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小学生 >

第318章

大明小学生-第318章

小说: 大明小学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德威毫不犹豫的双腿夹紧马腹,驱动胯下宝马一个加速度,甩开许尚书跑了,轿子是永远追不上快马的。
  回到家里,秦中堂没有回正房,来到了李家寄住的院落。
  “成了!”秦德威对李泾说,而李泾一头雾水的,“什么成了?”
  秦德威才想起,自己并没有透露过细节,便解释了几句:“南巡之前,我说过要送你一个大惊喜,如今大惊喜就要来了!”
  李泾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大惊喜,但也能猜到,能让秦德威称为大惊喜的,绝对不会小。
  秦德威揭穿了谜底:“很快就有任命,让你当个协同坐营官了!”
  李泾顿时大喜,这个惊喜比自己想得还要大,他从来没指望自己真能当上协同坐营。
  一边消化惊喜,一边又想感谢说:“在下何德何能……”
  秦德威立刻打断了李泾,“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不用谢我,我也是看在令妹的面子上!”
  李泾有点沉默,这个时候秦德威忽然提到妹妹李淑,以秦德威的心眼子,绝对不是毫无目的。
  他们边疆人士对男女大防可能没那么在意,所以李小娘子经常与秦德威一起鬼混,但对名分却十分看重。
  李家再怎么落魄也是个武官世家,平白让妹妹给别人做妾室,心里总是过不去。
  又想到家里的父母,李泾更觉得没脸。来几年京师,结果把妹妹送权贵了,传回老家这算怎么回事?
  秦德威没有直接强行指示李泾,又说:“等你在京营镀完金,今年之内肯定让你再回辽东,到那时就是一个分路参将!不说光宗耀祖,也是门楣光彩了。”
  辽东镇最高武职是镇守总兵官,其次是副总兵,再往下就是分路参将。
  而先前李泾在辽东时,连个千总这样的破营官也没捞到,而这下一跃而起,直升数级,分路参将唾手可得,堪称衣锦还乡了。
  秦德威灵魂直击的说:“这样总能对令尊有所交代了吧?想必令尊也不会再说什么了。”
  李泾咬咬牙答道:“秦大人乃是天上的人物,舍妹对秦大人情根深种,今后就只能托付给秦大人了!”
  秦德威哈哈一笑,拍拍李泾:“说了别那么见外,都是一家人!将来若有机会,保举你做总兵,再追封令尊!”


第六百七十三章 重臣名宿
  这是一个晴朗的早晨,风和日丽,非常适合出游。再不出去,等盛夏一到,今年京师的春游季便会彻底结束。
  秦中堂昂首挺胸的站在自家穿堂里,一边整理衣冠,一边等待着仆从牵马过来。
  暂住在秦府的奶兄弟徐世安打着哈欠出来,站在台阶下问道:“今日一起去玩吗?听说这季节,很多夫人小姐都会去西郊海甸游览!”
  秦德威瞥了眼徐老三,露出了象征身份的象牙腰牌,轻蔑地说:“如今我与你这种闲人不同,中枢一日不可无我,故而每天都要去文渊阁入直,哪来的闲暇与你去玩?”
  徐世安反唇相讥道:“我听人说了,你那位置若不预机务,也就跟我家里门客先生似的!
  无论代笔写什么内容文书,不都是听家里老爷吩咐的?难道当门客先生的,还能自己做主不成?
  所以这样看起来,你守着文渊阁,也称得上一声是皇家御用门房秦大爷了!”
  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人敢这样面刺了,秦德威便气得涨红了脸,争辩道:“草诏不能算代笔……草诏……文渊阁的事,能算代笔么?”
  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入直不是门房”,什么“中堂”之类的。
  徐老三莫名其妙,两人互相损的时候多了,怎么说一句“门房秦大爷”就把秦中堂整破防了?
  随后却来了两匹马,其中一匹是秦德威的,另一匹就是李小娘子的。
  李小娘子一身红衣,热情的邀请道:“秦先生!今天一起去郊外放马啊!”
