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小学生 >

第71章

大明小学生-第71章

小说: 大明小学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娘子一边吩咐婢女去摆饭菜,一边好奇的问:“你真去钱业公所了?”
  秦德威灌着茶水说:“去了,封了他们的大门。”
  顾娘子总算身心舒爽了,小男人竟然为了自己,不顾后果将整个钱业公所都查封了!这就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待遇吗?
  就是这样做会不会太冲动?如果钱业公所发起疯来也很难办的。
  于是顾娘子就赶紧劝道:“妾身这口气已经出了,你吃过饭后,还是去解封了吧,总不能不让人家运转营生了。”
  秦德威总觉得顾娘子似乎误会了什么,自己只是封掉了大门和神殿,但肯定还有后门出入啊,那钱业公所怎么就无法运转营生了?
  算了算了,想那么多太累,人生难得糊涂,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午后时候,同城钱业公所总管焦德秋跑到江宁县衙,代表整个行业求见冯知县。
  这焦总管身上还挂着秀才功名,就是传说里的儒商,冯知县也得给点体面接见一下。然后焦总管就狠狠的告了一状,说的就是秦德威上午干的事情。
  那盖着县衙大印的封条还贴着呢,钱业公所被直接被封了大门和神祠,让外面来来往往的路人看着,简直就成了笑话!
  但冯知县作为正印县尊大老爷,百里侯一样的人物,在这一亩三分地上,面对举人以下的百姓,他就是大明皇权的代表。
  就算府尹这样的直属上司来了,县尊若不想低头也没人能逼他跪,没准还被赞一声强项令,毕竟大家都是朝廷命官。
  什么叫朝廷命官,大明官场体制下,知县并不是由府尹或者省级上官任命选拔的,大家不论官职大小,都是由朝廷直接任命的,所以叫朝廷命官。
  这点与后世制度有区别。所以别看知县地位低,但与上级并不存在人事关系,只是行政和司法业务上受管束,另外要接受上级的年度考计,真不能拿后世的官场伦理来看待大明。
  这也是冯知县为什么敢配合秦德威调戏府衙的缘故,总而言之,冯知县地位在这摆着,不可能别人说什么就听什么,只回应焦总管说,等查明事实。
  送走了焦总管后,冯知县就传令下去,去喊秦德威立刻马上滚过来!
  跑腿差役到青溪秦宅,没找到人,又跑到旧院王怜卿家,还是没找到人。
  最后无奈回了县衙,找到小秦先生的叔父秦捕头,询问道:“秦大爷!小先生还有什么去处?大老爷发了话,必须把他找过来!”
  秦祥秦捕头皱了皱眉头,大侄子上午先去了三山街钱业公所?那肯定又顺路去那谁的家里了,便回复说:“我这就去找他!”
  跑腿差役连忙道:“我去就可以了,不敢劳驾秦大爷!”
  秦捕头也很无奈,这时候大侄子说不定已经在那谁家里睡午觉了,让外人知道他在寡妇家睡觉,男孩子的清白名声不就没了么?
  所以秦捕头坚持说:“无妨,还是我去好了,正好我也有些话要与他说。”
  等到了顾寡妇宅,秦捕头叫了门,没过多久,就看到大侄子睡眼朦胧的出来。
  也顾不上说什么,秦捕头拉了大侄子就走,先离开寡妇门前是非地。然后才嘱咐道:“县尊急着找你!我看那县尊有点生气,你要小心为好!”
  秦德威揉了揉眼睛,不以为意的道:“咱们这县尊性子,哪天不生气啊?”
  秦捕头无语,也就你敢这么说,县尊没打过你也真是奇迹。
  等到了县衙,秦德威自行穿过前庭,来到知县后堂。
  冯知县看到秦幕僚,拍案训斥道:“你又胡闹什么!封了钱业公所大门作甚?我看你也真是无法无天、越来越肆意妄为了!
