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小学生 >

第92章

大明小学生-第92章

小说: 大明小学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自己亲手抓回来的江存义,冯知县忍不住又问道:“那江存义就没有什么用?”
  秦德威不屑的说:“一个废物纨绔,能有什么大用,本来就不在计划内,谁知道他却出现了。”
  冯知县终于回过味来:“那本官还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你故意把没用的江存义扔给本官,是个什么意思?”
  不就怕你闲着没事干又要捣乱吗?秦德威打个哈哈,避重就轻的说:
  “这不是想着给冯老爷找点事情做吗,不然冯老爷又要责怪在下目无官长了。”
  冯知县:“……”
  你是不是觉得你现在这个样子,就不叫目无官长了?即便你要敷衍本官,能不能更有诚意一点?
  从前你不是这样的,那时你狡辩的态度总是很认真,说辞至少都是提前精心准备的,不会像现在这样都是随口现编。
  “秦德威!”冯知县突然直斥小学生大名,惊得值堂书吏、皂役齐齐瞩目。
  政治敏感比较强的胥役已经想到,莫非第二次“君臣冲突”又要爆发了?三国演义里那汉献帝还反抗过好几次呢……
  立刻进入看热闹模式,对他们这些县衙胥役而言,这也算是非常难得一见的场景了。
  又听冯知县呵斥道:“在新的职位上,本官劝你尽快重新适应,争取早日把心态转变过来!”
  秦德威:“???”
  在背后山海红日图的掩映下,冯知县散发出了足以覆盖整个大堂的官威!
  “从前你是本官私人幕席,乃是宾客门士身份,并非上下关系,故而本官要敬你三分,待你以宾礼!
  现如今你只是礼房书手,本官乃是上官,你是下属书手,所以只有上下尊卑之别,不再有主宾之礼!你须得切记!”
  秦德威没回应冯知县的训斥,想了想便试探着说:“冯老爷啊,你想不想谋取一份超级雄厚的任职资历啊,能让你力压京师宛平大兴,被视为天下第一知县!”
  卧槽!冯知县愕然片刻,可恶,居然又产生了动心的感觉!
  随即冯知县用强大的意志力,把这种感觉压了下去。不!这次一定要拒绝魔鬼的诱惑!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只要不与魔鬼做交易,就不会被魔鬼所控制!
  “不想!”冯知县用尽了全身力气答复道。
  “哦。”秦德威点了点头,叹道:“既然县尊不听忠义之言,那在下也无可奈何,这书手不做也罢,恳请县尊将在下放归林泉,从此在家读书,不问县事了!”
  冯知县皱眉犯难,秦德威这话口气有点怪,仿佛自己十分不好应答,但又莫名的熟悉。
  突然有人大喝道:“秦德威!既食县衙之禄,就当以诚事上,怎可动辄求去,要挟圣……县君!”
  嗯?冯知县和秦德威齐齐顺声音望去,只看到值堂书吏愕然捂着自己的嘴。
  那值堂书吏又见别人都看自己,慌得跪地不起,对冯知县连连叩首:“在下不小心入了戏,情不自禁,一时失言!请大老爷和秦先生继续!”
  秦德威无语,神踏马的看戏,你当你是站在戏台下呢!
  冯知县趁机拿话挤兑着秦德威:“他虽然是失言,但这意思也没错啊。”
  秦德威皱眉看了看值堂书吏,又指着说:“冯老爷啊,此人莫不是你安排的托儿?”
  糟糕,智计竟然被看穿了!冯知县顿时有点不自在,但不能慌,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顿时秦德威怒气冲冲的说:“设使县衙无有我,不知当几人称霸、几人横行!
  如今卧榻之侧尚有他人,在下日夜在外为县尊筹谋大事,县尊居于深衙不思守业艰难,反而猜疑于我,是何道理!”
  冯知县不由自主的冒出了一句:“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
  卧槽!菜鸡还敢内涵自己!秦德威立刻指向远方:“本欲谏县尊立刻点齐壮丁,引夫役向东,进据贡院,抢占官庐,把守街道,拒敌于外!”
