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

第1595章

佞-第1595章

小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不可能在帝师府过夜,也没必要在帝师府耽搁时间,在收获了足够消息、主意后,北越国皇上图炀也早早离开了帝师府。

    只是与在帝师府中的一脸受教模样不同,一等离开帝师府,北越国皇上图炀就在姚兆的马车内沉下了脸来道:“姚大人,汝说易帝师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早知道朕的各种为难却不及时进宫禀报朕,却一直要等到朕亲自询问才开口。难道朕不开口询问,易帝师就不会主动帮忙了吗?”

    “……这个?或许是易帝师对皇上的期望太大。乃至于说易帝师认为不仅自己,甚至现在这批朝中官员能辅佐皇上的时间也不会太久。所以才想借此让皇上来了解为帝之道,为官之道。”

    没想到北越国皇上图炀竟会怀疑易嬴,即使北越国皇上图炀与自己怀疑易嬴的方向不同,姚兆还是尽量帮易嬴辩白了一句。

    毕竟在没有证实易嬴已经与圣母皇太后勾结的状况下,姚兆也不得不承认易嬴的主意不管对于自己还是北越国皇上图炀来说都很恰当。

    而一听什么辅佐时间不会太久的话,北越国皇上图炀也是滞了滞才说道:“原来如此,朕到的确忘了易帝师已经帮不了朕几年,若是朕不能自己成长起来,又岂能将希望寄托在易帝师身上。”

    “皇上所言甚是,尤其易帝师真能清闲度日。说不定也能在将来多留一些时间来帮助皇上。”

    “……呵!清闲度日?朕到怕易帝师会不会在帝师府耽于女色呢!”

    想想易嬴的年纪。北越国皇上图炀也知道自己不能期望易嬴太多了。又或者说,北越国皇上图炀将期望放在年富力强的姚兆身上或许还不算什么,不然真将一切希望都放在易嬴身上,一旦易嬴去了。习惯依靠易嬴的北越国皇上图炀反而还会大失水准。

    所以即使不甘心易嬴不问不说、问到才说。北越国皇上图炀也知道自己没有埋怨易嬴的理由了。

    而听到北越国皇上图炀说易嬴耽于女色。姚兆就更不用多嘴了。

    毕竟易嬴若能在这方面给北越国皇上图炀做个反教材,那对北越国皇上图炀同样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只是稍一转念。北越国皇上图炀又有些疑惑道:“对了,姚大人前面与易帝师说朕的时间还多,难道现在这批官员都不值得朕依靠吗?”

    “皇上误会了,易帝师的意思不是说现在这批官员不值得皇上依靠,而是不仅易帝师,甚至微臣乃至现在这批官员的主要工作应该都是辅佐皇上成长,然后因为年龄和其他原因,等到下批官员成长起来,才是皇上真正施展才华掌握朝廷的机会。”

    “……难道朕就不能现在就施展才华?”

    听完姚兆解释,北越国皇上图炀就一脸的怪异。

    毕竟不管是不是不甘心,若不是各方肘腋,原本北越国皇上图炀可是很有希望提早从圣母皇太后手中夺取大权的。

    所以在整顿朝政的基础上,即使北越国皇上图炀现在并没有做出什么耀眼功绩,但图炀也不认为自己就没有施展才华的余地了。

    而面对北越国皇上图炀质疑,姚兆却是不慌不忙道:“皇上当然能施展才华,只是不管皇上施展怎样的才华,或许最后的功绩都会落在那些辅佐皇上的官员身上。毕竟皇上年纪还小,即使是史官也不敢太过吹捧皇上,因为那样只会让后人怀疑皇上的能力。”

    “……不过事情也未必完全就是这样,假如皇上将来能建下莫大功绩,自然史官也会为皇上现在的作为添墨加彩!”

    “原来如此!也就是说,不管朕现在做多做少,那些史官肯定都要等到朕成年乃至中年后,才可依照朕当时的功绩来决定怎样描述朕现在的功绩是吗?”

