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陇右小卒 >

第175章

陇右小卒-第175章

小说: 陇右小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位皇子造反谋逆,一死一被贬为庶人,最受陛下宠爱的魏王李泰,却被夺取了所有的恩宠,被贬为区区莱阳郡王,后在朝中大臣的提议下,才改封为了顺阳王!

    李泰一下就从最受宠的皇子变成了一个没有封地的杂号藩王,可以说是掉入深渊了!

    之后就是晋王李治成为储君,李二安排了一群自己最信任的官员成为了李治最可靠的班底,这无异于托孤了!

    在之后就是佛道两门在长安的争斗,虽然因为李二的缘故,这一场争斗暂时以道门的获胜为结束了,但明眼人谁不知道佛道两门的争斗,不过是被李二以自己无上的权威暂时压制了罢了!

    佛道两门的争斗就像是一处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虽然因为李二这一颗巨石暂时压住了,但谁都知道一旦巨石不在,到时候爆发出来的威力,将会更加的恐怖!

    每年的除夕李冰都会一个人在书房里思索着这一年的得失,同时会派人将这一年发生的诸多大事编纂成册,也算是做了一部李家的唐史。

    但李冰的目的却并非是为了名传千古,只不过是想着自己来一趟大唐,总要看看自己为这个时代带来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

    直到现在为止,李冰发现自己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过,因为李二的权威太大了,整个天下都因为他一人的心思而动,即便如李冰,也难以去影响李二分毫!

    李冰和李二的关系一直都是矛盾的,李冰既想要改变一下这个时代的遗憾,但是却又害怕自己成为一个螳臂当车的笑话。

    这样矛盾的心里,让李冰对于李二一直是若即若离的,即无法全心全意的效忠于李二,但现在却又无法彻彻底底的远离李二的笼罩。

    这样矛盾的心里,也让李冰即便为大唐履立战功,但却始终无法身居高位!

    李冰如今的兵部尚书之职虽然看起来身居高位,但在大唐的权利核心,无法参预朝政,始终就距离权利的核心差着一层若即若离的薄膜。

    或许李冰一下就能冲破这一层薄膜,成为大唐真正的权利核心,但也有可能像其他的正三品大员一样,一辈子止步于此!

    (读者QQ群号:,欢迎进***流剧情,并且大量招募配角!已签约上架放心观看!最后是,求推荐,求月票,求订阅)

    陇右小卒

 第三百九十四章 备战备战

    一进去贞观十八年,整个大唐的风气陡然一变,似乎去年才发生得李承乾谋反等事,就像是发生在许多年之前一样。

    整个大唐都开始了为一件事情做着准备,那就是东征!

    因为前隋三次东征皆铩羽而归,这让大唐对于平定高句丽一事,拥有着难以言表的热情!

    其余不论,单单是大唐于高句丽边境上的十万大军二十余年的整戈待旦,就已经表明了大唐对于这位东边邻居的觊觎之心了!

    原本贞观十七年大唐就要准备攻略高句丽了,但因为大唐内部的诸多事情,这才耽搁了一年,但如今大唐境内风调雨顺,自然不可能再容高句丽在辽东之地,安心发展了!

    李冰这位兵部尚书的工作也一瞬间就变得忙碌了起来,不光是准备粮草,训练大军!

    单单是辽东寒冷的天气,就让李冰无比的头疼,这一次东征可不像李冰之前那次一样不过几千人趁着冬季寒冷突入高句丽境内,犹如马贼一般的烧杀劫掠一番,然后就要逃掉!

    这一次大唐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整个辽东半岛彻底成为大唐的一个州县,让国境上的十万大军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所以单单是冬季棉衣之类的军需品的准备,就让李冰烦透了!

    李冰当初那五千十六卫精锐,也就是数量不多,因为那一次每个人单单是身上抗寒的衣物,换算成铜钱的话,就不下十贯钱!

    要知道大唐一个步卒全身装备加到一起也不到十贯!

