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英雄传-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佛造型**,设计巧妙,排水设施隐而不见,使它历经千年风霜,至今仍然安坐在滔滔江水之畔,静观人间的沧海桑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世界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
(摘自网页:http:///geography/shijieyichan/sanji/leshan。html)
………………………………
长江概况
长江概况
中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北纬33°28’,东经91°08’),源头冰川未端海拔5400余米。干流流经青、藏、川、滇、鄂、湘、赣、皖、苏、沪等10个省、市、自治区,在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支流还流过甘、陕、黔、豫、浙、桂、闽、粤等8个省、自治区境内。干流全长6300余公里,长度居世界第三位;流域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流域大部分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多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多年平均入海水量近1万亿立方米,占中国河川径流总量的36%左右,水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亚麻逊河和刚果河,相当于黄河水量的20倍(祥见世界大河水量比较表)。
长江水系发育,支流数以千计,流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49条,嘉陵江、汉江、岷江、雅砻江4大支流的流域面积均在10万平方公里以上。长江中下游是中国淡水湖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主要有鄱阳湖、洞庭湖、大湖、巢湖等。
长江干流从江源至湖北省宜昌为上游,长约4500m公里,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河道经过高原山区和盆地,金沙江和三峡河段多高山深峡,水流湍急。气候分属青藏高寒区和亚热带季风区。主要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等。
宜昌至江西省湖口为中游,长938公里,流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其中枝城至城陵矾河段习称荆江,荆江河道婉蜒曲折,又有“九曲回肠”之称。主要支流有清江、洞庭“四水”(湘、资、沅、澧)、汉江、鄱阳“五水”(赣、抚、信、饶、修)等。
湖口以下至长江口为下游,长835公里,流域面积13万平方公里。安徽省大通以下受海潮影响,水势和缓。江苏省江阴至长江口为河口段,江面宽由1200余米扩展至91公里,呈喇叭状。主要支流有青戈江、水阳江、滁河、秦淮河、黄浦江等。淮河的大部分水量也经京杭运河汇入长江。
长江中下游两岸平原和丘陵海拔较低,冷暖空气南北活动无阻,东亚季风活动非常明显,气候四季分明。河道特征时束时放,形似藕节,开阔河段多有心滩出露,河道分汊。长江中下游两岸有干堤3100余公里。支民堤和海塘数万公里,还建有大小40处蓄洪区,以减缓洪水威胁。至1992年底止,已建大中小型水库4.5万座,总库容近1400亿立方米,发挥着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综合效益。
长江流域灌溉面积1467万公顷,占耕地的63.3%,占全国灌溉面积的30%。长江流域水能资源极富,可开发量达1.97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1万亿千瓦时,在世界上仅次于巴西。己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在建的三峡水利枢纽将装机1820万千瓦,居世界之首。长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发达地区。1992年底,拥有人口3。98亿人(占全国34%),耕地3。48亿亩(占全国24%),粮食产量1.55亿吨(占全国35%),水稻产量占全国70%;棉花产量占全国1/3以上,农业产值占全国32%。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区、鄱阳湖区、太湖地区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
长江流域有城市185座,非农业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城市有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昆明、长沙、杭州、南昌、贵阳等。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产业带在逐步形成。1992年工业产值占全国34.5%,钢铁、机械、有色、石油化工、电子、轻纺等工业均占全国重要地位。
长江水系有通航河道3600余条,通航总里程5.7万余公里,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52.6%,其中1000吨级以上航道3042公里。宜宾新市镇以下2900多公里可全年通航轮船。重庆以下可通行1500吨级船舶;宜昌以下可通行3000吨级船舶;汉口以下可通行5000吨级船舶;南京以下可通行万吨级海轮。