    “没错,所以现在这批臣子虽然不是不重要,但真正能辅佐皇上建下丰功伟业的还是下一批臣子。好在皇上足够年轻,有着足够时间去培养自己需要并值得信任的臣子。”

    虽然姚兆也知道这种话对现在这批臣子来说有些不负责任,但在看过易嬴与北越国皇上图炀的交流方式后,姚兆也渐渐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不然一直顺从北越国皇上图炀或许确实能得到图炀的信任,但如果不能帮助北越国皇上图炀获取更大功绩,姚兆也不可能得到图炀的真正重用。

    跟着听到姚兆话语后,北越国皇上图炀也不再言语了。

    因为图炀也知道,若是自己不能在成年后建下更大功绩,至少是适当功绩,纵然后人不会将自己在少年时的功绩全都算在辅佐自己的官员身上,但那至少也是个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了。

    所以不管北越国皇上图炀愿不愿意,恐怕现在这批官员最终都只能起到辅佐图炀成长的作用,而图炀真正想要在将来有所成就,乃至说想要成为一个人所共知的圣皇,他就必须从现在开始就为自己培养出一批有才干的年轻官员才行。

    不然真等那些年轻官员自己成长起来不是不行,但谁都没把握那些年轻官员将来是否符合北越国皇上图炀的需要了。

    好在北越国皇上图炀足够年轻,甚至比那些年轻官员还要年轻,这也让图炀有着足够时间去为自己的将来谋划一切。(未完待续。。)
………………………………

第两千八百一十章 、消息不假!但就是有些多此一举

    “李大人听说没有,好像包大人的使团队伍从余国逃回来了……”

    “……齐大人汝不知道,这可不是说包大人从余国逃回来,而是被余国赶回来。而且回来的只是使团队伍的部分人,不仅包大人没回来,甚至许多使团成员……”

    “什么?难道余容敢对我们北越国朝廷的使团队伍不利?”

    “这不是余容对使团队伍不利,而是使团队伍在回到北越国境内一个月后遭到一股盗贼的袭击,结果伤亡惨重。当然,也有人说这些盗贼其实是余容派出来的。毕竟余家军本就是北越国的部队,想要冒充盗贼也再容易不过了。”

    “这是真的吗?余容为什么要派人冒充盗贼袭击包大人的使团队伍,还有他们凭什么将包大人的使团队伍赶出余国?”

    “这是因为……”

    虽然在北越国皇上图炀登基后,冉鸣就一直是以无功无过的态度在完成自己的丞相府工作,只是习惯成自然,对于每日的朝会,冉鸣都会提前一些时间赶到宫门前,并以此来听取一些官员关于各种小道消息的议论。

    所以对于突然听到有关包元民使团队伍的议论,冉鸣是一点都不奇怪。

    因为朝廷中即使有某些人很早就得到了相关消息,但若不等到合适时机,照样也没人会轻易将这种重要消息泄露出来。

    只是不管这次泄露消息的人究竟是谁,冉鸣都知道十有八九是冲自己来的。因为若不是那些使团成员将包元民的密信送到丞相府。恐怕也没人会将消息急着泄露出来。

    然后不出所料,在各种议论声中,冉鸣就看到洵王图尧朝着自己走过来道:“丞相大人,听说汝在沐休前接到一封包大人留给汝的密信是不是……”

    “让洵王爷见笑了,那可不是什么密信,只是包大人的一封述职信罢了!不信丞相大人请看……”

    虽然无法确认手中密信是否真是包元民所写,冉鸣还是毫不犹豫的将密信直接从怀中掏出递给了洵王图尧。

    因为不管洵王图尧是怎样知道这事的,真能将密信出手,冉鸣却也无意去单独面对北越国皇上图炀。不然一旦事情揭露出来,即使冉鸣不主动将密信交给北越国图炀。北越国皇上图炀也会找冉鸣寻找密信的出处了。

    所以要想降低不必要的关注度。冉鸣就必须将密信变成不是密信才行。

    而没料到冉鸣会直接将密信掏出来,虽然有些惊讶,洵王图尧还是装模作样的接过密信并在下人打起来的灯笼下观看起来道:“是吗?本王看看……”

    跟着几眼扫过密信中的内容,洵王图尧才抬起头说道:“原来如此。难怪丞相大人认为这只是一封包大人的述职信。但不说述职信的内容。丞相大人又认为这述职信真是包大人写的吗?”