  冯知县疑惑的说:“去贡院作甚?”
  秦德威醍醐灌顶的大喝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乡试在即,府尹失德,考务谁人可主持?此乃火急之时,县尊不欲为提调官乎!”
  宛如一道惊雷在冯知县脑门里炸响,乡试提调官?
  提调官虽然不负责阅卷,但是负责考务,也就是整个乡试的考试组织工作!
  从整理场地到供应物资,从分配考号到入场搜检,从交卷收卷到送卷入内帘,都归提调官统筹!
  现在距离乡试就一个月时间了,如果全面负责考务的提调官府尹突然没了,那考试组织立刻就要陷入紧急状态!
  非常时刻必然有非常之法,就有非常机遇!
  天下第一乡试大典,不太好临时决定延期,朝廷必然需要有人力挽狂澜,把考务支棱起来!
  从外地调人过来只怕时间来不及了,而且来了也没时间熟悉状况!必定还是要从南京城里用人!
  这个差事资历对京兆尹而言平平常常,但对区区知县而言却是肥美无比!
  秦德威又道:“针对府尹的事情,我不让你参与,都是为了保全你的名声!
  如果是你暴起发难,参倒了府尹,然后你又要抢夺乡试提调差事,别人会怎么想?朝廷会怎么想?
  所有人都会认为,是你为了争权夺势才故意攻击府尹,你会成为众矢之的!”
  冯知县想到这个后果,顿时汗如雨下!
  秦德威痛斥道:“所以我让你安坐内衙,外事由我即可!不想你竟然妄相揣度,心多耿耿,实非明主之相也!”
  冯知县连忙从公座上跳了下来,对着小学生连连作揖:“本官错了!本官错了!”
  秦德威冷冷的说:“重要的道歉说三遍。”
  值堂众胥役慨叹一声,那三国演义里汉献帝总是斗不过曹孟德,原来也不是胡编的,话本小说果真来源于现实啊!


第一百九十六章 世事洞明皆学问
  乡试提调官虽然是带了个官字,但其实并不是官职,只是一项差事。与主考官、监试官并列为乡试三大头目,各司其职。
  从上一章的介绍可以看出,负责考务的提调官需要有极强的人力物力资源调动能力,要不然根本组织不成考试。
  所以提调官按惯例是由地方行政大员充任,两京乡试是府尹,各省乡试则是布政司官员。
  如今临近南直隶乡试时,提调官江府尹突然爆了科举舞弊丑闻,那无论如何是绝对不可能再继续参与乡试工作。
  在此非常时期,不考虑从外地调人的话,南京城里应该由谁来担任提调官?
  首先乡试是地方性考试,不该由朝廷部院衙官来提调,所以南京六部之类的官员可以排除在外了。
  剩下的府县官员里,江宁县知县虽然官职不算多高,但却是一个很合适的替补人选,别忘了贡院就在江宁县境内。
  而知县作为直接治理半个南京城的百里侯,人力物力调动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肯定比府衙剩下的佐贰官强。
  而且知县毕竟是正印父母官,权威性比府衙佐贰官更强,更能镇得住场子。
  但是,官场上任何时候都少不了但是,最合适并不意味就必然是,仍然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所以县尊还在这里楞着干什么!”秦德威指示说:“快行动起来,以最快速度,点起壮丁,前往贡院!”
  冯知县抬头看了看天色,都已经暗下来了。迟疑着说:“不用这么匆忙吧?今天消息肯定没传开,本官明日再去贡院也不迟。”
  秦德威便道:“若隔壁齐知县在江宁县任职,此时他肯定已经坐在贡院官庐里了!”
  冯知县登时就怒了,说谁都可以,就是不能说隔壁老齐比自己强!不就放弃今晚花酒,辛苦点去贡院占坑吗!去便去了!
  当即就点计壮丁,连带皂役仪从,凑了三十来人,出县衙大门,浩浩荡荡杀向东面贡院!
