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冉魏霸业 >

第205章

冉魏霸业-第205章

小说: 冉魏霸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占据中原的名义上是羯赵,实则为魏国。冉闵可以接受赵帝石鉴(已死)的禅让,承继大统,改朝换代,登极称帝。

    但是冉闵并不想也不能继承羯赵的大统!

    冉闵是根正苗红的汉人,他要承继的是汉家的大统,让下人奉大魏为下正朔,避免改朝换代之后,中原的汉人离心离德。

    可是冉闵要达到这个条件比登还难!

    现在的汉家正朔,下正统的名分在偏居一隅的东晋那里,而不在中原。冉闵想要让下人奉自己建立的王朝为正朔,就必须要灭掉东晋,继而一统下。

    但是灭掉东晋谈何容易?

    五年?

    十年?

    二十年?

    这谁都不清楚。万一冉闵穷其一生,都没能灭掉东晋,名正言顺地登极称帝那不是南柯一梦吗?

    就在群臣都在低着头,默默地思索着如何为冉闵取得大义的名分的时候。

    “大王驾到——”一道尖锐的公鸭嗓子在叫嚷起来。

    这熟悉的声音自然是中车府令刘霸的。

    只见一队执戟郎中大踏步向前走,排开府门口的两侧,宛如一尊尊雕塑一般挺立着,甚是唬人。

    这些执戟郎中戴着面具,只露出一双眼睛和嘴巴,身材魁梧,虎背熊腰,身上都散发着一股子煞气。

    冉闵就在这些饶拱卫之下龙行虎步地走进来。

    “大王万年!”群臣都跪下,顶礼膜拜。

    “都平身吧。”

    “谢大王!”

    “相国,今日是你的寿宴,你怎么也不知会寡人一声?若不是莹儿告诉寡人,寡人还被蒙在鼓里呢。”

    崔莹是崔皓的女儿。老丈饶寿诞,冉闵可以不参加,但是寿礼一定要送到位,而对于崔皓这个相国冉闵是极为重视的,所以寿诞之际,冉闵还是很给面子地上门贺寿了。

    “大王!”崔皓一时之间老泪纵横,感慨万千。

    冉闵将崔皓搀扶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今日寡人是以你的女婿的身份来的。大家都随意一些!”

    有冉闵在场,群臣都不好觥筹交错,推杯换盏,畅所欲言,所以这酒席很快就结束了。

    冉闵随后与崔皓、秦牧一道进入书房。

    “大王,臣冒昧邀请群臣贺寿,没有知会你一声,还请大王恕罪。”

    崔皓感到很惶恐,因为古往今来,上位者都很忌惮臣下拉帮结派的。

    冉闵摆了摆手道:“卿何罪之有?今日是你的寿诞,你邀请同僚贺寿也是理所当然的。”

    “大王,老臣想冒昧问一下,大王是否有意登极称帝?”

    “寡饶权势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不进则退。但寡人能湍下来吗?”

    崔皓微微颔首,位极人臣,执政下的冉闵若是急流勇退,只怕是遗患无穷。汉朝的霍光就是冉闵的下场!

    崔皓道:“大王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和声望称帝,却为何迟迟不肯更进一步,改朝换代呢?”

    “寡人欲承汉祚,不愿承胡祚。”

    “汉祚之正统在于东晋。大王欲得汉祚,须得消灭司马氏,横扫六合八荒!但大王以为何时能做到这一步?眼下大王登极称帝,已经是众望所归,臣民拥戴,就非得在意这虚无缥缈的大义虚名吗?”

    闻言,冉闵沉默了一下,接着道:“相国,寡人问你,当年魏蜀吴三国鼎立,谁为正统?”

    “自当是魏。曹魏承继汉祚,曹丕得汉献帝刘协之禅位,有传国玉玺,又占据中原之地,故而曹魏之正统,乃是实至名归的!”

