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她靠种田威震四方-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良笙点了点头。
似锦特意叮嘱他,买熟石膏时尽量别碰到熟人,以免让人发现蛛丝马迹,也做豆制品卖。
午饭吃完了,那对父子还没回来。
似锦一边收拾碗筷一边道:“那对父子该不会拿着你给的那一百来文钱跑路了吧。”
“要真是这样,他们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虽然一百多文钱对于逃荒的人而言不少,可是也撑不了多久。
况且那个男孩的父亲还生着病,这一百多文钱连把病治好都不够。
拿着这么少的钱跑路,除非是智障。
不过即便那对父子真是智障,真的拿着钱跑路了,良笙也不觉得损失什么,就当日行一善好了。
他刚要出门去请人盖房子,就听见院门外传来那个男孩的声音:“老爷,我们来了!”
良笙打开门,看见了那对父子。
那个父亲情况好了许多,虽然还是无精打采,但是不像之前奄奄一息。
良笙见男孩手里提着一包药,一边把他父子往屋里让,一边问:“已经看过大夫了吗?大夫怎么说?”
第023章 开始盖房
男孩架着他虚弱的父亲走了进来:“大夫说,我爹的病不严重,吃几服药就能好,之所以看上去会很严重,主要是太饿了。”
似锦端着两碗菜从厨房里走了出来:“我给你们留了饭菜,你们赶紧来吃。”
父子两个闻到蛋羹的香味,喉结全都滚来滚去。
男孩不好意思的吞了吞口水:“我们在镇上买了窝窝头吃过了。”
说着话,从身上掏出几十枚铜子递给良笙:“老爷,这是多的钱。”
良笙接过那些铜子:“别叫我老爷,叫我东家就可以了,我娘子你们称为东家娘子就行了。”
男孩和他的父亲都连忙应了一声。
良笙又道:“既然东家娘子给你们留了饭,你们就去吃,别不好意思,以后只要好好干活就是报答我们了。”
父子两个一起表起忠心:“我们一定会卖力干活的。”
似锦让父子两个洗了手脸,在饭桌前坐下,又给他们每人盛了一大碗米饭。
父子两个站起来道了谢,然后坐下吃起饭来。
良笙瞟了他父子一眼,就出了门。
似锦见他父子两个十分拘束,故意回避,好让他父子两个放松下来吃饭。
似锦在房里把从裁缝店拿回来的衣服叠好,放进柜子里,听到堂屋里传来那对父子的对话。
父亲让儿子喝鸡蛋羹,儿子舍不得喝,却非要说他身体壮,不用喝,让父亲喝。
父子两个为一碗鸡蛋羹你推我让,让人听了心酸。
良笙出了门,径直去找大柱,想让他帮忙找几个人盖房子。
大柱笑着道:“盖房子还要请人的吗?在我们乡下,谁家盖房子,全村人都去帮忙,哪用得着请人?”
良笙默了默:“白请人家怎么好意思~”
“也算不上白请,别人家盖房时,你也要去帮忙。”
良笙摆了摆手:“那还是算了,我怕我到时抽不出时间来,那多不好意思,还是花钱请人的好。”
大柱点头:“成!我这就给你找人去!”
良笙道:“不忙,你先告诉我工钱行情,我怕给少了不好意思。”
大柱便按照市场价给他报了一个大工和一个小工的价钱。
良笙叮嘱他,给他多找些人盖房子,他要一口气盖两栋房子,一幢砖瓦的,一幢泥砖的,还要盖羊圈舍的。
不一会儿,大柱就给他找了六个人来。
良笙开出的工钱比市面上的要高两文,众人都很满意。
不管是花钱请人盖房子,还是乡亲们帮忙盖房子,都得包午饭。
良笙又道:“我舍不得我家娘子辛苦,所以这午饭我就不包了,算钱给你们,一顿饭五文钱,你们看可以吗?”
大米才五文钱一斤,这个饭钱给的相当高了,众人都猛点头:“这有啥不行的!”
