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小学生 >

第168章

大明小学生-第168章

小说: 大明小学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在这时,突然有人惊喜的叫道:“秦老弟!你怎得在这里?”
  秦德威闻声转头望去,原来是县学同窗高长江,喜欢充带头大哥又动辄挨揍的南京太白楼少东家。
  没想到回了江南,见到的第一位故人居然是这位。
  秦德威大笑着迎上去,反问:“我刚刚过江到这里,应该是我要问你,你在这里作甚?”
  高长江答道:“特来参加录遗之试!”
  原来如此!秦德威恍然大悟,难怪有这么多读书人扎堆。他自然知道录遗是什么,顾名思义,就是收录遗才。
  每次乡试之前,大宗师都会特别开一次考试,没有获得乡试名额的秀才可以来参加。
  大宗师从中选拔出被遗漏的优秀人才,特别批准参加乡试。
  一般录遗考试地点在省城,南直隶比较特殊,有两次录遗,一次在对应东南的句容,一次在对应西北的太平府,生员可以就近参加。
  高长江说完自己,又奇怪的问道:“你连录遗都不知道,又为何出现在此?”
  秦德威只简单的说:“特为拜访大宗师而来。”
  高长江秒懂,也笑道:“去年春天把你升到了廪生,然后你就一直消失着。
  按理说,你这样投机取巧之人早该降等了,只是教官和学官都没动你!”
  秦德威挥挥手:“不与你废话,你且帮我找个地方住,我先去考院拜访大宗师!”
  高长江连忙又道:“句容我有个同姓远亲老前辈,乃是成化二十年的进士,单讳一个平。
  今天他的高园开了游春雅集,大宗师也过去了,所以你想拜见大宗师,得去高园!”
  “知道了,我这就去看看!”秦德威又说:“你先帮我寻觅个住处,然后在高园见面。”
  这时候,又有几个读书人从身边路过,一边走一边议论:“听说今日高园十分热闹,南京城最当红的柳月姑娘也来了!”
  这句正好被秦德威听见,愕然的对高长江说:“他们说的名字是柳月?杨柳的柳,明月的月?我没听错吧?”
  高长江点点头,“没错,就是柳月这个名字。你这一年不在南京不知道,这柳月横空出世,红得发紫啊。”
  秦德威简直不敢相信,两年前是他把柳月送到王怜卿家陈老鸨那里学艺的,身契还在自己手里呢。
  才学了两年,就柳月那三流绿茶水平,凭什么红啊?难道还有什么黑内幕?
  莫非是同名?秦德威又确认说:“是不是与王怜卿同一个妈妈的柳月?”
  高长江又叹道:“对啊,柳月也是那陈老鸨推出来的人。
  可是你的老情人王怜卿,再加上秦淮四美一起,都没柳月姑娘受读书人追捧。”
  秦德威:“……”
  自己也就离开了一年,这南京城娱乐圈怎么就变得看不懂了?


第三百七十五章 社会毒打
  秦德威实在是很好奇,对高长江问了句:“那柳月到底有何特别出色之处?”
  高长江答的很简单:“她会作诗啊!”
  就这?著名诗人秦德威觉得,作诗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吧?
  高长江继续解释说:“她并不是找个人代笔写几首,然后发出去就算自己的作品,那样的都是自抬身价糊弄人的。
  而这位柳月真的会作诗,在各种场合里,能指物即兴而作!”
  秦德威稍稍意外,柳月还有这样的能力?当初她跟着徐老三在族学听了几年课,看来没白学啊。
  “诗写的怎么样?”秦德威还是很好奇的问道。
  高长江觉得秦德威还是不理解其中意义,强调说:“写的怎么样并不重要,关键是她真能写!
  这样一个如花似玉的美人,能与文人互相唱和,这是多么难得!所以读书人才会狂热的追捧柳月!”
  人肉作诗机秦德威这才明白了意思,这道理就是,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很多读书人明明家里有娇妻美妾,为什么要出来找乐子,很大程度上还不是追求谈恋爱一样的精神享受。
  但风流才子都听过不少,有谁听说过风流才女?
