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钧天图 >

第122章

钧天图-第122章

小说: 钧天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输了。
    他并不否认。
    早闻书院无相道宗川字门绝学三十六字莲生诀之奇妙无穷,如今亲眼所见更是心服口服。
    他默默地站在那里,没有说话。
    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良久的沉默之后,牧云剑城向着洛长风师兄弟二人拱手作礼:“真羡慕你有个好师弟。”
    这话自然是对皇甫毅说的。
    皇甫毅微笑道:“据我所知,你也有个师弟,未尝一败的师弟。”
    牧云剑城笑望北方,仿佛能极目星空与山峰阻碍,看到了那身形与样貌均是普通无比的师弟。“是啊……我也有个师弟,一生奉承中庸之道的小王师弟。”


第六十五章 剑阁故事的真相
    记得书院有次修为考核,来自术字门第一世家的江家少爷曾说过,这世上如若有人能在书院文试考核之中考出零分,那便一定有能力考出满分。
    一个能成功避过所有正确文试答案的人定然对真正的答案了然于胸。
    这当然是文试考核以零分而闻名书院内外院的江满楼一贯秉承的至理谬论。
    不过虽是谬论,却也不无其道理。
    这世上虽不存在江满楼谬论之中的那种人物,却存在于胜负输赢之间终生平衡的人。
    那种人修流字门中庸之道。
    那种人就像是一滴水,在杯中视为杯,在盏中视为盏,随瀑布而飞逝,随江海而远流。
    剑阁弟子王小二就是这样一种人。
    入昆仑修剑至今而未尝一胜一败,哪怕遇到帝无泪这般俯视同代天骄的人物也游刃有余不卑不亢。
    在七十二峰皆锋利的昆仑剑阁里,他是最钝之人。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最钝之人,让自帝都而来张狂洒脱的帝王盟公子于九天峰上论剑而束手无策。
    白衣白发的帝无泪负手而立,那张脸上与那双眼中再没有来时的豪迈与激情。
    剑气肆虐的风拂乱他的白发与白衣,他身上战意尚未曾消退,心里却已没了再战的念头。
    对于胜负欲极强的帝无泪来说,与无胜无败的小王师兄一战至此而未果,着实让他顿觉颜面尽失。
    不得不承认他小觑了中庸之道,更加小觑了剑隐峰小王师兄的映月。
    这一场论剑从头至尾,他甚至都不曾真正见识过传闻之中那无形无影的映月剑。
    但他知道,那把映月一直都在王小二的手中。
    因为他的白袍衣袖曾被剑气刺穿!
    帝无泪抬头望了望夜空,看着满天的繁星与星河棋盘,左手不自觉地扯了扯被剑气划破的衣
    袖轻叹道:“可惜了这满天的星斗。”
    王小二的无形剑名为映月。
    映月而显的映月。
    今夜繁星无数却唯独不见月明,对于无奈何小王师兄中庸之剑道修为的帝无泪来说何其可惜。
    可惜了圣人作美的满天星斗!
    无形无影之剑映月在手中寸寸消失之后的小王师兄终于松了口气。
    他从帝无泪身上已经感受不到先前登山时分那般强烈乃至灼烧的战意。这说明,这一场论剑还是以无终之终而告一段落。
    这是他最愿意看到的结果!
    不是为成全剑阁七十二峰盛传的中庸之道,而是他本就对胜负之数无欲而无求。
    此生之志在于继承天墉城里那客栈祖业并且发扬光大的小王师兄当初入剑阁学剑的目的很单纯,更加谈不上除魔卫道仗剑三尺而行侠。
    他只是不想再受到城里街道上同龄孩子的欺辱罢了。
    仅此而已。
    所以在那一年昆仑招募弟子的时候,偷得些许碎银子的王小二打着如意算盘报了名。
    想学得些许守住客栈老本的本事,实在不济也要认识结交那么几个剑阁弟子,日后他从老爹手里接管了客栈,也好凭借着这层浅薄关系而得到剑阁同门庇佑。
    谁知天生璞玉的王小二悟性极高,一朝学剑而无师自通,更是在日后诸多次的七十二峰论剑之中从无败绩。
    他无欺人之心,更不愿受人欺凌,便误打误撞成就了自己从无败绩从无胜绩的中庸之道美名。
    小王师兄这一尊崇的称谓也随之而来。
    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一切,不过是无心栽柳罢了!
