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

第1583章

佞-第1583章

小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拖到第二天一早,在宫中没再传来任何新消息的状况下。朱五留才再次来到驿馆并将朱怀国国王朱九皋的要求转达给朱四屋知道。

    而一等朱五留说完,朱四屋立即皱起眉头道:“……五留大人汝说皇上昨晚在第一时间就打发汝出宫了?难道其就没与五留大人商讨一下如何面对此事的方法?”

    身为朱怀国的参侯,或者说身为比较了解朱怀国国王朱九皋的皇室宗亲,这不怪朱四屋会担心。

    因为朱怀国国王朱九皋即使不可能独自就这事做出任何决定,但如果一开始就由朱九皋独自思虑这事的成败。却也未必没有让朱九皋陷入钻牛角尖的危险。

    因此仅从得失角度出发,朱四屋多少觉得朱五留昨晚离开得太乖顺了。

    而换成是昨晚,朱五留或许并不认为多给朱怀国国王朱九皋一些独自思考的时间是什么问题,不然他也不会如此顺从的离开皇宫。可真等过了一晚的沉淀下来,朱五留也认为里面问题多多了。

    因为他们即使并不认为朱怀国国王朱九皋会独自对此事做出任何决定,但若是朱九皋真在私下做出什么突然决定,那也是谁都阻止不了。

    于是犹豫一下,朱五留也无意独自承担责任道:“这不是微臣不想留下与皇上好好商讨一下。而是皇上根本就没有留下微臣的意思。好在这事不可能一蹴而就,皇上又有言再先让微臣今日就来请参侯爷进宫,相信皇上真正想商讨的对象应该是参侯爷才是。”

    商讨对象?谁稀罕这种商讨对象。

    虽然知道朱五留这是在推卸责任,朱四屋也清楚没有与他争辩下去的必要了。

    毕竟不说两人现在的争辩改变不了朱怀国国王朱九皋的任何决定,纵是与两人做出任何约定,朱怀国国王朱九皋也有随时改变决定的权力与能力等等。

    所以犹豫一下,朱四屋就说道:“……那五留大人汝认为皇上有没有可能犯下弥天大错?”

    “……弥天大错?参侯爷还真敢说,但参侯爷若是不想看到什么意外发生。那只要劝皇上前去岣城接旨就行了。”

    似笑非笑望了朱四屋一眼,朱五留到不会刻意去讽刺或怒斥朱四屋。毕竟朱四屋若是反对朱怀国国王朱九皋对余容下手,这种事情在朱四屋眼中自然就是弥天大错了。

    当然。换成是以前,朱五留绝对相信朱四屋不敢说这种话,但在如今朱怀国几乎已经无法挽回的状况下,朱五留也不想因为自己的态度节外生枝了。

    毕竟与朱五留相比,朱四屋与余国朝廷的接触可在所有人之上,所以也只有朱四屋才能真正把握住余国朝廷的每一个细微反应。

    而一听朱五留话语。朱四屋也满脸汗颜的闭上了嘴。

    因为朱四屋虽然总是在担心朱怀国国王朱九皋会不会在万一时做出什么错事,以至于所有朱姓皇族全都跟着遭殃,但如果这里面根本就没有朱九皋做错事的条件和土壤,那朱九皋自然就只能乖乖走徐图后进的路子了。

    跟着两人进到皇宫,再次看到朱怀国国王朱九皋不知该说是疲惫还是迅速变老的样子,朱四屋就略带怅然的跪下道:“微臣参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微臣无能,给皇上丢脸了。”

    “……这不是参侯汝无能,而是多国联军无能,乃至说朕和朝廷无能。”

    虽然一开始未必没有责备朱四屋的想法,但真看到朱四屋一脸惭愧的样子,朱九皋心中也不禁有种愧意浮了上来。

    因为若不是朱九皋和朱怀国朝廷给了余家军可乘之机,余家军又怎可能一口气占领朱怀国并堂而皇之的改称余国。或许朱四屋在里面不是没有失误的地方,但作为一个文臣,朱四屋能深刻做好双方的沟通已经是件了不起的事了。

    不然不说别的,恐怕旁边的朱五留都会一直被关押在岣城中以至朱怀国国王朱九皋无人可用。

    但一听朱九皋话语,别说朱四屋。朱五留也有些慌然道:“皇上言重了,这全是那些将军无能还有臣子的错。却又怎么能让皇上为此而自责。”

    “……算了,不说这个,那参侯汝认为朕现在该怎么办?”

