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小学生 >

第386章

大明小学生-第386章

小说: 大明小学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里时,黄太监就问了句:“秦德威其余勋位官职差遣如何?”
  刚才皇帝只说了秦德威的翰林学士、詹事改工部左侍郎提督军器局,没有提及其他的职务。
  嘉靖皇帝不假思索的说:“其余不变!”
  黄锦记下后,又尽职尽责的问了个很专业的问题:“若秦德威仍保留入直文渊阁,以何官位入直?”
  嘉靖皇帝愣了愣,刚才好像是把这个问题忽略了。
  大明有些官职差遣,是有一定固定配套组合的,比如巡抚必加右副都御史或者右佥都御史,又比如最近新设的领军机处差遣,前面加了兵部左侍郎。
  而所有阁老都必备的“入直文渊阁”其实也并不是官位,而是类似于巡抚这样的差遣性质。
  根据近百年官场老传统,在入直文渊阁几个字前面,配套的官位一般是翰林学士或者殿阁大学士,就仿佛巡抚之前必须加副都御史或者佥都御史,先前秦德威就是翰林学士入直文渊阁。
  刚才在秦德威一口气被免了翰苑坊局的清流职务,包括翰林学士、詹事兼左春坊大学士,而其中的翰林学士与“入直文渊阁”是连带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没了翰林学士,秦中堂拿什么去入直文渊阁?
  主要是秦某人的官爵太复杂,兼项太多,全写下来百来字,一不留神忽略了某些问题实在太正常不过了。而出现问题后,就只能弥补解决。
  殿中众人瞬间就一起想到,“入直文渊阁”前面配套加的官位不是翰林学士,就只有殿阁大学士了。
  目前最常用的文渊阁、武英殿、谨身殿、华盖殿大学士都在此列,在内阁一般只有三个人的情况下,四个殿阁大学士再加翰林学士,数量也足够用了。
  另外说实话,平平无奇的翰林学士有点配不上如今的秦德威了……
  雾草!众人心里又齐齐惊呼,难道这才是秦德威故意请辞翰林学士的目的?他想拿翰林学士换一个殿阁大学士?
  这里没多少外人,感觉被算计了的嘉靖皇帝拍扶手怒斥道:“秦德威!你胆敢在此对朕妄逞心机!”
  秦德威心里也是极为卧槽,急急忙忙的辩解说:“陛下明鉴!臣刚才谢罪请辞时,也没想到这节!天日可鉴,实乃无心之失!”
  嘉靖皇帝环顾左右,冷笑着对东厂秦太监问道:“你相信秦德威的解释么!”
  秦太监瞥了眼秦德威,毫不犹豫的顺着皇帝的语气说:“不信!”
  人人都知道秦德威是个精于算计的人,没人相信秦德威在这里会是无心之过。在皇帝面前,秦太监也不能昧着良心说话。
  秦德威顿时就有点慌了,今天一路闪转腾挪,这才抚平了嘉靖皇帝的猜疑心思。本以为大功告成、即将收官的时候,却意外的惹到了皇帝!
  更冤枉的是,自己真没那个“拿翰林学士换殿阁大学士”心思,一却都是无意之下的机缘巧合!
  百来个字的勋位、官职、差遣,谁能时时刻刻精确的记住?
  但偏偏却被所有人误会自己早有蓄谋!哪怕长着着几十张嘴也说不清,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无奈的之下,秦中堂只能赌咒发誓说:“陛下!臣对天明誓,绝无故逞心机之意!”
  站在旁边的陆炳想起秦德威刚才那个“友爱”的眼神,还是很不服气,忍不住说:“你问问殿中,再去问问朝中,可有一个肯相信你解释的?”
  严世蕃痛苦的捂住了脸,这样的队友真心带不动了。一个人人都不相信的秦德威,又怎么可能让皇帝敏感起来?
  没等嘉靖皇帝有所表示,秦德威赶紧又说:“臣这样一心实事的人,今日遭到严世蕃、陆炳等人的轮番攻讦,应对起来已经是疲于应付了!
  委实再无多余精力,去想其他事情,故而一时不察出现疏漏!况且刚才无端遭到了陆炳指责,情急之下难免失措!”
