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敢!”袁指挥只感觉胸口要炸了,这位秦翰林实在太能气人了!
状元踏马的难道不应该是温文尔雅、君子如玉吗!
冯经历哭笑不得,说了句公道话:“这巡抚关防旗牌只是让你保管,并没有给你使用。”
于是秦德威更不爽了,“那我这个钦差,手里连个印把子都没有?拿什么当钦差?”
冯经历又说:“可能事起突然,印信在路上还没送到。”
秦德威却发现了问题所在:“不对劲!这样平乱钦差大都是加一个都察院衔,最少也是加个兵部官衔,然后才会赐予关防印信!
而我没有加衔,只给了个空头宣抚名号,所以根本就没有印信!”
冯经历顿时也意识到了,这个任命确实有点问题。
秦德威怒道:“不给印信,钦差拿什么平乱,拿嘴吗?”
冯经历下意识的点了点头:“那朝廷也算是知人善任了。”
秦德威愤愤的将巡抚关防往桌案上一摔,喝道:“朝廷这是为难我秦德威!”
又对冯经历说:“此事必定张孚敬这龟孙所为,说不定都察院霍韬那奸贼也有份!
欲使我徒劳无功,等新巡抚到任,我自然就无能而退了!”
本来袁指挥还想嘲笑一下空头钦差泄愤,但听到这几句,顿时惊得眼皮子直跳。
雾草!首辅在这人嘴里,都是龟孙来奸贼去的公开骂!自己被他骂几句好像也不算什么了!
总兵官刘淮想了想,对秦德威说:“本官标营还有精锐人马,如果学士要用兵,本官尽力协助就是,不使耽误大事!”
秦德威便道:“那有劳刘将军了,先尽力抢占城门,极力保证城门在我们手里。”
然后秦德威又对广宁卫指挥使袁璘指示说:“你,去招抚乱兵!”
袁璘反问道:“你是钦差,为何你不亲自去?”
秦德威冷笑道:“既然你不想去,那兵变就是你暗中指使的!
你假借为吕中丞治行装为名,克扣军兵钱财,故意激起兵变!
然后你将所有责任推诿给吕中丞,再寻机平息兵变立功,求得一个升官进身的机会!”
袁璘脸色大变:“你怎可污人清白!”
秦德威继续威胁道:“你若不去,我便如此上奏!污蔑你又怎样,难道朝廷会为你一个军头严厉惩处一个新科状元?
最多处分一个年少无知、昏聩不明、挟私报复罢了,修撰降为编修,有多大区别?”
然后秦德威又对刘总兵说:“借点兵来做钦差护卫,万一我有了事故,你就上奏说是本地豪强袁指挥干的!”
袁璘:“……”
刚才有一句真踏马的说对了,这个钦差就是用嘴来当的!
朝廷诸公知人善任!
第四百五十四章 遍地废物啊
秦德威确实是钦差名号,但却没印信,所以理论上是没有指挥别人权力的。
这种钦差的意义,大概只是让他自行办事的意思。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袁指挥确实可以不用听秦德威的命令,而且他真心不愿意听。
袁指挥心里考量很精明,自己如果按照秦德威指令行事,出面去招抚乱兵,那然后呢?
如果平息了乱兵,按照官场行规,大部分功劳岂不就算给秦德威了?
但袁指挥与秦德威斗嘴又斗不过,被挤兑的实在没法子,又找到刘总兵说:
“烦请老将军评评理,秦学士与我本来就互不统属,哪有强人所难的道理!”
刘总兵叹口气,没有回应袁璘,反而故意对秦德威说:
“去岁年底,令尊巡察到广宁城时,本官见过令尊一面,曾大人风范令人心折啊。
如今秦学士与令尊以河为界,共平辽东乱兵,诚为佳话也!”
秦德威:“……”
袁指挥本来还莫名其妙,不知道刘总兵为什么不理睬自己。
但他越听就越震惊了,巡按曾御史是秦德威他爹?