    “微臣不敢,但微臣认为皇上应该大张旗鼓的前去岣城接旨,只是在奉旨为王的同时。皇上却也可以故意淡化乃至忽视掉向余国投降的事实。”

    “为什么要这样做?或者说这样做有什么必要?”

    虽然知道朱四屋比任何人都了解余国朝廷,但朱四屋的建议还是让朱怀国国王朱九皋有些疑惑。

    因为朱九皋真的大张旗鼓去岣城接旨,不说再去淡化向余国投降一事又有什么意见,朱九皋对于是否前去岣城接旨为王也未必没有自己的意见。

    但对于朱九皋的疑问,朱四屋却是不慌不忙道:“微臣不敢,但微臣不知道皇上可否想过用岣城作为封地的可能!”

    “……用岣城做封地?这怎么可能?余国怎么可能答应?”

    猛听朱四屋话语,不用朱怀国国王朱九皋开口,朱五留就在旁边惊呼出声。

    因为占据岣城即使不是余国打败朱怀国的绝对原因。但以岣城的防护力和地理位置,若是朱九皋能在岣城扎下基础,绝对更适合在将来反攻余国。

    而面对朱九皋同样亮起来的双眼,朱四屋就淡淡说道:“余国当然不可能答应这荒唐要求,甚至皇上都不能主动对余国提出这要求。但在皇上已经大张旗鼓要去岣城称臣的状况下,若说皇上只称臣却不投降,谁又会相信余国的自欺欺人话语!”

    “所以在逼迫余国朝廷不愿给皇上封王,乃至不愿给皇上封地的状况下。余国也只能以不是扣押的扣押方式将皇上留在岣城了。”

    “而留在岣城即使并不等于岣城就变成了皇上的封地,但只要余容日后离开岣城,皇上自然就可慢慢在暗地里将岣城控制住或者说彻底夺下岣城。这样皇上才会真正拥有反击余国的能力……”

    随着朱四屋侃侃而谈,朱九皋脸上就多了种狂喜之色。

    因为正如朱四屋说的一样,只要朱九皋大张旗鼓的去岣城受封,余国朝廷就不可能用无礼态度对付朱九皋。这样一来纵使朱九皋到了岣城却不愿向余国投降,余国却也只能用软禁方法将朱九皋扣留在岣城,却不可能对朱九皋动用太多不必要手段。

    毕竟不说余国子民原本都是朱怀国子民。不可能在不知真相的状况下眼睁睁看着朱九皋受辱。就凭朱九皋称臣却不投降的手段,余国除了将其长期扣留在岣城外肯定也没有其他办法可想。

    这样不仅朱怀国不算真的亡国,甚至朱九皋也未必不可用要求封地在岣城的方法来正式向余国投降等等。

    而同样反应过来,朱五留也是一脸钦佩道:“高见!参侯爷真是高见!……若是皇上留在都城中向余国投降,那不管皇上如何坚持,或许都只能任由余国朝廷拿捏,可皇上若是主动前往岣城,想必以岣城的防御,余国也未必没有将皇上扣留在岣城之心。”

    “只是短期看来,皇上在岣城或许也不会有太大作为,但只需三、五年时间,不管民心还是军心,或者说就是对岣城的熟悉程度,皇上绝对有机会以岣城来反攻余国。”

    “五留所言甚是,参侯此计确实大善!”

