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小学生又是写诗又是唱词,闹事嚷嚷府试不公,现在府尹干脆退出了,你还能说什么?
消息传到青溪秦宅时,秦德威正在临阵磨枪(复习),女先生徐妙璇愣了愣,就默默的开始收拾(书本)。
秦德威奇道:“你这是作甚?”
徐妙璇怜惜的看着秦德威,叹道:“府试肯定过不了,还复习这些功课干什么,且先宽心几天吧。”
秦德威又问道:“你怎的会如此以为?与我有仇隙的府尹退出了府试,难道不是好事?”
徐妙璇答道:“这不是显而易见么?如果是府尹本人主考,可能会为了乡试大局有所顾忌,你或许还有几分希望。
但如果主考换了人,你就肯定过不了。再怎么换人,这新主考也必定是府尹信得过的人,他对你就完全没有顾忌,黜落你讨好府尹何乐不为!
而且你还不好再去闹事,因为你已经闹过一次了,如果再闹,谁还肯听你的?总不能每个主考都对你不公吧?而且你闹新主考也没用,又动摇不了府尹。”
秦德威闻言发起呆,神情渐渐黯淡下来。
徐妙璇觉得他有点可怜,上前安慰道:“这府试又不是只有一次,每三年便开考两次。你岁数又不大,慢慢积攒学问,等到府尹换了人,自然也就能过了。”
秦德威抬起头,强作笑颜道:“其实我这次也不算白折腾,至少保住令弟了,我估计徐妙璟应该能过。
毕竟我曾经当着许多人的面,对那江存义说,为了忠义之后向他道歉。而江存义肯定不愿意再沾惹上迫害忠义之后的名声。
他肯定也担心,我落考后会抓住此事做把柄,继续挑动舆论报复他,反而要放过令弟。”
徐妙璇突然产生了莫名的感动,“你是不是从一开始,就觉得没多大希望?”
秦德威叹口气说:“是啊,毕竟那是三品京兆尹,地位十分尊贵的实权大臣,有的是办法来应对我这点舆情。而我能力实在有限,本身就是以卵击石,干的是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事情啊。”
徐妙璇感受到了一种温暖:“那你还……”
“不都是为了咱弟弟吗。”秦德威下意识的视线下移,故作潇洒的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不折腾一下,他们怎么知道咱的厉害?
认识到了我的闹事能力,肯定就有所顾忌,不敢为难令弟了。”
徐妙璇越发的感动了,总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又柔声道:“如果你心内实在难受,可以说出来的,不要憋着。”
秦德威便借机恳求道:“假如我难受时,万一在外面放松过夜,你不要去告诉我母亲好不好?”
“那不可以。”徐妙璇却不肯答应,又说:“如果你真的难受,晚上我陪陪你吧,吃点酒也可以的,弹琴之类的我也会一些。”
秦德威摇了摇头说:“这些还不够,那王怜卿肯让我搂抱,肯让我躺在她腿上打盹小憩。”
你这岁数也就只能做这些了吧?徐妙璇脸色红了红,咬牙道:“现在毕竟府试结果还没有出来,等府试结束再说。到时候只要能减少你的难受,我答应你一次!”
想起自己府试无法通过的前景,秦德威痛苦的捂着脸,艰难的出声说:“行吧,府试之后你不许撒赖。毕竟我为你弟弟出了这么大力气,连我自己都赔上了,多补偿我一点好吗?”
说起自己弟弟,徐妙璇温柔的抚摸着秦德威的头,发自内心的说:“真的多谢秦兄弟,你对我们的好,妾身都知道。”
事已至此,秦德威不愿意面对外人,就在家里闭门不出,连王怜卿那里都不去了。
等到了月底时候,府试开考。
说起这府试过程,确实也乏善可陈,除了考官、执事人员与县试不同,其他过程几乎一模一样。
考题类型与县试也一样,从四书里出了两道截搭题。考生做完两篇文章,时间到了就可以向考官交卷。
下午时,在第一次开门放人时间,秦德威就上去交卷了。
主持考试的何推官坐在考台上,按住了秦德威的卷子,带着几分戏谑叫道:“秦姓小童子慢着!”