  秦德威站在县衙大门外,对冯知县拱了拱手说:“预祝县尊旗开得胜、马到功成!”
  冯知县惊讶的说:“你不去?”
  秦德威负手而立,望着夕阳淡淡的说:“在下虽为小学生,也自知尊严!不想以刀笔吏身份踏入贡院,亦不想以刀笔吏身份,亮相于三千举子面前!”
  冯知县便叹道:“知汝素有大志,他日取功名时,再送汝入贡院!”
  两边被抓了差、今晚可能要在贡院门口打地铺的胥役一起感慨,不愧是小学生,偷懒都这么清新脱俗。
  却说冯知县单独领军,走到一处十字路口,正要折向南时,忽见对面也杀出一支人马!
  这支人马约莫一二十人,不声不响,衔枚疾走,却与己方一起堵在了路口。
  冯知县很生气,在江宁县地盘上,谁敢堵住自己的路!不怕“灭门小学生”前面那一句吗!
  他下了轿子再定睛一看,发现对面人马的领头大将竟然是隔壁齐知县!
  冯知县一看见此人就忍不住大怒,上前喝道:“齐大人!你这上元知县胆敢越境,不怕被就地正法么!”
  齐知县也吃了一惊,竟然在半路撞见了本地正主!这冯恩什么时候反应也这样快了?踏马的,肯定是小学生教的!
  听到冯恩质问自己,齐知县便也亮出了来历:“奉府衙左堂之命,本官前往贡院办差!”
  府衙左堂,就是应天府府丞,府尹今天爆了雷,被大司马钦差勒令闭门待罪,那府衙杂务只能暂时由府丞代理。
  冯知县又不是真傻,听到隔壁老齐的话,瞬间就明白了。
  应天府府衙建在上元县县境内,离上元县县衙更近一些。齐知县肯定是闻到风声了,然后迅速勾搭上府丞,借了府丞一个授权!
  紧接着就是带队不声不响的、偷偷潜入江宁县,趁着江宁县还没反应过来时,直接袭取贡院!
  好个奸贼老齐!冯知县无能狂怒,如果不是小学生催促自己,今晚贡院就真踏马会失守了!就这样,自己还差点晚来一步,被对方先过了路口!
  眼下两边数十人对峙,把路口堵得死死的,谁也不好过去。
  齐知县又在对面喝道:“本官奉了府丞命令,冯大人莫非要抗拒府衙!”
  冯知县傲然道:“什么府丞命令,在我们江宁县,连小学生都不会听!”
  此话好有道理,齐知县竟然无言以对,难得与冯知县斗嘴落了下风。但走是不可能走的,千载难逢良机,绝对不能轻言放弃!
  冯知县有点闹心,总这样对峙也不是办法,顺手就从旁边皂役手里抄过水火棍……打算让隔壁老齐见识见识什么叫身先士卒。
  突然有书吏扑过来说:“冯老爷!不至于不至于!”又从肩膀上褡裢里掏出一把纸条:“有纸条有纸条!”
  冯知县用疑问的眼神看向书吏,书吏便重重的点了点头回应,一切尽在不言中。
  冯知县莫得感情得接过纸条,看完后递给旁边皂役,吩咐道:“照办!”
  皂役苦着脸:“小的不识字!”
  冯知县只好莫得感情的念道:“如遇外来不速之客,免除附近沿街商民一年官银税赋,令其站出助威。”
  几个皂役照办去喊话,过了一会儿,便冒出了一百多条汉子和中年妇女,将齐知县队伍前前后后围在路口。
  他们也不动手也不说话,就是靠人多围着看。但齐知县也不敢动手啊,这里是江宁县境内,不是自己上元县的地盘!