    用力点点头,朱怀国国王朱九皋也不想再掩饰心中兴奋了。

    因为岣城现在乃至将来即使都掌握在余国军队手中又怎样,以朱姓皇族在朱怀国乃至岣城的百年经营,里面又怎可能没有一些只有朱怀国朝廷或者说朱九皋自己才知道的秘密。

    所以只要能找机会赖在岣城不离开,朱九皋就绝对有办法在岣城反客为主。甚至于真要将朱九皋弄出岣城,余容也必须给朱九皋一个真正的封地才行。

    因此比起在朱怀国国都冒险抓捕余国,主动前往屹城才能让朱九皋真正居于不败之地。
………………………………

第两千七百八十七章 、你们朱怀国国王还真是英明至斯

    浩浩荡荡,迤迤逦逦,甚至于是华美无比。

    当朱怀国国王朱九皋的称臣队伍缓缓行出朱怀国都城时,不仅朱怀国子民震惊了,甚至那些远远近近一直在监视朱怀国都城动静的余国部队也震惊了。

    因为前期朱怀国的刻意宣传,虽然人人都知道朱怀国国王已经有意向余国称臣,乃至此次朱四屋回朱怀国都城就是为了确认朱怀国朝廷向余国投降一事,但真看到朱怀国朝廷和朱怀国国王朱九皋竟这么爽快,还是会让人诧异无比。

    毕竟这是去俯首称臣好不好,怎么朱怀国朝廷却弄得好像是去接受余国投降的样子。

    不仅队伍中不见任何悲悲戚戚,甚至冠盖云集下还有不少花枝招展的宫女不断在往地上撒水、撒花瓣。仿佛不仅仅是为了除尘,更是为了展现最后的天子威仪。

    于是犹豫了一下,原本就是护送朱四屋等人回到朱怀国国都的余杰就迎上了走在队伍前面的朱四屋道:“参侯爷,这是怎么回事?”

    “让余将军见笑了。但余皇陛下不是让吾皇去岣城称臣封王吗?所以吾皇才想尽己所能的表现对余皇陛下的恭顺。……当然,这只是我们这些臣子说法,实际皇上也是想要最后风光一次吧!还望余将军莫要与吾皇见怪!”

    由于余连至今都没有就任太上皇的关系,所以余杰即使是余容的兄弟,即使是余容的亲哥哥,现在同样没有就任任何新王位。

    毕竟别看余家大部分人都已随着余容一同来到余国。但除了上阵杀敌外,余家真能担当各种文官的人却不多。

    所以不仅仅是为了和平接收朱怀国都城。同样是为了和平接收主要是由朱姓皇族组成的朱怀国文臣,余国才会对朱怀国国王朱九皋的坚持多般容忍。

    因此听到朱九皋如此招摇过市只是为了最后风光一次,余杰犹豫了一下就点点头道:“原来如此,那现在朱怀国都城内……”

    “余将军放心,都城内吾皇该交代的事都已经交代清楚。微臣待会可亲自陪余将军进城接收城防及皇宫防务。不过为给吾皇留一丝颜面,还望余将军能等到吾皇队伍离开都城视线,或者说离开五里外后再进城,这样也可少一些将来的……”

    虽然朱四屋并没有继续说下去,余杰还是很快点点头。

    毕竟随着朱怀国国王朱九皋的离开,朱怀国都城不仅再没有了坚守意义。若是在余杰进城后遇到任何袭击,不说陪着余杰一起进城的朱四屋怎么办,恐怕最危险的还是已经出城的朱怀国国王朱九皋。

    因此朱怀国军队即使并没有在第一时间缴械。这却不值得余杰太过担心。

    毕竟不知道朱九皋徐图后进的企图,至少从朱九皋的种种表现看,余杰还是基本相信了朱九皋的称臣之意。

    不然真的现在扫了朱九皋面子,将来再要在朝中见面就难了。

    然后朱九皋队伍的行进速度即使并不快,半个时辰后还是过了五里地界限。接着不需余杰开口,等到斥候禀报完朱九皋队伍的行程,朱四屋就主动向余杰示意道:“余将军,我们现在就进城吧!”

    “参侯爷请!”

    “……余将军先请!”