虽然不明白为何父子不同姓,但刘总兵应该不至于这样当面胡说八道,所以这是刘总兵暗暗提点自己?
原来秦德威这个钦差不是用嘴来当的,而是用爹来当的!
如果没有巡抚,巡按御史虽然只有七品,但明确就是辽东权力最大的文官!这就是大明官制以小制大的特色!
秦德威手里固然没有印信,但他爹手里有啊,巡按御史也是用钦差关防!
莫非朝廷诸公也想到了这一层?这算计精妙恐怖如斯!
念及此处,袁指挥不敢迟疑了,点头道:“事不宜迟,我这便与乱兵会面。”
如果谈成了,也许大部分功劳都会分出去,但也只能捏着鼻子能认了。
虽然感到心酸,可人生就是这样,职场更是这样。
中年男人没有任性的资格,只能擦干眼泪,向现实屈服。
秦德威心里不禁产生了一股淡淡的忧伤,原本还以为自己靠个人魅力以德服人,没想到居然真实答案是靠拼爹。
长久以来,太习惯于个人奋斗了,刚才连自己都下意识忘了还有个爹在辽河的另一边。
秦德威无力的对袁指挥挥了挥手,意兴阑珊的说:“去吧,切记一点,三分军事,七分政治!”
圣旨下到广宁城后,第一次高层会议到此结束。
作为一个没有印信的钦差,秦德威主要工作也就是协调了。
能做到高屋建瓴、提纲挈领的安排好各人负责事务,再以德服人,督促各人都去办事,那就很不错了。
冯经历跟着秦德威往外走,疑惑的问道:“你刚才训斥袁指挥时,假意编造袁指挥制造兵变,可是说得又如此逼真,如此合乎逻辑。
那么这次兵变,莫非真是袁指挥唆使的?你能不能确定?”
秦德威叹道:“莫须有。”
冯经历不满的说:“你到底是什么看法?”
秦德威摇摇头答道:“天知道是不是,难得糊涂吧!就算是他暗中挑唆起的,又能怎样,根源也不在于他一个人啊。
反正也没有杀官占城、扯旗造反、抢掠放火、勾结外贼,本质上还是内部问题。
我现在不求再多,只要他这个本地老人能去平息兵变,让我这个钦差稳住局面,也就够了!”
冯经历有很多疑问:“怎么感觉你对袁指挥很宽松?那他要是搞不定兵变呢?”
秦德威就问道:“你被发配到广宁卫两年了,有没有听说过袁指挥侵占屯田,借边市以权牟利之类的问题?”
冯经历点头说:“肯定有听说了,别说那些,连贪污克扣的事情都听说了一些。”
秦德威冷笑道:“那就罗列几条出来备用,现在有没有实据都无所谓,以后能查证就行。
如果他搞不定兵变,就拿他献祭!反正总不能让我这钦差担责!”
冯经历这才找到了熟悉的感觉,然后又感慨说:“今日真是又涨见识了,大有心得!”
秦德威疑惑的问:“你能有什么心得?”
冯经历颇有感悟的说:“你这样一个钦差任命,弄得各人都不爽利,也许这就是朝廷的制衡之道啊。”
这心得很可以啊!秦德威大赞道:“冯兄之见识,可为百里侯矣!”
秦德威重新回到馆舍,忽然感觉如果只是这样的话,当钦差似乎也不错。
竒*書*蛧*w*W*W*。*q*Ι*s*ú*W*ǎ*Й*G*。*℃*O*m
没有印信就没有责任,没有责任就还是轻松,动动嘴就完事了。
次日,秦德威重新躺在了馆舍院中,对马二招了招手,“来!继续说说的潮藓国小娘子的事情!”
马二兴致勃勃的说:“那百户老爷也真是个人物,听说手里不只有潮藓国的,还有北边鞑子女奴!”
忽然又看到冯经历匆匆闯了进来,打断了钦差大臣对本地及周边风俗人情的询问。
“你又怎么了?”秦德威问道。
冯经历很无奈地说:“袁大人也被乱兵抓走了!他去见乱兵时,几句话说不对付,又激起了众怒,被乱兵抓走囚禁了。”
秦德威顿时大怒,这踏马的都是什么废物啊!
