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小学生 >

第56章

大明小学生-第56章

小说: 大明小学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无他言,唯有饮酒狂欢庆贺,当晚便宿在美人家中,春风得意名士风流!
  第二天直到日上三竿,王逢元才起身,带着宿醉头痛,摇摇晃晃的扶墙而出。又在仆役的扶持下,辨着方向。
  路过一处门口时,却看到有数人站在门前,指指点点议论什么。
  本来王逢元现在只想找个地方喝点汤水,没兴趣看热闹,但是耳中听到有人说:“文衡山午前来看过这两首词,不知为何无能狂怒,说要与小学生搏命去!”
  于是王逢元就停住了脚步,站在人群后面抬眼看去,只见墙上写着:“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
  他非常敏感的意识到,这首词虽然题目是说美人,但内容也是明写落花,居然与昨晚自己夺魁之作一个主题!
  而且客观公正的说,水准比自己那首应酬性质作品,没有争议的、肉眼可见的高出好几筹!
  再看落款,王逢元虎躯狂颤,踏马的竟然是天杀的小学生!
  记得小学生昨晚说过,跑到王怜卿家门口写了两首词,还请文征明过来品评,谁知道竟然也是有落花主题的!
  如果有心人与自己作品拿来比较,简直不堪设想,别人不会相信是巧合,只会说有黑内幕!衡山老先生也真糊涂了,出什么题不好,偏偏要出落花题!
  忽然有人大笑三声道:“论及此词内幕,以及文衡山为何大怒,在下从朋友口中得知一二!这事要从昨日徐锦衣雅集说起……”
  众人顺声音望去,便见此人对着周围拱拱手道:“在下松江府生员何良俊,只是初至南京,人生地不熟……”
  王逢元木然的站在人群外,别人家大作、猪队友、阅读理解……恍惚间,感觉宛如昨日又踏马的重现了。
  听说朝天宫正在招出家道士,要不要去试试?


第一百二十一章 徐老三智对文征明
  多年以后,人们回忆起大明嘉靖九年的徐氏春季雅集时,都会很有先见之明的说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节点,是大明文坛新金陵气象的开端。
  但对于身处于当时的人们来说,雅集结束后的回味总结时,感觉只能用诡异这个词来形容。前序画风就开始诡异,过程也充满诡异,结局更是很诡异。
  老盟主施展了几十年的那套东西居然完全不好使了,竟然被一个奇特的小学生解构到体无完肤。
  人们纷纷感慨,现在个别有实力的年轻人真是任性自专,完全不在意传统了,也不屑于循规蹈矩的按照老前辈规定路数进步了。
  至于大名士文征明主持压轴的分韵赋诗,总算恢复了一点正常套路感觉,但最后公认佳作却出现在场外……
  为了让字迹在风吹日晒雨淋之下,能多保存一段时间,精明的陈老鸨特意在墙上安装了碧纱笼,罩住了两首词。
  连王逢元本人都说了,是朋友就踏马的不要再提这事,再提就去朝天宫出家学道!
  为此文征明不顾六十高龄,跑到秦德威住处堵门,一定要讨个说法。
  真的是堵门,毕竟秦德威家里刚被打砸过门庭,门板还没新装上。文征明在门洞里站着,谁也别想出入了,也没人敢推开他。
  但秦德威也很无辜,是他先在王怜卿家门口题词写了几笔落花,雅集上根本就没想再出风头,已经抽身走人了。
  然后谁能想到,你老人家竟然在后面又给别人出了落花题,只能说一切都是天意和巧合。
  反正印章是不会还的,自己答应过事情都做到了,凭本事换来的东西为什么要还?再说就当是文衡山故意让自己恶心到的精神损失费了。
  门外还有看乐子的,聚了几个人指指点点。
  因为学堂没了先生,不用上课的徐世安又跑了过来,在街上看到这一幕后,便知道又有热闹了。
  就是还没明白,只是一个老头子堵门,又不是前几天阔少豪奴打上门那样,为何秦德威都不敢动手?
