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世界唯一魔法师-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不难?”朱拂晓看向李纨:“可是我没有头绪。”
“此事交给我就是了。”李纨笑着坐在朱拂晓身边:“另外再给我五百人手调遣。”
“那我就看看你的本事,你若能真助我神化,我便许你长生永存。”朱拂晓目光灼灼的看着李纨:“到那时,你我做一对神仙眷侣,岂不是快哉?”
“长生?何其虚幻。天人也不过寿数八百而已。只是你要知道,你若是想要神化自己,就等于有了破绽,你的香火就是世家攻讦你的最大破绽。你日后对付世家,还需要按照规矩来。否则这些混账想要成全一个人或许做不到,但毁掉一个人还是很容易的。毕竟天下间话语权都在世家手中。”
“你先助我立下信仰再说。”朱拂晓道。
“明日你就看好了。”李纨笑了笑。
李纨第二日在院子中召集八百军士,暗中吩咐了一阵之后,八百军士化作寻常百姓装饰,悄无声息间消失在院子里。
然后李纨又来到施粥的棚子,以朱拂晓口令,暗中吩咐了一声,下达了数道命令。
于是在人群中不知何时有消息流转:
路人甲:“听说了么?清河太守朱拂晓,证就了无上天人妙境,成为了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天人。”
路人乙:“胡说,我听人说,朱太守已经成神了。当日朱太守在清河郡的一座山头证道,浩浩荡荡天雷覆压十里大地,数座大山都被夷为平地。”
“真的假的?”
立即有人被吸引了过来,转眼就汇聚了一大群人。
清河郡施粥,几十万百姓都汇聚在一处,才有消息传出,便立即吸引了一大票闲汉的注意力。
大家每日里吃吃粥,闲着也是闲着。爱听八卦,喜欢扯家长里短,乃是国人的天性,自古至今皆如此。
尤其是‘三人成虎’更准确的描写出了国人的天性。
才一开口,众人便竖起耳朵聚了过来。
“那还有假,我跟你讲,知道咱们吃的粮食是哪里来的吗?那是咱们朱太守施展五鬼搬运大法给取出来的。要知道当初清河郡遭了兵灾,整个清河郡府库被盗取的点滴不剩,我等百姓诉求无门,眼睁睁的就要被活生生饿死的时候,就是朱太守施展神通,为我等百姓开辟出了一条生路。”
“不错,朱太守确实神通广大,当初三十二路反贼齐聚清河,摆下了‘惊天动地震鬼神’大阵,朱太守率领五千大军,召唤风雨雷电弹指间便破了大阵。”
“……”
讲故事不难,尤其是朱拂晓还有诸般实例,更是将周边百姓听的如痴如醉,将朱拂晓夸赞成唯一的在世真神。
故事一经传出,便立即发酵,在无数百姓中流转,众人越传越邪乎,直吹的朱拂晓神人无双长生不死,有诸般种种不可言述的神通。
耶稣自吹自擂,吹出个耶稣神教。
佛门自吹自擂,吹出无数的仙佛菩萨。
道门自吹自擂,吹出了无数的神仙。
朱拂晓乃当世唯一天人,有神通加持其身,更有无数人的有心吹捧,暗中有人加以引导,再加上百姓吃着朱拂晓的米粥,得了朱拂晓分的田地,一个个更是感恩戴德。
百姓本来就是愚昧从众,有八百人带头立下香火牌位日夜祭拜,数十万百姓很快就自发学得有模有样。
不过十日时间,整个清河郡三十多万百姓已经全民信仰。
甚至于有的人干脆直接化作朱拂晓信徒,开始为朱拂晓传道。
时常会有人看到,朱拂晓的信徒不断给众人洗脑:
“诸位,仙佛不能赐给我等粮食,叫我等续命,叫我等老少妻儿活下来。朱太守却不断施粥,给我等活下来的机会,朱太守就是我等心中的真神。”
“一粥一饭,当思太守之恩。”
“每次吃饭之前,我等都需祈祷一番,感恩太守恩德。”
“当初那些世家无良,将粮价暴涨五十多倍,眼睁睁的看着我等饿死,是朱太守不知自何处取来了粮食,将我等带出绝境。”
日日夜夜洗脑,整个清河郡数十万百姓,都化作了朱拂晓的泛信徒。
按照律令术,信徒划分为三个级别,第一个级别就是泛信徒。
信仰各路真神,就像是二十一世纪的百姓一样,未必真的信,只是口头喊一句口头禅的性质。
第二个基本就是:虔诚信徒。
第三个级别就是:狂信徒。
全民信仰,虽然对于朱拂晓未必有多信,但终究是确认了朱拂晓‘神’的地位。
只要由人变成神,接下来就简单多了。
全民泛信,有六成是虔诚信徒,三成是狂信徒。
李纨洗脑做得好,朱拂晓本身也确实为百姓谋福祉,做了很多好事情。
尤其是城外南山,被天雷夷为平地,无数百姓特意跑过去观看,更是对朱拂晓越加追捧吹嘘。
这些日子信仰之池的信仰之力增加的很快,整个信仰之池内充满了金黄色的雾气,雾气似乎在发生某种微不可查的转变。
“怎么样?”李纨自门外走来,一双妙目看着朱拂晓:“我做的还不错吧?”