原本还想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袁指挥这个地头蛇去摆平事情。
毕竟自己身为一个下大棋的储相、朝廷任命的钦差大臣,要有逼格,总不能事必躬亲。
再说按照正常规律,让地头蛇出面,肯定比自己出面效果好。
结果袁指挥这个具体办事的蠢逼,竟然也被抓了!
自己这是造了什么孽啊!心力憔悴的秦钦差有那么一瞬间,产生了大明药丸的感觉。
巡抚太废物被乱兵抓,指挥使太废物也被乱兵抓,难道如此重要的边镇卫城,也遍地都是废物吗!
都这么废物,大明能不完吗!
“你说这姓袁的是不是故意被抓?”秦德威实在难以理解,疑神疑鬼的问道。
冯经历不太相信,“人不能蠢到如此地步吧?他没理由这么做。
或许是袁大人平时不干净,乱兵本来对他就有怨气,这时候就趁机泄愤了。
先前一开始生乱时,乱兵也企图抓袁大人当人质,只是未得逞而已。”
秦德威还是不能理解:“明知如此,难道他就不知道小心提防?”
冯经历倒是能理解:“袁大人肯定小心,但如果他身边有乱兵内应,那也不意外。
毕竟广宁卫这些军兵,很多都是互相熟悉认识的,谁都有可能是乱兵。”
然后冯经历又提醒说:“现在乱兵都知道有钦差大臣了,吵着要见你。”
秦德威很气愤的说:“我总有感觉,我就是被坑了!废物太多,让人心累!”
第四百五十五章 你懂不懂兵变?
心情再不爽,情况到了这个地步,还是要做事的,秦德威站起来就往外走。
冯经历连忙问道:“去哪里?”
秦德威很有决断的说:“那废物指挥使被抓了,广宁卫衙署无人坐镇,我移驻到广宁卫衙署去!”
广宁城其实就是广宁卫城,卫衙就相当于别处的县衙府衙,当然需要人坐镇,不然城里不就乱了。
秦德威在随从和总兵标营军士的护卫下,匆匆赶到了卫衙。
虽然有兵变,但卫衙里镇抚司、经历司,以及各房、科居然还都有人办公。
在冯经历陪同下,秦德威在卫衙勘察巡视了一圈,熟悉了下情况。
站在大堂前的院中,秦德威正要与冯经历交代几句,忽然又听到嘈杂的声音,还夹杂着呼呼喝喝。
这情况不知为何,让秦德威有点熟悉,没多久,便又看到一群乱兵蜂拥而入。
有人指着秦德威叫道:“那人就是钦差,不要让他走了!”
秦德威:“……”
是自己流年不利,还是广宁城有毒?
还有,不是布置了总兵标营军士在外面把守吗?人呢?
秦德威隐隐约约的感到,自己真的被坑了!
这踏马的,别是看起来最稳当的刘总兵有问题吧?
他扭头对冯经历说:“冯兄啊,这些乱兵估计还是看不上你,你速速去广宁城急递总铺坐镇!”
虽然现在情况看起来危急,但冯经历还是想打人,什么叫看不上自己?
秦德威立刻弯腰作揖:“冯老爷,我能不能自救,就看你了,拜托!一定要守住急递总铺!”
这会儿乱兵已经围上来了,有人叫道:“冯大人!我们就是来找钦差的,与别人无干,您别拦着!”
冯经历默默的闪开了,又一次在卫衙里目送秦德威被裹挟走了。
还是穿街过巷,走了一里地,秦德威又被带进了乱兵营区。
黑脸虬髯大汉于蛮子蹲在校场边上,很忧伤的眺望着对面。
听到动静后,转头看见了秦德威,诧异的问道:“你不是跑了吗?咋又来了?”
旁边有人解释道:“于爷!此人就那钦差,难怪上次不肯表明身份!”