  真有文学能力的才女实在太罕见了,而且很多还都是深宅闺秀,风流不起来的。
  而秦淮旧院那些当红的美人,所学技艺主要是歌舞推拉弹唱为主,最多有点诗词鉴赏,而写诗作词就力有不逮了。
  所以柳月这样的既能抛头露面风流又能才女的,就真物以稀为贵了,难怪迅速蹿红。
  秦德威纯粹是对柳月好奇,并没想着要怎么样。毕竟他来到句容,是为了找大宗师,没什么比乡试问题更重要。
  打发了高长江去帮忙找住处,秦德威又按着指点,到了城北高园。
  园子大门没人拦着,秦德威跟着人流顺利进去,沿着路径走了一段。
  这园子外面一半景致取法自然,都是水渠树林花草,人工建筑很少。
  但再里面走,远远的就看到,有无数读书人堵在一栋楼外。
  秦德威稍加思索就明白了,大宗师何鳌人就在高园,读书人当然就趋之若鹜!
  但凡来句容的读书人,谁不想求大宗师提携?包括他秦德威在内,不也是为了落实乡试名额吗?
  如果大宗师深居衙署内院,大部分人或许还不得其门而入,可大宗师既然出来了,那就要拼命抓机会。
  所以就有数百读书人,摩肩擦踵的堵在楼下,主人家可能一开始也没想到会出现这样情况。
  然后就有仆役搬了桌子出来,摆上两套笔墨纸砚,对着读书人们叫道:
  “我家楼中位置有限,实在无法让朋友们都进去,所以就只能筛选了!
  请朋友们按次序写下今日雅集诗词,然后拿到里面请大宗师看过,作品入眼的才可入楼拜见!”
  掌握前途命运的大宗师就在里面,读书人们没人敢造次,只能照办。
  秦德威本来是不耐烦的等待的,他相信自己只要大喊一声“我是秦德威“,立刻就能获得特权。
  再细想了一下,他又忍住了。自己找大宗师,与其他人目的一样,就是来走后门的。
  还这么高调的话,不但太拉仇恨了,而且影响不好,会导致人人都议论自己走后门,成为众矢之的。
  于是秦德威唏嘘不已,没想到自己也到了为名声所累的时候啊。
  然后他就老老实实的站在人群里,排队等待着前面的人写完诗词。
  如今秦德威个头长起来了,在人群里也不像原来那么醒目。
  大部分人都在议论纷纷,讨论诗词应该怎么写。这个诗词相当于拜见大宗师的敲门砖,不慎重不行。
  秦德威旁边另一个士子等待无聊,便自来熟的找秦德威搭话说:
  “这位朋友,你觉得今日这雅集诗词,应当如何切入为好?”
  秦德威转头看去,却见是一个头顶唐巾的年轻人,生的一双好剑眉,鼻如悬胆也十分醒目,就是双眼欠缺神采,显得美中不足。
  虽然没多大兴趣与人聊天,但秦德威也闲着没事,就随口应付着回答说:“我看此地引河入园,活水异于它处。
  故而可以从水入手,阐述园林之盛,毕竟水乃天地之间的灵性所在,借水或可咏物发志。”
  那人对诗词功夫也有点心得,反驳秦德威说:“差矣差矣,江河湖海这些地方水才是主体,而园林之水不过是搭配点缀,岂能喧宾夺主?
  我看应当着重描写山林逸趣,杂以宴集喧闹,通过对照引发感慨,实现心灵共鸣!”
  秦德威撇撇嘴,直接喷了回去:“你这种思路已经俗烂无比,了无新意,十个人里有八个这么想。
  若要在雅集中出人头地,须得另辟蹊径,出新出奇才是。”
  那人显然不同意秦德威的看法,又回应道:“什么叫俗烂?自古以来,诗词主题就那么些!