又不是不认识,秦德威木然的转身,随便拱拱手道:“我说司理老大人啊,要黜落在下请随意,还是不要另行折辱了吧?”
周围其他交卷的考生一片哗然,这个都市传说中的小学生果然牛逼爆表啊,在考场上居然就直接怼起考官了!
“大胆!”何推官拍案喝道:“尔竟敢藐视上官,质疑本官公心?”
秦德威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带着刺说:“反正人人皆知,在下府试肯定过不了,谁有没有公心,与在下又有何干啊?”
何推官又道:“试卷未判,谁敢说你不过?只是本官听闻你自恃才名,目无余子。
若是你过了府试还好,但若落榜必不服气,多有怨言,诽谤本官清誉!
所以本官在此量一量你所自傲的才气,叫你心服口服,可敢来对句否?”
涉及到才子名声,秦德威哪能不敢迎战?傲然道:“区区小技,有何不敢?”
何推官看了几眼秦德威,出了个很嘲弄的上句:“稚子总能文。”
看似简简单单,秦德威却苦思起来。
旁边却有个考生却觉得自己表现的机会到了,插进来说:“在下句容县马骏!已经有了下句,乃是:长者多赐教!”
但何推官却没理他,只盯着秦德威看。
秦德威又想了一下,才对出了下句:“幽人常坦步。”
马骏哈哈大笑,指着秦德威说:“实在没想到,南京城里小学生秦德威不过如此!对句既没有在下快,也没有在下工整,是不是太有点名不副实了?”
秦德威诧异了看了眼马骏,难道自己现在名气大到如此地步,居然有人想踩着自己成名了?
真是令人唏嘘啊,距离自己满大街找王逢元王公子碰瓷的岁月,才过了多久?
然而何推官还是没有理睬马骏,又对秦德威说:“上句,试吟青玉案!”
又是马骏抢在前头,对道:“可借明月光!”
秦德威还是比马骏慢了,想了一想才答道:“如登黄金台!”
马骏顿时乐不可支,“秦小哥儿怎得如此之慢?句子也俗不可耐!在下自句容初到南京城中赶考,就听到阁下的名声,但今日所见,实在不相衬。”
秦德威翻了翻白眼,没去搭理马骏,理他就是输了!
何推官也同样无视了马骏,又对秦德威出了个上联句:“经纶皆新语!”
马骏见别人都不搭理自己,心里简直一百个不服,这踏马的就是城里人看不起外县人!皇都城里人有什么了不起的!
这吹得天上有地下无的小学生,真实才力不过如此而已!什么狗屁名声,全踏马的是炒作!
这些城里人胆敢无视自己,那就用真才实学打烂这帮只会浮夸炒作、沽名钓誉之人的脸!
所以马骏立刻抢在第一时间,才思非常敏捷的接上了下句:“典藏照旧读!”
秦德威又是慢了许多,然后才犹犹豫豫的答道:“鸾凤本高翔!”
马骏便讥笑道:“小学生?文思如此之慢,真不知你还有何面目继续对句!”
秦德威不耐烦的挥了挥手,直接开骂道:“哪来的傻货,别在这添乱,滚一边去!”
马骏怒而喝道:“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又对周围其他考生叫道:“敢请诸位评评理!这秦德威技不如人,便开口辱骂,实属有辱斯文!莫非南京城里,所谓才子都是这样的草包?”
应天府有八个县,来参加府试的人,终究还是南京城外各县的多,当即就有些不明真相的外县考生起哄。
秦德威没奈何,只能对马骏斥道:“住口!难道你没听出来,上句看着字面简单,其实都是杜工部诗句?
本人不得不勉力找出点前人诗句对上,可你那些下句都是什么玩意儿?”