于蛮子站了起来,气势汹汹的瞪着秦德威说:“听说你这狗钦差不愿意见我们?”
秦德威立刻否认,并大声说:“是谁胡言乱语?本官也正要找你们!
你们这兵变办的太差了,本官简直看不下去!你这头领怎么当的?你们到底懂不懂怎么闹兵变?”
于蛮子:“……”
他一个正在领导兵变的头领,突然间就被这少年钦差整的不会了。
旁边另一人小心翼翼的问:“你也是从哪个地方过来串联的?抚顺那边的同道?”
嗯?秦德威从这话意识到,几个兵变的地方开始串联了?
但秦德威没有深入去问,反而不耐烦的说:“先别说那没用的!就说这闹兵变的手艺,你们到底会不会?”
于蛮子感觉自己被深深鄙视了,有点羞恼的说:“那你说怎么闹?你要是敢瞎哔哔,爷爷我拧下你脑袋!”
秦德威看了看左右,又鄙夷说:“你身边奸细太多了,在这里说,我信不过!”
于蛮子又不服气的说:“崔大毛上次已经被降伏了!”
秦德威;“我敢说,肯定还有别人!你就留下几个你最信得过的兄弟!”
于蛮子也不怕秦德威一个少年,带着几个人,又领着秦德威来到校场另一个角落。
秦德威又先开口说:“我先听听,你们想要什么?”
于蛮子与同伙对视了一下,然后答道:“第一,请两位老巡抚和老都司重新回来上任,袁指挥也换掉。”
“停!”秦德威喝道:“你们懂不懂兵变?这是自寻死路!”
于蛮子辩解说:“这也是为了自保,不然被算后账怎么办!”
秦德威训斥道:“你也真是不懂!有没有听过唐代藩镇的故事?你们军兵自行拥立官长,这是朝廷最忌讳的!
本来辽东人口少,朝廷并不愿意大动干戈,不然谁来守边?
朝廷肯定还是想着招抚你们,但你们别去逼朝廷鱼死网破啊!
所以你到底懂不懂兵变?信不信你们提出这样犯忌讳要求,朝廷就立刻从别处调集大军,围剿你们这些乱兵!
到了那时,全城父老陪着你们一起完蛋!还自保个屁啊?别说算后账了,根本就没有后账了!”
于蛮子被喷的抬不起头,强行反驳说:“你这是吓唬谁呢!我怕这个吗!”
秦德威又说:“那你去打听打听,不说远的,就说去年大同兵变,你听说过没有?
他们就是自行拥立犯官为主将,然后占据大同城,结果怎么样?
朝廷宁可花一百万两银子,调遣大军围剿了几个月,最后全杀了也不愿意招抚!难道你也想这样?”
于蛮子忍不住擦了擦汗,嘟哝说:“你咋这么能说?我才说一句,你就还十句。”
秦德威反问道:“上次我来时,你也没这想法,这是哪个不懂兵变的人给你出的烂主意?”
于蛮子答道:“辽阳那边有人过来串联,约定好一起向朝廷提议。”
“这人必定是蠢货!根本不懂兵变,就知道乱来!”秦德威评价说。
于蛮子有点恼火,怎么感觉自己还没对方专业?连忙又说起别的条件:“第二,请朝廷赏赐一笔粮饷!”
秦德威又指出说:“你懂不懂兵变?既然你想讨要粮饷,那你倒是说个数目啊!我是钦差,我听着呢!”
于蛮子又与同伙对视了一眼,答道:“那么,每人三两银子安家费?”
秦德威又是一个鄙视的眼神,“你也真不懂!有你这么讨要的吗?你说多少就是多少?朝廷不要面子?”
于蛮子又不会了,气呼呼的问:“那你说多少?”
秦德威随口就说:“你们先报个五两,我向朝廷建议四两,朝廷最后批准三两,这才是应该有的规矩!
你们闹兵变,也要遵循着规矩来,这样才能保住平安,不然动辄人头落地,懂不懂?
难道你们还想抛家舍业,跑到北边鞑子那里吃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