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小学生 >

第223章

大明小学生-第223章

小说: 大明小学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咋不去写《本草纲目》千古留名,跑这里当舔狗有啥意思?
  李时珍摸不清头脑,对方这口气为什么如此熟稔?明明是不认识的人啊。
  下意识就回答说:“家父在太医院任职,在下便跟随家父在京师。还未请教阁下尊姓大名?”
  秦德威负手而立,淡淡的说:“我乃金陵秦德威也!”
  人的名树的影,今科大比才过去三个月,在京城的读书人哪能不知道秦德威是谁?
  李时珍惊讶的瞠目结舌,没想到修玄姐姐的有缘人居然是与自己同龄的状元!
  自己三年前十四岁就中了秀才,在读书人里已经算很成功了,有一定骄傲的本钱。
  但在同龄十七岁状元面前,这点成绩一文不值啊!
  震惊过后,李时珍的神情渐渐开始失神,又变得哀伤起来。
  十七岁这年的花季,雨季,天空,都是忧伤的。
  李时珍无言的对秦德威拱了拱手,垂头丧气的转身就要走。
  秦德威忽然有点于心不忍,这位好歹是个非常正能量的历史名人,可别被失恋打击得一蹶不振,把《本草纲目》整没了啊。
  他赶紧对李时珍说:“走,我请你喝酒好了!人生在世,值得去做的事情很多,不要把心思都放在小情小爱上面,让我来指点下你今后的人生道路。”
  李时珍有点迷茫,你这状元是不是脑子有毛病?
  你也是个男人,怎么会想着甩下修玄姐姐,请自己这个陌生人喝酒去?
  陶修玄从屋里深处飘到门口,不知为何脸色不甚好看,冷冰冰的问:“秦道友不是来求双修的?”
  秦德威叹口气,答道:“仙姑你可能不太理解,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我去做。
  涉及到未来数百年的功德,我担心会因为我而消失,成为我一个心魔。
  我要先跟李朋友解决这件事,所以,只能改天再来与仙姑讨教双修的事情了。”
  咔嚓!陶修玄觉得自己的道心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破洞,碎渣哗啦啦的往下掉。


第四百九十二章 传你双修之法
  此后秦德威真的请李时珍李秀才喝酒了,地方很好安排,显灵宫旁边就是教坊司西院胡同。
  不是说贪图声色,主要是因为这里近,出了显灵宫过条马路就到了。
  趁着上菜等新茶的间隙,秦德威主要对李秀才说了两个事。
  第一个是李秀才的前途问题,举人先考着,如果三次考不中还不如干点别的。
  千万别学文征明那老扑街,不撞南墙不回头,考了九次结果一辈子都没了。
  强烈建议李秀才把家学发扬光大,编一本草药大全,也是名传千古、流芳百世了。
  到时候如果他秦德威还健在,可以赞助刻印发行。题目都帮着想好了,就叫《本草纲目》。
  第二件事就是仔细询问了下陶修玄的情况,主要想确定这位仙姑到底有没有医药方面的技术实力。
  如果连陶修玄都没有制药能力,那就说明蝴蝶效应莫名出现了,以后对陶家就不用这么热情了。
  三杯酒下肚后的李秀才无话不说,如实答道:“修玄姐姐并没有行医看病的经验,但从小聪颖,对人体和药性药理研究很多,说是有助于修炼。”
  那秦德威就稍微放心了,相亲可以继续进行。
  本来秦德威还想多呆一会儿,结果没俩时辰,整条胡同都知道神仙一样的状元公来了。
  名人就是这点不好,秦德威终究还是受不了这种关注力度,扔下银子和疗伤的李秀才就跑了。
  如此又到了后日,按照约定,秦德威带着徐妙璇姐弟,来到显灵宫上香。
  然后又安排了后院一处偏殿,男女双方以及女性亲长互相会面。
  陶家那边是两个妙龄少女,一个是陶老道的小女儿,一个是陶老道的另一个孙女,此外就是陶老道的长儿媳妇出现。
  而徐家这边,除了徐妙璟外,徐妙璇作为长姐出席。
  所以暂时没秦德威什么事了,他找了个参观的借口,溜达着朝西边竹林后面的独立院落走去。
  用力敲了敲院门,就有一个小女童开了门。
  恰好此时陶修玄正在院中,见到秦德威便问道:“道友前来,欲学双修之法?”
