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小学生 >

第184章

大明小学生-第184章

小说: 大明小学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刘家门子也很苦恼的说:“我家老爷不在城里。”
  前日刘大司马是在部院议事时,临时决定去句容,并非官场上人人都知道。
  东城御史瞬间秒懂,难怪秦德威在尚书官邸前如此嚣张,敢情是大司马根本不在。
  秦德威就指点说:“大人你如果真不知如何是好,不妨站在一边看看就行了!
  但请放心,事情会有人解决的!若还不放心,将这事上交给三法司也可,速速派人去禀报!”
  东城御史十分狐疑,你秦德威居然还想惊动三法司,这么不怕事情闹大?
  也是巧了,秦德威刚说完三法司,南京刑部尚书周伦就出现了。
  本来三法司衙署都远在太平门外,即便去喊人也未必能及时喊过来。
  但周尚书今日为了“政治危机”的事情,去拜访守备太监晏宏,恰好路过附近。
  看到出了乱子,又听说秦德威在这里,周大司寇真吃了一惊。
  前日不是传言秦德威去了句容么?怎么此时又现身在这里?
  所以周尚书不能不过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再说还涉及到刑名事务,即便他现在不管,以后官司弄不好一样要打到自己面前。
  扫视了一眼现场,周伦就官威十足的呵斥道:“传唤一个人,也需要来这么多差役?还沿街大呼小叫,惊扰民众,成何体统!”
  周大司寇这话并不是对着某一个人说的,而是对着全体衙役。
  但秦德威主动回应说:“来了这么多差役,还让罗衡跑了,可见人少了更不行啊!”
  真是好有道理,周伦竟然有几分无言以对的感觉。
  罗衡见到来了一个大人物干涉,胆气又壮了些,也敢稍微从里面靠近大门了,但仍不敢走出大门。
  他高声答道:“有人意欲加害我,怎能不逃?”
  秦德威当即就反驳道:“一派胡言!谁怎么加害你了?”
  罗衡列举说:“山陕会馆门前有人行凶,西边城门扬言封堵西商,种种不利合起来看,难道不是意图加害?”
  秦德威不屑一顾的说:“山陕会馆门前管事被打,听说是两个花街忘八打手干的啊,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至于西边城门要封堵西商,那是谣言,徐老指挥已经辟谣了!
  也就是你杯弓蛇影,听到一些风言风语消息就以为别人要加害你!
  你这叫被迫害妄想,也是你自己心虚的表现!
  那可就值得揣摩了,你为什么会心虚?你做了什么心虚的事情?”
  雾草!罗头领终于觉察到自己可能被愚弄了。
  那种一连串坏消息的风雨欲来声势,以及几十个衙役登门的威吓,难不成都是假的吗!
  他忍不住怒道:“我能心虚个什么?难道我就不能想着自保么?
  城里谁不知道你秦德威和江宁县的关系,我若贸然束手就擒,岂不是进了龙潭虎穴?”
  秦德威忽然哈哈大笑,让人莫名其妙。
  这时有个拿着牌票的差役突然走上前几步,“抱歉,我们是上元县的差役!”
  罗衡:“……”
  这踏马的又是什么鬼,怎么又冒出个上元县!
  秦德威憋住了笑,嘲弄道:“还说不是被迫害妄想?明明是上元县要捉拿你,你却一直在幻想江宁县迫害你!”
  踏马的要不是大门外堵着几十个对方差役,罗衡连冲出去与秦德威同归于尽的心思都有了。
  他也忽然明白了,难怪自己留在江宁县县衙的眼线一点也没用,原来今天动手的差役是上元县的!
  这时候,“当当”的几声锣响,上元县齐知县的仪从队伍也到了。
  从秦德威穿越到现在已经四年了,南京城里绝大多数官职都换过人了,唯有隔壁上元县齐知县一直没有动。
  在理论上,大明官员的职位是三年一任,在同一个位置上最多可以干三任九年,称为考满。
  但实际上很少有真做满九年的,而上元县的齐知县眼看着就有这种趋势了,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还嫌这里不够热闹?周大司寇皱眉问道:“上元县你又来做甚!”
