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冉魏霸业 >

第106章

冉魏霸业-第106章

小说: 冉魏霸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古老的战争礼仪,只不过自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以来,已经罕有人去遵守这种礼仪。

    “仁义”的宋襄公可是一个前车之鉴,墨守成规对于兵家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毕竟兵不厌诈!

    中国古代战争只有在春秋以前才会下战书约战,击败对手后一般会释放俘虏。到了春秋后期,这种战争历礼节就渐渐消亡了,各国在战争中都是无所不用其及。

    尤以战国时期战乱频频,战争以消灭敌国为目的,最为暴乱。如秦白起于伊阙之战杀韩魏联军24万人,于长平之战坑杀赵军45万人。在这样暴虐的情况下,战场规则被完全抛弃。

    为威吓敌方,常常坑杀敌军俘虏,或将阵亡敌军首级砍下堆成“京观”,甚至屠杀平民。

    此后由于儒学“仁”的思想影响,直到唐代,大规模屠杀俘虏的记载方才少有耳闻(最后一次屠杀10万人以上的记载是唐薛仁贵“三箭平天山”后将放下武器投降的10万西突厥军尽数坑杀)。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战争可以说是极不讲规矩,为了胜利不择手段。

    中国古代一项不那么文明的交战惯例是:战胜的一方将战败一方阵亡者的尸体堆积在大路两侧,覆土夯实,形成一个个大金字塔形的土堆,号为“京观”或“武军”,用以夸耀武功。

    石闵扫视了石冲身后的二百锐士,笑眯眯地道:“沛王,汝何以如此胆怯?两军阵前,主将相会,或只身一人,或随从二三人,或十数人,沛王现在带精锐二百,难道是信不过孤王?”

    “哈哈!魏王说笑了。”石冲摇摇头道,“面对猛虎,岂能不小心翼翼?”

    “沛王,你可知道孤王为何在此战中,还邀你阵前一会?”

    “不知。还请魏王明示。”

    “陛下仁慈,不忍手足相残,自相残杀。故而在出征前,陛下还告知于孤王,再次劝告于沛王!沛王,此时此刻,孤王的背后有雄兵十万!”

    石闵霸气侧漏地摊开手,指着身后雄赳赳,气昂昂的军队,大声道:“你若是弃暗投明,还来得及!陛下说了,只要沛王你现在回头,还是沛王,加封太保、征北将军,戍卫幽州,广宁、上谷、渔阳、燕郡和范阳五郡,便可以作为你的封地!”

    “沛王,你可要好好考虑清楚啊。”

    闻言,石冲咬了咬牙,喝道:“石闵!要好好考虑清楚的人是你!在孤王的身后,有精兵强将二十余万!你若是现在命令自己的军队放下武器,归附于孤王,还来得及,孤王定保你不失富贵!”

    “呵呵。看来沛王你是不掉棺材不落泪了!”

    “魏王,孤王好言相劝。卿本佳人,奈何助纣为虐?石遵杀弟弑君,不仁不义,天人共愤!你跟着他是没有好下场的!想想吧,先帝在世的时候,待你不薄,让你做了大将军,位及人臣,可是你现在却拥戴石遵这个乱臣贼子?别忘了,先帝立下的遗诏,石世才是后继之君啊!”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0213章 平棘之战


………………………………

第0214章 黄河之滨

    就在赵国的官军与叛军在黄河之滨摆开架势,准备轰轰烈烈地干一仗的时候,官军的一支奇兵已经渡过黄河的支流,连夜潜入石门山,直扑平棘城。

    陈暹猜得没错,官军的确出了一支奇兵,准备奇袭平棘城,其目的便是为了焚毁叛军囤积在平棘城的粮秣,断其后路。

    当然了,这是不是官军的战略目的还很难说。

    所谓奇兵,便是出奇制胜。若是带的兵马太多了,反而容易暴露行踪,便不能称之为“奇”,故而石闵派出的这支奇兵有五千人,主将便是李信。

    此时此刻,李信正带着五千精锐藏身在石门山的丛林里,隔着十余里之外,便是眺望可见的平棘城的城墙。

    这时,正在耐心等待的李信,等来了一名小校:“将军,大事不好了。平棘城的守军根本不是只有四千人,而是足足两万有余的兵力!而且,在这石门山上还有一座叛军的战营,观其旌旗和声势,不下二三万的兵马!”