  秦德威虽然心动,但还是长叹一声,“自从入直宫禁,便案牍劳身,难有林泉之乐也!”
  李小娘子不明觉厉,只问道:“去,还是不去?”
  秦德威想了想就答道:“过几天过几天!眼下刚去文渊阁入直不过数日,不好随意旷工。
  等熟悉了情况,或许可以挤出半天工夫放纵一回,但完整日子还是不容易找,毕竟文渊阁每天都要运转,没了我也不行。”
  徐老三撇了撇嘴,真是纸糊的假兄弟,宁可挤时间陪小情人去浪,也不肯答应陪自己去游玩。
  安抚好情人和兄弟,秦德威正要朝外走,忽然门房张三带着一个人匆匆的来到前庭。
  张三与王大、马二、赵四一样都是跟随秦德威多年的老人了,如今各司其职,分别担当护卫长、长随、门房、管事,都有光明的未来。
  所以张三不是不懂事的人,不经通报就直接把人带过来,一看就是有事情发生。
  果然走的近了,张三对秦德威禀报说:“这是通政司桑老爷的随从,说是有急事来报。”
  通政司桑老爷就是原来的掌道资深御史桑乔,与曾后爹一样来自江都县,还是同年进士,秦德威见了也得叫世叔的。
  当初桑御史为了秦德威,触犯了左都御史霍韬,其后就被秦德威想法子调到了通政司出任左参议,也算是个要害地方。
  通政司这地方,了解大明官场的都知道,负责收奏疏和上书的。
  这位桑老爷的随从行过礼后,就赶紧禀报说:“我家老爷今日早晨清点奏疏,发现有十几封是弹劾攻讦秦老爷的,便特意让小的来报警!”
  突然听到这个信息,秦德威倒是没有慌忙,好奇的问道:“具体怎么回事?”
  那随从便答道:“大部分奏疏都是御史和给事中所上,有说秦老爷为人轻狂,行事不端,不宜入文渊阁的;
  有说秦老爷少年骤贵,不知轻重,焉可值守中枢的;还有说以恩宠辄升高位,以远近选拔要害,非国家之福也。”
  旁边徐老三听得频频点头,点评道:“说得都挺有道理,看来除了我之外,还有很多人都对秦兄弟非常了解。”
  秦德威叱道:“你一个小小千户懂得什么!”
  然后又顾左右而沾沾自喜道:“这分明就是言官有组织的围攻宰辅重臣的架势啊,不想我秦中堂今日也要承受这样的苦难啊。
  看来我秦中堂在朝堂上,也是有一定明面地位的重臣名宿了。”
  徐老三:“……”
  虽说这个“沾沾自喜”看起来很诡异,但也不得不承认,秦中堂的歪理似乎也有点道理。
  普通官员就算想被这样围攻,他也不配啊,一般是正二品以上实职才有的待遇。
  在大明官场,言路畅通就是“政治正确”,太祖高皇帝祖训就是鼓励御史言官以小制大。
  所以这种言官围攻大臣的现象屡见不鲜,就算是首辅也经常吃这种苦头。
  反过来又导致宰辅大臣纷纷想办法控制言官,结果愈演愈烈,到了后期言官便成了党争的锐利工具。
  刚晋升为重臣名宿的秦德威摩挲着刚长出的胡子茬,摆出容我三思的姿势。
  众人便都安静了下来,不敢打扰秦中堂的思考。
  不管谁遇到这种事情,也需要三思的。一思是谁在幕后策划指挥,二思对方的目的又是什么,三思己方如何化解。
  又听秦德威边想边说:“按朝廷规矩,我这样朝廷名宿遭遇多人强力弹劾后,首先应该停止办公,回家待罪?
  那样的话,本中堂今天就不用去文渊阁入直了!免得别人笑话我经验短缺,望之不似重臣啊。”
  众人无语,秦老爷你三思就思了这些?
  不过其后徐老三和李小娘子同时举手,异口同声的说:“那正好与我郊游去!”
