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无限武侠冒险 >

第44章

无限武侠冒险-第44章

小说: 无限武侠冒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夏云墨拿起茶杯,刚抿了一小口时,那刃心大师赶紧道:“施主,等一等,贫僧给你换一杯,这杯凉了。”
  夏云墨:“……”


第110章 刃心大师(六更,求订阅)
  禅房寂静了片刻,接着就响起了水沸的声音。
  刃心大师谨慎而缓慢的开始冲茶,他每一个动作都做的很小心,很优雅,有着说不出的赏心悦目。
  技近与道。
  插花、泡茶这些技艺若是臻至巅峰,人们总是用这四个字去称呼那些大师。但那些所谓的大师若是与此时的刃心方丈一比,却又差了十万八千里。
  刃心大师笑道:“老僧虽久绝世事,但能见当世俊杰风采,心里还是欢喜得很。寒寺无酒,夏施主便以茶代酒。”
  茶水碧绿,沸腾未止,尚吞吐着蟹眼细泡。
  夏云墨轻轻吹开茶末,徐徐缀了一口:“好茶,可惜夏某粗鲁,不通茶道,说不出好在何处。不过,这杯茶的确比方才那杯好喝得一些。”
  刃心大师笑道:“这茶细若舌尖,乃是洞庭碧螺峰。水质甘甜,为无锡山寺清泉。老僧可是费了好一番心思才到手的,寻常香客来了可是喝不到的。”
  夏云墨道:“那不知先前那杯茶,又有什么讲究?”先前那一杯是冷茶,他也没品出多少味道出来。
  刃心大师抚着胡须,笑呵呵道:“那就是我随便找的一包茶叶泡的,可能是昨年的,也可能是前年的,反正不是啥好茶。至于水嘛,也是随意取的井水。虽然有点凉了,但施主武功高强,喝下去应该也不会闹肚子。”
  夏云墨嘴角抽了抽:“大师倒还真是坦诚。”
  刃心大师呵呵笑道:“出家人,老实得很。”
  夏云墨仔细瞧了瞧眼前这和尚,若非玄光尽照之下,能够感到道对方深厚的真气,他还真以为是那个小寺庙里跑出来的野和尚。
  “大师是多久察觉到我在藏经阁中的。”夏云墨轻抿了一口茶道。
  “三天前。”
  “那不知是在下那里露出了马脚,让大师察觉到的。”
  “夏施主的轻功和隐匿之术实在是天下无双,不过……”
  刃心大师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得意洋洋的说道:“老僧这鼻子可是天赋异禀,当年没进少林寺时,还被人称为“神鼻第一”。”
  夏云墨心中疑惑顿解,三日前,他耐不住少林寺的素食,去山下吃喝了一顿,还带了只烤鸡进入藏经阁中,想必就是那时让刃心和尚发现的端倪。
  不过,夏云墨心中又生出了更大的疑惑:“大师既发现了我,那不知大师为何不调遣少林寺高手,擒杀我这做梁上君子的“香客”。”
  同门偷学武功,都已是大忌,更何况他这梁上君子可是将七十二绝技观遍,无一遗漏。少林寺便是倾尽全寺之力追杀他,也实属正常。
  刃心大师苦着脸道:“没办法,老夫悄悄观察了夏施主一段时间。施主你的武功高深莫测,少林寺想要拿下来,怕免不了死伤许多武僧。与那些死物秘籍相比,老僧觉得还是武僧的性命重要一些。”
  夏云墨忽然发现,眼前这少林寺掌门平淡的面容中,实在蕴藏着无比的智慧与慈悲,那双平静的目光,更能明察秋毫。
  夏云墨思索片刻道:“但若任由在下取走秘籍,方丈心头却也难安。所以便将在下唤来,让在下决定是“香客”,还是“梁上君子”。”
  刃心大师双手合十道:“施主聪慧过人,老僧拜服。”
  夏云墨道:“可大师就这么缺钱吗?少林寺乃天下第一大寺,想来平日里香火是绝不会少的。”
  他倒是能够察觉的出来,夏云墨若拿个一两百银子,这老和尚指不定就要给他翻脸了。
  夏云墨这就相当于用巨额的银子,买来一次浏览藏经阁的机会。
  刃心大师的脸一下就垮下来了,哭丧着脸道:“武僧要花银子,和尚们吃饭要银子,还有救济灾民饥荒也要银子,这到处都要银子,不多讨要一些香火钱不行啊。”
  夏云墨奇道:“少林寺还要救济灾民?”