    “呵呵!以包大人在朝中的名声。本官可不信洵王爷又真认不出包大人的字迹。”

    虽然作为太中大夫,包元民很少参与各种实务性工作,但先皇图韫既然能够想到让包元民做北越国皇上图炀的老师。自然也是看重了包元民做学问、明事理的能耐。所以在包元民的各种手书在朝中都有一定流传的状况下,即使里面的差别不大,冉鸣还是看出了密信上的字迹并非完全是包元民的字迹。

    而即使已从其他渠道得到密信内容,但不是什么人都能认出包元民字迹,都有资格认出包元民字迹的状况下,洵王图尧也是一脸古怪道:“那丞相大人是什么意思,难道这密信中的消息是假的不成?”

    “消息不假!但就是有些多此一举。”

    双眼望向皇宫方向,在没必要告诉周令密信字迹不符的状况下,冉鸣却也有些不屑北越国皇上图炀所做的事情了。

    毕竟不管有没有北越国皇上图炀吩咐,那些包元民使团的残存人员在晋见皇上前都不可能先私下将包元民所谓的密信送到丞相府中,所以不管北越国皇上图炀为什么要做这种多此一举之事,冉鸣也不认为自己有必要去配合北越国皇上图炀的行动。

    而看到冉鸣毫不掩饰的怨愤,洵王图尧就一脸兴奋道:“那丞相大人又想怎样处置这封密信?”

    “老臣不敢,这样明显作伪的密信,老臣可不敢呈给皇上,所以不知洵王爷能不能……”

    “丞相大人放心,若是丞相大人没有不方便的地方,本王就对皇上说这封密信是被送到本王府中的就好了。相信皇上也不可能因此就让区区几个丢下包大人逃回京城的使团成员而向本王问罪。”

    “那就有劳洵王爷了!”

    不管是不是有种针锋相对的意思,既然北越国皇上图炀敢做初一,冉鸣也不怕做过十五。所以在自己本就有意让洵王图尧背锅,不然也不会直接拿出密信的状况下,冉鸣也很快露出了一种满不在乎样子。

    毕竟就像洵王图尧说的一样,即使知道密信是冉鸣叫给洵王图尧的,北越国皇上图炀也不可能因此就向冉鸣和洵王图尧问责。

    反而换成其他知道真像的认,那就是对北越国皇上图炀赤。裸。裸的打脸了。

    不过收好密信后,洵王图尧又来了兴趣道:“……对了,冉丞相汝觉得这鬼门香一事究竟是真是假?又或者这是不是皇上的主意?乃至真有什么密使胆敢私下给太慈夫人下毒吗?”

    “恐怕除了易帝师外,朝廷中没人知道鬼门香一事的真假。因为真有参与了鬼门香一事的使团成员,那也肯定死在盗贼袭击中了。至于说密使虽然肯定存在,但做这种事的密使究竟是谁,恐怕同样也只有易帝师知道了。”

    “丞相大人的意思是……,这事是真的了?”

    虽然早知道密信内容,乃至早知道包元民的使团队伍为什么被赶出余国一事,但由于整个使团队伍中就只有包元民一人参与了鬼门一事,洵王图尧同样不知道事情的真假,又或者说是余国朝廷的栽赃。

    毕竟事情只要与皇家、只要与皇家子嗣有关,那是什么丑陋的事情都有可能的。

    而随着洵王图尧带着兴奋的疑惑,冉鸣就皱皱眉头道:“虽然本官不知道什么人敢这样向皇上栽赃,但若这不是事实,相信谁也不敢将事情写在密信上。毕竟除非余国朝廷先发出抗议,谁又敢将这事随便往皇上身上扯。”

