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魏霸业-第2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不成晋军是在战场上捡到了红衣大炮,然后模仿制造出来的?
也不对,一般的话,魏军都是在攻坚战的时候,才会使用红衣大炮的,以压倒性的优势,所以根本不可能把红衣大炮遗落在战场上的。
想不明白,冉闵干脆就不再去想。
经过整整一天的厮杀,魏军始终没能渡过沔水河。
在晋军的战营之内,大司马桓温召集诸将议事。
将军袁乔忧心忡忡地道:“大司马,魏军的攻势这般猛烈,以咱们目前的军力以及沔水南岸的防御工事,只怕撑不了多久啊。”
众将都七嘴八舌的说道:“是啊!大司马,魏军人多势众,又有精良的器械装备,士气高涨,敌数倍于我,只怕无法力战!”
“这沔水之屏障只怕撑不过一个月的。”
“巴陵城那里也差不多。我军大多都是老弱,虽然都经过了训练,但仍旧缺少兵器和甲胄,这一战很难取胜啊!”
闻言,桓温脸色一沉:“都静一静。”
众将都闭嘴了,静听桓温发言。
桓温道:“敌军士气高涨,而我军士气萎靡。我也知道,魏国为这场灭晋之战,准备了整整三年之久,在粮草、后勤运输、辎重、兵力乃至于战力上,都远胜于我晋军,力敌固然不可,沔水、巴陵一线的战事也进行不了多久。”
“所以我打算利用我晋国疆域辽阔,战略纵深较大的优势,将远道而来的魏军彻底拖垮!”
将军袁乔听到这话,沉吟了一下,接着说道:“大司马的意思是……后撤?”
“正是。”
“不可啊。”袁乔一脸凝重地道:“大司马,沔水距离江陵不足百里。一旦咱们后撤,魏军旦夕可至江陵!江陵可是咱们晋国当前的都城啊,怎可再次让魏军的兵锋威胁到?”
“是啊!大司马,江陵城虽然坚固,易守难攻,但是面对数十万魏军,以及他们的红衣大炮的摧残又能支持多久?江陵不容有失!”
看着众将群情激奋的模样,桓温沉声道:“江陵城肯定是守不了多久的,而且我原本就没打算困守一座孤城!”
“大司马,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们看。”
桓温拿起一条笔直的鞭子,指在绘制着晋国的山川河泽的地图上,说道:“我准备上奏朝廷,请朝廷入川,暂时迁都于成都。然后就将荆州这偌大的地方作为与魏军作战的前哨站,以及主要激战区!”
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桓温挑眉道:“荆州西接巴蜀,东连吴会,北接中原,南连南越,四通八达,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荆州多山川险阻,魏军的铁骑不利于在荆州作战,在这里,咱们晋国的步兵能发挥更大的优势!”
“只要朝廷能迁都于成都,我军就能依靠荆襄之地与魏军斡旋,然后彻底拖垮劳师远征的魏军,甚至于跟夷陵之战一般,击败它!摧毁它!让冉闵落得单骑而归的下场!”
众将闻言,都不禁互相看了看,觉得桓温的这个计划很大胆,让人匪夷所思,但成功率还是很高的。
而将军周抚有些顾虑地道:“大司马,让朝廷暂时迁都于成都,陛下和太后巡狩巴蜀,这……朝廷能答应吗?”
被魏军逼得到处逃窜,恍如丧家之犬,这样实在是太难看了。
而且晋室的权威实际上已经一落千丈了,很多士子,乃至于南方的士子都已经把魏国视作汉家正朔,而晋国真的成了“乱臣贼子”的存在!
桓温叹了口气说道:“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劝说朝廷的。若是我晋国还把都城放在江陵,便是取死之道!眼下的危局,就算是白起、韩信在世只怕都无法打破。”
众将都深以为然。
凭借数万老弱残兵,就想挡住魏国的几十万精锐之师,无疑是痴人说梦的。能在魏军那强大的攻势下抵抗一个月已经是极限了!