起哄的人登时戛然而止,秦德威扫视了几眼,轻蔑的说:“本来本人懒得理睬蠢材啊,一定要本人说破?尔等是不是除了四书之外,什么书都没看过啊?”
马骏登时呆若木鸡,只感觉脑中轰隆一声响,宛如雷鸣!
秦德威抬头望了望天,居然真打雷了,阴云逐渐遮蔽太阳。这下要赶紧走了,免得淋雨。
主考何推官突然又出了个上句:“阴阳风雨晦明,受之以节。”
秦德威友好的对马骏说:“你先来?友情提醒,这上句文字都引用自经义。”
马骏想了一会儿,流下了苦涩的泪水。
秦德威哈哈一笑道:“梦幻露电泡影,作如是观!”随即疾步离开考场。
又过两日,府试发了榜,案首乃是江宁县秦德威。
府衙里像是炸了锅,江二公子发了狂,直接闯进推官厅,却找不见何推官人影。
有书吏禀告道:“何大人任期将满,将公事封存后,提前离任走人,北上京师铨叙去了。”
长江上,一叶轻舟,何推官坐在船舱中,摸着怀里的信件,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滚滚长江东逝水,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第一百四十五章 那个开挂的男人
府试结束后,秦德威今年的考试任务就全部完成。八月虽然还有乡试,但那又不是秦德威能参加的。
秦德威的下次考试就是小三关里的最后一关,也就是录取秀才的道试,那又是明年嘉靖十一年的事情了。
要等南直隶新提学官上任后,发了牌告才知道具体时间,按惯例估摸着应该是明年上半年。
先前秦德威为避嫌,暂停了在县衙的工作,如今考试完毕,他又开始去县衙上班了。毕竟每个月五两束脩还是很香的,维持在县衙的权力更香。
说起来衙门正常格局里,幕席和胥役一般是两套体系。
幕席是知县带来的私人助手,一般和知县一样都是外地来的,任期结束就离开。而胥役则是本地熟人,世代当差。
唯有秦德威是个异数,既是知县非常信任的幕席,毕竟一起同甘共苦创过业的,还有点亦师亦友的关系。
同时他又是本地人,胥役也没把秦德威当外人,这就导致了秦德威在县衙里是非常独特的存在。
如果把县衙比喻为朝廷,秦德威地位差不多就类似内阁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兼左都御史,兼御马监掌印太监,兼提督东厂的感觉,就像是打游戏开了挂一样。
来到县衙宣布回归时,冯知县没有在大堂升堂视事,秦德威便又到了后堂。与大堂相比,后堂也叫二堂,是知县不公开办公的地方,负责盖大印的签押房也在这边。
进了院子,就看到几个工匠正在挂新楹联。上联是:“阴阳风雨晦明,受之以节。”下联是:“梦幻露电泡影,作如是观。”
秦德威:“……”
这世道人心,一点版权意识都没有,早习惯了!
后堂算是很私人的地方,不用像在大堂那样各种政治正确。冯知县正惬意的翘着二郎腿,翻看一本册子。
见秦德威进来,冯知县就抱怨说:“国家公器,不可滥用,以后还是收着点!”
秦德威想了好半天,冯老爷说的到底是哪件事?
是偷偷搞了几间官房呢,还是私自使用差役保护自己呢?是偷懒用了县衙轿子代步呢,还是用褒忠词维护资金帮自己的菜地修了一道墙呢?又或者是把县衙茶叶拿回家私用?