  若你不给本官一个交待,本官今日定不轻饶这欺行霸市、凌辱商家的行为!说不得要效仿先贤,挥泪斩马谡!”
  秦德威露出八颗牙齿的标准微笑,轻轻的问道:“县尊啊,你以后想不想入本地名宦祠啊?”
  冯知县:“……”
  它来了,它来了,这魔鬼诱惑又来了!又该死的动了心!
  大明嘉靖初年,社会体系还是有点规矩的,不像万历后期那样彻底礼崩乐坏,名宦乡贤泛滥成灾。
  这时候地方官想入本地名宦祠标准还比较严格,尤其是南京城这样的皇都京县名宦祠。
  死后能在京城作为名宦接受祭祀,对读书人而言,甚至对整个家族而言,也是莫大的荣耀。
  秦德威继续保持微笑,轻轻的问道:“县尊啊,你想不想一夜暴富,合法坐拥千金私产,而且是尊夫人不知道的那种真正私产啊?”
  冯知县:“……”
  它又来了,它又来了,这魔鬼诱惑又踏马的来了!又踏马的该死的动了心!
  “你有屁就说,有话就放!”冯知县眉梢颤抖了十几下后,忍不住大喝一声!这该死的小幕僚,为何总能精准的戳中自己的弱点!
  秦德威从怀里掏出一份文书,恭恭敬敬的呈给冯知县。
  冯知县激动的打开看,很有经验的略过前面,迅速在中后段找到了最关键一段。
  “出县衙闲置库银二千两,入本县民间钱庄公股二千,许诺一年后返还四成利,连带本钱共计两千八百两。”
  冯知县茫然的抬起头,他又发现自己很无知了。
  这一段,真的是每个字、每组词、每句话都能看懂,但是连起来看完后,就完全不明白意思了?这是要干什么?
  还有,跟名宦祠和千金私产又有什么关系?


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明没有证券法
  反正冯知县看完这段话,脑子猛然冒出不知几百个问题,但却一时又不知从何问起。
  理论上这县库里的存留银和羡余银都是属于本县财政,只要符合旧规和成例,没有贪赃或者亏空,知县就可以随便用,比如修学校、兴修水利之类的。
  但秦德威这段话里却说,拿出二千两库银去入私人钱庄,这实在是没有先例的行为,让冯知县惊诧莫名。
  如果是一般能看懂的事,冯知县问都不会问,直接就准了,但这个实在是越看越糊涂。“本官想先弄清楚,其中意义何在?”
  秦德威就先解释说:“咱们那个源丰号钱庄现在业务发展到了一个瓶颈期,要么有同行提供信用担保,要么有足够的本金,如此才能支撑业务。”
  “所以你就去钱业公所闹事?你是不是把读书人风气带进做生意上了?”冯知县听到这里,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那是两回事!本来我就没看得上钱业公所!”秦德威辩解了一句,然后才继续说:“我的想法是,公开发售本钱庄股份,预定一万股,每股作价一两!”
  冯知县刚想再吐槽一句谁会买,但突然又意识到,刚才看到的那县衙库银二千两入股钱庄的提议。
  “是啊,县衙动用存留库银入股,一方面可以用真金白银支持钱庄业务,另一方面,也是公开提供信用背书。
  在下原来不是讲过吗,这钱业本质的就是信用,而公开发售股份,最重要的就是有别人对股份有没有信心,敢不敢掏钱来买。
  若有官府带头,那会当然增加信心。”
  冯知县能考中进士,当然也不傻,立刻又意识到问题:“假如官府入股,带动地方百姓跟随掏钱入股。
  然后你把官府的钱如数退还,再私分掉百姓的银子,随后席卷银子隐姓埋名逃往外地……岂不坑害了百姓?”
  秦德威对这个风险没什么好辩解的,只能说:“这行当永远存在类似风险,所以必须是绝对信得过的人,才能一起完成操作。
  反正在下绝对信得过冯老爷你,不知道冯老爷你是否信得过在下?”