她看不到信仰之力的反馈,只能从百姓的表现上去做一个大致的判断。
朱拂晓眯起眼睛:“不错。我或许可以趁机在加一把火。”
朱拂晓拿起案几上的两份文书:“其中一份文书快马加鞭送到朝廷,请太子杨昭主持,加封我为道门真君,传召天下。其中一文给我师兄袁天罡,就说我要在青牛观的庙宇中,加上一尊神灵。”
“太子杨昭哪里好说,可是你要在青牛观的庙宇内享受香火……”李纨眉毛一挑。
“青牛观历代祖师享受得香火,难道我会比青牛观的历代祖师差吗?”朱拂晓问了一声。
听闻这话,李纨眨了眨眼睛:“说得倒也是。青牛观历代祖师终究不过是凡夫俗子罢了,而你已经超凡脱俗,称之为一句在世真神也不为过。”
朱拂晓笑了笑,后世张三丰能封神,他朱拂晓有真正的神通手段在人前显圣,难道还比不得张三丰?
朱丹下去安排,一日时间,两封书信飞出。
太子府
杨昭正在与韦云起看着下面递上来的折子。
杨昭忽然放下纸笔:“想不到,一个天人妙境,竟然吓得塞外各国联合起来,隐约中达成同盟,暗中针对我大隋天朝。”
“当初朱拂晓突破天人妙境的威势,殿下又不是没有看到。想来就算太古时期的轩辕大帝复活,蚩尤魔神在世,怕也不过如此吧?轩辕与蚩尤二位始祖皆被神话,有吹嘘成分。可是朱拂晓的神威,却天下各大宗师亲眼所见。”韦云起看向杨昭:
“只要朱拂晓在,我大隋永世不倒。”
正说着话,忽然天空飞鸟振翅,一只鹰隼落在了不远处的鸟笼上。
有侍卫快步上前,解开鹰隼脚上的竹筒,拿出一封书信递给了杨昭:“殿下,清河郡朱拂晓送来书信。”
“朱拂晓的?拿来看看。”杨昭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不知这厮有什么事情,到真是叫孤好奇。”
正说着话,侍卫已经将书信递了上来,由韦云起拆开。
第440章 赦封道君
“朱拂晓这厮是……”韦云起看着手中书信,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这厮简直心比天高,居然要与道门各家祖师相提并论,这厮好大的野心。”
说着话将书信递给了杨昭,杨昭面无表情的看完书信,然后整个人陷入了沉思:“若论实际,朱拂晓修为通天彻地,比肩道门祖师,将自己赦封神灵也未尝不可。”
“只是活人封神……”杨昭面色迟疑:“他到底想要做什么?”