  本来秦德威只是想问问制药的事情,但在没有外人的环境下,听到一个气质出尘的美貌女道士这样说话,突然觉得很禁忌很刺激,还有点角色扮演的意思。
  而且很久没有开荤了,秦德威不由得蠢蠢欲动,鬼使神差的行个礼道:“小生欲求长生大道,还望仙姑可怜则个,传授双修之法。”
  陶仙姑可能并没有感受到这是调戏,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朝着堂屋挥了一下拂尘,说:“道友若有诚心,且随我进来,传你双修之法。”
  雾草!竟然要来真的?秦德威一直以为这陶仙姑只是打嘴炮,没想到真有意外之喜!
  这种时候如果怂了,那还是男人吗?
  他心里迅速盘算了一下,徐小弟相亲那边,怎么也得用半个时辰,时间应该够了吧?
  随即秦德威急忙迈步,跟着陶仙姑进了堂屋。
  在相亲现场这边,徐妙璇看完两个参加相亲的陶家小娘子,亲热的说了几句话。
  想起不知溜号到哪里的未婚夫,便笑吟吟的与陶老道儿媳说:“听闻贵府还有位号修玄的小娘子,可否领我去拜见?”
  陶老道的长儿媳妇其实就是陶修玄的母亲,听到对方突然提起女儿,苦笑道:“我这个女儿,就不是贤妻良母,配不上哥儿,不用见了。”
  徐妙璇答话说:“我只是对修玄仙姑有些好奇,便想着拜访看看。”
  陶老道长儿媳本来想亲自带着徐妙璇去,但徐妙璇却又说:“不敢劳驾了!您还是与我弟弟说说话,也相看相看他。”
  随后徐妙璇便独自出去,按着指点向西走,穿过竹林找到小门,便见有个女童在院门口守着。
  她对女童问道:“可曾有位秦公子到此?”
  那女童点了点头,答道:“确实有位姓秦的客人来了,此时正在里面。我家主人说,要同他一起双修。”
  徐妙璇连续深吸了几口气,才稳住了心神,又问道:“那就是让你在这里守着了?”
  女童道:“是的!”
  徐妙璇试探着说:“我可以进去吗?”
  “我带你进去!”女童天真的很,居然毫无阻拦的想法,转身就往里面走。
  徐妙璇沉着脸三步并作两步,从后面超过了女童。
  她不是不贤惠,不是不能大度,但也请夫君尊重一下正妻的地位。
  要风流也请看看时间,看看场合!能不能用心瞒住她,别让她猜到?
  徐妙璇快步拾阶而上,走到堂屋门前,稍加犹豫后,毅然掀开了珠帘,用力推门。
  这不是吃醋,这是匡正夫君的荒唐举动!
  门栓竟然没有从里面插上,徐妙璇轻易的就推开了门扇,瞬间将正堂内的情况收入眼底。
  只见未婚夫背对着自己,正坐在蒲团上,斜靠着案几,手里拿着一卷书册。
  而在他的对面,则是那位陶修玄陶仙姑,宝相庄严,神容肃穆。
  虽然瞥见有人闯了进来,但陶仙姑丝毫不为外物所动,仍在继续讲经:
  “学长生之道,皆采取玄素,但改易其大较,轻其道尾,而大途犹同归也。
  欲寿者当守气而合神,精不去其形,念此三合为一,久即彬彬自见,精益明,光益精……”
  徐妙璇目光又看向未婚夫旁边的案几,上面层层叠叠的堆了百十本经书,像个小山包似的。
  “噗哧!”徐妙璇拿起手帕掩口,实在忍不住的笑出声来。
  秦德威转过头来,脸上挂满了愁闷。
  谁能想到,陶仙姑传授双修之法的第一步不是脱衣服实践,而是学这百八十本的理论知识?