  冯知县笑道:“本官自然也是信得过你,你这人有志向也有底线,做不出昧心卷款外逃的事情。”
  对冯知县的赞美,秦德威坦然接受了,又问道:“对此事本身,冯老爷还有什么疑虑?”
  “本官确实还有一事不明。”冯老爷不懂就问。反正在这小幕僚面前不懂的时候太多了,问啊问啊就习惯了。
  “现在钱庄股份里,有那顾娘子三十股,你十股,还说有本官三十股。然后你又要说公开发售一万股,那我们这些人加起来才七十股,与一万相比较是不是太低了?”
  秦德威胸有成竹的说:“按照在下设计,股份和股份是不一样的。
  我们手里的股份是东家股,可以起个名字叫私股,只有拥有私股的人才能算东家,可以参与经营。而且私股不能随意买卖,若要出售,其他东家可以优先收购。
  至于这次公开发售的一万股,起个名字叫公股,可以在市面随意买卖。拥有公股的人只允许分红,但不能参与经营,不能称为东家。
  这个设计,是为了保证钱庄经营仍然掌握在我们手里,不会被外人所鲸吞蚕食。
  至于两种股份的价值,一私股锁定等于二百公股,具体价格随行就市。
  另外我还没考虑清楚,公股和私股之间能不能置换,如何置换,以后再说吧。”
  秦德威设计这些套路,大明年间的人物听到,简直是闻所未闻,冯知县想了想就懒得再细想了。
  主要是他已经默算出,按照秦德威的设计,自己暗中持有的三十私股就相当于六千公股。
  假如一公股真的值一两银子,那岂不就平白得到了六千两银子的巨额资产?
  想到这里,冯知县有点小激动,没想到不贪赃枉法居然也有机会暴富!只要合理运用自己的合法权力就行!
  至少在大明朝,没有任何关于股票上市的法律规定……
  当然冯知县也很清醒,这一切的前提是,市面上认可源丰号钱庄公股价值,别人肯花一两银子来认购公股。
  如果公股不值钱,卖不上价格,那自己手里的三十私股就算等于六千公股,也只是镜花水月罢了。
  所以冯知县终于对秦德威提议终于有了最深刻的认识,就是为什么要县衙出二千银子认购二千公股?说白了,确实就是给别人看的!
  秦德威也暂停了继续输出,等着冯知县把自己刚才所说的消化完。
  与冯知县盘算利益得失和合法性不同,秦德威是站在整个历史潮流的顶端看待这件事的。
  稍微了解金融史的都知道,不管欧洲还是东亚,古早时期的私家银行最终会被历史所淘汰,强横如山西票号也扛不住历史大浪。
  在欧洲,古代私家银行掀起破产狂潮后,取而代之的是近代城市银行和公众性质银行,而且政府开始介入银行经营。
  而在当下,那所谓金陵钱业同行四十八家,不管具体是干什么的,与欧洲古代私家银行一个性质,都是封闭经营的个体户,所以秦德威不大看得上。
  秦德威这种发行公众股票募资的设想,同时引入官府资金和政策扶持,就是想做点不同的尝试,看看近代银行模式行不行得通。
  他也不确定,最终能不能成功,但这么有趣的事情,有机会的话为什么不试试看呢?
  发行公股的过程,其实说白了就是忽悠大明的韭菜们来认购新股,肯定也是个很恶趣味的过程。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既然都穿越了,总得搞点新事物,在这个时空留下自己的印记,不然不就白来了吗?
  正浮想联翩时,就听到冯知县下了决心道:“可以做!”
  然后又道:“虽然只用县库自有的存留银,本官可以独断,但这事没有先例,仍需要同时向上司报个申详,作为备查。”
  秦德威点了点头,说:“应该的。”
  然后冯知县就不说话了,让秦德威莫名其妙,“冯老爷你干瞪眼看着在下作甚?”
  冯知县理直气壮的说:“但凡在官府里要做事,必须要先表明一个冠冕堂皇的官面理由,这不是你最擅长的么?