不论朱拂晓做什么,不过是加封一个名号罢了,对于朝廷来说也就是一道法旨的事情。
“此事交由我操办,只是一道圣旨罢了,倒也不难。”杨昭拿着书信直接站起身:“我去进宫面见陛下。”
对于朝廷来说,此事不难,只是一道圣旨的问题,堪称是举手之劳。
现在朱拂晓突破至天人妙境,之前在清河郡内突破天人妙境之时,其威能近乎于神祗,乃是大隋镇压国运的存在。
可以说只要朱拂晓存在一日,大隋便可国运永存,没有人能撼动大隋的运道。
朱拂晓就是大隋的定海神针。
别看现在各大世家指使着这群盗匪闹腾的欢畅,但对于朱拂晓来说,不过是弹指便可剿灭的存在,永远都上不了台面。
只要有必要,朱拂晓随时都可以降临,对那群盗匪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只是没有必要罢了。
盗匪犹若野草,春风吹又生,只要不将盗匪崛起的根源剿灭,不将孕育盗匪的温床彻底化作灰烬,所有的剿灭与杀戮毫无意义。
杨昭连夜入宫,第二日清晨便有宦官,持着圣旨自奉天殿走出,对文武百官宣读圣旨。
“陛下有旨,青牛观有道人朱拂晓,道法无边品德高尚……特加封清原妙有真君,钦此。”
宦官宣读完圣旨,自然有朝廷小黄门将圣旨传遍九州,向九州大地传播了去。
青牛观
袁天罡正在闭目,体悟天地间的玄妙感应,寻找天人合一的锲机。
忽然一道雄鹰啼叫,将其自修行中惊醒,此时猛然抬起头看向天空,只见一只海东青落在金殿一角。
“朱师弟的海东青。”袁天罡上前将海东青腿上的竹筒拿下,然后眼神里露出一抹凝重:“朱师弟竟然想要活人封神,获取香火气数……这,自我道门建立,从未有过此等先例啊。”
“我师父呢?”袁天罡忧心忡忡的将书信拿在手中,走出门看向了打坐练功的小道童。
“师叔祖在山中采气呢。”小道童连忙站起身恭敬一礼。
袁天罡没有多说,只是拿着书信一路来到后山,遥遥便看到周身紫光缭绕,吞吐龙珠的袁守诚。
袁天罡不敢打扰,站在远处等候。待到一刻钟后,才见袁天罡将龙珠吞服,然后睁开眼睛,声音震动山谷间的云雾,似乎夹杂着一种难以言述的龙吟在其中:“过来吧。”
“师傅。”袁天罡面色恭敬的对着袁守诚行了一礼。
“你不在观中好生修行,来后山作甚?”袁守诚问了句。
“朱师弟来信了。”袁天罡将手中书信递了过去。
袁守诚接过书信,看了一眼后才道:“他怎么忽然要香火之气?”
“莫不是突破天人妙境后,需要借助香火之气修炼?”袁守诚问了一声。
不愧是比袁天罡多活了几十年,袁守诚思考问题的角度,不是袁天罡能比的。
袁天罡思考的是将朱拂晓供奉上去,会不会坏了规矩,惹得观中诸位长老不满。而袁守诚思考的是朱拂晓要香火之力有什么用,对于修行有什么作用。
袁天罡不语,他虽然突破至宗师,但天人妙境距离他来说,依旧还是太远了。
“师傅,朱师弟的要求,咱们要不要答应?”袁天罡小心翼翼的道。
“你觉得你能抗拒朱拂晓的意志吗?”袁守诚看向袁天罡。
袁天罡闻言一愣。
“这世上除了天子,没有人能明面上抗拒朱拂晓的意志,这可是天下第一人。”袁守诚道了句:“叫人下去准备吧。”
“若诸位长老阻止呢?”袁天罡有些迟疑。
“增加一个牌位,对于诸位长老来说,有影响吗?”袁守诚问了句。
“没有。”袁天罡想都不想。
“那不就是了,大家又没有利益冲突,众位长老又不是傻子,岂敢与朱拂晓做对?”袁守诚指点着袁天罡:“诸位长老可都没有傻子。朱拂晓是与鬼神抢饭吃,管众位长老什么事?”