  里面的秦德威出不来,外面的徐世安也进不去。
  秦德威怕徐老三发起脾气冲撞了老先生,赶紧隔着门洞对徐世安介绍道:“此乃衡山先生也,不得无礼!”
  武官世家徐老三一脸茫然,衡山不是五岳吗?
  秦德威见状又补充了一句:“唐解元他兄弟!”
  徐世安恍然大悟,连忙上前行个礼道:“老先生还收徒弟吗!早听说唐解元会玩!”
  秦德威:“……”奶兄弟这脑回路,绝非常人也。
  文征明也是无语,但闲着也是闲着,便戏言道:“老夫给你出个对句,看看你资质。”
  秦德威闻言只想捂脸,文衡山真是无知无畏。就徐老三那资质还让他对句,连自己都受不了,怕不是要把老牌大才子气吐血。
  文征明虽然说是给徐世安出对句,但眼睛却是盯着秦德威,正所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说了一个字:“敬。”
  徐世安不假思索地就对了一个:“尊!”
  秦德威真捂脸了,你按套路对个爱不行吗?
  徐世安不满的看着秦德威,按他的理解,尊敬尊敬,尊对敬,有什么不对的?
  秦德威无语,对句都是不停累加字数的,不但要看已经出的字,还要预判对方可能会怎么加字!
  他能预判出,文征明出了一个敬,根据当前形势,下面加的字就很可能是敬老。然后对个爱幼就完事了!
  但徐老三就是个吃素的,完全没预判!你现在对个尊,一会儿难道能说尊幼?
  文征明也没想到这武官子弟居然不走寻常路,愣了下又不出预料的继续加字:“敬老。”
  说完又看了看秦德威,显然是意有所指。其实这个对句难度超级低,学童入门级别的,但文征明用意并不是为了刁难人,而是内涵秦德威。
  徐世安挠了挠头,似乎老也只能对小啊幼啊这类字了?“尊……尊小?”
  这踏马的才两个字就已经开始不通顺了,秦德威已经没眼看了,简直是耻辱。
  文征明显然也是惊了一下,当然并不是因为对的多么好而惊到……
  不过文老先生的目的明显不是真的要对句,而是为了教训秦德威。便又继续加字说:“共敬老!”
  换成一般人,说出一个“尊小”早就羞愧的走人了,但徐老三的脸皮可不是一般人啊。
  “独尊小!”很快就接上了下句,独自对共同,也没毛病!
  文征明却对着秦德威笑了几声,让秦德威无地自容,学童入门级别都对成了这样。
  又听到文征明加了两字:“海内共敬老!”
  秦德威也感觉到了,文征明这一字一句都是说给自己听呢。
  徐世安搜肠刮肚的想了一会儿,海可以对江河湖,这个连他徐老三都懂,但海内连起来怎么对?
  最后他憋出一个对句:“江东独尊小!”
  毕竟是南京本地人,经常听到用江东代称,连西边外城江边大门都叫江东门。江东对海内,就是本地对天下,意思也对得上。
  看着还在强行支棱的徐世安,文征明直接加上了最后两字绝杀:“海内共敬老盟主!”
  徐世安直接跪了。对句每个字都要讲究,主字还好,但盟这个字眼可太难对了。
  文征明杀完前排菜鸡,又指着后排菜鸡秦德威说:“你来继续对!”
  秦德威有点为难,“老先生你真要我对?”
  “对上来我就走人!”文征明说。
  秦德威叹口气,皱着眉头说:“江东独尊小……霸……王?”
  文征明愕然。
  盟对霸,说得通,春秋五霸会盟典故都知道,盟主对霸王,也没毛病。
  所以全部对起来就是:海内共敬老盟主,江东独尊小霸王?
  秦德威忽然发现,好像有哪里不对劲?他刚意识到,老盟主可能暗指顾璘,但小霸王又是谁?
  “哈哈哈哈!”文征明突然仰天大笑,指着秦德威说:“小子够狠,够狠,竟然连自己都敢拿出来卖!”