  刃心大师点头道:“这是自然,否则怎么能宣扬佛法,弘扬我佛慈悲,普度众生。只是以前诸位方丈的救济手段,和老僧的救济手段不一样,所以才如此耗钱。”
  夏云墨道:“这是何解?”
  刃心大师就给夏云墨讲解了自己与历代方丈普度众生的区别。
  前几任方丈,面对天灾人祸,大多都是率领僧众,在佛前诵经祈佛,不眠不休,祈求漫天神佛保佑。
  至于刃心大师,便是救济孤寡,修桥铺路,建筑堤坝等等。
  而这少林寺的钱财有限,有时候这位大师还要靠做法事赚钱,一做就是七八场,全靠一口深厚真气支撑。
  也是如此,他习武的时间并不多,佛门武功修行虽然高深,却无法臻至绝顶高手一列。
  江湖中,虽将天法大师列为武林七大高手,名声风头稳压这刃心大师一筹。
  但若在民间,这刃心大师却真正算得上是“万家生佛”的存在。
  刃心大师笑道:“夏施主精通佛门武学,想来亦是对于佛法也有很深的了解。”
  夏云墨道:“略知一二。”
  刃心大师又道:“佛法宏大,有何用之?”
  夏云墨思忖片刻道:“愚以有二,一是“修身证得菩提业果”、二是“世如火宅渡尽苍生”。”
  刃心大师问夏云墨,佛法宏大无边,众多僧人学了用来做什么?
  夏云墨的回答,一个就是修炼小乘佛法,自我觉悟。另一个便大乘佛法,普度芸芸众生。
  刃心大师合十道:“历代方丈的佛法是证菩提业果,老僧的佛法就是要度苍生。”
  夏云墨肃然起敬,躬身行礼道:“刃心大师之志,天下人共敬之。”
  夏云墨也见过不少佛门僧人,但多是阴险狠辣之辈,他们并无慈悲心肠,与众多江湖人相比,无非就是剃了个光头,在打架前多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而像刃心大师这般的高人,他却是从未遇到过。
  渡尽苍生,渡尽苍生。
  这才是真正的和尚,这才是真正的大师。
  夏云墨虽无“渡尽苍生”的志向,却也佩服此道中人。这一道,比起武学一道艰难数倍不止。
  那所谓的天法大师与他一比,简直就连提鞋也不配。


第111章 易筋经
  实际上,刃心大师之所以与少林寺历代方丈不同,却也是源于他自身的经历。
  刃心大师是贫苦人家出生,小时候父母双亡,颠沛流离,吃尽苦头。长大后学了一些本事,在江湖上也闯出了一些名头。
  后来,拜入少林寺,被上一任方丈弘法大师收为徒弟,赐名刃心。
  他在弘法大师众多弟子中,性子跳脱,并不稳重。再加之也武功佛法比起其他师兄,也只能算作中等,无论如何也不该他来当主持。
  但奈何他师父和几个师兄都参与了回雁峰之争,在那一场武林浩劫中无一幸免。
  没办法,最后就只有刃心大师担起方丈重任。
  也是因为从小的经历,所以才与其他方丈“证菩提”的路子不同,选择了“渡苍生”。
  倒不是说“证菩提”这小乘佛法,比不过“渡苍生”这大乘佛法,两者各有妙用,有时候“证菩提”反而比“渡苍生”更重要。
  毕竟在这古系武侠世界中,若无“证菩提”武僧一脉的保护,少林寺已被灭门了几百次,何谈“渡苍生”这宏伟大愿。
  但奈何这世上证菩提的武僧太多了,而且大多都是蝇营狗苟之辈,方才显得刃心大师“渡苍生”之宏伟。
  刃心大师又合十道:“夏施主这几日来已遍览藏经阁,却似乎还在寻找某件东西,不知可否告知老僧?”