    而这仅仅是那五千人防寒保暖的衣物而已!

    这一次大唐自然不可能再像李冰那样在高句丽最寒冷的季节杀入辽东半岛,但根据前隋失败的教训,前隋的三次病败皆是因为随着战争的发展,辽东的天气就会越来越寒冷!

    与其说前隋的百万大军是被高句丽击溃的,倒不如说是被辽东半岛寒冷的天气击溃的!

    高句丽人只需要坚壁清野,困守坚城,只需要守住一个夏天的进攻,辽东半岛的冬天一到,这时代没有什么样的军队能在这样的季节继续战斗!(插一句,最近在看《跨过鸭绿江》,给我看哭了不止一次!)

    即便强如大唐,也不可能像李冰之前那次一样为几十万大军提供冬季足以保暖的冬衣!

    更别说几十万大军的粮草供给问题了!

    从去年开始,大唐就在山东、幽州之地建造了数个常平仓,目的自然是为了能够保证几十万大军的粮草供给。

    但几十万大军的人吃马嚼,每一天消耗的粮草数量都将是个庞大的数字!

    以大唐现在的粮草供给能力,供应二十万大军的粮草供给已经是极限了!

    但任何一个有一定军事才能的将领都知道,凭借二十万大军,是不可能攻下整个高句丽的!

    高句丽和大唐边境上的边军就有不下二十万大军,再加上国内的诸多军队,整个高句丽足有近五十万大军!

    再加上大唐是进攻方,士兵数量和对方持平尚且十分有难度,更别说区区二十万了!

    但这一战却是非打不可,所以如今也没有人再去讨论打不打的问题,而是如何以最少的士兵数量和最快的时间内打赢!

    丁忧的房玄龄也被李二搬了出来,同时散骑常侍、清苑县男刘洎也被任命为侍中,中书侍郎岑文本和马周也被一同任命为中书令。

    岑文本和马周这两人的升迁并未超出大多数人的意外,之前的中书令刘敏慎已经被任命为工部尚书,这两人升任中书令也算应有之义。

    但清苑县男刘洎的升迁可就有些超乎很多人的想象了,因为刘洎当初可是支持魏王李泰的,同时也是出自南阳刘氏,按理说其不配侍中之职。

    其实这件事并不难想,李二这一次御驾亲征的想法已经在心里想了许久了,所以在出征之前李二怎么可能不将大唐内的诸多势力都安排好?

    所以刘洎升为侍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之后李二的手笔就连李冰也是大吃了一惊!

    黄门侍郎褚遂良特赐参预朝政!

    褚遂良出身于河南褚氏,可以说是山东门阀之中比较重要的一门,以李二一贯打压山东门阀的情形来看,褚遂良这一次参预朝政,可以说是真正的大手笔!

    因为这无异于李二亲手将打压了十几年的山东门阀,再一次送进了权利的核心!

    再加上从丁忧之中被召回的房玄龄,如今大唐的权利核心之中可就有些混乱了!

    各方势力基本都占据了一定的话语权,无论是关陇集团的房玄龄和张亮、长孙无忌,还是山东门阀的褚遂良,以至于蜀中集团的刘洎!

    一旦李二率军东征,李冰都能想象到时候监国的太子李治,会有多头疼了!

    那时候的大唐朝局,也就不亚于后世湾湾的立法会了!

    真是想想就够热闹的!

    当然这一次山东门阀和蜀中集团付出的代价也不可谓不大!

    蜀中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在源源不断的将蜀中新粮送进长安,然后在用水路转运到河间一带的常平仓之中。

    山东门阀这一次更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几乎整个山东河南一带民间所存的存粮都被搜刮一空,只为即将开始的东征大军提供足够的粮草供给!

    不仅如此,今年自过了年开始,刑部尚书张亮就一直在全国进行清扫吏治的问题。

    在百骑司的辅助一下,单单是张亮派人在大唐各地的贪官污吏家中搜刮到的钱粮就不下几十万贯!