    否则,他也不会在帝无泪寻上门之后而出于不愿树敌的心思重新回归山门担任天池剑侍……
    见帝无泪无纠缠不休的再战之心,也没有任何追责的意思,小王师兄远远的执了一礼:“此战论平!”
    此战论平!
    又一战论平!
    小王师兄礼罢,随着帝无泪抬头望星河。
    星河棋盘之上圣人的对弈已然收官,但却未见胜负分晓。仔细观望去,竟发现有一劫藏于官子之中。
    此劫一旦触发,则可令势均力敌的其中一方满盘皆输。
    此劫何在?
    没有人知道此劫何在!
    就连两位置身其中的圣人也断不出应此劫之人会是谁,这或许正是当局者迷吧。
    或许,也是圣人收官至此而彼此纷纷停手所静静等待的真相。
    “真相是什么?”剑阁掌门摘星老人想起昔年往事,忽望着遥坐对面的观星,没来由地说道。
    这世上若是有人能听懂这句话真正的含义,怕也就是登昆仑与他坐而论弈的观星老人。
    观星老人凝视着摘星客说道:“真相,便是她入了这摘星阁以后再没有出现过!是你亲手杀了她!”
    想起昔年往事而怅然若失的摘星老人摇了摇头。
    他的神色变得有些冷峻:“杀她的人不是我。而是你,师兄!”
    师兄!
    摘星老人竟在唤观星老人师兄!
    一身修为通圣的剑阁掌门难道是星河对弈乱了心神开始胡言乱语?
    没有人会相信这种可能,就连被唤作师兄的观星客也不会相信。
    这一声‘师兄’回荡在摘星阁里久久不绝,就像是数千年前挥抹不去的记忆画面。
    那观星老人易行川目露寒霜。
    他遥望着摘星老人久久而没有说话。
    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对这一声突兀的师兄称谓,老道易行川竟没有辩驳!
    “那年剑阁有两徒,熵为剑故,焓为情故。这熵是谁,焓究竟又是谁,师兄可还辩得清楚?”剑阁掌门继续说道。
    “师尊为你我二人取名时曾说过,混乱者为熵,沉稳者为焓。”老道易行川说道。
    “好一个混乱者为熵,沉稳者为焓。
    昔年剑阁有两徒,沉稳者为兄,混乱者为弟。
    沉稳者平庸,混乱者灵韵。
    那次论剑,天赋卓越的师弟让剑而惜败于勤奋刻苦的师兄。你说剑阁两徒之中,下山历练的第一人是谁?”摘星老人带着质问的目光说道。
    “自然是脚踏实地勤修剑道的沉稳者!”观星老人说道。
    “沉稳者为焓!沉稳者为兄!我这一声隔了千年的师兄,唤的可有错处?”摘星老人的目光愈发的凌厉。
    他看着神色淡漠的观星老人:“第一个下山遇青鸾的人是你!”
    “答应师尊接掌剑阁的人也是你!”
    “红鸾离我而去之后,闯入昆仑山观星阁求见的人同样是你!”
    “而你却亲手杀了她……”


第六十六章 七 人
    摘星阁里没有风,更无风声入耳。
    摘星阁里只有两位昔年同门的剑道圣人,两位圣人在隔遥相视。
    相互冷视!
    楼阁中回荡着剑阁掌门摘星老人的惊人话语,久久不绝。
    如果洛长风师兄弟以及离落在此,定会为摘星老人所言之剑阁故事真相而感到惊错。
    因为与老道易行川同车而乘时,他们曾亲耳听过另一种回忆与叙述。
    那是一个与剑阁掌门摘星老人所述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故事。
    在那个故事里,剑阁下山的第一位门徒是剑熵,是师兄剑熵,是师兄摘星老人,是如今昆仑七十二奇峰的剑阁掌门。
    可就是这位剑阁掌门突兀的唤了时隔千年而再度登昆仑的观星客一声师兄。
    然后他说第一位下山历练的人是观星!