    虽然在朱怀国朝廷彻底放弃抵抗的状况下。占领朱怀国都城已经算不上一项重要功劳,但作为第一个进入朱怀国都城的余国军队和余国将领,余杰知道这同样很特别。

    然后如同朱四屋事先说明的一样。虽然在余国军队进城时,朱怀国军队并没有立即放下武器,但对于朱四屋代余杰下令那些士兵各自回应再放下武器等待改编一事,却也没有任何一个士兵还会反对了。

    毕竟不说朱九皋已经向余国称臣,仅以现在朱怀国都城内的军力,那也不足以抵挡余杰为首的余国军队进攻。

    于是在顺利占领各个城门后。余连不仅立即派出部队、将领去占领各个府衙,甚至也都是大摇大摆的随朱四屋一起进入了皇宫才有些叹为观止道:“参侯爷,怎么你们朱怀国皇上那么顺从就交出了皇位啊!甚至皇宫都完全不对我们设防。”

    “余将军说笑了,在多国联军尚拿余皇陛下的军队没办法的状况下,余将军又认为朱怀国军队还有可能抵挡余将军进攻吗?所以与其牵累无辜民众赴死,吾皇自然不如大大方方交出一切了。”

    “原来如此,你们朱怀国国王还真是英明至斯……”

    由于余容并没有将朱怀国国王朱九皋的徐图后进计划告诉人,余杰现在也想不出朱九皋还能有什么花招。又或者说,在余杰已经带领军队占据朱怀国都城及皇宫的状况下,仅仅带着一个大型仪仗队出行的朱九皋也不可能再耍出什么花招了。

    然后看余杰明显有些洋洋得意的样子,朱四屋就一脸谦然道:“余将军谬赞了,但现在朱怀国都城既已被余将军平定,微臣也要赶回去继续护送吾皇前往岣城,但不知余将军又可要一起同行,还是继续留下来驻守都城。”

    “……驻守都城?现在这都城还有什么好驻守的,本将还是与参侯爷一起赶上你们朱怀国国王的队伍,也好向皇上报个喜讯。”

    对于朱四屋的建议,余杰并没有考虑太久。毕竟事情发展到现在都没有任何差错,那就基本上不可能再有大问题发生了。何况比起将朱怀国都城抓在手中,余杰更认为将朱九皋抓在手中更重要,自然也认同继续护送朱九皋回岣城。

    毕竟余杰自己即使不留在朱怀国都城,有旗下将领看管,余杰相信朱怀国都城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不然那就不是余杰的责任,而是整个余家军的责任。

    所以不管这是不是贪功,想到护送朱九皋前往岣城称臣的荣耀,余杰也不禁有种当仁不让想法。

    不然守着一个已经没有防守价值的朱怀国都城不说算什么功劳,若是朱九皋在路上出什么问题,余杰才是真正当不起里面的责任。

    而听到余杰的选择,朱四屋也毫不意外。

    毕竟不管余杰是否一起回岣城,这对朱怀国朝廷和朱九皋来说就是一个态度,或者说掩饰朱九皋真正意图的手段而已。

    因为朱四屋即使也不知道自己要不要帮助朱九皋复国,但若是不给朱九皋一个希望,恐怕朱九皋也不会心甘情愿的结束这场已经没有必要延续下去的战争。

    所以为了朱姓皇族乃至朱怀国子民,朱四屋都必须在朱九皋与余国朝廷间周旋下去。
………………………………

第两千七百八十八章 、分封境外

    “……他们这是干什么?”

    为赶上朱九皋的称臣队伍,余杰并没有在朱怀国都城耽搁太久,甚至于在安定好都城及皇宫防御后就带着朱四屋一起向岣城方向赶。

    因为要管理好都城中许多已经空置的衙门或许远比管理好城墙、城门和皇宫的难度要大得多,但如果只是进行普通的监管却不要求其立即运作起来,那却没有任何问题。

    只是一路追着朱九皋队伍留下的痕迹赶到五里亭附近,余杰就立即滞住了。

    因为别看余杰是在朱九皋等人已离开朱怀国都城五里后才开始进城,但居然等到余杰在朱怀国都城中转了一圈再赶回来,朱九皋等人的队伍却不仅依旧停留在五里亭处,甚至还为此在野外摆开了宴席。

    而看到宴席中还有不少其他在朱怀国都城附近活动的余国部队,余杰就有些彻底不明白了。

    但面对余杰质询,出身会阴山胡虏的胡沙就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