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2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这样的指挥者也挺不错,起码不会逼着大家去卖命,还挺体谅人的。
忽然有个看似臃肿的身影,踉踉跄跄的从前殿边上甬道跑了出来。
随着棉被落在了地上,众人也都看清了,是徐妙璟背着一个人出来了!
这个时候,能让徐妙璟玩命背着往外跑的,除了嘉靖皇帝还能有谁?
秦德威愕然,这又是什么情况?
在他预期里,徐小弟应该就是跟着陆炳一起,蹭一下救驾大功而已。
徐小弟到底怎么搞的,竟然还能独自背着皇帝出来了?在原本历史上,把皇帝从火海里背出来的陆炳人呢?
在这火海深宫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人性扭曲、道德沦丧的事情?
虽然疑云重重,但秦德威没时间多想了,他突然扔下了刀,向前迎了几步,大叫道:“陛下万安!”
徐妙璟从火海里冲出来,此时已经昏头昏脑,整个人都累懵了,完全是凭借着本能向前跑。
忽然听到了姐夫的声音,这才打个激灵,略微清醒了过来。
秦德威又冲上去,拦住了徐妙璟,急忙高呼道:“陛下!前方通道已经开辟,请移万金之躯步行出宫,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趴在徐妙璟背上的嘉靖皇帝抬起头,看了看前方就松了口气,知道已经脱离危险了。
只是听到秦德威的话,让嘉靖皇帝略有不解,让他亲自走出去是什么意思?皇帝什么时候需要亲自走路出宫门?
但嘉靖皇帝毕竟是个聪明人,稍稍愣了愣后,立刻就明白了,秦学士真的是用心良苦!
被人背着,以这种狼狈不堪的形象,逃命一样的出去,让外面臣民看见了,真龙天子的脸面往哪里放?皇帝的尊严还要不要了?
于是嘉靖皇帝就拍了拍徐妙璟,沉声道:“放朕下来!”
徐妙璟连忙小心翼翼的下沉半蹲,让皇帝扶着自己在地面站稳了。
等皇帝离开后,用力过度的徐妙璟再也支撑不住了,直接坐在了地上,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嘉靖皇帝随便指了几个官校,下旨道:“你们四个,负责将徐妙璟抬出去!”
徐妙璟闭上了眼睛,一切都值得了,皇帝记住了自己名字!
这时候,又内宫方向走过来一个人,一瘸一拐的靠近了。
众人又认出,这是另一个勇闯火海的人陆炳,好歹也是安全出来了。又有两个官校,连忙上前扶住了陆炳。
秦德威没给陆炳这时候说话的机会,连忙对嘉靖皇帝催促道:“火势未灭,仍然在蔓延过来,请陛下速速移步宫外!”
数百锦衣卫官校分成两大片,从嘉靖皇帝面前一直排到行宫大门,一副用血肉之躯挡住两旁火势的架势。
秦德威忽然又带头高呼:“万岁!万万岁!”
数百官校便跟着一起高呼,“万岁”之声顿时回荡在行宫火海的上方。
在响彻夜空的欢呼中,嘉靖皇帝挺直了身躯,沿着人群中间的夹道,昂首阔步就向外走。
这时候,那些官校才明白,刚才秦德威指挥大家“形式主义救火”的意义何在了。
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保证皇帝能安全的从这里走几步出宫,以良好形象现身于外面臣民的面前!
所以只要让行宫大门和几十步通道暂时安全就行了,其它地方烧成什么样都无所谓。
至于皇帝陛下心里的感念,那就不用多说了!
想到这里,众官校心里极其震撼,这种深谋远虑,果非常人所及也!
难道刚才大火开始烧起的时候,秦学士心里就已经有了所有预案?这就是顶级文臣的智商和心术?