  嘉靖皇帝看了看陆炳,又看了看严世蕃,最后重新朝向秦德威说:“入直文渊阁本就要加殿阁大学士,即便你真想要这个名号,难道朕就吝于给你?”
  说到这里,嘉靖皇帝又停住了,陷入了左右为难中。这次倒不是因为纠结给不给,而是纠结给什么名号。
  目前殿阁大学士还不是以后完备的四殿两阁模式,经常用的名号也就上面那四个。
  但是新的问题在于,这四个都不适合给秦德威,哪怕是位次最低的文渊阁大学士,也是要参预机务的!
  既然原有框架不行,所以就只能进行原创了,嘉靖皇帝在制度上尤其是礼制上从不缺乏原创的决心,已经搞了很多发明创造了。
  所以嘉靖皇帝随便想了下,就略带调侃的说:“现有殿阁都没合适的了,听闻军机处设在东卷棚,不妨名号定为东卷棚大学士。”
  秦德威:“……”
  当初秦中堂把翟銮的办公地点调整到文渊阁外面的东卷棚,就出现了东卷棚大学士这个外号来编排翟銮。
  但是秦中堂万万没想到,小丑竟然是他自己!他怀疑,这个外号是不是传到了嘉靖皇帝的耳朵里。
  如果严格按照君无戏言的要求,那就完犊子了!
  想到这里,秦德威忽然意识到,嘉靖皇帝这是正在试探自己!必须要做出正确的反应,才能有未来可言!
  于是秦德威也顾不得琢磨了,连忙抓紧时间对皇帝说:“陛下天恩!臣安敢妄议东卷棚大学士名号,唯有从命而已!”
  秦德威猜测,以嘉靖皇帝文艺敏感的性格,怎么可能容忍的在身边有个名字十分不好听的官职?
  秦德威推测,皇帝八成还是一种试探,考验一下他秦德威的态度。当面对皇帝的无礼时,到底会表现的十分抗拒,还是顺从?
  果不其然,嘉靖皇帝皱了皱眉头后,反而说:“东卷棚大学士这个名字,未免太过于粗糙了,不雅不雅!”
  又想了片刻后,嘉靖皇帝便有了新的想法:“那就叫东阁大学士!”
  鉴于秦德威刚才表现不错,嘉靖皇帝决定给点奖励。
  这个可以接受,寓意也好,而且也符合原有的历史潮流!秦德威连忙上前谢恩,这次是真心的。
  虽然东阁的本意是文渊阁东边的阁子,但并不妨碍秦中堂自我催眠和幻想。
  东阁可以对西苑,以后严嵩之流就是西苑大学士了,而他秦德威则是东阁大学士,直接体现出了东西对等的江湖地位。
  嘉靖皇帝又对黄锦口述旨意说:“加秦德威为礼部左侍郎、东阁大学士、入直文渊阁。”
  因为心里吃惊,黄太监提笔稍稍顿了顿。身为太监,他居然对秦德威嫉妒起来。
  虽然说在大学士之前,一般还要加上象征品级的虚衔,比如尚书、侍郎,不然的话,大学士只有五品,完全不够用的。
  但是,秦德威的加官未免也太多了点,以兵部左侍郎领军机处,以工部左侍郎提督军器局,现在又以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
  一身兼了三个侍郎,虽说都是虚衔,不敢说后无来者,但前无古人大概是肯定了。难道这就是嘉靖男儿的待遇么?
  嘉靖皇帝下意识的解释了一句:“秦德威掌管协办夷务衙门,加礼部官衔正合适。”
  但别人都懒得听这种解释了,今天已经太累了,皇帝你想怎么封官就怎么封官。反正秦德威有没有这个大学士其实无所谓,本身都已经是三品了。
  嘉靖皇帝也大概也倦了,强忍著哈欠吩咐了一声:“若无它事,就退下吧!”
  恭送嘉靖皇帝离去后,众人无论是友是敌,看向秦德威的神情都有些复杂。
  本来以为今天是批判秦德威的时机,结果吵了半天,居然还是让秦德威出了风头!
  东阁大学士这个名号,虽然不能给秦德威更多权力,但名份上意味着秦德威进入了殿阁大学士的体系!