  冯知县此时也不用管齐知县了,留下几个人监视,然后带着队伍就继续往贡院冲。
  说是占据贡院,其实也只是占据大门口,以及门口附近的官庐、穿堂。
  再往里面是考场几千间号舍,最里面又是考官准备驻扎的内院,都不可能让提调官占据的。
  提调官理论上不会在贡院日夜常住,所以门口附近的设施都很简陋。
  冯知县进了提供给提调官临时办公用的官庐,却见里面也只是简单摆设了桌椅,以及文书柜。
  跟随书吏又掏出一张折叠密封的特殊纸条,默默递给了冯知县。
  冯知县:“……”
  踏马的在一个闲杂人都没有的官庐里,还能有什么事需要教自己?
  冯知县抬眼看去,只见纸条外面写着:“阅后即焚。”
  拆开密封看去,只见上面写道:“官庐文书柜必有暗格,可预先偷放物品。乡试入场时,提调官坐镇龙门点名,此文书柜用来放置举子名册,搬在提调官席位左右。
  待某考生点名并搜检完毕,进入考场后,可偷偷取出暗格物品,使人送与此考生。”
  冯知县:“……”
  可真踏马的世事洞明皆学问,自己明明也是考过乡试、会试并成功登科的人,怎么还没小学生懂!


第一百九十七章 谁仗谁的势
  府尹闭门待罪的事情,当天就在南京官场上传开了。
  官僚们对此理解就是,江府尹这是气运尽了,撞上了朝堂新旧大佬斗法的风口浪尖。
  然后绣衣童子窥伺在侧一剑穿心,让江府尹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炮灰。
  第二天,江府尹失势这件事情,就在士人举子中传开了。
  读书人对此的理解就是,小学生在县衙看到本县举子名单,偶然发现了江府尹舞弊的线索。
  然后小学生率领本县士子,一起向钦差王大司马检举揭发,除去了奸邪。
  第三天,江府尹倒霉这件事情,在秦淮旧院、南市楼街传开了。
  行院人家对此的理解就是,那江二公子意图欺辱王怜卿,真是个人渣混账。
  而小学生作为王怜卿的小相好,为爱出手,灭了江家满门给王怜卿出气,真乃有情有义小郎君。
  第四天,江府尹垮台这件事情,在街头巷尾传开了。
  人民群众对此的理解就是,江二公子那个蠢货,居然当众打了小学生的女人!
  然后比拼后台时,小学生后台更硬,便出手报复,拿下了江府尹!
  什么叫坑爹,江二公子这就是坑爹。
  一片热议中,有行动力的都在抢江府尹的遗产,比如已经开始在贡院打扫号舍、修缮房屋的某知县。
  而且江宁县县衙在贡院四周所有关键路口,全部派了壮丁把守,严禁一切来自府衙或者上元县的差役、物资进入贡院区域。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如今江府尹撂了挑子,别的工作都可以暂停,唯独迫在眉睫的乡试组织工作不可以。
  王大司马作为钦差,又是下令暂停府尹职务的人,他有义务尽快上奏举荐新的乡试提调官人选。
  但在此之前,又要在南京城内部达成共识。所以王廷相立刻召请府衙、江宁县、上元县三方到会同馆议事。
  此时秦德威其实已经进入了“深藏功与名”的状态,被徐妙璇关在家里攻读春秋经。
  毕竟先前答应过,在乡试之前要熟练背过春秋,男人不能说不行。
  但是才看了一天书,就有县衙差役来找,说冯老爷明天被大司马请去会同馆议事,让秦德威跟着一起去。
  徐妙璇有点小小的恼火:“如此下去,何时才能进学?难道你就只想当个刀笔吏?”
  秦德威无可奈何的说:“没法子的事,县尊离了我就不行!明天上会同馆议事,八成是要说乡试提调官的问题。
  以冯老爷的功夫,只动嘴估计说不过他们,必须要我出马帮腔。但只要把这件事彻底落定,我就可以专心读书了。”
  及到次日,秦德威又又来到会同馆,大门值守的小吏忍不住就笑道:“秦小哥儿你到底要作别几次?如果舍不得,干脆就回来继续做书手!”
  熟门熟路的来到议事堂,却见府衙的李府丞、上元县的齐知县,以及冯知县都已经到了。
  秦德威与齐知县也是老熟人了,他正要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