今夜直面感受了一次,也算不虚此行了。
此时所有的随驾大臣都站在宫门外,焦急的等待结果。期间只见一个个太监宫女逃了出来,但这越发的让人心焦了。
时间虽然不长,但却让大臣们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忽然听到从行宫里面传来巨大的山呼万岁声音。
随后便看到在熊熊火光的掩映下,皇帝闲庭信步的走过了行宫大门。
这一瞬间,在大臣的眼里,皇帝的形象宛如神明庇佑,轻轻松松就从火海里走了出来。
情不自禁的就跟着锦衣卫官校一起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嘉靖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今晚这脸面算是保住了。
徐妙璟保住了自己的命,而秦德威则保住了自己的脸。
第六百三十九章 两种大臣
君臣在行宫大门外会合,颇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触。但感触完了后,就陷入了尴尬。
按照礼仪,皇帝总不能站着与大臣说话。可这一时半会的,又从哪里找合适的金台宝座?
关键时刻,还是要看机智的“嘉靖男儿”,从行宫里跑出来的秦德威又奏请道:“请陛下暂时移驾御辇!”
皇帝所用的车驾都在另一处安置,没被与行宫一起被烧毁。
眼下皇帝无处可坐的时候,登御辇的确是个不错的应急主意。坐在御辇里高度还可以,又不跌份。
于是几名逃出的太监扶着皇帝上了御辇,又远离行宫,以免再被火烧到,而大臣就在御辇下排位站班。
劫后余生的嘉靖皇帝喝过几口水,强被压抑的惊惶渐渐平息了,但心里的怒气依然盘桓不去,又不知如何发泄,就开口问道:“陈寅何在?”
这很正常,皇帝遇到事情后,一般都会习惯性的让掌锦衣卫官员去办事。
嘉靖皇帝是想让陈寅继续组织救火,并且勘察灾后现场,寻找火灾起因。
但是无人回应,几名大臣稍微闪开了身形,露出了朝班角落的状况。
于是嘉靖皇帝就看到,地面上有个人被绑的死死,还被堵上了嘴,再细看不是陈寅又是谁?
谁敢擅自捉拿锦衣卫官?嘉靖皇帝疑惑的看向众大臣,但众人却又齐刷刷的看向秦学士。
秦德威上前奏道:“行宫起火时,陈寅畏惧火情,迟疑不前,毫无救驾之心,简直辜负圣恩,实乃禽兽不如!
这还引发了公愤,在场锦衣卫官校皆可以作证!臣情急之下,擅自擒下了渎职无为的陈寅,以求能临时调度众官校。”
嘉靖皇帝暂时不置可否,下令道:“先解开陈寅!”
重新恢复“自由”的陈都督扑倒在御辇下,奏道:“秦德威擅自擒拿臣这个都督佥事,跋扈横行何异于矫诏!
此外秦德威所言皆为指鹿为马,实乃颠倒黑白欲陷臣于不义!”
秦德威沉声道:“我只问陈寅你一句,火起后,你可曾下令闯火救驾?
情况十万火急,你却在犹豫,我真想不明白你在犹豫什么!救驾之事,还需要有犹豫?我看你其心可诛!”
陈寅辩解道:“当时情况危急,臣仓促之间,为周详多想了一下,便被早有预谋的秦德威与徐妙璟联手陷害!
而秦德威还早早备好浸水棉被,似乎有所预期,就等着行宫失火!”
陈寅这几句话也算是很阴险了,暗示秦德威似乎早有准备,就盼着行宫起火似的。
其实很多大臣心里也有这个疑虑,秦德威今晚的表现堪称是极为卓越,有条不紊指挥若定,真给人一种早有预谋和准备的感觉。
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猛然遭遇大变,能如此镇静冷酷的应变,实在是匪夷所思。
秦德威冷笑着对陈都督说:“这还用有所预期?在白日间,陶道长算出可能有火灾的时候,周围不知多少人听到了,你听到了没有?”
不等陈寅答话,秦德威转而对嘉靖皇帝奏道:“大臣可分为两种,第一种就是臣这样的。
得知这个卦象后,臣晚上确实就提前有所筹备了,为的就是以防万一!
涉及到陛下安危,不怕辛辛苦苦白费力气准备,就怕遇到事情了毫无准备,只能束手无策!
而第二种就是陈寅这样的,身为掌管行在锦衣卫事之人,明知出了火灾卦象,仍旧麻痹大意毫无准备!