  可以说,每一种笔法都有无数人写过,难道我辈就不写诗词了?归根结底,还是要看笔力如何。”
  秦德威懒得再说什么,文科的东西,尤其是理论的东西,辩是辩不出什么结果的,反正手底下见真章吧。
  这时候也轮到两人上去了,便一人捏着一支笔,并排站立,各自埋头提笔写诗。
  两人都是有腹稿的人,直接一气呵成写完。
  “可否让在下拜读一二?”唐巾士子很好奇秦德威写什么,不见外的提出了要求。
  秦德威皱了皱眉头,拿起诗稿说:“还是算了吧。”
  自己今日写下诗词只是为了进去拜访大宗师,又不是为了扬名或者与别人比拼。
  秦德威将诗稿递给仆役时,那唐巾士子突然凑了过去,抬眼就看。
  结果只看到两句:高园好客常倒屣,宗师声名动寰宇……
  雾草!唐巾士子感觉自己受了巨大欺骗,这少年朋友说了半天创作理论,最后写出来的竟然是个拍马的诗!
  忍不住对秦德威质问道:“刚才你口口声声所说的水之灵性呢?”
  秦德威被质疑的挺不爽,突然就夺过对方仍放在桌上的诗稿,扫了一眼,只见上面写道:盛世高园拜何公……
  雾草!这不也是拍马的诗吗!秦德威质问道:“那你刚才口口声声所说的山林逸趣呢?”
  唐巾士子完全没有不好意思,哈哈一笑说:“彼此彼此,你是怎么想的,我就怎么想的。”
  秦德威摇摇头:“谁跟你彼此彼此了?我跟你不一样,你比不了的。”
  “切!”唐巾士子不屑的嗤之以鼻,“你以为你是谁!”
  两篇诗稿送了进去,没多久就看到仆役过来,恭恭敬敬的对秦德威说:“大宗师有请!”
  唐巾士子大吃一惊,他们两人呈上的都是拍马诗,凭什么只放了这个少年人进去?
  他拉住秦德威叫道:“我胡宗宪不服!为什么你就能获得青睐?”
  胡宗宪?听到是个历史名人,秦德威就好心解释了一句:“我说过了,我跟你不一样。
  你呈上的只有诗词,而我仅仅是借个由头署名,真正呈给大宗师看的,只是我的姓名而已啊。”
  二十二岁的胡宗宪顿时感受到了,什么叫来自社会的毒打。


第三百七十六章 顺利过关
  秦德威入楼,又拾阶而上,却见二楼已经零零散散坐了十几人。
  此时秦德威眼里也没别人,只认准了提学官何鳌,上前行个礼道:“学生秦德威见过老宗师!”
  正所谓,老师偏爱好学生,古今皆然。而秦德威就是那种“好”学生,或者说优质学生更为恰当一些。
  对这样的学生,一般提学官都不会刻意为难的,现在多照顾一分,将来就多三分人情。
  再说秦德威与何大宗师还有源自徐妙璇他爹那边,以及前年对付潘太监的香火情。
  何鳌捏着秦德威的诗稿,貌似不满意的说:“文衡山鼓吹你是当今江左第一,你就学了这些逢迎笔法糊弄我?”
  有促狭的人叫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大宗师面前,焉敢不低头!”
  秦德威很不好意思的对何鳌说:“这一年去了京师,大部分时间都潜心跟着翰林张学士学习,没多少机会练习吟诗作词。
  只是又多次被夏桂洲公叫去,帮忙捉刀写应制诗,便习惯成自然了。”
  何鳌呵呵笑道:“不愧是去京师深造过的,说这些充门面的话也大有长进。”
  两边其他人听到这里,就一起陪着笑了。心里半信半疑的,秦德威真的有这么厉害?