“去办吧。不过是日后青牛观下辖的道观中增加一尊雕塑而已。记得将此事通传天下,并且将朱拂晓的事迹编篡成册,供天下信徒膜拜礼赞。”袁守诚道:
“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尽善尽美,一定要做到最好。”
袁天罡领命下山,才来到山下的道观内,忽然只听门外急匆匆的脚步声响,一个小道童慌慌张张的自门外而来:“观主,大事!大事!。朝廷的钦差来了。”
朝廷的钦差?
袁天罡一愣,然后随着小道童来到道观前,只见朝廷数十官差打着依仗,正在中央大殿前等候。
“青牛观一干人等接旨。”小黄门手托圣旨,高声道了句。
观内大小数百个道士纷纷跪倒在地。
只听小黄门道:陛下有旨,加封朱拂晓为‘清原妙有道君’尔其钦哉。
圣旨落下,袁天罡心神震动,眼睛里露出一抹不敢置信:“朱师弟果然是个算无遗策的人,竟然双管齐下,将一切全都算进去了。”
道君是什么?
道门的道君只有一位,那就是太上老君。
现在朝廷竟然直接将朱拂晓地位拔高至太上老君的地步,直接一步登顶,消息一经传出,天下各大道观必定要翻了天。
这不单单是加封朱拂晓为青牛观的道君,而是整个天下所有道观的道君,所有道门的道君。
朱拂晓这是直接光明正大的接管了天下道门的统辖之权,凌驾于天下各大道门之上,将南北天师道都压了下去。
将朱拂晓赦封为道君,与太上道君等同,日后天下各大道观,皆要为其塑造雕像,供奉其中。
就像是天师道,供奉的太上老君,然后供奉的自家祖师张道陵,以及历代祖师。绝不会去供奉青牛观、老君观的历代祖师一样。
但是现在朝廷将朱拂晓直接拔到太上的地位,天师道不管乐意还是不乐意,在大隋这个朝代,就必须将朱拂晓这位等同于太上老君的道门真君供奉上去,叫其享受香火。
“大势已定,没有人能抗拒朝廷的意志。”当圣旨落在袁天罡手中的时候,袁天罡心中卷起这个念头。
确实大势已定!
老君观
李淳风跪地接过手中圣旨,不由得双目失神:“朱师弟这般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天人境强者在乎的绝不是一个道君虚名,那么这香火与天人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
天师道
张瑾接了圣旨,看着圣旨上的字迹,许久不语双目失神。
“大哥,朱拂晓欺人太甚。”一边的张岫看着张瑾手中圣旨,气的破口大骂:“这朱拂晓有何德何能,也配与太上道君相提并论?也想爬在我等头上,接受我等顶礼膜拜。”
“师弟慎言。”张瑾训斥了声,慢慢将圣旨卷起来:“这可是两千年来唯一的天人。十八岁的天人!就算古之黄帝、蚩尤也远远不及。况且,咱们门中也不是没有关于天人的记载,在咱们记载中的那些天人强者,也及不上朱师弟万一。那日朱师弟证就天人的异象你又不是没看到,朱师弟绝不是普通的天人强者。”
“此事对咱们来说,有利无害。对于青牛观来说,却是吃了个闷亏。”张瑾嘴角翘起:“自从朱拂晓证就天人妙境之后,青牛观一家独大飞速扩张,压得天下各大道观、佛庙喘不过气。为什么?还不是仰仗朱拂晓的神威。就因为青牛观里出了一个朱拂晓。”
“现在咱们也供奉朱拂晓,日后朱拂晓是整个道门的朱拂晓,呵呵……朱拂晓都是被供奉在牌位上的人了,总不能以大欺小坐歪了屁股,咱们日后面对青牛观的压力大大减小,现在才是真正的公平一战。”张瑾挥了挥手中的圣旨:
“更何况,谁能抗拒的了朝廷旨意?朱拂晓寿数八百载,大隋还有八百载气数,日后又是一个西周。朱拂晓证就天人,也确实有资格位列神祗一流。”
“其实想想,庄周、道陵等祖师,也尚未证就天人妙境,再想想朱拂晓,就会去了所有偏见,以真正公平的眼神去看待朱拂晓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