    心死之后而独奉剑道接任剑阁掌门之位的人是观星!
    最后在星阁里杀人的人也是观星!
    当年红鸾闯山所入的楼阁,一直都是观星阁!
    这竟是剑阁故事的真相?
    疯癫千年迷失心智的老道易行川若在昔年应了剑阁老祖之命执掌昆仑坐拥观星阁,怎会在后来身负重伤流落千年?如今的昆仑七十二峰之主又是如何落入摘星客中?
    ……
    登山为了却千年恩怨的观星客仍旧是一言不发。
    他就这么端坐在阁中。
    里没有持子,双眼也没有观那止于收官的盘星河棋局。
    他像是在沉思。
    像是在回忆昔年剑阁真正的往事:“我,杀了青鸾?”
    ……
    昆仑七十二奇峰纷纷点亮了灯火。
    在遮天夜幕与星河棋盘之下,昆仑诸脉那如同繁星般散布每一座剑峰无数房屋角落的灯火别有一番瑰丽壮观。加上昆仑诸峰之奇险陡峻高入云霄,那些灯火之光宛如星辰倒影,令人不禁赞叹。
    青梅煮酒进行至此时此刻,算是完美地收官。
    入天池而选剑,那除六位天池剑侍之外仅剩的七个名额也都有了归主。
    论剑台上力压来自四海八方群英的独臂离落。
    违背己心来自书院川字门那对擅使刀的师兄弟。
    帝王盟潇洒不羁不可一世寻到小王师兄最终却与映月战平的帝无泪。
    远道而来拥有神凰血脉的妖族公主,以及持金莲一路传道的佛宗门徒,还有那沦为剑道傀儡的柳烧天。
    七人之中,无论是帝无泪还是师兄,无论是佛宗门徒一念还是妖族公主凰儿,亦或是那双目无神的燎原剑,对于剑阁七十二峰诸多弟子来说,对于所有聚集天墉城乃至昆仑脚下煮酒观剑的修行者门来说,确实无可争议实至名归。
    在那天阁的评语之中,这几人可都是与修王道剑的剑阁首徒牧云剑城齐名的人物。
    将来能力压天下群雄荣登天阙榜的人杰自然拥有入星陨峰天池取剑的资格。
    最起码剑阁主峰弟子心中服气!
    而洛长风与离落二人则就不比帝无泪等人了。
    先不说断臂的废柴昆仑剑奴奇遇之后逆袭而一路高歌力压诸多对的离落令人费解,只论洛长风与牧云剑城九天峰巅的一战结局,就令无数剑阁弟子谩骂与质疑!
    他们当然不会开动脑力奇思妙想地以为九天峰巅论剑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幕后操纵,而导致无数剑阁弟子敬仰尊崇的牧云剑城落败于护院刀与莲生诀下。
    青梅煮酒不是书院招生,更没有类似江满楼那般家底败不完的纨绔子弟之王莅临光顾开后门,破坏规矩。浣花洗剑那是真刀真枪的比拼实力修为,而且仅有的七个名额可以获得进入天池选剑的会。
    对于修剑之人来说,剑阁乃是剑道圣地,可对于剑阁七十二奇峰来说,天池便是名剑圣地,圣地之中的圣地。
    这仅有的七个名额可不是什么高价钱可以买来的。
    更何况青梅煮酒的背后,真正的洗剑人从来都不是十三位入天池的人选,而是两位恩怨纠缠数千年的圣人!世上仅存的两位剑道圣人!
    可令此间恩怨一笔勾销的人,这天下绝无!更遑论其他……
    当剑阁首徒王道剑败于一柄朴实无华的刀与诡异莲花之下的消息传开时,环山无尽青梅林以及七十二诸峰之上可谓是各种猜疑声犹如决堤洪水般滔滔不绝泛滥成灾。
    “大师兄怎么会败?”
    “万千王道剑气势绝天,区区一个书院小子有何能耐与牧云师兄抗衡?”
    “定然是那书院川字门的师兄弟联以二对一,才让大师兄大意着了道!”
    “对,定是如此!”
    “此等卑劣行径为我辈修剑之人所不齿!”
