能因噎废食。整日疑心这个疑心那个,不必等日后,眼下都过不安生了。”

    “我也愿意相信; 李景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他对小玉的情意不是假的,对我这个岳父的尊敬亲近也是真的。”

    “希望李景不会令我失望。”

    陆非目光一闪,沉声道:“他要是敢负了四妹; 我们陆家上下都会为四妹撑腰!”

    陆临心里一暖,笑着拍了拍陆非的手背:“你有这份心就好。别太忧心,小玉又不是任人揉捏的软柿子。谁想欺负她,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承受得起。”

    这倒也是。

    陆非咧嘴一笑。

    ……

    隔日,父子两个一同回了荥阳军军营。

    又过两日,天子下旨,准许荥阳军中年过四旬的老兵归乡。朝廷每人发放五十两安家银子。

    陆临拿出自己的银子,又补了每个老兵五十两。加起来就是每人一百两。这一笔银子,足够回乡盖几间新屋娶个媳妇了。

    老兵们大多高高兴兴地领了银子回乡。厚厚的军册上,勾去的名字一个接着一个,加起来足有一万四千多。

    还剩一千多个老兵不肯走。这些老兵里,伤残的占了一半。有的伤了腿,连站都站不起来,根本回不去。有的伤轻一些,伤在胳膊或是身上,也做不得重事了。

    这一批老兵,被安置在了陆家田庄里,做些轻省的活,每个月领一份工钱,不算多,也足够裹腹。

    有些老兵,家乡没了亲人,无处可去,不愿回乡。

    还有一些,四肢俱全身体好的很,纯粹是在军营里待惯了,不愿再回乡过普通百姓的生活。

    这些老兵,便进陆府做了陆家亲兵。

    陆临从中挑了些格外精悍的,送到了陆明玉的田庄里。人数不算多,约有三百个。

    不过,这三百个老兵,都是身经百战悍勇无双的士兵。每个人都能做伍长,领十个二十个新兵不在话下。

    郑重送这三百老兵过来,陆乙喜不自胜,连连道谢。

    太子妃亲兵之前在江南损伤了不少,现在补充了三百个老兵进来,想扩充兵力了,立时能招募几千新兵。

    郑重低声笑道:“这是岳父特意令我送来的。这点小事,就别声张了。”

    陆乙搓了搓手指,笑着应道:“那是当然。闷声发财的道理,我能不懂么?”

    太子妃亲兵,现在应该改口叫皇后亲兵了。这一支兵,人数不多,约有五千左右。论战力,能抵两万人的军队。

    而且,这一支亲兵,完全忠于皇后娘娘。

    说一千道一万,什么都不及有兵在手的安稳踏实。

 番外之亲兵

    荥阳军行事快捷高效,短短七日,已安置妥当。

    军中剩下的,都是青壮,不多不少,正好五万。

    濮阳侯一直盯着荥阳军里的动静,得知陆临留下了一千多个老兵且择了三百精锐给皇后娘娘之后,不由得抽了抽嘴角。

    这个陆临,面子里子都有了,还顾全了翁婿情义。行事这等周全,想挑刺都挑不出来,实在可恶。

    不过做人嘛,最重要的是心态。一旦打仗了,都是荥阳军冲锋在前死伤最重。。他这个靠着裙带关系和揣摩圣心做到濮阳侯的人,凭什么和陆临较劲?

    罢了,做军中第二号人物,也足够了。

    濮阳侯自我安慰自我开解,很快就释怀了。在大朝会上,上了一道奏折,对荥阳王高风亮节忠心赤诚的行为大大鼓吹了一番。

    其言词之肉麻,令众臣都掉落了一地的鸡皮疙瘩。

    倒是龙椅上的天子,听着十分入耳,笑着说道:“濮阳侯这一席话,甚合朕的心意。”

    众臣忍着搓手臂的冲动,接着夸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