  齐知县走到南京兵部尚书官邸大门外,指着大门里的罗衡,愤怒的说:
  “我上元县动用了多达上百差役,竟然都拿不到一个人!
  这简直触目惊心、骇人听闻!我这个知县怎能不亲自来看看!”
  周尚书又是无言以对,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看就有不同的解读……
  他很精明的判断出,从这个说法风格来看,齐知县与秦德威绝对是一伙的,说不定连说话都是秦德威教的!
  又听到秦德威插嘴说:“这并不奇怪,此人若有豪贵之家庇护,当然就难以捉拿了!
  自古以来,皆是如此!齐县尊你难道没发现,门前地上还躺着几个受伤衙役吗?”
  齐知县摘下了自己的乌纱帽,盯着兵部官邸大门,厉声喝道:“古代尚有不畏豪强的强项令,难道我大明就没有吗!”
  周尚书冷眼旁观,看到这里时暗暗吃惊。
  雾草啊!这气氛,突然就凛然起来了!
  刘大司马只怕要不好过,自己必须也要注意立场了!
  想到这里,周尚书就问道:“上元县你大张旗鼓捉拿这个姓罗的,究竟是什么名目?”
  齐知县滴水不漏的答道:“有生员秦德威到上元县状告罗衡,其一,指使他人诬告良善,有构陷攀诬之罪!
  其二,强迫店铺叫歇,扰乱城中秩序,有煽动民变之罪!其三,肆意散布谣言,有妖言惑众之罪!”
  秦德威连忙现场补充说:“再加一条,官商勾结,横暴不轨,有枉法之罪!”
  众人只觉开眼了,告状还能现充?
  齐知县盯着周尚书,对新补充的“官商勾结”罪名回应说:“这条涉及上官,上元县多有不便,还需要请部院大臣来主审!”
  秦德威冷笑道:“南京部院乃是官官相护的风气,他们只会互相包庇,还不如去向守备太监检举!”
  南京刑部尚书周伦周大司寇站在这里,感觉自己被挤兑了……
  努力把自己变成小透明的东城御史躲在角落里暗暗庆幸,幸亏周尚书来的巧啊。
  不然就有可能是自己把案子带回都察院,或者请都御史们来出面处置,那么坐蜡的就是都察院了。
  秦德威又对齐知县道:“久闻齐县尊爱民如子嫉恶如仇,还是请齐县尊做主!
  毕竟直接审问的对象是罗衡,又不是审某上官,何须再假手他人!
  如果真问出什么上官的不是,如实向朝廷上奏就是了!”
  齐知县环视四周,提议道:“既然此时此地,有刑部大司寇,有都察院御史,再加上本县,不妨就地联合审问。
  这样也算是小三堂会审了,足以彰示公正!”
  在兵部尚书官邸大门外公审?周尚书沉吟不语,难以抉择。
  他下意识又看了眼刘家大门,这么馊的主意,肯定踏马的是秦德威想出来的!
  秦德威年轻人眼尖,突然大步朝着角落冲过去,扯住了悄悄往外走的东城御史:“这位大人你别走啊!还没问过,你贵姓?”


第四百零九章 还是莫须有
  周尚书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提出质疑说:“审问可以,但这个位置不合适,换个地方为好!”
  堵着刘家大门审案,未免也太不给刘大司马面子了!
  秦德威指着大门里的罗衡说,“他仗着刘家庇护不肯出来,我等又碍于大司马面子不好强行进入捉拿,不在这里审还能在哪里?
  至少在这里公开问案,能让这姓罗的亲眼看到亲耳听到,让他明明白白,省得说我等暗中操纵司法!”
  齐知县也对周尚书说:“若大司寇心有畏惧,那就请回吧,本官一力审问,然后上奏就是了。”
  周尚书并不想吃这个激将计,只是惊疑不定的注视着齐知县,这是真豁出去了?