  究竟究竟该怎么说,你不详细道来?你总不能对上司说,县衙就是为了帮源丰号赚钱,才如此大动干戈吧?”
  秦德威指了指自己呈上的文书,“那上面不是都写了吗?冯老爷你是不是就只看了后面一段话?”
  冯知县低头看去,果然见文书最前面,开宗明义的写道:“近年来南都各方索求愈加浩繁,县衙支用倍增,为更好的供应皇都需求,为朝廷分忧解难,县衙另行筹谋开源之法。如今又见县库备用存银时常闲置,若放置民间善用生利,或可为良策也。”
  冯知县看到这里,猛然抬头说:“会不会有与民争利之讥?”
  秦德威便解释道:“怎么叫与民争利?官府并没有直接经营什么,只是借民生利而已!后面啊还有说到这些的,冯老爷你接着看!”
  冯知县便继续往下看,又见写道:“二来或可扶持本地民生,金陵人口滋生,多有游手无事之人,放出官银引领本地人立业,诚为善政也。”
  看到最后,冯知县又看到一段:“官银最防亏空,最惧险损。冯老爷可对上司明言,此次官银出入,一年后若有亏空,本官自行弥补,以堵塞悠悠众口。”
  冯知县:“……”
  这小秦幕僚想得可真周到!


第一百五十四章 时间管理
  秦德威怕冯知县理解不了,有什么想法,只能又解释说:“这条纯粹就是给上司们看的,堵住那些保守之人的嘴巴。
  但冯老爷你放心,肯定不会出现亏空,无论如何,源丰号钱庄也会凑出银子,将约定好的利息上交县衙,亏了谁也不能亏了公款!”
  “行行行!”冯知县的一口答应了,动力十足的说:“就这么定了,接下来各自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但秦德威仍然没走,“冯老爷你是不是忘了什么?”
  冯知县今天已经费了很多心神了,只想找个地方放松一下,所以懒得再琢磨什么,不耐烦的说:“你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秦德威看冯老爷精力已经涣散了,就赶紧一口气说完:“我们干完这一票,不,做完这一单后,如果成功,必将有人效仿!
  到时候鱼龙混杂,弄不好就是人心叵测诈骗横行,县尊不可不防!
  所以我以为,县衙必须要拟定条例并严加监管,还要把条例上报朝廷!对发股资格、过程严格审查,违规重罚!
  而且严格阻止钱庄钱铺这种只以钱生利、没有兴业殖产之行当随便发股,以免造成市面动荡。”
  冯知县无语,敢情你秦德威无法无天的爽完了,然后就不让别人随便爽了?
  秦德威友好的提醒:“不是我,是我们。”
  冯知县突然冷不丁的发出灵魂拷问:“你对钱怎么看待?”
  秦德威不假思索的说:“钱多了后,只要使用得当也没坏处,比如老爷任满后去京师拜门路,难道能空着手去?或者转任他方,想做出政绩也得要钱办事。
  但是,钱可为我所用,但我不可为钱所用!这天,终究是大明的天!”
  一个十三岁少年能想这么透彻,冯知县便感慨说:“我怎么觉得,你折腾半天就不是纯粹为了赚钱?
  你是不是更享受制定规矩,但自己却不守成规的趣味?你是把这人世间当游戏场吗?半为苍生半美人?”
  大家都这么熟了,秦德威也没那么多忌讳,打了个哈哈说:“毕竟在下是比较特殊的人,与众不同。”
  其实冯老爷还有一句话没敢说出来,这踏马的是皇宫里最大的那个人才应该有的心态吧?
  临走前,秦德威又随手扔了一个大雷:“县尊啊,你们冯家在松江那边也是大户吧?有没有考虑过设立分号?
  松江府距离南京又不远,又是富庶地方,织布外销数额巨大,想必对银钱流通需求也很大,办个分号很有搞头。”
  冯知县:“……”
  脑子疼,先不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