    “好,我知道了。”

    李信的眉头一皱,随即便舒展开来。

    好在自己没有贸然出击,石闵交给他的命令虽然是奇袭平棘城,焚毁叛军的粮草,但是给了他随机应变的权力,若是碰到埋伏,或者是感觉不妥,李信可以自行终止这场行动。

    “李信将军。”

    这时,李信刚刚进入一座临时搭建的行辕里,坐下主位,便看见一侧的帘门内,走出一个士卒打扮的青年人。

    此人李信认识,正是军师祭酒,魏王府上的长史秦牧!

    “秦大人?你怎会在此?”李信愣住了,有些不明所以。

    秦牧一脸神秘莫测的笑意:“将军,我事先预料到此番奇袭平棘城的军事行动,可能会出现一些差池。现在看来,果真不假,咱们的军营里,必有间谍在给叛军通风报信!”

    “大人果真神机妙算!”

    李信不由得赞叹了一句,又道:“秦大人,只是现如今平棘城与石门山的叛军已成掎角之势,即便咱们有内应在平棘城,只怕也难以攻破平棘城,焚毁叛军粮仓啊。”

    秦牧淡淡的笑了笑,说道:“无妨。此前我与大王商议过了,若奇袭平棘城的计划败露,还有一计。”

    黄河之滨。

    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在谈了一会儿之后,石冲便有些不耐烦,起身告辞。石闵却出奇地没有劝阻,似乎其目的不是为了拖延时间。

    “擂鼓!进军!”

    回到本阵,石冲便打手一挥,下令全军擂鼓出击。

    当然了,黄河之滨的平原固然广袤,适合大规模作战,但是十几万大军一拥而上那是不可能的。随着石冲的一声令下,背后的十万叛军将士顿时沸腾起来,战鼓声四起,嘹亮了天穹。

    在对面偌大的官军方阵中,有着许多朝气蓬勃的脸庞,李小乙便是其中的一个。

    这一战,是李小乙的初战。

    李小乙是魏军内黄人,说起来与当今的魏王石闵还是老乡,当然了,魏王的身份何其之尊贵,又怎会与寒门出身的李小乙有什么瓜葛,叙什么桑椹之情呢?

    李小乙与诸多的汉家儿郎一样,都十分崇拜自己的统帅石闵!

    强者,天生就是让人崇拜,让人敬仰!

    李小乙是一个新兵蛋子,刚刚投身军旅不过三个月,操练三个月,这是他第一次上战场。

    战场,果真险恶,虽然厮杀还没有展开,但是那沉闷的气氛已经让人感到窒息。

    正值八月末,天气微凉,秋高气爽,李小乙紧紧的攥着手中的长枪,从枪杆上透着一种炙热的感觉,弄得李小乙手心发热、出汗,脸上都不自觉地渗出了汗渍,不知道是紧张、害怕,还是在渴望着什么,或者是天气还有点热吧,反正他的背后都渗出了汗液,有些发凉。

    “小乙,不要紧张。”在李小乙的身边,一个手持利剑的精壮士卒宽慰了一声。

    “是。”

    这人是李小乙的伍长,姓韩,人们都称呼他韩伍长。

    “初次上战场,紧张、害怕这种情绪是在所难免的,我见过的袍泽里,被吓尿的都有!哈哈哈哈!所以,这没什么羞耻的。”

    排兵布阵的时候,是不允许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方阵里也是不能发出什么异样的声音的。

    但李小乙他们所在的部队,是预备役,若是前方没有出现太大的压力,不需要补充兵员的话,那么他们连出场的机会都没有。

    这,就是石闵的目的。

    每一次战争,石闵都会带上许多新兵,以此来补充军中的新鲜血液。老兵,精兵强将们都是从新兵蛋子过来的,没有经过血与火的磨砺,如何能打硬仗?