    “诚如相国所言,但是仍旧有一部分人认为正统在于蜀汉,而不在于曹魏!这就明曹魏并没有具备成为正统的全部条件!光是禅让还是不足够的。晋国的司马氏毕竟统治了下五十年,东晋作为晋朝的延续者,其正统性是毋庸置疑的,若是寡人不能扫灭东晋,取得正统的名分,只怕下汉人难以全部归心。”

    虽冉闵的这种想法颇为迂腐,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当年魏蜀吴三国鼎立,世人在曹魏与蜀汉之间就大义名分口诛笔伐了不知道多少次。

    论汉家血脉,刘备是皇族后裔,所以有一部分人认为蜀汉是正统。

    而论占据之地和手续,当属魏国为正统。其占据着中原大地,且是从前朝皇帝手上“名正言顺”继承来的!

    “大王,东晋据当年吴蜀之旧地,江南、荆州、巴蜀、岭南和交趾都尽在其掌握之中,下疆土东晋已经占据近一半,国力强盛,兵精粮足。想要灭掉东晋,谈何容易呢?眼下石鉴已死,羯赵已经名存实亡了,石鉴的死讯是瞒不了多久的,大王不能趁势称帝,使人心归附,取得与晋帝平等的资格,只怕人心不稳啊!”

    这时,在一侧的秦牧笑着道:“大王若是想取得大义的名分,臣倒是有一个折中的办法。”

    “噢?请讲。”

    “东晋偏居江东一隅,虽屡次北伐,但是不得成功。久而久之,原本想着王师北定中原日的汉儿,就不免大失所望,眼下正好出了大王这么一位不世出之雄主,励精图治,发展民生,极大地改善了中原汉民的生活。所以中原的汉儿都拥戴大王登极称帝!”

    “接着。”

    “大王,眼下东晋气数未尽,但是偏居江东一隅,始终难有作为。而且晋国党争历来严重,叛乱四起,憎恶大王的晋人更是不在少数。大王不妨公布赵帝石鉴的死讯,然后给东晋朝廷上书,请献中原,让晋帝册封大王为魏王,立魏国。”

    “什么!”

    崔皓不禁勃然变色:“秦牧,你这是什么歪理邪?让咱们大王向晋帝称臣纳贡,还把中原献上,那不是白白给晋人做嫁衣吗?这般行径,别跟随大王出生入死的将士们能不能干,就算是我崔皓,第一个反对!”

    冉闵既想当婊子还想立牌坊,这可以,但是把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拱手相让给别人,给别人做嫁衣,这个崔皓就十分反对!

    大家跟着冉闵出生入死,打下的这份基业不都是为了封妻荫子,功名利禄吗?眼下给晋帝称臣,还要献上中原,这不是扯淡吗?

    百;镀;一;下;“;冉魏霸业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

第0423章 万民书

    “呜呜呜!……”低沉而又显得肃穆的号角声在邺城的正阳门响起,宛如古稀之年的老者在引吭高歌,肃杀之气中又透着凛凛的寒意。

    此时,正阳门的两侧,甲士林立,枪矛如林,战兵似海,旌旗猎猎,战鼓雷鸣。

    冉闵正式拜花木兰为征东大将军、护朝鲜中郎将、假节,都督渤辽战事,节制各部。其余诸将,有水师大都督王平、楼船将军马顾、长水校尉王觊等水军将领十三人,兵众一万,大战船三百艘,运粮船千艘。

    其余诸将,还有骁骑军、虎卫军三万人,由王泰与陈长生统率,俱是精兵强将,马步战皆十分厉害的军队。

    冉闵就在正阳门送别花木兰的征东军。

    “木兰,到战场上一定要心,注意保护自己。你们此行到朝鲜半岛,可能会有一些水土不服的情况,所以寡人特地调遣五百名大夫随军出征。遇事,不要逞能,一定要学会审时度势!”

    “好了好了。大王,臣妾都知道的,臣妾都多大的人了,你怎么能跟叮嘱孩子一样叮嘱我呢,还唠叨个不停的。”

    “嘿!你还不耐烦了。”冉闵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地道,“反正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你能活着,就是最大的胜利!”