  也不是他们不懂事,主要是看秦德威气定神闲的,便觉得被弹劾也不算大事,这是多年积累下的对秦德威的信心。
  再说就算秦德威丢了中堂,那还是秦学士,天也塌不下来。
  秦德威左看右看,果断走到李小娘子身边,亲密的说:“走,上马!咱们去永定河庄子玩,我给你看个好东西!”
  李小娘子笑嘻嘻的,十分得意。要是连徐老三这样男人都争不过,那她就要开始怀疑自己的女人魅力了。
  通政司桑老爷的随从连忙叫道:“秦老爷慢着!按规矩,你还要写一封谢罪疏啊!”
  大人物被弹劾后的两大规定步骤,一闭门谢客,二上疏谢罪,缺一不可。
  秦德威扭过头去,对着穿堂边上的外书房吼道:“老归!帮我写个谢罪疏,然后让桑世叔的家人带走!”
  自愿留在秦府当门客的南直隶嘉靖十六年乡试举人归有光,慢吞吞的从外书房里走出来。
  然后对着秦中堂施礼,口中道:“承蒙老师谬爱,学生我铭感于心,近期逐渐承受不住师恩,又日渐思乡,今意欲辞行归去。”
  秦德威忍不住大吃一惊:“什么?你真想走?”
  归有光壮着胆子咬咬牙答道:“真有此意!”
  秦德威有点急了,上前几步问道:“这又是为何?你哪里不开心了?”
  你归有光要是走了,以后青词谁来代笔?
  归有光扑通的跪倒在地,叩首道:“老师!我不想写青词!”
  随即秦德威按住归有光的肩膀,殷勤的说:“走!今日为师我陪你去西院胡同散散心去,或者去东边教坊司本部胡同!
  如果你嫌弃城中憋闷,可以叫几个美人一同陪你去海甸游玩!美酒美食,都给你送过去!”
  然后秦德威又对徐世安使了个眼色,快帮忙动手啊!
  徐老三与秦兄弟多少年的默契了,立刻上前用力攀住了归有光,强行拉起来,又往外拖拽,“走了走了,老徐我也陪你,不尽兴不回来!”
  望着三人消失在门口的背影,被甩下的李小娘子目瞪口呆,她居然真的争不过一个男人!
  桑老爷的家人也极其无语,江湖传言秦德威思路清奇,常人所不能及,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被言官围攻这么大的事情,都没有家里一个门客想走人重要?


第六百七十四章 伴君如伴虎(上)
  把归有光塞进开往教坊司本部胡同的车,并锁死车门后,秦德威与奶兄弟徐世安一起翻身上马,押着车前进。
  在路上,徐世安忍不住很关心的问道:“你为何丝毫不见慌忙?难道你早有预料不成?”
  旁边马背上的秦德威叹道:“谁能预料得到这个?不过以二十一岁年纪半步入阁,肯定要招致非议,可谓是欲戴乌纱、必承其重,被人群体攻讦也在情理之中。”
  徐世安又问:“你有没有猜出,究竟是谁在兴风作浪?”
  秦德威摇头道:“真猜不出来。”
  徐世安很诧异的说:“你竟然猜不出暗中黑手?这不是侮辱你的智商吗?连我都能猜出几分端倪!”
  对此秦德威很是怀疑,反问道:“那你猜出什么了?”
  徐世安自信的说:“推测黑手无非是两种方向,第一种就是你的仇人,比如我看左都御史霍韬嫌疑就很大!
  他与你结仇很早也很深,而且他身为左都御史,自然有足够的能力组织一定数量言官围攻你。
  还有,如果你在内阁站稳了跟脚,以你的岁数,他的门人党羽就永无出头之日了。就算霍韬本人没这个意思,他的门人党羽也会鼓动起来!”
  议礼派硕果仅存大佬霍韬确实是老仇家了,从嘉靖十二年就结仇,但秦德威还是嗤之以鼻道:
  “你这个推测一点参考价值都没有,我的仇家太多了!要说起近几年,只怕严阁老父子对我的仇恨更深!
  除了霍韬、严嵩这样的高官,就是很多中层只要串联得力,一样可以组织起言官围攻。”
  徐世安很不服气,又继续说:“哪还有第二种推测方向,除了仇家之外,可能为此受益的人也有黑手嫌疑!