    “伍长,前方已经开始交战了吗?”李小乙问道。

    “是啊。已经短兵相接了。”伍长的表情有些凝重,“不过想来,是轮不到我们上战场了。这一回有大都督亲自出马,精兵强将无数,更有玄甲骑兵、破军营这两大精锐在此,绕是叛军有几十万人马,大都督带着我汉军精锐,亦能战而胜之!”

    李小乙不禁两眼放光:“是号称‘汉军第一精锐’的破军营吗?伍长,听说里面的勇士个个都能以一当十,甚至以一敌百!每个人都有着至少百夫长级别的待遇啊!”

    “哈哈哈。”伍长拍了拍李小乙的肩膀,说道,“不错。破军营的锐士待遇极好,冲锋陷阵的机会很多,但是其选拔极度严苛,不管减员与否,破军营的规模一直维持在一千人!二十万汉军里面,只出一千的破军营锐士!也就是说,二百里挑一!当初我也想进入破军营,奈何实力不济啊!”

    此时此刻,官军与叛军已经展开了如火如荼的大战。

     竒_書_蛧_W_ω_W_。_q_í_δ_U_ω_ǎ_й_g 。_℃_o_m 
    黄河之滨的平原固然广袤,但是一时半会儿的,经不起几十万人在这里混战。

    叛军率先发起进攻,出精骑五千人,自前阵杀出,这种精骑配合不怎会,因为是各诸侯联军的缘故,来不及磨合,所以各自为战,只待号令一出,便撒开马蹄,向着前方的官军方阵奔驰而去。

    石闵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幕,抬起了手。

    “咔咔!……”一阵令人感到牙酸的声音,在前阵的盾牌手,同一时间压上,把手中的长方形盾牌砸到地上,宛如一堵厚实的墙壁,巍然屹立在那里。

    “吼!”紧接着,长枪手压上,把手里的长枪压在盾牌上。至于背后的长矛手,则是高举三四米长的长矛,从上往下俯瞰,只见官军的前沿地带,一片长矛如海,在阳光的照耀之下,青幽幽的一片!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0214章 黄河之滨


………………………………

第0215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

    杀啊!”

    震天的喊杀声在黄河之滨响起,响彻云霄,震彻四野!

    这已经不知道是赵军的第几次内战,自相残杀的内战!

    一将功成万骨枯。

    在各自的将领的号令之下,叛军与官军短兵相接,首先发起进攻的是叛军。叛军以五千骑兵横冲直撞,携一股一往无前之势,宛如海啸一般往官军的方阵冲击而去。

    “轰隆隆!……”当马蹄踏在盾牌上的时候,发出了一阵阵的巨响,恍若惊涛拍岸。

    “啊!嗷呜!”惨叫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纷乱的马蹄打在盾牌阵上,不是人仰马翻,就是盾牌被压垮,然后马上的骑士一记突刺,带走了持盾敌人的性命!

    “冲啊!”

    “跟我杀!”

    天下没有打不破的壁垒。再坚固的盾牌阵也抵不住骑卒强大的冲劲。绕是如此,这阵前的第一道防线,盾牌阵已经减缓了叛军骑军进击的势头!

    官军这里,在石闵的发号施令之下,开始撤开盾牌阵,放这五千骑卒进来。

    同时,石闵令旗一挥!

    “索超、文泰!”

    “末将在!”跟在石闵身边的索超、文泰二将顿时应声而出。

    “你二人各率骑兵二千,从左右两翼,迂回包抄敌阵之两侧,只许骚扰,不得恋战!”

    “诺!”

    二将轰然唱诺,随后各自点起二千骑兵,策马奔腾,从官军的两侧杀出,扑向敌军方阵的两翼。

    来的好!