………………………………
第0613章 不服王化
在沔水一线的战事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巴陵城正在遭受魏军的猛烈进攻。
熊烈战火升起的浓烟,滚滚着弥漫了整座城池。
那风中猎猎招展的“晋”字的纛旗,已然残破褴褛,似乎顷刻间就会坠落。
城楼之上更是死尸伏地,血流不止,却无人向前清理,浓浓的血腥味与汗气味相互夹杂着,充斥在空气中,刺鼻难闻。
战争,却依然持续!
嘹亮的嘶喊惨叫,动人心弦。城下魏军兵士健硕的身影,如波浪般起伏,他们口中发出了震动天地的喊声。
这种喊声,互相传染,互相激励,消褪了心中许多莫名的恐惧。
空中箭矢狂飞,拖着长声的箭雨如蝗虫过境般纷纷划破晴空,只见不断地兵士中箭倒地。那魏兵刚登上城墙,即刻被数名晋卒蜂拥持刃迎上,寡难敌众。
“格老子的,滚下去!”
“啊……”凄厉的嘶喊,疯狂的杀戮,炽热的烽火,使得两军兵士欲加地愤怒,战争越来激烈。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已经是夕阳西下,卫峥眼看着巴陵城久攻不下,只好挥了挥手,让人敲响了代表撤退命令的鼓声,鸣金收兵。
在晚上议事的时候,索超起身道:“大将军,晋军的抵抗实在是太顽强了,而且巴陵城城高池深,城防工事建造得十分严整,易守难攻!咱们的炮弹用得差不多了。再这样下去,晋军若是坚守不出的话,这仗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啊!”
“索超将军,稍安勿躁。”
卫峥摆了摆手,说道:“这些天咱们一直对巴陵城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奈何这座城池实在是太坚固了,将士们的死伤很大。你们都有何破城之策?”
“这……”
索超说道:“大将军,不如咱们将巴陵城全部围住,只攻其一面吧?明日咱们就把所有的炮弹集中起来,务必把巴陵的城墙轰击出一个口子,然后再杀进去!”
闻言,卫峥不由得摇摇头说道:“你这种想法太天真了。巴陵的守军至少有几万人,就算真的被红衣大炮打出了一个缺口,但是咱们能不能打进去还能难说。”
众将又纷纷出了几个主意,但卫峥都不予采纳。
卫峥忽而看见下首的军师荀稷低头沉思的样子,不禁出声问道:“荀大人,你有何对策?”
荀稷是随军而来的,被冉闵委以重任。毕竟晋军当中不乏智囊,能人异士辈出,所以慎重起见,冉闵把自己的这两大军师之一的荀稷派给了卫峥,后者自然是要加以利用的。
听见卫峥询问自己,荀稷随即起身道:“大将军,在下的建议是,等一等。”
“什么?”
“等一等?军师,不知道你想等什么?等陛下率军跨过沔水吗?”
“这怎么行!我军整整十万精锐之师,怎能被一座小小的巴陵城绊住脚?这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荀稷见状,笑着说道:“诸位误会了。我说的等一等,不是等陛下在沔水击败晋军的主力,而是等天上下雨。”
“天上下雨?军师,你怎么知道天上要下雨的?”
“哈哈,天机不可泄露。”
众将听到这话,都不禁翻了翻白眼。这些读书人,尤其是这些智计若妖的谋士,就喜欢卖关子,装深沉!
荀稷又对卫峥说道:“大将军,我适才夜观天象,又算了一下,这几日荆州会下雨,而且会下一场滂沱大雨,持续甚久。此前因为天气酷热的缘故,巴陵的土地干涸,难以挖掘,但是下了雨的话就不一样了。大将军不妨早做准备,用地道掘土的方式,破了这巴陵城!”
卫峥闻言,还是心存疑虑地道:“这……军师,你能想到这一点,只怕司马无忌也是能想到的啊。”
“大将军不必担心。地道可以多挖几条,毕竟咱们有这么多的人手,我建议大将军在挖掘地道的同时还要隐蔽。地道挖掘工作,必须要等到天气晴朗,我军发动进攻的那一日才能全部破土而出!让敌军防不胜防!”