大问题绝对没有,但小问题有点多,清廉正直如秦德威,也难免会被权力小小的腐蚀一下。
所以真不知道冯老爷指的是哪个,秦小幕席只能作茫然无知状。
冯知县见秦德威装傻,便喝道:“我是说为了那什么何推官,给夏掌院写信的事情!不能总为私情而滥用公器。”
冯知县口中的夏掌院,就是去年上半年的夏拾遗,也是去年下半年的夏学士。
然后今年上半年夏师傅他又又升了,变成了少詹事、兼翰林学士掌院事、仍御前讲经备顾问。
前文介绍过,大明文人鄙视链中最顶端的就是翰林坊局官,或者叫词林官、词臣,内阁大学士皆出于此。
夏师傅这个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学士掌院事,通俗易懂的解释,就是翰林坊局系统的第一把金交椅话事人。
干过这个位置的人,后来基本没有不入内阁的,逼格之高、地位之尊可想而知。
何推官飘然远去,怀里揣的就是冯知县写给夏掌院的信,他到了京师,就可以找夏掌院拜码头了。
面对冯知县的指责,秦德威狡辩说:“给夏掌院写信这叫巩固情谊,怎么能视为滥用公器?”
冯知县很不甘愿的说:“吾岂能被视为趋炎附势、希图幸进之人乎!”
其实关于冯知县的傲娇心态,秦德威还是很能理解的。冯知县不想被看作巴结权贵、逢迎拍马的人,总是联系夏师傅会有心理障碍。
别说冯知县,他秦德威也不是那种擅长巴结逢迎的人啊。之所以与冯老爷宾主相得,靠的就是(教)做事,也不是因为有眼色会巴结懂逢迎。
而且对冯知县来说,夏师傅还是个几年前经常一块喝酒嗨皮,然后穷逼到坑蒙拐骗自己一千五百两银子的人,现在放低身段跪舔起来心里很别扭。
“反正这段时间先不给夏掌院写信了!”冯知县做出了决定。
秦德威也没什么意见,随便吧,反正冯老爷暂时也没升迁机会。未来主要是明年下半年彗星事件出现后,怎么拯救冯老爷作死的问题。
这时候,新一期的邸报送进来了。秦德威习惯性的先拿起来看,看完才递给冯知县,然后用手指头划了划重点。
冯知县顺着秦德威所指的重点看去,只见上面写道:“大学士张孚敬、左都御史汪鋐、太常卿彭泽劾夏言,上谕廷讯……”
冯知县陡然脸色大变!
张孚敬就是张璁,因为大礼议起家的大学士首辅,今年刚被御赐改的名字。
首辅和左都御史竟然一起攻击夏师傅,这其中凶险可想而知,一行字直看得冯知县心惊肉跳。
“接着看。”小幕僚冷静的说。
冯知县定了定心神,继续看邸报,又见下面写道:“果夏言无罪,上以重制祭礼有功,升夏言为礼部左侍郎,仍掌翰林院事。”
冯知县:“……”
这夏师傅又又又升了?被首辅加左都御史批斗了一圈后,怎么天子又给他升官?
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四五年时间才升了一品的大明基层官员冯老爷迷茫了,夏师傅这升迁速度,还有王法吗?还讲科学吗?不是说越往高层,品级越难升吗?
几年前还是蹭自己花酒的穷逼,一年前还只是个六品当红言官……然后就这一年功夫,连蹦几级变成三品侍郎了?而且是距离入阁只差临门一脚的极品清流位置。
穿越者秦德威当然知道,这一两年就是历史上夏言开挂的一两年,被皇帝喜爱了就是这么爽。而且还没结束呢,过几个月就又又又又升为礼部尚书了。
一年半时间,从六品升到正二品尚书。速度估计能创下大明新记录。说真的,秦德威上辈子看的网文都开不了这么大的挂,这样会写崩的。
见冯知县还在茫然,秦德威叹口气,劝道:“冯老爷啊,别发呆了,再写写信吧!”
冯知县发自内心的抗拒说:“前几天不是刚写过么,现在不想写!”
秦德威的口气像是劝良家下水:“人生总有很多迫不得已的时候,该放开时就放开,闭上眼也就是那么回事,挺一挺就过去了。
写吧写吧,就是按礼节,总要祝贺一下的。要不然在下拟稿,你署个名就行?”
第一百四十六章 真·短小无力
今天秦德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