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簪头凤 >

第66章

簪头凤-第66章

小说: 簪头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胆子大一些的,遇到这等事心中不忿,也没什么好法子,只能忍着。新媳妇都要经过这一遭的。

    众人的目光一同落在陆明玉的身上,看她要如何应对。

    李昊目光微微一暗,定定地看着陆明玉。

    他很清楚陆明玉的脾气,绝不会忍气吞声。赵太后不知是被谁挑唆得要给陆明玉“一个好看”。以陆明玉的脾气,今天不知要闹成什么样子。

    赵太后固然讨不了好,陆明玉也会落一个不敬长辈的名声。永嘉帝最是孝顺,定会因此对二儿媳心生不满。

    乔皇后忍不住了,轻声道:“母后先接了陆氏的茶,再慢慢教导陆氏吧!”

    赵太后笑着说道:“瞧瞧皇后,多心疼儿媳。哀家记得,当年皇后进门的时候,也是这般敬茶。那个时候,皇后还年少,可不及陆氏看着沉稳……”

    絮絮叨叨,又是一大篇。

    乔皇后也没办法了,只得看向陆明玉,以目光示意陆明玉多忍耐一二。

    ……

    陆明玉的表现,再次出乎众人意料。

    那杯烫手的茶盏,被她稳稳地端着,维持着敬茶的姿势。这都一炷香过去了,手纹丝未动,稳如泰山。

    根本没出现摔落茶盏的窘迫,更没有半分被刁难刻薄的难堪。她甚至露出兴味盎然的神色,听得十分入神。

    赵太后废话再多,也有说尽的时候。

    永嘉帝也耐不住了,看了赵太后一眼。

    他向荥阳王许过诺,会善待儿媳。现在倒好,儿媳一进门,自家亲娘刁难个没完。亏得陆明玉好涵养,还笑吟吟地听着哪!

    赵太后没能看到陆明玉出丑,心里略略有些失望。

    练过武的孙媳,就是这样令人讨厌啊!

    赵太后只得伸手接过茶盏。

    也不知怎么回事,原本好好的茶盏,在赵太后端过去的时候,忽然变成了碎末。

    一盏清茶,哗啦啦全部落在了赵太后的身上。

    众人:“……”

    这等场面,生平第一次见。

    赵太后猝不及防之下,被茶水淋湿了一身,狼狈不堪。

    右手还尴尬地悬在半空,手中的茶盏已成了粉尘,大半被茶水冲散,另有一些,飘飘悠悠地落下。

    永嘉帝面色骤然一变,迅疾伸手扶住惊惶的赵太后,目光射向陆明玉:“陆氏!”

    陆明玉也是一脸紧张歉然:“请父皇息怒。儿媳绝不是有意为之。儿媳天生力气大,偶尔控制不住,握在手中的东西会被捏成碎屑。今天给皇祖母磕头敬茶,儿媳紧张又忐忑,约莫是用力过了度,自己都没察觉。都是儿媳的错,请父皇责罚!”

    永嘉帝还能说什么?

    是要说“你怎么能这般不慎”还是说“你皇祖母刻薄刁难你就忍着还什么手”?

    反正,陆明玉是一脸坦荡地认了错。

    赵太后这一身狼狈,连动怒发火的时间都没有,由两个宫人搀扶着下去更衣。秦妃立刻起身,扶着赵太后走了。

    孟贵妃面色有些古怪。

    赵太后吃瘪,她看着也解气。不过,陆明玉如此厉害,也实在令人忌惮。

    苏昭容的心更是一颤一颤。

    看吧,陆明玉就是这么一个脾气。谁敢惹她,她当场就要让你难看,都不带等到第二天的。

    乔皇后心中十分畅快,看着儿媳的目光颇为柔和,转头为儿媳说情:“皇上息怒。陆氏确实是天生神力,臣妾也见识过。”

    “她连三四百斤的椅子都能搬起来,区区一个茶盏,在手中握了这么久,握坏了也是难免。她不是故意为之,只是无心之失。皇上就饶了她这一遭。”

    永嘉帝再心疼亲娘,也得讲理。

    再者,儿媳进门第二天,做公公就发落儿媳,传出宫去,算怎么回事?