“好!”
……
在接到桓温的奏疏之后,褚蒜子便将司马昱、司马勋和刘惔等大臣召入宫中议事。
“诸位,桓温上奏,说沔水一线撑不了多久了。他请求朝廷迁都于成都,入主巴蜀,然后他将率军在荆州一带与魏军斡旋,彻底拖垮远道而来的魏军,不知道你们意下如何?”
“什么?”当褚蒜子说出这个事情的时候,众人都感到很震惊。
司马昱咬牙切齿地道:“桓温误国,桓温误国啊!迁都之事,岂能儿戏?朝廷已经从建康迁都到江陵,现在不过三年,又要迁都于成都,这不是让魏军的气焰更加嚣张了吗?天下人会怎么看待晋室?”
这时候,还是刘惔比较稳重一点。
刘惔郑重其事地道:“太后,其实臣认为桓温请求朝廷迁都益州避难,这倒是没错的。魏军势大,士气高涨,如日中天,就算依靠屏障坚城去阻击都是没多大用处的。为今之计,若是大司马桓温能够利用荆州的有利地形,把魏军拖垮的话,未尝不是一个好方法。”
“刘尹所言有理。”褚蒜子点了点头说道。
司马昱又道:“太后,臣以为不妥。巴蜀刚刚归附不过八年,人心未稳,蛮族甚多,不服王化者更是不计其数。朝廷贸然迁都于成都,入主益州,恐怕又生祸乱。”
“会稽王此言差矣。”刘惔摇摇头说道:“蜀人不服王化是一方面,但是巴蜀之地,自古以来就有着‘天府之国’的美誉,昔日蜀汉就是靠着这个地方抗拒了曹魏数十年,秦国把蜀地作为大粮仓,汉高祖也是从巴蜀起家,夺取天下的。既然蜀、汉、秦三代都能凭借巴蜀之地起家,为何我大晋不可?”
闻言,司马昱脸色一沉,说道:“以巴蜀作为根基实在是太荒谬了!刘惔,你这是误国之言!现在的形势,岂是那时可比的?别忘了,当年蜀国是怎么灭亡的。魏国占据了阴平郡,汉中的天险形同虚设。”
“朝廷若是迁都于成都,难保魏国不会用同样的法子。就跟当年邓艾灭蜀时经过的阴平道一样,魏军可以穿越岷山山脉,经过平武、江油就可以直达成都!这样实在是太危险了!”
刘惔仍旧据理力争,说道:“何谈危险?会稽王,朝廷只是暂时迁都于成都,把成都作为陪都而已,又不是定都成都!只要大司马能把魏军拖垮,乃至于战而胜之,朝廷不就能回到江陵了吗?甚至于一举反击,把都城迁回建康都不成问题啊!”
“这……”司马昱有些无言以对。
这个时候,褚蒜子展现出了大多数男人所没有的魄力。
她铿锵有力地道:“刘惔说的没错。事到如今,这是咱们大晋唯一的出路了!这一战,倘若能胜,我大晋还能存在下去,司马氏也还是天下正统,倘若败了,朝廷还能保留一丝元气,凭借巴蜀之险,凭借蜀道之难抗击魏国!”
“太后英明!”
既然褚蒜子已经决定了,众人都不好说什么。
………………………………
第0614章 气运已衰
正在沔水指挥大军作战的冉闵,忽而接到暗卫的一封密报,便将秦牧找来商量。
“秦牧,你看一看。朕适才接到的密报,东晋朝廷又准备迁都了!”
“迁都于成都?”秦牧挑了挑眉,表示十分的诧异。
冉闵眯着眼睛说道:“明智之举。晋人的目的显而易见,他们就是想凭借自身那广袤的战略纵深,以及荆州的山川险阻来拖垮我魏军!但是朕岂能让他们得逞?”