(摘自网页:http://changjiang。whlib。/hscj/cjgk。htm)
==================================
长江源头一滴水
长江全长六千三百余公里,在世界上仅次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非洲的尼罗河。长江源头位于青藏高原腹心。这里地势高亢,空气稀薄,气候恶劣,交通险阻,人迹罕至。源头地区有洁白如雪的雪山冰川,连片的沼泽地,热气蒸腾的泉群和地球上海拔最高的、间有湖泊分布的大面积风积沙丘。长江源区由正源沱沱河,南源当曲,北源楚玛尔河组成,沱沱河流与当曲汇合在一起以后,叫通天河。通天河流经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河道较为顺直,水量充沛。通天河在玉树接纳巴塘河后进入西藏自治区与四川省交界处的高山峡谷之间,称为金沙江。金沙江流经著名的横断山脉区。地势自西北逐渐向东北倾斜,群山绵亘,山岭之间的峡谷成“V”形,深达两三千米,江水如万马奔腾,穿行在深切的峡谷之中。与金沙江相邻的怒江、澜沧江,相互之间距离最近处仅七十多公里,三条江平行南流。金沙江穿过云贵高原北侧,流到四川省宜宾市。当它和北面流来的岷江在宜宾汇合之后,才称为长江。
长江从四川宜宾到湖北宜昌,俗称川江,宜昌以上是长江的上游。荆江是长江中游从湖北省枝城到湖南省城陵矶这一段河道的俗称。长江过武汉,经黄石,下九江,在江西省鄱阳湖湖口,结束了中游行程,便进入了最后的河段——下游。
长江年入海量近一万亿立方米,是黄河的二十倍左右,占我国所有江河年入海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在世界上仅次于南美州的亚马逊河、非洲的刚果河(扎伊尔河)。长江干流流经青、藏、滇、川、渝、鄂、湘、赣、皖、苏、沪等十一个省、市和自治区,自西而东,横贯中国腹部。它的支流则南北延伸,还分布到甘、陕、豫、黔、桂、粤、闽、浙等八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流域面积广达一百八十万平方公里,是黄河流域的两倍半,约占我国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它在黄河、淮河和珠江之间形成一个庞大的水系。长江源头到入海口的总落差有五千八百多米,丰沛的水量加上巨大的落差,使长江的水能蕴藏量达到两亿六千八百万千瓦,占我国水能蕴藏量的百分之四十。
长江水域辽阔,现有水面面积约一亿三千万亩,接近我国淡水总面积的一半。
长江流域的森林资源也很丰富,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无论从哪方面讲,中国的长江无愧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河流。
==================================================
长江源头照片:http:///kply/cj/y3。htm
………………………………
重庆的寺庙
重庆的寺庙
(摘自网页:http://daping。/NewsInfo。asp?id=1082)
寺庙
重庆华岩寺
华岩寺位于重庆市西南郊九龙坡区华岩乡大老山,因寺南侧有一华岩洞而得名。民间传说古洞中石髓下滴成水花,故称华岩,或曰清初僧人圣可挂锡于此,夜梦五色莲花大如车轮,因有华岩之名。
华岩寺岩高百丈,形状如笏,雄伟壮观。环寺岗峦起伏,群山如莲,又有天池夜月、曲水流霞、万岭松涛等八景。全寺由大老山的大雄宝殿、接引殿和华岩洞三部分组成,建筑总面积近万平方米,寺院占地七十余亩,有房三百余间,殿阁巍峨,山水依傍,茂林修竹,泉水潺潺,被誉为巴山灵境、川东第一名刹,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每天8:00~18:00开放。
乘车路线:距市区23公里,乘222路公共汽车可达。咨询电话023…65313086。
罗汉寺
罗汉寺位于渝中区民族路,是全国汉族地区重点佛教寺庙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重庆市佛教协会所在地。其间的古迹、造像等,都具有中国文化的传统规模和佛教特征,在繁华的渝中区,形成一道祥和安宁的风景线,一年四季游人不绝。
罗汉寺内景观依次为四大天王像明碑、古佛岩、罗汉堂、弥勒阁、大雄殿、藏经楼、方丈室、禅堂等。罗汉堂内造像总计524尊,皆泥塑像。罗汉寺拥有大量藏经、文物和字画,其中有珍本《碛砂藏》和《频伽藏》。寺院门前有明朝天启三年(1623年)石碑一通,刻“西湖古迹”四字。门内通道两旁石壁名“古佛岩”,长二十余米,上有不少佛像浮雕,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8:30~18:00开放。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及佛教节日举办宗教活动。
乘车路线:4015路电车或103、104、105、111、112、122路公共汽车和105路观光(外环)车可到。咨询电话023…63814089。
慈云寺
慈云寺位于南岸区玄坛庙狮子山麓,濒临长江。寺门左侧卧一石刻青狮,与长江对岸的白象街遥遥相望,素有“青狮白象锁大江”之说。寺始建于唐代,重修于清乾隆年间,原为观音庙。1927年云岩法师募资扩建,更名慈云寺,是当时全国惟一僧尼合庙的佛教寺院。