他们巴不得拿钱,然后回家吃窝窝头,还能赚几个饭钱。
再说了,就在村后干活,回家吃饭是很方便的。
良笙这才向他们请教,盖三间砖瓦房需要多少砖、多少瓦。
一个乡亲笑着道:“这得看该多大面积的。”
良笙干脆把似锦画的他夫妻二人住的房屋图拿出来给那六个人看。
图纸上标明了尺寸,房屋大小一目了然。
众人都凑过来看那张图纸,哪怕他们不识字,更没念过书,也能一眼看懂,纷纷夸图纸画的不错。
有人问良笙,他是请的哪个盖房子的匠人画的。
在古代没有设计师,盖房子的匠人有的会自己画图纸,这种匠人要的工钱比普通匠人高。
良笙笑道:“我离开家乡十几年了,对这里都陌生了,上哪儿找匠人给我画图纸,这是我媳妇画的。”
众人难以置信:“你媳妇咋这么能干,连房屋图纸都会画。”
良笙解释道:“我家娘子喜欢看书,自然懂的就多。”
以后小青梅还要运用她的农业知识和空间农场发家致富。
自己现在早早的做个铺垫,说她爱看书,以后不论她做出什么超前的举动,都可以推说是在杂书上看到的。
众人看完图纸,告诉他需要多少材料。
强叔也在这六个人当中,对良笙道:“你别一次把材料全都买回来,用多少买多少,用完了再接着买,就不会占地方了。”
良笙虽然年纪不大,可他自小为人就精明。
听锣听声,听话听音,明白强叔的意思。
他一口气把材料买回来,有那手脚不干净,或是爱贪小便宜的人,偷偷摸摸的拿一点,自己也不知道。
于是让强叔现在就带着大伙开工,他则赶着骡子去砖窑买打地基的砖。
砖窑有点远,在去县城的半路上。
经过荷花镇时,良笙先把似锦要的卤料和熟石膏给买了。
又去买托盘,发现店家卖的托盘边缘都不够高。
于是去了一家木工铺,急订了十个做豆腐的模板,他回头来拿。
这种不带盖的类似方形盒子的模板很好做,不等良笙回来,木匠师傅就已经做好了。
良笙买了砖,取了自己定制的豆腐模板回来,强叔他们已经把地基给挖了出来,正好把砖放进地基里。
农闲季节,不少没事可干的村民站在不远处,看着良笙家起新屋,眼里全是羡慕。
把骡车上的砖卸了之后,良笙就把骡车送回了家里,看见那个男孩在推磨磨面。
良笙把车子从骡子身上卸下来,抱了一捆草料给骡子吃。
然后拿着十个豆腐模板走进堂屋,放在桌子上,对那男孩道:“怎么不照顾你爹,磨起面来?”
男孩笑着答道:“我爹回屋睡觉去了,不需要我照顾。”
“那也不要磨面,把身体养好再说。”
男孩虽然没生病,但是也不健康,良笙不想他也病倒了。
似锦在一旁装磨好的面粉,闻言,道:“我也是这么跟他说的,可他就是不听。”
男孩憨憨的笑着道:“推磨又不重,我又不是干不动,再说了,我中午吃了那么多饭,不干活不能消食。”
良笙听他这么说,便没再多说,接过似锦递过来的温开水一口气喝了,跟她聊了几句盖房子的进度,就又出门了。
第024章 铁牛父子
良笙刚走到自家地基附近,就看见夏老汉站在不远处,目光复杂地看着强叔他们打地基。
有乡亲看到了夏老汉,取笑道:“夏老爹,如果你没有把你幺儿幺儿媳赶出家门,说不定这新房你们老两口也能住哩!”
夏老汉臊得面红耳赤,只得灰溜溜的离开。
一转身就看见了良笙。
不禁愣了一下,然后幽幽道:“石头,世上没有不是的父母呀!”