  如果说秦德威原先是半步阁老的话,现在就是半步巅峰阁老了,除了没有参预机务四个字,和真阁老也差不多了。
  众人一起走出宫门外,严世蕃咬牙切齿的说:“秦中堂真是好算计,竟然还惦记着将我召请过来!”
  意气风发的秦中堂答道:“不用谢!到目前为止,连令尊严阁老都没能做到让你进仁寿宫朝觐,但我却做到了!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我比你爹还想着你!”


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慈子孝
  被一个死仇用伦理哏调侃,严世蕃除了牙齿咬碎、血压飙升,还能做什么?说又说不过,打又打不过。
  主要是旁边还有个值守仁寿宫门和迎和门的锦衣卫官,叫徐妙璟的,肯定会帮秦某人的。
  天色已经临近黄昏,皇宫的宫门即将落锁,该出宫的必须要出宫了。
  仁寿宫东南边就是无逸殿,乃是亲近大臣的直庐所在,而中间的道路通往迎和门。
  严世蕃满腔窝火的走着,不经意间,望见无逸殿后墙的拐角处,站着一道苍老的身影,而且正担忧的注视着自己,这不是父亲严嵩又是谁?
  难道父亲在外面站了一下午?
  不知为何,严世蕃的眼眶瞬间湿润了,泪水都差点直接流了出来。
  原来严世蕃总是嫌弃父亲太软弱无能,在皇帝面前与秦德威争斗时总是落于下风,简直不像是个顶尖权臣。
  今天进仁寿宫亲自体验过了,才知道父亲这些年有多么艰辛和不容易,终究还是自己年少轻狂不懂事了。
  而且自己被秦德威指控“谎言欺君”却逃过几十廷杖,难道会是因为皇帝忘了?还不是念及父亲情面,有意饶过罢了。
  想想被闪电罢官的夏言,看看欲仙欲死的翟銮,再追忆死不瞑目的霍韬,父亲仍然身体健康、权位稳稳,已经成为事实上首辅,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严世蕃正心情激荡时,忽然又听到秦德威远远对父亲高声道:“严阁老!今日在下可是放了令郎一马!”
  然后又看到秦德威指着站在迎和门边的徐妙璟,继续对严嵩说:“不然几十廷杖打下来,你这独子就要非死即残了!”
  严嵩便抬起双手,抱拳弯腰对秦德威行了个礼。
  这默契就是,既然你高抬贵手,后面关于你秦德威新任命的问题,我就不捣乱了。
  不然内阁也可以拒不受旨,称之为“执奏”,拼着付出巨大代价博弈皇帝改圣旨。
  秦德威叹口气,严嵩作为一个父亲,还是很可以的。
  看着对二十二岁秦德威行礼服软的六十一岁老父亲,严世蕃又倍感屈辱,内心刺痛,扭头就往迎和门外走。
  从西苑仁寿宫里出来的这些人原路返回,乘舟渡海,来到太液池东岸。
  秦中堂为了安全起见,没有与别人尤其是严世蕃、陆炳同乘一座船,以免发生落水事故,坚持独自坐船。
  就是陆炳陆指挥从仁寿宫出来后一直很沉默,他想不通,为什么自己今日直接攻讦秦德威,一点作用都没有?反而让秦德威拿翰林学士换了个东阁大学士?
  他想找严世蕃交流一二,却又发现严世蕃不大想与自己说话。
  这让陆指挥终于产生了些许自我怀疑,可能是自己在仁寿宫说错了什么?
  上岸后,从西华门入宫,然后途径右顺门,一直走到了奉天门外,再折向南出午门,基本就算出宫了。
  严世蕃突然停住了脚步,有意让秦德威走到前面去。
  看着不远处秦德威的背影,严世蕃目露凶光的对陆炳说:“想解气吗?此刻秦德威身边无人,极为难得,我们背后偷袭,打他一顿如何?”
  陆炳不禁愕然,搞政治还带这样的?这也太不高大上了吧?
  严世蕃恶狠狠地说:“不然如今就还有什么办法,能让你我念头通达?”