等到火起,此人又不知所措,甚至顾惜性命畏惧不前!真不知道这个锦衣卫官是怎么当的!”
众大臣怜悯的看了眼陈寅,不知你这个都督是怎么想的,不老老实实认错讨饶就罢了,竟然还想与秦德威争辩。
陈寅急忙奏道:“陛下,实情绝非如此!臣绝无半点秦德威所言之意!”
秦德威斥道:“陈寅!如今幸赖祖宗神明庇佑,陛下安然无恙,你不反思悔过,反而变本加厉诿过于别人!
我以求万全,小心翼翼提前防备难道也成了过错?你到底是何居心?
难不成都像你一样对陛下安危毫不在意,麻痹大意疏于防范,就是正确的?”
然后秦德威又对嘉靖皇帝奏道:“若陈寅毫无问题,那么当时臣一时愤激擅自拿下陈寅时,为何在场数百锦衣卫官校无人阻拦?”
听到这里,在旁边看热闹的大臣默默给陈都督判了个死刑,此人的棺材板已经盖上了。
嘉靖皇帝心里存着怒火,他需要出气,就开口道:“陈寅渎职罪不可免,罢去陈寅一切官职差遣,枷号示众后流三千里!”
然后还嫌不够,嘉靖皇帝又继续喝道:“河南巡抚、布政、按察,还有卫辉府、汲县,全部锁拿问罪!”
卧槽!秦德威出面阻拦道:“陛下!不至于此!”
在历史上,嘉靖皇帝从行宫火灾里狼狈的逃出来,大丢脸面,然后就大范围迁怒。
把从河南到卫辉府的官场,全部撸了一遍,甚至还将知府知县狠狠羞辱了一顿。
但在本时空,秦德威用心良苦的保全了嘉靖皇帝的颜面。
他本以为嘉靖皇帝会减少迁怒,没想到还是要来这一出,下意识的就出去阻拦了。
然后又劝道:“陛下幸免,必有二圣在天之灵庇护,又何必大动干戈,让二圣在天之灵不得宁静。”
嘉靖皇帝依然没有完全消气,下旨道:“巡抚、布政、按察全部官员降秩二等,罚俸半年!卫辉知府、汲县知县罢免!”
秦德威叹口气,也就不继续劝了。
嘉靖皇帝就是这样喜欢迁怒的性格,不可能完全拦住的,能这样减轻已经很好了。
然后嘉靖皇帝又问了句:“徐妙璟现在是什么官阶?”
秦德威奏道:“世职锦衣卫指挥同知,在北镇抚司听用。”
嘉靖皇帝就下旨说:“徐妙璟升指挥使,协理锦衣卫北镇抚司,兼御前值殿官!另外赐庄田三万亩,回京师后拨给!”
这便是论功行赏了,从这四个赏赐里,足以见殊荣了。
世代相传的官阶升到了指挥使,以后子孙世代都是指挥使,这好处当然不用多解释。
协理北镇抚司,也算是一个很大的差事名头了。一下子跃升为锦衣卫里能管事的,足可见皇帝信任。
御前值殿,其实说得就是上朝位置。在朝会上,距离皇帝最近的大臣分别是锦衣卫官和大学士,东西对立,象征皇帝最亲近的文武大臣。
而值殿官位置就是距离皇帝最近的丹陛上,代表锦衣卫与大学士并列,这是一种特殊恩荣。
至于赐田三万亩的实惠更不用说了,足以养着数千口庄户人,都算是私人势力了。
听完这些赏赐,秦德威不羡慕,那都是徐妙璟真的卖了命换来的。
再说他秦德威也是有功之人,一样有赏赐,等着就是了。
嘉靖皇帝看着大臣们,垂询道:“这秦德威之功,该如何论?”
从首辅到大学士再到尚书,全部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
嘉靖皇帝就很为难的挥挥手:“那先散了。”
秦德威:“……”
别散啊,这事可以慢慢讨论,总能讨论出一个结果的!
难道以大明官制爵禄之复杂,竟没有他这样一个有为青年的上升空间了吗?