良笙冷冷回怼:“你已经把我和媳妇逐出家门,我们已经不再是夏家的人了,你也不是我的父亲了,再跟我说这些有什么用?”
夏老汉哑了哑口,无言以对。
良笙继续道:“别再叫我石头了,我现在叫良笙。”
说罢,和夏老汉擦肩而过。
夏老汉气得脸色铁青,却无可奈何,只得垂头丧气的走了。
一群人一直干到天快黑了,地基才完全打好。
良笙回到家里,男孩已经把面粉全都磨出来了,似锦也已经做好了晚饭,大家就等着他回来开饭。
考虑到那对父子全都营养不良,似锦把剩下的一小块里脊肉做了氽汤丸子给他父子吃,想给他们补一补。
父子两个却诚惶诚恐:“有白米饭吃已经是在天堂了,这氽汤丸子东家你们自己吃吧。”
良笙端起那碗氽汤丸子,不由分说,给他父子两个一人倒了一半在碗里。
“给你们吃你们就吃,不用不安,也就你们现在身体状况不好,给你们做几顿好吃的,等你们身体好了,就没这么好的待遇了。”
似锦看了一眼他的背影,发小总是这么腹黑,每说一句话都别有含义。
那对父子道了多谢,非有下桌吃饭,说是和主人同桌他们连筷子都不会拿。
似锦干脆让他们去自己屋里吃,自在。
中午他们父子可是一人吃了两碗饭,似锦让他们每人端了两碗饭离开。
似锦给她夫妻两个准备的菜肴是卤猪肚和炒泡菜,外加一个白菜汤。
吃完晚饭,良笙这才有空问那对父子的情况。
得知父亲叫铁牛,儿子叫大壮。
大壮还有个双胞胎弟弟,逃荒时和母亲一起跟他父子俩走散了,现在不知是死是活。
父子俩说这事时,全都神色凄然。
在古代,买了奴才,主人是会给奴才重新取名的。
良笙夫妇一来不想费事,二来觉得铁牛叔父子两个的名字好记又朗朗上口,也就没给他们取新名字了。
良笙给大壮父子两个写了卖身契约,契约上注明每个人的卖身钱是一两银子。
并且当场给了他们卖身钱,让他们签字画押并且按了手印,交给似锦收着。
然后对他父子两个道:“你们两个在我家为奴,我也不会亏待你们,吃穿用度全归我们包干,每个月给你们300文钱。”
父子两个连忙跪下来磕头谢恩。
良笙摆摆手:“别动不动就磕头,行礼就行了。”
给了铁牛叔一两两银子,让他父子俩明天去添置铺盖衣物和一些生活必需品,以及给铁牛叔治病抓药。
铁牛叔紧紧握着那两银子,心里充满了感激。
良笙又道:“这段日子你们要好好养身体,等身体养好之后,我发粮食给你们,你们就自己开火。”
他不想似锦顿顿多做两个人的饭菜,多些辛苦。
铁牛叔父子俩全都毕恭毕敬地应了声好。
良笙挥挥手,让他们走。
大壮却没动:“没啥事让我干吗?”
似锦收拾了碗筷从厨房里出来,笑着道:“这晚饭都吃了,还有什么可干的,回去休息吧。”
父子两个这才离开。
他们前脚走,后脚里正和族长来了。
他们是特意来参观似锦家的石磨的,当时他夫妻运石磨回来时,他们并没来围观。
良笙两口子知他们来参观石磨的用意。
不仅不抵触,而且还极为热情的告诉他们,可以先找一家粮油铺达成协议,磨好的面粉直接卖给那家粮油铺。
这个小窍门告不告诉里正和族长,他们都会想到,那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主动告诉他们。
里正和族长尽兴而来,满意而去,对他夫妻俩的印象就更好了。
送走两位老人,走良笙把买砖时顺便带回来的卤料和熟石膏交给了似锦。
似锦一股脑的全扔进了空间。
良笙从房间里拿出笔墨纸砚摊在桌子上,让似锦把下人住的房子以及家畜、家禽住的圈舍全都设计出来。
似锦在桌前坐下,问:“你打算再买几个奴才?”