  经验证明,他单挑肯定是打不过秦德威的,只会被秦德威单方面虐打。但如果有陆炳协助,就有足够胜算了。
  陆炳犹豫着说:“此乃宫禁之中,动手殴人乃大罪也,更别说打个大学士了。”
  你陆炳怕什么?严世蕃气愤的说:“诏旨未下,他现在还不是殿阁大学士!
  再说什么叫动手殴人?这叫双方互殴!我今日就豁出去了,大不了流放三千里!”
  陆炳身为皇帝奶兄弟,打个架的勇气还是有的,只是他惊讶于严世蕃的决绝,连流放三千里的准备都有了。又问道:“你想好了?”
  严世蕃咬牙切齿的说:“方才秦德威受家父大礼,又轻佻的呼叫家父,此乃辱我父也!
  我严世蕃不甘于父亲屈辱,含恨对秦德威动手,此乃孝心和春秋大义也!我今天一定要打了秦德威替父报仇!”
  陆炳:“……”
  这么一说,背后偷袭和打架斗殴突然又慷慨激昂的高大上起来了,政治原来是这样玩的。
  严世蕃说完后,就朝着秦德威走去。陆炳只能先跟上,大不了就帮个忙了,反正他今天看秦德威也挺不爽的。
  却见前面的秦德威走着走着,突然抬头看了看天色。然后他没有从南边午门出宫,却又向东朝着左顺门走过去。
  左顺门里面就是文华殿和文渊阁,再往东可以到东宫和东华门,秦德威进了左顺门,那肯定是要去办公地文渊阁。
  忽然间,秦德威再一次看了看天色,便拔腿小跑起来。
  严世蕃和陆炳怕跑步声惊动秦德威,所以一开始并没有跑。
  等秦德威跑起来时,严世蕃和陆炳猝不及防,还没等追上,就眼睁睁看着秦德威一溜烟的消失在左顺门里。
  这两人既不是阁臣,也不是东宫属官,没有诏旨就没有资格跨进左顺门。
  所以两人就只能站在左顺门外面,面面相觑。
  陆炳疑惑的说:“莫非秦德威已经知晓我们的要打他的图谋了?”
  严世蕃回应道:“不可能!我们刚才也只是临时起意,秦德威又能从哪里知晓?”
  陆炳又问:“天色已晚,宫门马上要落锁了,秦德威还去文渊阁作甚?”
  严世蕃有点暴躁的说:“别管他去文渊阁干什么,反正他肯定还要马上出宫!
  只要他回家,就会走午门,不会背道而驰的走东华门!我们就去午门外等着!”
  陆炳虽然对秦德威很不爽,但确实也没有严世蕃那么大气性,说了句:“要不今天就算了?”
  严世蕃不依不饶的说:“你刚才不是担心宫禁殴人罪加一等么,午门之外就不算内宫了吧?岂不更好?
  再说午门外有锦衣卫官校值守待命,难道还能不听你的?围堵秦德威更有把握!”
  严世蕃说的没错,在午门外面,一般都是有一大堆锦衣卫官校值守待命,随时准备接旨办事,从打廷杖到跑腿传话无所不办,当年陆炳和徐妙璟都呆过这个岗位。
  先不提新鲜出笼的东阁大学士秦德威回到文渊阁后,又是一番鸡飞狗跳,只说严世蕃和陆炳来到午门外。
  环视一圈后,陆炳招呼了几个亲近可信的锦衣卫官校,然后一起围在右掖门四周。
  等那秦德威出来后,先前后左右的堵住了。然后就交给严公子吧,反正严公子都做好了流放三千里的心理准备了。
  没等多久,逼近了宫门落锁的时间,就听到从门洞里传来脚步匆匆的声音。
  随即便见秦德威从午门右掖门里急急忙忙的走了出来,身后还跟着随从方舍人。
  严世蕃率先大喝一声:“站住!”
  他今天真的是打算豁出去了,哪怕拼掉自身也要打击一下秦德威的威望!
  这秦德威都要成为东阁大学士了,与西苑父亲严阁老遥遥相对,绝对不能让秦德威的威望超越父亲!
  让秦德威挨自己一顿打就是见效最快的方式,哪怕自己付出被流放的代价也值得了!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下次找到能打秦德威的机会不知要等猴年马月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