  夏云墨直言不讳道:“易筋经,可惜藏经阁中并无这一本秘籍。”
  刃心大师忽的露出一丝“阴险”的笑容:“藏经阁中自然没有易筋经,因为易筋经在老僧手中。”
  夏云墨仔仔细细的瞧了这刃心大师一眼,最后不得不摇头叹道:“江湖上许多人都说少林当代主持稳重朴实,现在看来全是屁话。不知需要何等条件,大师才能将易筋经交于在下一观。”
  刃心大师顿时喜形于色,完全看不出高僧的模样:“夏施主果然是天下少有的聪慧之辈,一点就透。施主只需答应老僧三个要求,易筋经双手奉上。”
  夏云墨道:“大师请说。”
  刃心大师诚恳道:“第一,老僧希望施主不要将少林绝技传之江湖,这毕竟还是我们少林寺的看家本领。若是大家都会了,那我们这群和尚可就要饿死了。”
  夏云墨点了点头道:“自无不可。”
  刃心大师又道:“第二点,夏施主无论佛法武功,都是天下顶尖。希望施主能够留下些心得体悟,以供后人参考。”
  夏云墨思忖了片刻,也点了点头:“可以。”
  第二点虽要花费些时间,但却也能够顺便帮助自己将少林七十二绝技整理一遍,并无坏处。
  刃心大师又道:“世事变化莫测,若又遭一日少林寺遭劫,万望施以援手。”
  夏云墨皱着眉头,旋即道:“尽力而为,若不能为之,我也只能袖手旁观。”
  刃心大师道:“足矣,足矣。”
  他双手合十,松了一口气,转身一拍墙壁,从墙壁的暗格中取出本秘籍,说道:“这便是《易筋经》,老僧相信施主也不会食言。”
  夏云墨接过易筋经:“这是自然。”说罢,便随手翻阅起来。
  ……
  原本夏云墨打算早些离开少林寺来着,如今因为修炼易筋经与整理心得体悟,却又不得不说多盘旋一段时间。
  而这一段时间中,他则是以香客的身份正大光明进入少林寺。
  因此,又被刃心老和尚给忽悠了一顿香火钱……
  这老秃驴之奸诈狡猾,倒真是少有人能及。
  刃心方丈更是时常拉着夏云墨在少林寺中走走瞧瞧,指着那个大殿是什么时候建造的、这个佛像是在什么时候雕铸的,当时又募捐了多少钱,出了什么事。
  他着重夸奖着自己的功绩,仿佛没了他整个少林寺就是一片废墟,脸上还带着孩子一般的得意。
  而如若遇到其他僧人或香客,刃心大师又会立刻变得严肃起来,面容端正,双手合十,一派大师景象。
  夏云墨笑他是当面一套,背面一套。
  他亦笑着道,嬉笑无忌才是他本性,只是坐上了方丈之位,便代表了少林颜面,不得不端正起来。
  正如夏云墨问佛像为何镀金身,浪费钱财。他回答是:非佛祖爱金身,而是世人爱金身。
  此外,夏云墨还在修行《易筋经》。
  《易筋经》少林武学之精髓,有着难以想象的重要作用。
  而这门武功的真正作用,和《北冥神功》有些类似,却又完全不同。
  《北冥神功》是道门中顶尖武学,可以吸收他人真气化为己用,它所突出的便是“融合、吸收”的特性,不管是什么性质的真气,一旦吸入体内,就会化作北冥真气。
  至于《易筋经》更多的则是调和管理的作用,而这调节管理,不但包括真气,而是真正的“精气神”,三者合一。
  正如书中所言:圜一身之脉络,系五脏之精神,周而不散,行而不断,气自内生,血从外润。
  练成此经后,心动而力发,一攒一放,自然而施,不觉其出而自出,如潮之涨,似雷之发。
  它虽无法像《北冥神功》那般,将万般真气化为己用,但其作用却是奥妙无穷,能够将精气神的掌控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这《易筋经》虽是武学中不可多得的宝典,但修炼起来,却是千难万难。
  须得堪破“我相、人相”,心中不存习武之念。
  但无论是谁得到了这宝典,皆是勇猛精进,以其有成,哪一个不想从中得到好处?