  任何时候,都不乏有红眼病的。在座人里有个叫马骏的,乃是高园主人的亲戚,所以才能列坐其中。
  此人曾经在嘉靖十年时与秦德威一同考过府试,还结了点怨气。但一直到去年,他才考中秀才。
  见何大宗师对自己爱搭不理,但却与秦德威说说笑笑,马骏肚子里就冒酸水。
  忍不住就说了几句:“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乡试而来。你秦德威在外旷学一年,肯定没有乡试资格吧?除非大宗师特别开恩,赏你一个乡试资格。”
  对秦德威的来意,大家都心知肚明,还能是什么目的,肯定与外面那好几百人一样。
  但没有忍口头说来,一般懂事的人不会去坏别人的事。
  可这个马骏就这样把潜规则大剌剌的说了出来,直接点出了秦德威的意图,这就很恶毒了。
  这就相当于一种挤兑,会让爱惜羽毛的何大宗师的表面功夫很难做。
  对这种小角色,秦德威懒得直接理睬,多看一眼都是输!
  他只对何鳌说:“我在京师文会上,因为理念不同驳了王慎中,吏部主事李开先为替王慎中出气,出言辱及我父母。
  我便又冲动动手殴打了李开先,最终朝廷判决,令大宗师对在下予以训诫。
  然后我替冯恩在廷鞫答辩时,指斥首辅张孚敬、次辅方献夫、前吏部尚书汪鋐。
  又导致朝廷追责,再次有御批判决,发大宗师予以训诫!”
  这几句说出来,整个楼上鸦雀无声。
  秦德威随口提出的这些名字,对于地方普通士绅而言,大都是高不可攀的大人物。
  所以大家既震惊又难以理解。震惊的是,秦德威在权贵满街走的京城,为何还能如此嚣张?
  难以理解的是,秦德威对待那些官员的态度,又是打又是骂,最后就只是个“训诫”?
  皇帝也好,朝廷也好,现在竟然是这么宽容的吗?
  等众人消化并脑补完毕,秦德威又道:“所以学生此次前来拜访大宗师,专为领受训诫而来,以完复朝廷诏旨!”
  何鳌无语,你在京师搞的这么大,自己还能训诫什么?训诫你以后不要装逼了?训诫你以后要闭嘴不许再参与朝堂之事?
  其他人也齐齐看向何大宗师,不知何大宗师会怎么处置。
  沉吟半晌后,何鳌就说:“其一,扣掉你秦德威今年廪粮,以儆效尤!”
  按照制度,官府每个月发给廪膳生员六斗米,以为资助鼓励。这就是生员自嘲的“为六斗米折腰”。
  可秦德威在意的不是扣除今年廪粮,而是表达出来的其他含义。
  只说扣除廪粮,没说别的,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自己还是保住了廪膳生员的位置?不然哪里来的廪粮?
  何鳌的话还没有完,“第二,乡试之前,你每个月到我这里一次,接受本官教训!顺便禀报你的动态,本官要监督你的改进情况!”
  每个月找一次大宗师?众人恍恍惚惚,不知道这是惩戒,还是回护了。
  秦德威还能说什么,再次行礼道:“学生知道了!”
  在这公开开场,又这么多人看着,何鳌也不想与秦德威表现出太多关联,挥手道:“你且下去吧!记得下个月来受教!”
  秦德威浑身轻松,没想到这么容易的就搞定了。
  他又不是傻子,能看得出大宗师对自己的刻意袒护,那么重新确认了廪生身份,乡试名额就不是问题了。
  这时候他才有心思扫了一遍席间人物,然后略感奇怪。刚才在街上时,就听说柳月要现身,怎么没看到人?
  就在这时,有个仆役上楼来,对高园主人家禀报道:“老爷!南京城里的东桥公似乎有急事,又把柳月姑娘请回南京去了!”
  然后又见仆役掏出份书信,对主人家说:“那位东桥公特意写了书信,说是赔罪致歉!”
  东桥公就是南京文坛老盟主顾璘,他这样的举动,显然是冒犯人了。
  但顾老盟主在南京及周边文坛地位高,有资格任性一下,何况还亲笔写了书信赔罪。
  主人家苦笑连连,他所能做的,就是把这事遗忘了。
  而秦德威听到仆役的话后,感觉一头雾水,顾老头这个举动真的怪异。
  自己近一年不在,顾老头这又是想整什么幺蛾子?不惜得罪这边的人,也要把柳月请回去助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