慈云寺建筑具有中西风格,在中国佛教寺院中独树一帜。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普贤殿、三圣殿、韦驮殿、藏经楼、钟鼓楼等。慈云寺所藏文物玉佛、金刚幢、千佛衣、藏经、菩提树等并称五绝。藏经楼藏有稀珍本的影印宋版《碛砂大藏经》一部计6362册,以及佛教经典、金绣佛挂像、千佛衣、古代指书指画和日本早年出版的全套佛像影画等。还有一棵国内罕见的菩提树,系六十年前自印度移植,如今已枝繁叶茂。树下池内有雕塑莲花一朵,上立释迦太子像,四周塑有九条龙,口喷清泉,曰“九龙浴太子”。
开放时间:8:00~18:00开放。
乘车路线:304路公共汽车到五院车站下,步行10分钟可达。
清真寺
重庆***教堂清真寺,位于渝中区中兴路,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该寺为明万历年间侍郎马文升主持修建,现为市***教协会所在地。
清真寺内存有***教圣训。有阿訇主持宗教活动。每逢斋月节日,教友聚此祈祷诵经。每周星期五为“聚礼”日。
乘车路线:109、301、303、306路公共汽车可达。寺内设有招待所和清真餐厅。
天主教若瑟堂
天主教重庆教区主教座堂若瑟堂,位于渝中区民生路,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正中经堂面积约500平方米,可容纳1000余人。另有服饰、祭器物一间。
若瑟堂经堂内,两排大柱托着乳黄色厅顶,华灯高悬,烛光交映。正中有彩塑耶稣、圣母、若瑟像,两壁有十四幅耶稣苦修油画像。陈设典雅华丽,气氛庄重肃穆。若瑟堂每个主日都会安排三台弥撒。逢重大祭祀活动,有千余教友来堂参加弥撒仪式。
乘车路线:401路电车,413、418路汽车可达。
老君洞
老君洞道观位于重庆市南岸黄桷桠附近的老君山上,是重庆的重要道观。数百年来,每逢初一、十五或清明佳节,香客朝山,游人踏青,道观内香烟氤氲缭绕,山路上行人络绎不绝。
整个庙宇依山造殿,凿崖成像。主要建筑呈“玄”字型依山盘旋而上。庙区占地300多亩,造像30余尊,有三清殿、灵官殿、三丰殿、玉皇殿、真武殿、吕祖殿、邱祖殿、观音殿及斋堂、客堂、经堂、戏台、戏楼、藏经楼、丹房等,文物古迹以老君洞、三丰洞、纯阳洞、石猴洞、三圣洞、燃灯洞等最具特色。庙宇慈航殿上雕刻有碑铭“真武传道”,三清殿前石刻有“玉龙捧圣”。老君洞道观内多崖刻佛道故事图像,其中以九龙碑和八难岩两处石刻浮雕最具艺术价值。另有摩崖石刻文字多处。
乘车路线:老君洞位于南山风景区,距市中区南岸二公里。
大足圣寿寺
圣寿寺位于宝顶山大佛湾右后侧,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乃名僧赵智凤主建的密宗禅院。原称五佛崖,扩建后用现名。原寺已废,现存寺院为明、清建筑。圣寿寺依山建造,殿宇巍峨,雕饰精美。主要殿堂有天王殿、玉皇殿、大雄宝殿、经殿、燃灯殿、维摩殿等。明永乐年间,在该寺南侧修建20余米高、八角四重檐的“万岁楼”。
圣寿寺在明、清时香火鼎盛。寺内刻有大佛湾造像雏形,当是大佛湾造像蓝本。
………………………………
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风景区简介
长江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风景旅游大峡谷——长江三峡风景区。
长江三峡风景区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它西起奉节的白帝城,东到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
长江三峡,各具特色,各显奇妙:瞿塘峡雄,巫峡秀,西陵险,共同构成了一幅壮观瑰丽的画卷。
瞿塘峡山势雄峻,两岸之山,上悬下陡,如斧削而成,有的峰高1500公尺。夹江峭壁,甚为逼仄,致使江宽不过百米,最窄处仅几十米。其中夔门山势尤为雄奇,堪称天下雄关,因而有“夔门天下雄”五字镌于崖壁。山势之外,瞿塘水势亦“雄”,它“锁全川之水,扼巴蜀咽喉”,有诗称之“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江水至此,水急涛吼,蔚为大观。对瞿塘峡的山水之“雄”,清代诗人何明礼有一首诗写得至为贴切:“夔门通一线,怪石插流横。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
夔门,又名瞿塘关。两岸高山凌江夹峙,是长江从四川盆地进入三峡的大门。夔门两侧的高山,南名“白盐山”,北曰“赤甲山”,拔地而起,高耸入云。近江两岸则壁立如削,恰似天造地设的大门。白盐山系因粘附在岩石上的水溶液,主要含钙质,色似白盐而得名;赤甲山因含有氧化铁的水溶液粘附在风化的岩层表面,此山土石呈红色,如人袒背,故名赤甲山。隔江相望,一个红装,一个素裹,可谓奇景。两座山都是石灰岩,长期的风剥雨蚀,使两岸岩壁好似刀削斧砍一般,形成十分秀丽的片段景观。面江迎风之绝壁陡岩,虽然寸草难生,而各现异彩,这些色调和晨曦、晚霞、明月交相辉映,形成了“赤甲晴晖”、“白盐曙色”和“夔门秋月”等胜景。杜甫有诗咏那赤白两山: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枫林桔树丹青见,复道重楼锦锈悬。这里河宽只有百余米,把滔滔大江紧束得象一条沟壑,而通过的流量往往多达每秒五、六万立方米。“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杜甫用一“争”字,活画出夔门的赫赫水势。当轮船驶出瞿塘峡西口后,您走到船尾,抬眼望去,全景式的夔门雄姿便展现在您的面前。这时是摄影留念的最佳角度。现在,临江的石壁上,还刻有孙元良的“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十个行书大字,李端浩的篆刻“巍哉夔门”和行书“夔门·瞿塘”均历历在目。
巫峡幽深奇秀,两岸峰峦挺秀,山色如黛;古树青藤,繁生于岩间;飞瀑泫泉,悬泻于峭壁。峡中江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