  但此时齐知县脑中盘旋着的,却是秦德威念叨的一句话:不要怂,就是干!赢了楼馆花魁,输了下地干活!
  看着坚毅的齐知县,周尚书忽然又意识到,刚才可能不是激将计,他就是那样想的——大不了一个人干!
  “那就开始吧!”周尚书点头道。反正同意审问,又不意味着一定会站在哪边。
  如果连形式都不敢走,那他这个不敢审案的刑部尚书就要被人诟病了。
  秦德威便开口道:“关于罗衡这个案子,首先要统一下思想,此人必定受刘大司马姑息包庇纵容!
  这就是典型的官商勾结案例啊,但凡罗衡有罪过,刘大司马也难辞其咎!”
  周尚书总觉得这话味道不对,呵斥道:“注意你身份,你只是个原告!不用你来教我等如何审案!”
  这次三堂会审是刑部、知县、御史,主审席位没你秦德威的事情!
  站在大门里的罗衡听到秦德威的话,知道绝对不能承认这些,如果把南京兵部尚书刘龙牵连了,那他就彻底完了!
  他当即叫道:“诸公明鉴!在下虽与大司马相识,但绝无勾结之意!秦德威毫无实证,血口喷人,实乃莫须有株连!”
  秦德威指着罗衡斥道:“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那你给诸公解释解释吧,为什么听到些许对你不利的风声后,就毫不犹豫的往刘家跑?”
  罗衡一时不能回应,当时几十个衙役气势汹汹的对自己喊打喊杀,自己不到刘家避难,还能到哪?
  或者说,自己到刘家避难是没有错,可最大错处在于,刘大司马他不在!
  秦德威又咄咄逼人的再次质问:“那你再解释解释吧,为什么刘家人明知道官府找你,还敢擅自包庇你,而且不惜光天化日之下殴伤官差?”
  刘家门子还算机敏,立刻代替答道:“那是因为小的与罗员外私交甚笃,小的一时激于义气行事,与我家老爷无干!”
  秦德威没搭理门子,立刻对罗衡问道:“你现在立刻告诉我,这位门子姓什么?叫什么?岁数几何?有无妻儿?儿女又什么年纪?再做什么?故乡在哪里?家里几亩地?地里几头牛?”
  罗衡瞠目结舌,关于这些问题,他绝大多数都答不上来,谁会注意一个门子的家庭生活细节啊!
  秦德威连连冷笑:“这还叫私交甚笃?”又对齐知县道:“这门子胆敢当堂做伪证!应当先记下来!”
  又对众人总结说:“总而言之,也不必自欺欺人了,要说罗衡与大司马没有深入勾结,连三岁小儿都不信!他此时还站在刘家大门内,就是最大的实证!
  不过我等也无权审判大司马,只需将这个情况如实上报就行了。”
  周尚书不禁想起了第一次见秦德威,就是三年前秦德威弄应天府尹那次。一晃三年过去了,此子还是那么善于“莫须有”啊。
  至此罗衡才彻底明白,为什么先前秦德威如此虚张声势,还故意留了手让他逃走。
  其实真正目的就是驱赶他进刘家大门,然后就可以无中生有,制造他和刘家密切勾结的“证据”!
  真的想不到,此子如此恶毒酷烈!这踏马的就是欺负老实人吗!
  罗衡还想辩解什么:“全都是你空口白话……”
  秦德威却根本不搭理罗衡了,只对刑部尚书周伦说:“大司寇以为如何?”
  周尚书不置可否,只含糊说:“事情总不能一面之词,等刘公回来,再问问刘公。”
  秦德威叹道:“大司寇还是觉得,不值当为了在下这样一个人物,去得罪刘尚书?”
  周伦冷着脸,有些心照不宣的东西,说出来就没意思了。本来与你秦德威就没有什么交情!
  秦德威也没顶撞周尚书,继续说自己的,“那在下身为原告,控诉下这罗衡的罪行。第一个就是,指使他人诬告良善,构陷攀诬之罪!”
  大门里的罗衡叫道:“你依然没有实证,还是信口胡扯!”