    口口声声说要将儿媳当成女儿一般对待。荥阳王要是找进宫来,他这个天子有什么脸见心腹重臣?

    永嘉帝定定心神,放缓声音:“罢了,既是无心之过,下不为例就是了。等太后更衣回来,你向太后陪个不是,再重新敬杯茶吧!”

    陆明玉微笑着应是。

    乔皇后又道:“两人都别跪着了,先起身吧!”

    就是不心疼儿媳,也心疼自己儿子啊!

 第一百六十一章 过招(一)

    乔皇后释放的善意,陆明玉应对得十分及时:“多谢母后。”

    李景已经起身,顺势伸手扶了陆明玉一把。

    慧安公主看在眼底,忍不住撇了撇嘴角。

    二弟简直就是被迷昏了头。她左看右看,委实看不出陆明玉有哪里好。奈何二弟一心要娶,她这个做长姐的,也没有多嘴的份。

    母后特意叮嘱过,让她今日少插嘴少说话。还许了她一座田庄。她这才勉勉强强忍着没吭声。

    事实证明,棘手的硬钉子,没人敢轻易招惹。

    便是孟贵妃,权衡一番后,也识趣地住了嘴。更别说苏昭容了,只当自己是个鹌鹑。

    陆明玉连赵太后都敢怼回去,她们这些个妃嫔,还是别自取其辱了。

    一时间,正殿里安静了下来。

    陆明玉一点不觉尴尬,气定神闲地立在一旁,唇角含笑,一派坦荡。

    李景低声安慰道:“皇祖母宽宏大度,对晚辈也最是慈爱。你刚才只是无心之失,皇祖母不会怪罪你的。”

    众人:“……”

    永嘉帝微微抽了抽嘴角,瞥了二儿子一眼。

    ……

    赵太后换了衣服之后,才回过神来。

    “这个陆明玉,”赵太后气得直哆嗦:“简直是胆大妄为!竟敢这么对哀家!”

    秦妃低声劝慰:“姨母先消消气。陆明玉桀骜难训,是众人皆知的事。之前我就劝过姨母,平平安安地敬了茶便是,别去招惹她。果不其然,她根本没有半点敬畏之心,当众就敢让姨母难堪。”

    这哪里是劝慰,分明是火上加油雪上加霜。

    赵太后眼中闪过怒色,重重哼了一声。

    秦妃心里暗暗一喜。

    眼看着皇子妃就要一个接着一个进门。怎么也不能让赵太后青睐别的孙媳。闹得越僵越好。最好是赵太后厌透了陆明玉,以后只偏疼赵瑜。

    秦妃心里打着小算盘,又着意“劝慰”了一番。直将赵太后劝得火冒三丈才住了嘴。

    一旁伺候的宫人,轻声提醒:“太后娘娘,皇上和一众娘娘都在正殿里候着呢!”

    还有新进门的孙媳妇等着敬茶呢!

    赵太后眼里嗖嗖冒着火星,硬邦邦地扔下一句:“秦妃,伺候哀家前去正殿。”

    秦妃柔声应是,扶着赵太后的胳膊去了正殿。

    赵太后一进正殿,永嘉帝亲自起身相迎,其余众妃嫔皇子公主,自然一并起身相迎。这等阵仗,总算令赵太后心头火气稍平。

    “母后请入座。”永嘉帝扶赵太后入座,温声说道:“陆氏无心之过,朕已经数落过她了。母后也别和小辈计较。”

    知子莫若母。

    别以为赵太后只会一味撒泼胡闹。那是在永嘉帝心情好又孝顺亲娘的前提下。当永嘉帝真的沉了脸的时候,赵太后就会软下来。

    其中分寸拿捏,值得天底下所有胡搅蛮缠的亲娘学习。

    赵太后委委屈屈地看了永嘉帝一眼,应了一声。

    永嘉帝心里确实不痛快。

    好好的敬茶,闹成这样。

    一切都是赵太后起的头。如果赵太后不依不饶,永嘉帝定然恼怒。不过,赵太后现在摆出委屈退让的模样,永嘉帝便又心软了,进而对新金门的儿媳有了些许不满。

    赵太后到底是长辈,一把年岁了。做小辈的,权当是哄一哄长辈高兴,哪有当面让长辈难看的道理。

    永嘉帝伺候赵太后入座,然后也随之坐下。

    陆明玉目光一扫,就知道永嘉帝心里在想什么。

    呵!