    石冲虽是酒囊饭袋,但是其麾下也有能征惯战,深谙谋略之人,陈暹便是其中一个。

    陈暹道:“大王,敌军两翼旌旗煽动,烟尘滚滚,似有骑卒运动!慎重起见,请大王派出重甲步卒护佑我军方阵之两翼!”

    “好!”

    随着石冲一声令下,叛军派出重甲步卒五千人,分别往军阵的两翼走动。

    与此同时,叛军的五千骑卒已经杀入官军飞方阵当中,似乎想从中撕开一个口子,好对官军分割包围。

    石闵不慌不忙,官军的战阵再次变化,呈现一个倒三角形。但凡是冲入官军方阵的敌兵,不是被割了马腿,摔得人仰马翻,就是被活生生的拉到地上,然后乱刃分尸!

    骑兵对于步兵的优势在于其机动力,宽阔的平原是他们的主场,在这里,骑兵的优势明显大于步兵。但是石闵显然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任凭这五千敌军骑兵冲入自己的军阵,然后整个方阵都开始变化,步卒配合盾牌手、武士,骑兵游走,挡住了骑卒的势头。

    “去死吧!”

    一个马上的叛军骑兵挥着长枪,杀死了一名盾牌手,但是随后,一名一手持圆盾,一手拿着长剑的官军武士便挥剑而来,一剑封喉,杀死了敌人。

    “噗嗤!”

    鲜血淋漓!

    从高处俯瞰下去,这五千骑卒陷入了层层包围,以他们的突击力,根本无法突破官军的方阵。而官军的方阵,早在叛军杀进来的时候,便已经分散开来,叛军的力量开始一点一点的消耗,最终如石沉大海,没了声息。

    而文泰和索超所率的二千骑兵,受到了叛军重甲步卒的顽强抵抗。官军骑军没敢硬碰硬,只是在那里弯弓射箭。

    眼看着叛军已经陷入了劣势,但石冲并没有着急,因为他还留有后手!

    “报——”

    官军的中军大纛那里,一名小校飞骑而来。

    “大都督!大事不妙了!我军后方,突然出现数千叛军精骑!”

    闻言,石闵的眉头一皱,但是稳如老狗,一点都不慌张。

    众所周知的,打仗的时候石闵比任何人都要谨慎。

    许多统兵大将,在战争中,一般的统兵大将会派出斥候在军队的方圆十余里之内侦察,但是石闵就不一样,他大力培养斥候部队,所以他所率的军队,连方圆三十里之内的风吹草动都能打探得到。

    “叛军距离我军战阵还有多远?”

    “已经不足十里了!”

    “什么?”石闵终于动容了。

    “斥候部队是干什么吃的?为什么敌军到了十里之内才有消息传来?”石闵非常不满。

    小校一脸愧色:“大都督,我军派出去的斥候被敌军逐一猎杀,要不是有精锐的斥候拼死杀出重围,回来报信,可能到现在咱们都不能得知后方叛军的动向!”

    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石闵当机立断:“李农!”

    “末将在!”李农当即站出来。

    “你坐镇中军大纛,指挥全军作战!”

    “遵命!”

    “且慢!”

    这时,在一侧的董匡忽然出声。

    “嗯?”

    董匡叉手道:“大都督可是要亲自统军迎战将来的叛军?”

    “不错。”石闵并没有隐瞒。

    “不可。”

    “有何不可?”

    董匡义正词严的道:“大都督乃万金之躯,又是我军主帅,岂可为了逞匹夫之勇,抛弃全军,以身犯险?”

    听到这话,石闵有些不悦地蹙眉道:“叛军来势汹汹,我军战阵后方大多是新兵,战力不强,一旦被叛军精骑冲击,成溃败之势,后果将不堪设想!”

    全线崩溃这个责任你担待得起吗?

    石闵的忧虑不无道理。

    后方突然出现的数千敌军战骑,必是精锐,而官军方阵后面的将士,绝大多数还是刚刚上战场,还没经过血与火的磨砺,骤然碰上那冲击力极强的叛军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