  秦德威掏出几份文书,对周尚书说:“这是杨奇等人的招供,他们承认了受人指使才诬告在下。”
  周尚书脸色变了变,这句话很简单,但其中含义意味深长啊。
  杨奇等人就是去应天巡抚那里告秦德威的人,然后他们就全躲在句容了。
  所以他们怎么会反过来招供是诬告?秦德威不至于拿出假供状吧?
  想来想去唯一的解释就是,这可能是应天巡抚盛端明搞出来的,也只有盛巡抚才能审问这些人!
  这又意味着盛巡抚在帮秦德威,这个推断真让周尚书措手不及。为官数十载,真没见过如此生硬的转折。
  先前盛巡抚与秦德威打的要生要死,秦德威都不惜去找太监检举盛巡抚了,怎么转眼之间又开始互相帮助了?
  那么大司马去句容,秦德威也偷偷回到南京城,也是盛巡抚与秦德威打配合了?
  要是这样,自己的立场也要调整了……
  不只周尚书,就连站在大门里听着审案过程的罗衡也理解了,顿时如陷冰窖。
  这盛端明竟然还没等到被他们当弃子,就主动抢先叛变了!
  那么大司马离开南京绝对不是偶然的!秦德威突然发动袭击,也不是心血来潮一时冲动!
  这时候罗衡再看秦德威,感觉就像是附骨之疽!正在对自己敲骨吸髓!
  难怪经历过当年大灾变的汪正则怕成那样,谁遭遇上一次,也会形成刻骨记忆啊!


第四百一十章 流言不止
  周尚书虽然没多少鲜明主见,但人并不傻,此时立刻就判断出最终谁胜谁负了。
  出于不要与胜利者作对的哲学思维,那就没必要再妨碍秦德威了。
  在周尚书、齐知县、秦德威三名主审终于思想一致的情况下,西商头领罗衡在审判中就完全没有还手之力了。
  他肉身可以躲在刘家里,但拦不住法律在大门外判他啊。
  更拦不住衙役们去查封山陕会馆,对会馆伙计管事一个一个盘索。
  今日在南京城里发生的事情,当然会有人连夜向去了句容的刘大司马通风报信。
  刘大司马与盛巡抚大吵了一架,甚至险些直接开展了老年拳击项目。
  第二天刘大司马就驱驰百里,以最快速度杀回南京,但还是为时已晚。
  该发生的都已经发生了,该捅破的都已经捅破了。
  刘大司马的光芒一下变得暗淡不明,回来之后的南京城与之前相比,就像是变了色。
  他还想着发力自救或者救人,但别人已经对他失去了信心,有力就很难用出了。
  没人相信刘大司马还能击败小学生,这种信心缺失的打击是巨大的。
  这就跟金融业近似,别人对你没信心,就不会在你身上投资。
  与外界斗智斗勇多日的秦德威,此时终于可以暂时放松下来。
  这日在顾宅留宿,正歪在罗圈椅上看书时,顾娘子满脸疲惫的回来了。
  “你这是怎么了?不是去钱庄了吗,怎么还累到了?”秦德威问道。
  顾琼枝揉着额头说:“突然又多了许多业务,进进出出的都多了不少,大概跟你也有关系。”
  金融业的根本就是信用,秦德威表现越刚猛,源丰号的信用也就越坚挺,别人对源丰号的信心也就越强。
  毕竟,这可是一家连大司马加巡抚加西商加徽商都没打垮的钱庄。
  看到顾娘子疲倦模样,秦德威很心疼很体贴的说:“既然今天这么累,那晚上就静静休息好了。”
  顾琼枝轻轻点了点头,今晚在外面确实累,回到家确实就只想休息。
  小丈夫虽然是个小心眼,但有时候确实也心细呢。
  秦德威偷偷摸了摸腰,也松了口气,今晚算是放假了。
  两人像中年夫妻一样相敬如宾的就寝时,顾娘子又想到什么说:
  “对了,新安会馆的汪总管今日来钱庄拜访了,还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