    不亏是李昊的亲爹,父子两个在对待亲娘的态度上都一模一样。便是亲娘错了,旁人也得敬着让着。

    乔皇后笑着打破沉默:“陆氏,还不快些给你皇祖母敬茶。”又转头对赵太后说道:“陆氏自小力气就远胜常人。绝不是有意冒失唐突母后。母后别和她计较才是。”

    赵太后从鼻子里哼了一声。

    到底没说什么。

    宫女重新端了茶盏过来。这一回,茶盏不热了,陆明玉敬茶,赵太后也不撑着她了,很快接过茶。却是一口都没喝,直接就放在了一旁。

    看架势,连见面礼也想省了。

    永嘉帝忍耐地看了亲娘一眼:“母后不是为孙媳备了一双玉镯吗?”

    赵太后不情不愿地吩咐宫人,宫人很快捧出了锦盒。

    陆明玉含笑接了锦盒:“多谢皇祖母厚赏。”大大方方地打开锦盒,笑着赞道:“孙媳还没见过这等好成色的玉镯呢!”

    竟是当场就戴上,笑盈盈地再次道谢:“孙媳谢过皇祖母。”

    赵太后:“……”

    永嘉帝心情愈发微妙。

    怪不得陆明玉敢当场翻脸。那是因为人家也有圆场的能耐本事啊!

    赵太后一肚子火气发不出来,硬是挤了个笑容:“喜欢就戴着吧!”

    ……

    给赵太后敬完茶后,陆明玉又给永嘉帝和乔皇后敬茶。

    心情复杂的永嘉帝,接了儿媳的茶,喝了一口,给了见面礼。

    乔皇后的心情就好多了,笑容也格外温和:“陆氏,你和阿景做了夫妻,本宫盼着你们夫妻和睦,早日为天家开枝散叶。”

    陆明玉没有什么娇羞忸怩,落落大方地应了:“母后的教诲,儿媳都记下了。”

    再接下来,就该给孟贵妃等人见礼了。

    这倒不必磕头敬茶,只要行敛衽礼就行了。

    陆明玉大展神威,出手就干翻了赵太后。孟贵妃很了解永嘉帝,知道今日不宜再起波澜,对着陆明玉颇为客气:“二皇子妃请起。”

    然后,令宫人送了见面礼。礼物算不得丰厚,也说得过去。

    秦妃也差不多。别看她私底下挑唆赵太后,当着陆明玉的面,既慈爱又和气。比乔皇后这个正经的婆婆还要热络。

    秦妃拉着陆明玉的手,笑着赞个不停:“……这些年,我也见过不少出众的姑娘了。不过,想挑一个能和二皇子妃比肩的,几乎一个都没有。”

    陆明玉微笑以对:“秦妃娘娘盛赞,我却之不恭,厚颜领受了。”

    很好。

    后宫众人现在都很清楚,她不是好拿捏的软柿子。想来,以后能省却不少麻烦。

 第一百六十二章 过招(二)

    接下来,便该和苏昭容见礼了。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这等情形并没有。

    陆明玉只深深看了苏昭容一眼,直看得苏昭容头皮发麻后背直冒冷汗。很快,陆明玉便行了一礼:“见过苏昭容。”

    这么称呼,当然没有错。按着后宫惯例,列了妃位,才有资格被称一声娘娘。

    前世,陆明玉和李昊定亲后,永嘉帝便给苏昭容抬了妃位。这一世,没有陆家出头,永嘉帝并未这么做。

    目前为止,苏昭容还是苏昭容。

    苏昭容定定心神,笑着说道:“二皇子妃快些请起。”

    宫人捧来见面礼。

    陆明玉看也没看,身后的绮云接了过去。这冷淡的态度,众人也看得分明。

    不过,除了苏昭容母子三人,没人当回事。反正在宫中,苏昭容被鄙夷轻视惯了。

    再然后,就是平辈见礼了。

    永嘉帝五子两女,按着序齿,陆明玉先和慧安公主吴驸马见礼。

    慧安公主憋了小半天,到现在才有张口的机会,似笑非笑地说道:“二弟妹今日真是出尽了风头。”

    陆明玉还没出声,李景已经应了回去:“新妇进门向长辈敬茶,认亲改口,小玉样样做的周全。皇姐说小玉出尽风头,是什么意思?”