    同时长安一带也开始了惩治违法乱纪的皇室宗亲,以及勋贵世家的行动,领头的就是中书令马周!

    马周出身贫寒,所以对于那些为富不仁的皇室宗亲以及世家勋贵之人,向来就是最为看不惯,命他清理长安一带的侵占百姓土地,以及诸多违法乱纪之事,可以说是最为合适不过了!

    马周带着百骑司、大理寺、以及李二的圣旨,仅数日就将整个长安搅得鸡犬不宁,好在马周还知道李二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为了大军搜刮到足够的钱粮罢了!

    所以这一次清理的力度并不十分的严苛,这才让整个长安的皇亲、勋贵、世家、官员们长舒了一口气,反正只要能用钱摆平,对于这些人来说,问题就都不大!

    (读者QQ群号:,欢迎进***流剧情,并且大量招募配角!已签约上架放心观看!最后是,求推荐,求月票,求订阅)

    陇右小卒

 第三百九十五章 发兵辽东

    看着山东、河南、河间一带的粮草储备数量之后,李冰对于这次西征也算是有了几分信心。

    李二这次也算是举全国之力进行东征了,从去年开始大唐水师就一直在往河间一带运送粮草,再加上关中、山东、河南、蜀中等地的粮草,这一次若是败了,整个大唐可以说是几年之内都别想在进行大规模的战争了!

    冬十月甲寅,安西都护郭孝恪率兵焉耆,生擒焉耆王突骑支,并且送往了长安!

    看到这份军报,李冰也仅仅只是微微一笑,李家在西域的马贼去年就已经派往了更西边,但也仅仅只剩下一两个李家宗亲之人统帅,其余的李氏家臣和李家宗亲都被召回了关中。

    这股力量李冰是没必要再掺合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自然是血腥黑暗的,但如今李家已经成了一个庞然大物,也就没必要再插手马贼这一流着血的买卖了!

    更何况如今西域可不仅仅只有李家这一伙马贼,长孙家、三原李家等等七八支马贼在西域纵横,那些人可不像李家这一支还有点底线,那些人可是毫无底线的!

    再加上郭孝恪在西域坐镇,李冰虽然看不上郭孝恪此人,但郭孝恪也算是大唐的明将之一,再加上郭孝恪身边一定有百骑司的一位统领,李家在西域有那么多人,瞒不住百骑司的人!

    所以将李家的人撤回来,也是无奈之举。

    大唐即将东征高句丽,一个相对平稳的西域也是李二想要看到的,所以才有了郭孝恪成为安西都护的事情。

    灭焉耆只不过是李二给西域诸国的警告罢了,郭孝恪不可能让自己的五万大军在西域那样广袤的土地上无所事事的,剿匪一定是郭孝恪下一步要做的事!

    李冰这才在去年郭孝恪前往西域的途中,派三叔李青去将西域的马贼里的自家人给召了回来,并且将西域的马贼送往了更西边。

    若李冰中原之事不成,这批马贼将成为泾阳李家最后的退路!

    所以李冰将三叔派了过去!

    三叔可以说是泾阳李家最值得信任的人了,所以李冰和三爷爷才把三叔李青派了过去。

    这也是三爷爷最后能为李冰做的一件事了,三爷爷已经八十多岁了,现在平日里除了昏昏沉沉的晒晒太阳之外,就只剩下了教导李七夜读书。

    但三爷爷一天里清醒的时候都不到三个时辰,剩下的不是在睡觉就是在昏昏欲睡的忆往昔。

    三叔年轻的时候也是前隋时期天下有数的大儒和剑侠,年轻时候自然有许多许多的故事!

    而且三叔当年是经历过泾阳李家的兴衰起落的,所以心中的事情自然极多。

    李七夜最近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在三爷爷清醒的时候,将三爷爷年轻时候的诸多事迹都一一记录下来。

    李冰觉得三爷爷这样不世出的人物,不应该默默无闻的为李家操劳一辈子,到最后却什么都没留下,这个世界应该记住三爷爷的一生的!