良笙在她身边磨着墨道:“看你想要我开多少荒地。”
似锦支着下巴盘算道:“芝麻、玉米和西瓜各种十亩,花生种三十亩,棉花种五十亩。”
她话音一落,良笙就计算了出来:“一共一百一十亩。”
他微蹙着眉道:“你一次性种这么多田地,种子都得不少吧。
我们怎么跟别人解释我们有这么多从边疆带回来的种子?
当初我们可是只提了个破包袱回来的。”
似锦这才发现自己草率了。
她想了想,有些泄气道:“那就种植本土已有的农作物吧,装作买种子,然后用空间里的种子调包,就能靠高产赚钱啦!”
良笙点头道:“你这想法虽然很好,但是从低产量一下子飞跃成那么高的产量,还是不好向人解释。”
似锦眼珠转了转:“就说当年我们执意要买下那个小山头,是因为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有神人告诉我,那个山头土地肥沃,宜种庄稼,所以我们才能大丰收的。”
古代的人是很迷信的,编这么个故事没人不信。
良笙沉思良久,道:“尽量别扯神灵,我怕有人打你的主意。”
似锦摊手:“那怎么办?我可不愿种这个朝代低产的农作物,那样怎么发财?”
良笙想了想:“我们把本土三分之二的种子和你空间三分之一的种子混种,产量就不会高的吓人了,而且也不妨碍我们发财,只是不能发横财而已。”
似锦拿一亩水稻计算了一下,本土三分之二的种子种出来的水稻忽略不计。
一亩田里有三分之一空间里的高产稻种,也有至少五百斤的收成,在这个亩产只有一百五十斤的朝代已经很惊人了。
她点点头表示同意了。
第025章 磨豆腐
夫妻俩商量,本土现有的农作物——大豆,豌豆各种十亩,小麦种五十亩。
良笙道:“那最多只用开一百亩的荒地就够了。”
似锦点点头:“暂时就开一百亩的荒地吧,多的三十亩地我种芝麻,芝麻的种子小,三十亩地的芝麻也没多少,好跟人解释。”
良笙建议道:“辣椒和孜然的种子也很小,也可以多种一点。”
似锦点头:“那就一样种一亩吧。”
然后道:“这些全都是本土没有的农作物,用空间里的高产种子不要紧吧。”
良笙认真的思考了一番:“不要紧,别说当地人不清楚这个时候的外国这些农作物的产量,恐怕全国也没人清楚。”
似锦笑开:“那我就指着这些外番来的种子发财了。”
“小财迷。”良笙捏了捏她水嫩的小脸:“等过完年,先买六个下人吧,农忙时请乡亲打短工。”
两个人又商量起猪羊鸡兔各养多少只。
似锦道:“兔子繁殖能力很强,一开始只用养六对就可以了,不过公的只要两只,其它都是母的。
猪我打算养六只,土鸡可以养一群,但是洋鸡,只养几十只。
羊嘛,是本土的,想养多少只就买多少只。”
商量好了种什么养什么,似锦这才提笔画了下人的住所图纸,以及兔舍,鸡舍,羊舍和猪舍、仓库等图纸。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该睡觉的时候了。
在临睡前,似锦把黄豆放在盆里泡发,明天一大早好磨豆腐。
一想到等荒地一开,自己就成了小小地主婆,似锦就有些小兴奋。
第二天早上,村里的大公鸡打第一声鸣,夫妻俩就勤快的起床了。
穿好衣服,洗漱完毕,似锦第一件事就是检查黄豆,得把坏了的黄豆给挑出来。
良笙刚要出门割草料,大壮就来了。
良笙问:“怎么这么早就跑来了?”
“来干活呀。”大壮道,“我们家的骡子要吃草料,我现在重活干不了,可是割草料却没问题。”
良笙略一沉吟,便让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