    慧安公主:“……”

    慧安公主任性霸道惯了,何曾被人这样怼过。更别说,怼她的还是嫡亲的胞弟。

    慧安公主柳眉一竖,吴驸马就知不妙,忙笑着接过话茬:“公主定是想起我们成亲后敬茶那一日了。那才叫出尽风头呢!”

    慧安公主被逗乐了,娇嗔地捶了驸马一把。

    吴驸马被捶得咳嗽了几声,不得不以手捂住胸口,再次逗乐了众人。

    有吴驸马牺牲小我,气氛很快轻松了许多。

    陆明玉对吴驸马的印象也很不错。

    前世吴驸马和慧安公主一直感情颇佳。只可惜,吴驸马也是个短命鬼。李昌登基后,去皇庄避暑,召吴驸马同行。吴驸马不知从何处染了恶疾,没几日就死了。

    ……

    “见过大哥大嫂,”陆明玉和李景一同见过长兄长嫂。

    大皇子一派长兄风范,朗声一笑,拍了拍李景的肩膀:“恭喜二弟,娶了心上人为妻,得尝所愿。”

    李昊胸膛中了一箭,神色未变。

    李景没有看李昊,对大皇子笑道:“大哥大嫂是恩爱夫妻,我只盼着和小玉也能像大哥大嫂一样。”

    大皇子脸上不见尴尬,心里却暗暗恼火。

    哪壶不开提哪壶。

    他和大皇子妃原本感情颇佳。不过,自去年大皇子妃小产,杨宫人又有了身孕,夫妻情意就大不如前了。

    李景那一句“恩爱夫妻”,摆明了是讥讽。

    大皇子妃笑容也淡了不少。

    李景没有理会,对陆明玉笑道:“小玉,这是三弟,四弟,五弟,还有二妹。”然后对李昊等人笑道:“还不快些来见过你们二嫂。”

    众人:“……”

    论装模作样,李景也是一把好手。

    李昊和陆明玉那点“故事”,在场的人谁不知道。

    李昊心里在想什么,无人知晓。不过,面上看不出半点异样。李昊微笑着拱手,喊了一声二嫂。

    陆明玉微笑着应了。

    四皇子的目光在陆明玉和李昊之间飘了一个来回。遗憾着没能看到精彩画面,一同拱手喊了二嫂。

    静安公主和李昌也一同来见礼。

    陆明玉一一应了,视线在李昌身上打了个转。

    李昌不由得打了个激灵,一阵莫名的寒意蹿过后背。

    陆明玉收回目光,转头示意,身后的宫人捧了几个锦盒出来:“这是我送几位小叔和二妹的见面礼,希望你们别嫌简薄才是。”

    李昊李昌都没出声,四皇子抢着笑道:“二嫂太客气了。”然后,当众打开锦盒。里面放了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

    四皇子似有些遗憾:“荥阳府里有诸多利器神兵,我还以为,二嫂会送一把好刀给我呢!”

    认亲的喜日子,送的见面礼也有讲究。不必如何出挑,中规中矩最好。没有送兵器的道理。

    四皇子看似随口一说,个中到底含着什么意味,就得细细品味了。

    陆明玉微微一笑:“四弟喜欢兵器,过了这两日,只管到二皇子府来。”

    四皇子笑嘻嘻地应了。

    就听陆明玉又笑道:“不过,想拿走神兵利器,也得稍稍露一手让二嫂瞧瞧。过不了我这一关,只怕是拿不走的。”

    四皇子碰个软钉子,也不见羞恼,笑着说道:“改日我登门叨扰,二嫂别撵我走就行。”

    李景闲闲一笑:“想去无妨,不过,记得告诉我一声。你要是敢趁着我不在的时候溜去,就别怪二哥我不客气了。”

    此话一出,众人都笑了起来。

    好一派和睦融融!

    直至此刻,永嘉帝才有了真正的笑意:“既是都见了礼,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