  老先生挥了挥袖子,潇洒离去,挺远了还能听到揶揄笑声:“老盟主?小霸王?江东?哈哈哈哈!”
  秦德威极度无奈,都是徐老三留下的烂摊子,他还能怎么对?
  你老人家能不能不要这样连续刻意强调?旁边还有人看热闹,传了出去怎么办?
  但有文征明这样的名人为背景,不传出去是不可能了……南京文坛从此多了一个让小学生很苦恼的名号——江东小霸王。


第一百二十二章 忠烈门前是非多
  没有人堵门,秦德威就要出去办正事了。
  徐世安想跟上,秦德威就吩咐道:“我去找人修房子,你就留下来帮着看家,不然连个门都没有,有靠得住的人在我才能放心。”
  非常了解秦德威经济状况的徐世安问道:“你有钱修?”
  秦德威毫不在意地说:“不用自家出钱!山人自有妙计!”
  然后秦德威来到江宁县衙,随口指点了冯县丞几桩案子,然后便道:“在下家里被砸了门庭的事情,不知二老爷听说了否?”
  冯县丞貌似很羡慕的答道:“本官有所耳闻,听说顾东桥都认栽了,赔给你个园子。”
  南京城里的园子,啧啧……
  “那个园子先不管它!”说起来秦德威都发愁,那园子不过是才开始动工,空有一片地方,他哪有钱继续往下修?
  秦德威找冯老爷,当然更不是为了园子:“在下家中残破,急需修缮啊!”
  冯县丞顿时脸皮抽动了几下,想起自己还欠着幕席束脩若干……所以秦德威这次找到自己开口,必定是为了要钱修整家宅!
  果不其然,紧接着就听到秦德威问道:“二老爷您就没有点想法?”
  冯县丞刚支取过本月的俸禄和微薄的常例银,手里正好有那么几两闲钱,本来他计划过了忙碌的判案日后,就去南市楼街快活快活的。
  可是没想到秦德威讨债鬼似的上门要钱,肯定是县仓库或者户房哪个王八蛋,把自己支取俸禄的事情告诉了秦德威。
  咬咬牙,冯县丞掏出一锭银子,拍在了案子上,忍着极度肉痛说:“速速拿去!别再让我看见它!”
  秦德威莫名其妙的看了看冯老爷,又看了看银子,疑惑的问:“二老爷你这是什么意思?”
  “装什么装!你不就是想找我要钱修宅子吗!”冯老爷有点不爽的喝道,拿钱就拿了,还装什么纯!
  秦德威点了点头:“在下确实是想找二老爷要钱修宅子,但也没说让二老爷您自己出钱啊。”
  冯老爷皱起了眉头,不悦道:“那你想让谁出钱?难道你打算请本官出面盘剥工匠,替你做白工?”
  “县衙可以出钱啊!”秦德威理所当然的说。
  冯老爷大喝道:“你这叫贪赃!本官断然不许!”
  秦德威介绍说:“咱们南京文坛盟主考据指证过,说这处宅子就是前朝忠烈杨邦乂故居!他可是个面对胡虏,不屈殉节而死的真正忠烈!
  二老爷你就没想到什么?忠烈应不应该得到褒扬?官府应该不应该修缮忠烈故居,以彰显朝廷鼓励节义的风尚?特别是能表达出二老爷您本人提倡忠义的理念?”
  冯县丞:“……”
  秦德威最后总结道:“总而言之,您就说,县衙能不能出钱吧?”
  “能!”冯县丞非常肯定的说,官府还能出钱给守节寡妇修牌坊呢,给著名忠烈修个故居,以激励后来人也说得过去?
  冯县丞又犹豫说:“就是你还住在那里,修宅子的话,看起来似乎就是给你用的,难免还是有非议啊。”
  “那就加料啊!”秦德威提议说:“门前加个忠烈牌坊啊,然后把院门里影壁那里,改成供奉忠烈之处!二老爷你向朝廷讨个表彰封号,就供在院门口!