  故而,千百年来,修炼《易筋经》的高僧并不在少数,但真正有所成的,却是屈指可数。
  夏云墨潜心修炼了几天时间,却所得无多。
  他则索性不再管《易筋经》一事,专心写就关于佛门武学的“心得感悟”。
  夏云墨与那些高僧不同,他周游万界,所见识的神功绝学不在少数,即使修不成《易筋经》,所能选择的也有太多,不必拘泥与此。
  夏云墨在编著间,专心佛门武学,心神间不自觉的进入一种“无念无识,万象皆虚”的空灵境界,这一境界与“神照经”的“观神普照,无思无念”类似,却又更加玄奥。
  隐隐间,契合这易筋经中的诀窍,一丝丝真气沿着穴窍运行起来。
  轰隆!
  某一天里,夏云墨只觉得心神一震,似震开了某个玄奥的窍穴,浑身弥散出玄之又玄的气息,体内的日月真气平静下来,随即沿着易筋经法门飞速运转。
  精气神在这一刻,也臻至前所未有的巅峰。
  夏云墨讲手中的书册一合,就见他提笔在封面上写了四个大字。
  “墨解佛卷。”
  这一刻,易筋经入门。
  这一刻,臻后天七层。
  这一刻,落笔经书成。


第112章 金钱落地、人头不保(修)
  待一个“卷”字落下,夏云墨长长吐出一口气,神情萎靡,先前刹那间臻至巅峰的精气神,也似乎随着最后三个字而消耗一空,更是生出前所未有的疲倦之情。
  在着这本书的后半段时,他落笔成书,不待有半点思考,文章天成,如有神助。
  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仿佛脑海内早已将经书内容默诵千百遍,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夏云墨明白,乃是他当时进入了某种玄之又玄的状态,比起“无念无识,万象皆虚”更高的境界。
  那一境界需要消耗大量的精气神,处于那玄妙状态时还不曾察觉,如今书一写完,疲惫感便如海水般潮涌而来。
  夏云墨直接躺在铺子上,睡了一觉。待到一觉睡醒,天已经亮了。
  他将《墨解佛卷》翻开一看,却也惊讶至极。只因这书玄妙深奥,晦涩难懂,就连他这个编撰之人,竟也是一知半解。
  “这竟然是我写出来的?”
  夏云墨不禁哑然失笑,这一本《墨解佛卷》包含万千佛理,并将武学一道溶于其中。纵观夏云墨所知的佛门绝学,也唯有《易筋经》能与之媲美。
  “刃心和尚,你们也不算亏啊。”夏云墨叹了一声。
  此书一成,少林寺便又要添一门绝技了。
  ……
  书已成,夏云墨便再无待在少林寺中的必要,下了少林寺,准备再与云梦仙子来一场斗法,掀起一番江湖波浪。
  日照当空,洒下盈盈光芒,映在皎洁白雪上,灿然生辉。
  夏云墨自溪边走过,继续前行了片刻,忽的从一片雪林中传出惨厉的厮杀声。
  穿过雪林,地形陡然开阔起来。
  但见官道上杀声震天,鲜血飞溅,一股血腥味直冲天际,直教人恶心欲吐。
  数量尽百的山贼正与一群护卫厮杀,这些山贼见人便砍,面目狰狞的抢夺着一切。
  而另一群护卫竟也不弱,个个身怀武功,人数虽远逊于这群山贼,但却未落多少下风。
  山贼为首的是个粗壮汉子,黑衣劲装,面容粗狂。
  最惹人注意的一双仿若两盏红色灯笼般的眼睛,闪亮摄人,使他整个人散发出一种野兽般可怕又摄人的魄力。
  此外,这汉子的武器乃是一双流星锤,流星把柄上刻着“风雨”二字。
  这粗狂汉子有些烦躁,本以为这是群待宰的羔羊,轻易便可屠杀一空,却不料竟遭到如此强烈的抵抗。
  这粗狂汉子瞧见了夏云墨的身影,挥了挥手,立刻就有两个山贼狞笑着像夏云墨杀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