    贞观十八年十一月壬寅,李二到达洛阳宫,同时程知节被任命为兵部尚书,至此李冰也就猜到自己将要率军出征了!

    十一月庚子,陛下命令太子詹事、英国公李绩任辽东到行军总管,自柳城出兵,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辅助他。

    刑部尚书勋国公张亮任平壤道行军总管,率大唐水师自莱州出发,左领军常何、泸州都督左难当辅佐他。

    同时征调天下兵士,又招募到府兵十万,同趋平壤,征讨高句丽!

    泾阳侯李冰,率五万右武卫骑兵,以及长孙冲、李崇义、程处默、孟合、尉迟宝林等人各自麾下的一万骑兵作为前军,将在所有大唐军队的前面率先攻入高句丽!

    李冰将任汉江道行军大总管!

    十二月辛丑,被就放到黔州的李承乾死了。

    死因是病死的,黔州本就是人烟稀少的贫苦之地,李承乾这样的人赶到黔州活不长也很正常。

    贞观十九年春二月庚戊,李二亲率六军自洛阳出发。

    之后命令太子李治留在定州代天子处理国政,同时命令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太傅房玄龄、侍中刘洎、中书令马周、太子少詹事张行成、太子右庶子高季辅、黄门侍郎褚遂良、工部尚书刘敏慎等七人共同掌管机要事务。

    同时任用礼部尚书安德郡公杨师道为中书令。

    杨师道乃是李冰的大舅哥,可以说在明面上李杨两家的头脸人物了。

    三月壬辰,李二从定州出发,司徒太子太师兼检校侍中、赵国公长孙无忌、中书令岑文本、中书令杨师道一同跟随李二。

    夏四月,李二率领诸路大军行军大总管于幽州城南誓师,大宴六军将士后,各路大军才一路朝着东北出征而去!

    结果各路大军才刚出征几日,中书令岑文本就死在了李二军中。

    但这些事跟李冰都没关系了,因为李冰所率领的九万大唐精锐铁骑此时已经踏过了大唐于辽东的边境,冲入了高句丽境内了!

    再一次踏上辽东这块熟悉的土地,李冰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激情,在后世就是东北人的李冰,对于辽东这块地方的天气,简直再熟悉不过了!

    在李冰看来,这就是后世自己的家乡一般!

    尤其是当诸多兄弟们都跟着自己一起策马狂奔的时候,李冰的内心更是充满了无尽的激动!

    在长安这么多年,李冰很少有现在这样在广阔天地策马奔腾的机会了!

    “李兄,你我兄弟此番再入辽东,定要杀他个天翻地覆才行!”长孙冲如今也留起了一绺胡子,看起来是十分的英俊潇洒!

    李崇义在一旁也是哈哈大笑道:“哈哈哈哈……是极是极!大爷我在长安的苦日子可过够了,这次必须在辽东捞个够本才行,哈哈哈哈……”

    孟合在一旁却是沉默了许多,成为十六卫骑军统领之一的孟合,如今已经是右卫副将军了,这么多年几乎就差一步就要成为十六卫大将军之一了!

    看似没有后台的孟合能混到这个级别,李冰在后面没少使劲,同时孟合自己自然也是十分努力的!

    “都多大的人了,这么多年你们真是一点都没变!就不能成熟一些么?”尉迟宝林本来就要被调到金吾卫中做副将,未来要接尉迟敬德的班的,结果因为这一次的西征,尉迟宝林还是被调入了李冰的军中。

    (读者QQ群号:,欢迎进***流剧情,并且大量招募配角!已签约上架放心观看!最后是,求推荐,求月票,求订阅)

    陇右小卒

 第三百九十六章 速破盖牟城

    听着这几个人熟悉的声音和谈话的内容,李冰浮现出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