  别的祠庙都有人负责四时供奉,那这杨忠烈就比照一下,供奉差事就专门交给本院居民了!或者可以下个令,本院居民永久免徭役,专门负责供奉忠烈!”
  说的好有道理,冯县丞竟无言以对。
  秦德威点了点头说:“好了,这件事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而且这也是二老爷你表现自己的机会,有百利而无一害。
  而且二老爷你估计快离任了,在离任之前留下这样一个形象工程做为收尾,不也很不错吗?”
  “你说得对!”冯县丞突然站了起来,“事不宜迟,本官现在就去看看,你去通知礼房、工房、县仓、县库,马上出发去勘察忠烈故居!”
  如今大老爷县尊岁数大了,只爱收钱不爱揽权管事,县衙事务基本靠二老爷处理。冯县丞一声令下,几处胥役就惊动起来。
  然后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出了县衙,往东而去。一路有行人看到了,稍加打听便知道,这是新青天冯老爷奔着忠烈去了。
  到了青溪边上,领路的秦德威远远就望见,自家院落门前簇拥着许多人,人数不亚于自己这边!
  秦德威大吃一惊,不知家里又发生了什么,连忙三步并作两步,飞奔着朝家门口过去。
  走得近些,发现家门口这些人,竟然也都是衙门吏役!秦德威登时又停住了脚步,等待后面冯县丞跟上。
  冯县丞下了轿子,走过来皱着眉头问道:“什么情况?”
  秦德威也迷惑的摇了摇头,“在下也不知道。”
  正在这时,对面人群分开,突然闪出一位官员,正六品!对着冯县丞拱拱手道:“来者江宁冯左堂否?本官上元县!”
  这个介绍别看简单,但最过硬,也就真正的知县正印官才敢用“某某县”来代称。冯老爷这样的就算理事,也绝不敢说自己就是江宁县。
  上元县,就是南京城另一个县,与江宁县一南一北划城而治。自称上元县的人,当然就是上元知县了。
  冯县丞也回个礼问道:“齐大人到此何来?”
  齐知县叹道:“近日闻说此地有忠烈故居,本官特来祭奠并勘察。”
  秦德威无语,看看齐知县的嗅觉,人家这才叫真正的官僚。再看看自家的冯老爷,还得靠自己提醒,结果就慢了别人一步。
  竟然是来抢买卖的,冯老爷大怒,质问道:“那也是我江宁县的事情,与你上元县何干!”
  突然上元县县衙那边跑出几个人,抬着布袋,然后从布袋里撒着石灰粉出来,在宅子前面的巷道一直到青溪岸边,划了一道白线。
  上元县齐大人傲然而立,指着白线,霸气无匹的说:“江宁县衙之人,过线者死!”
  冯县丞瞬间怒气满格,眼看就要化身战神!
  却又见对方有小吏举着一张大地图,对冯县丞叫道:“对面的冯老爷听好了,小的们仔细勘察过县界,这道白线就是两县县界,忠烈故居这边乃是在上元县境内!”
  噗!冯县丞的战神状态瞬间被破,还产生了有点眩晕的后遗症。
  连秦德威也愕然无语……
  说起来,上元县和江宁县一般都是沿着街道划界的。比如著名的三山大街,同时也是一道县界,街北就是上元县,街南就是江宁县。
  当然一般情况下,大家也不会太在意县界问题,都在一个城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除了打官司、科举考试、交税之外,一般也不会在意你到底是上元县的还是江宁县的。
  大体上县界从西向东一直是笔直的,就是到了青溪边太平坊这里,可能由于青溪地形原因,稍微偏转了一点,然后忠烈故居门前的巷道就成了地图上的县界……
  造成的后果就是,连秦德威本人都下意识觉得宅子还在江宁县,但实际上宅子已经在上元县县界内了。
  上元齐知县继续霸气的说:“朝廷有令,地方官守土有责,无令不许出县界,冯左堂你敢过来否!”
  江宁冯县丞琢磨着,如果人站在白线这边,拿着水火棍去打白线另一边的齐知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