  里头还有些失传的《玄女经》之类,也不知道陶仙姑从哪找出来的。
  刚才本想甩手就走的,但终究还是没好意思,再说还要询问药的事情。
  看到最最亲爱的未婚妻出现,秦德威不知怎得,忽然感到解放了。
  立刻放下手里的书册,揉着酸麻的腿,对陶修玄说:“哎呀,仙姑你看看,家里有事情找我。
  欢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又到了说再会的时候。”
  陶仙姑微微行了个礼说:“有缘自然能再会。”
  然后秦德威又对徐妙璇叫道:“笑什么笑?严肃点,正在学道法呢!赶紧过来,扶我起来!”
  徐妙璇为了憋笑,憋得得脸色粉红粉红的,上前扶着秦德威从蒲团上站了起来。
  一直被搀扶着走到了院门外,秦德威才觉得腿脚渐渐利索了,抢先问道:“相亲情况如何了?”
  徐妙璇比较满意的答道:“陶家那两个小娘子,教养看起来都不错,像正经人家的小姐,只是不知小弟心仪哪个。”
  秦德威对此无所谓:“这个你与小弟定,我去找陶道长打个招呼。”
  随即他又去了后殿,陶老道挥退了其他道友,与秦德威单独说话。
  秦德威就说:“陶道长!贱内说了,贵府两位小娘子都是好人物,结亲看来问题不大了,只是还要想想选哪个!”
  陶老道满脸笑容,连声道:“那就好那就好!不过还有件事情,一并劳烦秦翰林。”
  秦德威质疑说:“怎得这时候才提条件?莫非老仙长有后悔的意思?”
  陶老道急忙道:“不是后悔,只是想再加一层!与璟哥儿结亲的同时,你能否将修玄领回家去?”
  秦德威莫名其妙的没听懂,疑惑的反问道:“什么叫我领回家去?”
  陶老道更明确的说:“让她到你家里修行如何?”
  秦德威十分诧异,怎么还带买一送一的?
  他继续问:“老仙长你这究竟是什么意思?那以后怎么办?”
  陶老道苦笑几声:“贫道没什么意思,结亲就这样一个条件。至于以后,就看各自缘法了!”
  秦德威叹道:“老仙长你交个底,到底如何想的?不然我这心里疑神疑鬼的,哪敢随便答应?”
  陶老道长叹道:“修玄的品性你也见识过了,贫道生怕她有朝一日,真的就随便换人练双修,贫道这老脸怕也挂不住。
  现在她认为你有缘法,不如就让你约束着她,总好过肆意乱来。”
  秦德威无语,贵圈真有这么乱?挺开放的吗?
  不过秦德威倒是不介意,大户人家在家里养个修行的祈福也不奇怪,你看贾府里还有个妙玉。
  主要是仙姑药好啊,以后若自己能享用到,岂不是和皇帝一个待遇了。
  至于璇姐儿这边介意不介意,以后再想法子。
  秦德威从陶老道这里出来,在正殿前与徐氏姐弟汇合,便对徐小弟问道:“你觉得如何?”
  徐小弟很羞赧又很欣喜的说:“都挺好,陶家小娘子果然相貌都好。”
  同作为男人秦德威很理解,拍了拍徐小弟也没说什么。
  那陶老道以后可是能忽悠住皇帝的国师,外表能差得了么?女儿或者孙女肯定也差不到哪里去。
  “但小弟你总要选一个。”徐妙璇催问道。
  徐妙璟皱眉想了想,又看了看秦德威,欲言又止。
  秦德威有点糊涂:“你只看着我做甚?”
  徐妙璟下定了决心,对姐姐说:“要选就选辈分大的,就陶道长那个小女儿了!”
     奇!书!网!w!w!w!。!q!i!s!u!w!a!n!g!。!c!o!m 
  秦德威一开始还没意识出什么问题,然后他忽然发现,徐小弟正对着自己“奸笑”。
  雾草!陶修玄是陶老道的孙女,那么陶老道的小女儿就是陶修玄的姑姑!
  如果陶修玄与自己平辈,从陶家论起来的话,那么娶了陶老道小女儿的徐妙璟岂不长了自己一辈?