“陛下打算怎么做?派出铁骑半路截击迁都过程中的东晋朝廷吗?”
“不。派铁骑截击什么的,不切实际,而且动静太大,晋军不可能察觉不到的。朕正感到棘手,怎么打破当前战事的僵局呢,没想到想要打瞌睡就有人把枕头送来了!”
冉闵笑吟吟地道:“晋人倒是选取了一个好地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昔日秦国坐拥关中、巴蜀这两大粮仓,这两个强大的后勤保障基地歼灭六国,一统天下;汉高祖刘邦也凭借巴蜀之地起家,以韩信为将,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使四海归于一家;蜀汉先主刘备,更是靠着一个益州站稳脚跟,同曹魏、东吴三分天下,蜀国享受了几十年的国祚。”
“这巴蜀,可真是一个好地方啊!”
闻言,秦牧微微颔首道:“陛下所言极是。巴蜀历史之久,可追溯到上古蚕丛,鱼凫之时代。巴蜀多山,蜀山雄险幽秀,拢为‘四塞之国’,但蜀中名胜众多,物产丰富,沃野千里,钟灵毓秀,亦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其万青竹海,峡谷长河,层峦叠嶂,机关重重。世人多谓巴蜀曰:竹林之间,激流之下,峭壁之中,纷争之外,便是江湖。”
冉闵点了点头说道:“嗯。巴蜀形胜之地,在于一个‘险’!倘若东晋早一点把都城迁到成都入主巴蜀的话,咱们可能要费上更多的气力,损耗更多的国力才能灭晋。但是现在,哼,作茧自缚罢了。”
“陛下欲取巴蜀?”
“不错。好在朕这一回没有倾国之兵灭晋,国内还有不少的可战之兵!吕乾镇守关中,朕想命他率领精兵五千人长途奔袭,取阴平道,秘密潜入巴蜀,直捣成都!把褚蒜子和司马聃都俘虏过来,这仗就没法打下去了。”
听到这话,秦牧不禁瞠目结舌地道:“陛下,这样太过冒险了吧?”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个风险朕冒得起。”
“只有五千人,沿途被晋人发现的话就危险了。”
“取小道,晋军发现不了。而且巴蜀的晋军早已被抽调一空了,防务形同虚设。朕相信吕乾,吕乾胆大心细,有帅才,他一定能率军潜入成都,一举击溃入蜀的晋国朝廷的。”
“可是……这实在是太冒险了!陛下,保护东晋朝廷的兵力到底有多少咱们不得而知,万一跑了司马聃,或者不能全部俘虏,后果将不堪设想。”
“那朕就赌一把。赌吕乾能抓住战机一战而胜。”
这个风险冉闵自认为还是冒得起的。
失败了,无非就是死一个吕乾还有五千精兵而已。魏国现在战将千名,带甲百万,死这么点人根本就是九牛一毛的。
而一旦成功了,不说东晋马上就覆灭,至少大局已定。
冉闵知道晋军的目的何在之后,便马上命令全军停止进攻。魏军这么一消停,顿时让桓温轻松了不少,但战事依旧在僵持着。
而江陵那里,王公大臣们已经开始收拾金银细软,准备搬到成都去安家落户。
现在江陵的大街小巷都在议论这个事情。
“晋室气运已衰,不长久了啊。”一个穿着褐色衣服的客商在酒肆中感慨万千地道。
“谁说不是呢?三年前魏军南下,晋室就被迫迁都到江陵。现在魏军又是数十万大军南下,带灭晋之势,朝廷畏魏军如虎,闻风丧胆,如今又准备逃到成都去安家落户,依我看这天下迟早是魏国的。”旁边的一个青衣士子摇摇头说道。
“李兄,你们李家跟随朝廷前往成都吗?”
“不跟了,不跟了。现在从江东跟到荆州的许多士族,都已经对朝廷失去了希望,咱们大老远地跟着去成都,最后能落得一个什么好?我算是看明白了。魏军来了,咱们就箪食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