  文渊阁不可能没人值守,如果你被罢掉文渊阁,总要有个人来接替,那么谁最有可能接替你入阁?
  我想来想去,感觉你老师张大宗伯就很有嫌疑!他这礼部尚书替代你入阁顺理成章!”
  说到这里,徐老三又长叹一声,悲天悯人的说:“为了区区权位,竟然可能发这样师生互戕之事,真是道德沦丧、人伦惨剧啊!”
  秦德威:“……”
  他差点一鞭子抽在奶兄弟身上,再听徐老三胡咧咧分析,他就是猪!
  最终还是忍不住驳斥了几句:“可能入阁的人多了,吏部许天官,赋闲的大学士翟銮,哪个可能性比我老师小?此外还有张璧、温仁和、孙承恩等学士,都可以取代我!”
  徐世安问道:“那你到底打算怎么做?”
  秦德威回答说:“不着急,让箭矢再飞一会儿,观望一下形势。”
  “就这?”徐老三觉得这种坐以待毙方法,并不是秦德威的风格。
  秦德威很自信的说:“我入直文渊阁乃是陛下钦点,这些人攻讦我,就是反对陛下!
  只要陛下还肯维护,我暂时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当然就有余地再观望一下。”
  以嘉靖皇帝的偏执性子,有的时候,别人越反对,皇帝就越执拗坚持。
  徐世安嘀咕说:“那你不就成奸臣模样了吗?”
  秦德威沉默了片刻,叹道:“你今天说了半天废话,就这句似乎有点道理。”
  类似的例子有两个首辅,张孚敬和严嵩。
  这两人都是一直被舆论攻击,但大部分时间被嘉靖皇帝庇护的人,最后在舆论里和史书上的口碑都不好。
  夏言就是相反例子,夏言为什么斗不过严嵩,很大原因就是夏言还在意形象。
  当上首辅的夏言经常有意表现刚直,结果惹烦了嘉靖皇帝,但最后夏言在史书上评价反而最高。
  所以秦德威忽然想到,这次还有另一种可能,会不会有人故意组织言官围攻自己,为的就是挑起嘉靖皇帝怒火?
  然后嘉靖皇帝如果用力庇护自己的话,那幕后黑手转而就可以操作舆论,把自己打成逢迎媚上的“奸臣”。
  徐老三此刻居然生出了几分感触,“来京师真是长见识了,这便是伴君如伴虎啊。”
  说话间,地方到了。随便找了家门脸豪华的院落,秦德威和徐世安夹着归有光进去。
  老鸨子小跑着过来迎接,热情招呼:“秦学士稀客!上次还是……”
  秦德威阻止了老鸨子进一步靠近自己,“别扯交情,那没用!我老师如今乃是礼部尚书,正管着教坊司,你看着安排!”
  然后又指着归有光说:“他要在你们这里住几天,你要保证让他流连忘返,不想离开京城!”
  老鸨子连口答应,就安排着一行人先进去。倾尽所有,把本院最出色的几个美人全都喊了出来,还去其它人家里借了几个。
  秦德威又派人请了些好友过来,就趁这个机会,在此地一聚。
  今天任凭外面如何风云激荡,秦德威真就喝了一天花酒,直到深夜才离去回家。
  徐老三号称要陪着归有光,流连忘返的不肯离去,也就留下了。
  次日,秦德威正坐在书房,琢磨谢罪疏怎么写的时候,忽然有个叫陈春的同年进士急匆匆的来拜访。
  “皇上有朱批发到都察院,我抄了一份与你送来!”陈春眼下正在都察院当御史,借着便利通风报信来了。
  朱批就是皇上对奏疏的批字,因为字迹是朱红色的,所以才叫这个名字。
  秦德威闻言连忙展开看去,只见上面写道:“若论资历,秦德威以状元任修撰,后历任右赞善、侍读学士、左庶子、左春坊大学士、翰林学士、少詹事。
  以此积累而入直文渊阁,有何不可?倘若秦德威不可,词臣升迁次序有何用哉?
  若论功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