    “原来如此。”

    听到这里,洵王图尧就一脸佩服的点点头。毕竟在得知密信并非包元民所写的之后,不管这是不是北越国皇上图炀所犯的错误,洵王图尧同样认为余国朝廷若是不先发难,不仅北越国朝廷中绝对没人敢将事情往北越国皇上图炀身上扯,包元民同样不敢将事情往北越国皇上图炀身上扯。

    毕竟皇上就是皇上,再是事实,谁又敢说皇上的不是。

    只是想到余国朝廷的态度,洵王图尧又一脸奇怪道:“那丞相大人又认为余国朝廷为什么没有发难?这应该不是余连和余容的做派吧!”

    “很简单,这不仅证明了余国朝廷就是包大人使团队伍被袭的幕后指使,甚至于在包大人动手前,余国朝廷就先得知了包大人的企图并做出了相应应对。所以在包大人的企图完全没有得逞的状况下,余国朝廷也不屑向北越国朝廷抗议了。毕竟这只是包大人及某个密使的私下所为,看在太慈夫人与皇上关系的面子上,余国朝廷也没必要撕破脸。”

    “原来如此!那包元民是果真参与了这事?可余国朝廷又是怎么提前发现此事的。”

    不需要去怀疑冉鸣的推论,洵王图尧就可断定这十有八九就是事实了。毕竟洵王图尧可以不了解余容,但却绝对不可能不了解前任兵部侍郎的余连。

    所以清楚余连只有在什么状况下才有可能不找北越国朝廷抗议,洵王图尧就更有些不明白里面暗藏的秘密了。

    而稍微停了停,冉鸣就说道:“以包元民的性格,若是没有密使的说服乃至威胁,本官相信即使我们将鬼门香摆在包元民面前,包元民恐怕也不敢动手。但密使终归是密使,在不可能轻易曝露身份的状况下,除了包元民本人,谁又能帮这胆大妄为的密使给太慈夫人下毒。”

    “至于说余国朝廷又为什么能提前发现这事?或许这应该与天英门有关吧!毕竟我们都知道,当初太慈夫人还在盂州时,身边就跟有一天英门弟子,只是本官到没想到,天英门弟子居然现在还跟在太慈夫人身边。”

    “原来如此!丞相大人大善!”

    随着冉鸣抽丝剥茧般解释,洵王图尧也露出了一脸恍然大悟表情。

    因为洵王图尧即使也不知道现在为什么还有天英门弟子跟在焦玉身边,但这应该也是焦玉能逃出鬼门香暗算的唯一可能。

    而由于是借助天英门力量才逃脱了鬼门香毒害,想到北越国朝廷或者说宛华宫中同样有大量天英门弟子存在,余国朝廷自然没有找北越国朝廷抗议的理由。

    毕竟这事北越国皇上图炀即使难逃责任,余国朝廷也不可能自毁长城的将天英门也给拖出来。(未完待续。。)
………………………………

第两千八百一十章 、微臣要奏请的乃是罢黜皇上的皇位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会不仅是所有皇上最重要的工作,甚至也是某些皇上的唯一工作,所以从成为皇上,乃至从先皇图韫让自己旁听朝会开始,北越国皇上图炀就从没有忽略过每日朝会。

    因此每次在朝会上决定的事情即使都不多,但从每次朝会上的争论,北越国皇上图炀都能从中学会很多东西,乃至感受到很多东西。

    因为朝会不仅是那些官员势力的主要战场,同样也代表了各种官员势力的兴衰。

    好像北越国皇上图炀刚刚登基时,即便育王图濠仍待在盂州,育王府官员在朝会上依旧是强横无比,甚至没有圣母皇太后根本就压制不下来,可一等育王图濠在盂州败北,育王府官员不仅再没有在朝会上逞威风的机会,陆陆续续还被挖走了不少人。

    所以已经听说了宫门外关于包元民使团队伍被袭一事的议论,甚至听说了冉鸣已将包元民的密信交给洵王图尧的事,在登上朝会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