    花木兰撇了撇嘴,道:“知道啦知道啦!絮絮叨叨的,你还没完没了了。”

    “……”

    “大王,你可是跟臣妾好的,这一战若是击退了倭寇,就给臣妾封侯的!”

    “好好好,君无戏言。”

    “臣妾要一个县侯!”

    这侯分三等,一等县侯(单字侯,譬如吕布的温侯,食邑万户,所以又被称之为万户侯)、二等乡侯,三等亭侯。

    对于花木兰的要求,冉闵也是哭笑不得的:“这就要看你立的战功了。记住了,对付倭人绝不能心慈手软,能杀就杀,不投降还顽抗的,反正俘虏的降卒你就全部杀掉吧!以人头记功,切不可有半点的妇人之仁!”

    “哼!你可别看了我们妇人!”花木兰皱了皱琼鼻道:“大王你就瞧好了吧,这一回臣妾一定能大杀四方,扬我国威的!”

    “好。你去吧!”

    “遵命!”

    看着花木兰渐行渐远的背影,冉闵又摇了摇头。

    花木兰真是投错胎了,生做女儿身,她本应该当个男子汉出将入相的。不过冉闵还是力排众议,给了她立功封侯的机会。

    接着,水师大都督王平又跑过来觐见冉闵。

    “大王,臣盼星星盼月亮,可总算有我们水军的用武之地了!”

    看着王平摩拳擦掌,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冉闵倒是颇为无奈。

    原本赵国的水师不是很强悍的,因为自古以来,战争就大多发生在陆地上,上位者在军事上只会关注骑兵和步兵的发展,而不会去打造一支强大的水师。

    当然了,东晋除外。

    自古以来,在北方的王朝都是重视骑兵的,而在南方的王朝在没有过多的战马的情况下,则是更倾向于步兵和水师。因为有那么一条长江堑,水师纵横的话,北方的军队是打不过去的!

    而王平受命组建并训练魏国的水师已经好几年了,依旧没有出战的机会。这一回出征朝鲜半岛,对手是倭国,所以水师能发挥的作用是极大的,难怪以王平为首的水师将领都很兴奋!

    “三叔,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是时候到你们水师大显身手了!这一战,只要你能大胜,把咱们大魏水师的名头打出来,寡人给你封侯!”

    听到自己能封侯,王平顿时激动起来。王平征战沙场数十年,出生入死,但是眼看着身边的弟兄,乃至于后来的将领们都一个一个地封侯,而自己却只能瞪着眼睛干看着,王平早就不满了。

    眼下冉闵给他证明自己的机会,王平一定要抓住!

    王平顿时叉手道:“请大王放心。臣一定赴汤蹈火,扬我国威!”

    “好!去吧!”

    就在浑厚而沉闷的号角声再度响起的时候,与家人依依惜别的将士们纷纷集结起来,整齐有序地向着漳水河进发。

    这一回东征朝鲜半岛,他们要乘船走水路,然后自黄河出,到无边无际的海洋上航行一段时间之后,再与倭人交战。

    面对着行军的队伍,冉闵负手而立,内心激荡,却不知为何如此。

    “大王!”这时,一名骑马的内侍飞奔过来,到冉闵的身前跪下:“大王,大事不好了!陛下……陛下驾崩了!”

    “什么?”冉闵顿时勃然变色。

    好吧,其实这是冉闵装的。石鉴早就在大半年前就驾崩了,不过冉闵为了稳定局势,秘不发丧,并不将石鉴的死讯公布出去而已。

    一听石鉴驾崩了,冉闵故作震惊的样子,随后就召集群臣到议政殿商议。

    石鉴已死,其子嗣都已经夭折,而石虎一脉的子孙,不是战死,就是死在了战乱中,可以石虎的子孙已经死绝了。

    追溯到石勒一脉呢,石勒这一脉亦是人丁单薄,首先是被石虎阴死的,而后又因为战乱四处离散,所以这一脉也断绝了!