第六百四十章 不敢问不敢说
不是皇帝有意打压秦德威,也不是谁想漂没了秦德威功劳,主要是赏赐太难办了。
秦德威如今才二十岁年纪,已经是翰林院第三把手兼詹事府第三把手了。
朝廷为了把秦德威继续安置在五品框架里,连左春坊大学士这种特殊官职都从故纸堆里翻出来,加给秦德威了,还能怎么升?
再升就应该是侍郎了,这对整个朝堂官制框架都是巨大破坏。
如果赏赐只是虚头八脑的东西,相对于秦德威的功劳而言,又没多大意义。
两个字,难搞!先搁置吧!
随后嘉靖皇帝下旨,命令行在兵部尚书王廷相负责灭火和勘察火灾现场,至于今晚之前参与救驾官校,都赐予酒食并准许各自休息。
然后又谕示众人,明日多停留一日,午后再来朝见,继续商议有关事项。
嘉靖皇帝这意思就是要休息一下了,不然以这个状态也没法赶路。
陶仲文当晚并没有住在附近,这时候才不紧不慢的赶过来,依旧气定神闲的仿佛一切都在天机之中。
大臣们正在讨论怎么安置皇帝起居,有几种备选方案,一时争议不休。
陶仲文便对嘉靖皇帝奏道:“城北有白云阁,又名吕祖阁,乃是一处胜地,相传为吕祖升仙之处,陛下不妨前往。”
迷信修仙的嘉靖皇帝闻言,就与陶仲文一起走了,剩余太监宫女也纷纷跟随前往。
大臣们面面相觑,看来经过今晚这场火灾,嘉靖皇帝对陶老道的信任大大加重了。
还有人生阅历十分丰富的老臣略感忧虑,有些人经历了劫难后,会变得更加迷信,皇帝弄不好也是如此。
在原本历史上,这次火灾预测就是陶仲文人生最高光的几个关键点之一,堪比“二龙不相见”。
至于原本历史上的陶老道为什么能算出来,秦德威也不知道,他只是抄作业,出口转内销。
此时天色已经蒙蒙亮,“一无所获”的秦德威无可奈何,长叹一声“一场辛苦为谁忙”。
他回到自己宿处时,就看到徐妙璟瘫在床上休养。行宫边上值宿地方都烧毁了,徐妙璟就跑到这里来了。
此刻秦德威有个疑惑已经在心里盘桓了半个晚上,把徐小弟拍醒了就问:“你是怎么越过陆炳,将天子背了出来?”
在历史上,可是陆炳把皇帝背出来的。而且在徐小弟和陆炳之间,皇帝肯定也更信任奶兄弟陆炳啊,这都能被蝴蝶效应了?
徐妙璟揉了揉眼睛,很不自然的答道:“陆炳他,他不小心栽倒在石阶上,摔得还挺重。那时情况紧急,我也顾不上陆炳,就先去救驾了。”
“真的是摔倒?”秦德威心情十分复杂,目光犀利的看着徐小弟。
徐妙璟不好意思与姐夫对视,低下了头,小声说:“是我绊倒的。”
秦德威真的感到很意外,连连叹道:“想不到啊想不到,你徐妙璟这浓眉大眼的,居然也学会不择手段的争功了。”
徐妙璟忍不住反问:“我做错了?”
看着日渐成熟的徐小弟,秦德威不由得万分感慨:“其实看到你还保存着良善的赤子之心,我很欣慰啊。”
徐妙璟一脸懵逼,自己这种行为还能叫良善?姐夫你对这个词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秦德威轻声笑道:“若是没人性的凶残恶棍,当场就对倒地的陆炳直接补刀了!反正火海里死个人也不足为奇,哪还能让陆炳活着出来?”
徐妙璟:“……”
不知为什么,徐小弟背后突然冒出了一层层冷汗。
秦德威继续评论说:“你没有那样做,就让我很欣慰,说明你还有底线,依然是个良善少年啊。不然的话,只怕连我今后也要小心提防你了!”
徐妙璟不知说什么,所以在姐夫眼里,自己做得没错,还是一个好人?
秦德威转而又批评说:“但是,你还是有不对的地方,你不该对陆炳无动于衷。”
徐妙璟很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