第四百九十三章 内忧外患
  终日打雁终被雁啄了眼,秦德威没想到在这里被徐小弟摆了一道。
  但徐妙璇也同意了徐小弟的选择,秦德威就只能先忍了。
  然后开始筹备徐小弟的婚事,只要两边都看对了眼,结起婚来很快的。
  徐妙璇先以义女身份搬进了张老师家里,张老师夫妻无儿无女,对此都很欢迎。
  这样原有徐家宅子都留给徐妙璟用,足够结婚成家了。
  然后就刷房子刷墙,修补门窗梁木,买新家具,买婢女,都整备齐了就到九月份了。
  与此同时秦德威也顺便把自己住处院里屋里整治了一遍,以备年底自己婚事。
  两个婚事筹备期间,秦德威就没去上过几天班。除了大朝会时进宫站站班外,基本不在官场露面。
  翰林院的杂役们天天打扫状元厅,但也没见秦状元去过几天。
  但翰林院上上下下,或者说朝廷上上下下,对此集体表示了无视。
  就连十三道御史这种大明特产马蜂,也没有一个出来弹劾秦状元尸位素餐、有负君恩的。
  在此期间,已经六十八岁的老臣子前首辅费宏七月底抵达了京城,然后首辅李时退为普通大学士,费宏入阁重新进为首辅。
  对费宏有“举荐”之恩的秦德威,并没有去拜访费首辅,也从来不登费家之门。
  去南京探亲的金陵双士,许谷和陈凤也回京师了。
  他们带回了顾娘子五月生子的详细消息,这个儿子被他叔公秦祥起名为秦国祚,听起来很霸气。
  而且两人还带回了一大堆亲笔信,都是南京那边亲朋故旧写的,其中就包括顾娘子和王怜卿的“家书”。
  秦状元念及在南京时的数年欢乐时光,不由得唏嘘不已。
  但宦游之人,身不由己,今年是真没空了,等明年想法子再请假回去。
  招呼了一批同年,为金陵双士接风洗尘喝酒的时候,有人问秦德威为何不去见费首辅。
  秦德威慷慨的说:“吾举荐费少师,乃为国事,不为私人,怎能借此攀交!”
  众同年便一起吹捧道:“秦板桥真高风亮节也!”
  徐小弟婚事都筹备齐当后,陶老道出面请国师邵元节算了个良辰吉时,到日子就把婚事办了。
  陶老道还是有点钱的,作为宗教界成功人士,京城三宫之一的提点主持,收入肯定不差。
  这回又是“高嫁”,还是疼爱的小女儿,嫁妆自然准备的丰厚。
  让从小穷到大的徐小弟很满意,终于实现财富自由,不用再卑躬屈膝找姐夫要零花钱了。
  从此徐小弟也是成家立业、顶门立户的男人了,以后就是一家之主!
  徐小弟成亲礼当夜,在张老师家里,徐妙璇坐在绣房中抹眼泪。
  长姐如母,在这样的时候,总会产生莫名的感伤。
  秦德威按捺住了去隔壁徐小弟那里听墙角的恶趣味,陪着情绪低潮期的徐妙璇。
  不过秦德威自己的情绪还是挺好的,卖掉徐小弟与陶家成功结亲,可是他的重要布局。
  这意味着他对未来个人势力的规划,终于又落定了一枚关键的棋子。
  如果想找文武大臣工具人,满朝多的是,这个不行就换一个,再不行秦德威可以撸袖子亲自上。
  但能忽悠住嘉靖皇帝的国师,未来可就陶老道这一个了。
  而且他秦德威能力再强,也不可能亲自上场当神棍,所以陶老道这枚棋子无可替代。
  徐妙璇坐在床头感伤了一会儿,眼泪都擦了好几次,却不见有人来哄自己。
  她抬眼看去,就看到秦德威坐在桌边,自得其乐的喝着小酒。
  “郎君在想什么啊?”徐妙璇忍不住就问道。
  有时候她就纳闷,这夫君看起来完全不会哄女人,到底怎么在外面招蜂引蝶的?
  秦德威对徐妙璇没什么不能说的,除了女人问题之外。
  “今年基础打得差不多了,我正在想未来十年的事情。我的初步计划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