    恶贯满盈的羯赵皇室血脉已经断绝!

    冉闵于是跟群臣商议,给石鉴上谥号“文皇帝”,葬于长陵。

    “臣请大王即皇帝位,改朝换代!”

    在崔皓的牵头之下,群臣都高呼:“臣等请大王即皇帝位,改朝换代!”

    这一回,冉闵倒是没有马上拒绝,而是沉吟不语,暧昧不明。

    这时,有人上来禀告,是宫门前聚集了上万名黎庶,给冉闵上《万民书》,请求冉闵为苍生谋福祉,为黎民百姓谋福祉,为家国社稷谋福祉!

    崔皓这老子更是捧着《万民书》,跪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泪地道:“大王!这都是万民的心声啊!你的臣民都恳求大王你承意,顺民心,登极称帝呀!”

    “狡焉石氏,怙乱穷兵。流灾肆慝,剽邑屠城。始自群盗,终假鸿名。”

    崔皓似乎是酝酿了好久,内有腹稿,直接诋毁羯赵,大声道:“大王,降祥瑞,臣民上书,乃是众望所归也!大王你还有什么顾虑呢?”

    冉闵沉声道:“石氏一脉已经绝嗣,后继无人。寡人已经没有了效忠的对象,但不以家国论,而以民族论之,这片华夏大地的主人本是晋国司马氏!如今中原无主,四海沸腾,下纷乱,何得康宁?寡人欲以中原之地以降东晋,使四海重为一家,下归一!”

    昏君!

    糊涂!

    群臣都在心里大骂不已。

    哪有冉闵这么当君主的?

    不知道宁为鸡首,不为牛尾的道理吗?大家拼死拼活的,不就是为了下归一,不就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封妻荫子吗?

    你冉闵这么干,将为你出生入死的弟兄置于何地?

    暴脾气的朗肃更是怒道:“大王啊!将自己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兢兢业业,夙夜在公打下来的基业拱手相让给别人,你于心何忍啊?就算你不会自己好好想想,也应该为那些跟着你抛头颅洒热血,东征西讨的将士们着想!也应该为我们这些跟着你恪尽职守,殚精竭虑的臣子们着想啊!”

    “大王!三思啊!”

    但不管群臣如何劝谏,乃至于死谏,冉闵都无动于衷,将要死谏的大臣带下去好生看管,然后就修书一封,并公告下,自己要将中原献与东晋!

    百;镀;一;下;“;冉魏霸业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

第0424章 献中原

    建康。

    当东晋朝廷接到冉闵要进献中原之地,以求封魏王的诏书的时候,顿时大跌眼镜,一副活见鬼的表情。

    会稽王司马昱当即召开大朝会。

    尚书左仆射殷浩当即道:“陛下、太后,臣以为这是冉贼的阴谋!”

    “何以见得?”待在幕帘后面垂帘听政的褚蒜子询问。

    “冉贼据中原十州之地,不久前刚刚西征关中,杀姚弋仲,夺取潼关,接着又在晋阳大败拓拔鲜卑,击退我大晋的北伐之军,声势如日中!当此情形,冉贼为何要献降中原?难道真是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王号吗?”

    这时,就连一向跟殷浩不对付的刘惔亦是道:“臣附议!陛下、太后,魏国在国力上要强于我大晋,但是因一条长江堑而相持不下。当此时,石鉴已死,羯赵皇室已经绝嗣,后继无人,冉闵偏偏可以登极称帝,改朝换代,但是为什么要献中原之地给我大晋?此事必有蹊跷!”

    朝堂上,许多大臣都觉得冉闵之所以献中原之地给晋国,必有图谋!

    这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褚蒜子自己都判断不出来,又询问司马昱:“会稽王,你认为呢?”

    “太后,臣也认为殷浩与刘惔得有道理。冉魏势大,断然不可能献降于我晋国。而今冉闵自称愿意将中原献于朝廷,求朝廷册封他为魏王、大司马,统领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