    “建议取消那书院宵小之徒入天池取剑的资格!”
    “……”
    剑阁无数弟子的愤懑之情自是不言而喻。
    不过他们也都是明白人,不会真的吵闹着将洛长风与师兄二人取消资格驱赶下山。
    即便内心不愿意接受王道剑落败的事实,却也不得不遵守青梅煮酒的规矩。
    这便是养剑修心的剑阁弟子。
    ……
    星陨峰灯火通天。
    冰凉的山风送来钟鸣鼓乐。
    剑阁四门三堂诸多位修为精湛高深的长老引着来自天阁与帝王盟甚至是七州域某些世家的强者登上了星陨峰顶,进了恢宏大金殿。
    在那巨大金殿正门前方有一片天坑。
    天坑周围边缘铺满了坚硬无比的磨剑石。
    磨剑石上方,横越天坑而架着一把巨形黑剑。
    远远望去,那片奇特的天坑像极了双膝跪地双托举着巨剑呈交金殿的剑阁弟子,躯体雄伟而威凜不凡!
    此天坑便是当年无数星陨之后经术字门能工巧匠雕琢而成的天池。
    亦是浣花池!
    如今的浣花池是一座倒剑塔。
    深埋于星陨峰中的倒剑塔。
    传闻浣花池供奉着剑阁数千年底蕴历史之中曾出现过的无数把名剑,无论昙花一现也好名垂千史也罢,总之那些剑利如神兵!
    天池临近诸峰之上以及磨剑石周边早已是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无数人翘首以盼。
    金殿之内有位精通易字门五行术数奇门阵甲的帝王盟流沙,命人于殿中央摆放了十三支灯烛。
    十三支灯烛占据星位围猎圆形。
    灯烛中央有一座木雕的小塔竖立,宛如众星拱月之阵。
    金殿之外忽然想起一道惊呼,紧接着无数道惊呼随之传荡开来。
    殿外的轰动传入金殿之内,辽阔而恢宏的金殿气氛瞬息凝结了起来,一双双眼睛开始目不转睛的锁死着大殿中央的奇门阵。
    “来了……”
    那位来自帝王盟精通奇门术数的大流沙眯了眯眼睛。
    金殿中央的十三支灯烛瞬纷纷点亮。


第六十七章 请师兄乘剑
    人群躁动的星陨峰巅迎来最动人心魄的时刻。
    八百背负长剑的剑阁弟子高举着烈焰火把列阵而至。
    那些身着青衫的剑阁弟子一出现便有序的分作两队,将天池周围所有围观的修行者,隔绝了天池边缘数百米之外。
    紧接着,剑阁六位天池剑侍以及从青梅煮剑会上获胜取得入天池资格的七位翘楚,一共十三道傲然的身影在无数道目光之中齐齐现身。
    十三道身影在天池旁停下了脚步。
    他们的正对面,那恢宏的金殿之中走出来三人,那是剑阁四门三堂里的三堂之主。
    十三道身影之中的洛长风遥隔着天池望向那金殿门外石阶前的三名剑阁强者,粗略估计这三位堂主的实力都应在化劫境浸淫已久。而且剑道一途属行字门道,战斗与生存的能力比起同境界的书院六字门道师,不知要强上多少。
    洛长风不禁有些感叹。
    如若剑阁两位圣人之间没有纠缠千年难消的恩怨,那这昆仑七十二奇峰在摘星客与观星客这对儿师兄弟的经营带领之下,怕是连帝王盟都难以望其项背。
    思虑及此的洛长风看了看身旁满头白发的师兄一眼。
    想着今后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崎岖坎坷,也断然不会与师兄刀兵相见手足相残。
    他们会一起共同守护书院。
    他们皆是书院传承者,亦同是书院护院人。
    “怎么了?”察觉到洛长风逗留颇久的目光,师兄皇甫毅低声问道。
    “没事。”洛长风收回了目光,又望向身前横着一把巨大黑剑深不见底的天坑接着道,“想来是要入天池了。”
    三位剑阁堂主于金殿前免不了一番客套与恭贺。
    日复一日逢梅时煮雨经年而不改的陈词之后,位于中央的那名御剑堂主便是简要明了此次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