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魏霸业-第3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挚的脸上浮现了一抹尴尬之色,不知道该怎么回应。杜挚性格火爆,身上的匪气很重,做他这样的大贼头,那是最讲义气,最讲信用的他做出这种言而无信的事情,真是太为难他。让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坐在一侧的中年儒士起身道:“朱先生,这话不能这么。此一时彼一时,当时我们大王是答应了朱家主的要求,将配合江东士族一起攻取吴县,袭杀暴君没错,但是大王当时喝多了,这事儿怎能作数?”
“你!”
“嘿嘿,对!当时我是喝多了,脑子不太灵光了!做不得数,做不得数啊!”杜挚虽然是那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但架不住他还会顺杆往上爬。
朱瑄见状,一时之间气坏了,但是又不好发作,所以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向着那个中年儒士询问道:“不知道这位是?”
“他是我的智囊,赵笙!”杜挚摇头晃脑,颇为志得意满地道:“赵笙先生于我,如姜太公之于周文王,如张子房之于汉高祖,如诸葛亮之于刘玄德!我得赵笙先生,真是如鱼得水啊!”
“大王过誉了。”赵笙表现得很谦逊。
看着杜挚这种模样,朱瑄不由得眯着眼睛道:“我观赵笙先生气质不凡,谈吐之间,尽显大家风范。想必赵笙先生一定是士族子弟吧?”
赵笙本来还想隐瞒自己的身份的,不料他刚刚想要开口,杜挚这个二愣子就直接把他的底细全部抖露出来了。
杜挚笑吟吟地道:“我杜挚能得到赵笙先生的辅佐,是我这一生最大的幸运。赵笙先生出自桂阳赵氏,曾任阳山县令,后来因为得罪了上官,这才有归隐山林之意,我也是在一次出巡的途中意外遇到了赵笙先生,一见如故,所以才让先生做了我的智囊啊!”
桂阳赵氏?
朱瑄实在想不明白,堂堂一个桂阳赵氏出身的士族子弟,怎么会委身于贼,给杜挚这个大贼头出谋划策。
杜挚口中所的出巡自然就是出去打家劫舍,掳掠地方了,至于他所谓地跟赵笙一见如故,相见恨晚,赵笙似乎是对杜挚身上的“王霸之气”感染,纳头就拜,投入他的麾下效力的,这打死朱瑄都不相信!
怎么也是一个士族子弟,至于这么没骨气吗?
一定是杜挚拿刀胁迫的!
但是让朱瑄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赵笙看上去也是颇有智谋的人,而且曾经担任阳山县县令,又是桂阳赵氏的子弟,怎么会被上官逼到辞官而归隐山林的地步?
一个世家门阀的子弟,背后是一个大家族,就算是政敌,也不应该坐得这么过分啊!
看到杜挚真的把自己的身份泄露出来了,赵笙颇为无奈,但是也不好些什么。
朱瑄接着道:“大王,难道你的志向就只是称霸于太湖,在大江之上纵横驰骋吗?”
“这……”杜挚想是的,但是又害怕自己错话,所以把目光放到了赵笙的身上。
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
第0652章 混世魔王
赵笙叹息道:“先生,称霸于太湖,在大江之上纵横驰骋,快意恩仇,有什么不好吗?”
“赵先生所言,就是大错特错了!”朱瑄掷地有声地道:“一辈子做困太湖,大王就是如井底之蛙一般,坐井观天。大王图一个逍遥自在,但冉闵是不会让大王称心如意的!大王可能不知道,冉闵自立国起,就一直致力于打击国内的土匪势力,已经捣破山寨上千家,捣破水寨数百家,杀贼寇数万,获得民众几十万人!”
“大王盘踞在太湖,苍头军几代人的基业,但若是大王不作为,迟早有一天,相信苍头军乃至于太湖里的其他水贼一般,都会被魏军彻底消灭!请大王三思!”
朱瑄左一个贼寇,右一个土匪的,着实让杜挚的心里不怎么痛快。但他不得不隐忍不发,说道:“魏军若是敢来,我会让他们如前几次扫荡太湖,欲剿灭我苍头军的晋军一般有来无回!”
“呵呵,大王这话说得轻巧,但是魏军不同于晋军。天下皆知,魏军乃是虎狼之师,不过十年之间,他们接连灭秦、代雍、亡西凉、并西域,长驱漠北,大破鲜卑,灭晋而收复辽东,使万国来朝,兵强马壮之势,天下军队无不望其项背!”
朱瑄掷地有声地道:“这样的魏军,大王真的能叫他们有来无回吗?”
杜挚冷冷地笑道:“朱瑄,你这话就有些长他人志气,灭我苍头军的威风了吧?或许在陆地上,魏军是猛虎,我们苍头军敌不过他,但是入了太湖,或者在任何的水域里,哪管他什么强军?来多少,我就灭多少!”
听到杜挚这种大言不惭的话,朱瑄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说道:“那大王就甘心一辈子坐困在这太湖吗?现在就有一个大好的机会。天下初定,人心未稳,江东民意尚且在晋,而冉闵又恰好巡视到吴县,只要大王愿意,你完全可以跟三国时的东吴名将甘宁甘兴霸一般,登堂入室,出将入相!”
“甘兴霸?”杜挚的心中顿时生出一种向往之情。
甘宁甘兴霸,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几乎每一个江南的水贼,对于甘宁的大名如雷贯耳,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偶像来崇拜,甚至于一些水贼还把甘宁当做神祇来祭拜,每次出航都请求他的庇护。
杜挚作为苍头贼的首领,对于甘宁他自然是十分崇拜的了。
昔日甘宁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
他少年时好游侠,纠集人马,持弓弩,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身佩铃铛,衣着华丽,人称锦帆贼。当地闻铃响,即知道是甘宁出现。
甘宁夺取船货二十余年,后停止抢劫,熟读诸子百家的典籍。其十八岁左右任过蜀郡丞,后历仕于刘表和黄祖麾下不被重用,期间曾射杀凌统之父凌操,因此与凌统有杀父之仇。
建安十三年,甘宁率部投奔孙权,开始建功立业,破黄祖据楚关,攻曹仁取夷陵,镇益阳拒关羽,守西陵获朱光,率骑袭曹营,战功赫赫,孙权曾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可敌矣。”
不过甘宁性情意躁,易于激动,发怒时动辄要打人甚至杀人,而且有时不完全听孙权的命令。但他勇敢坚毅,豪爽开朗,足智多谋,器重人才,轻财好施,关心部属,士兵乐于从命。
孙权善于用人,“不求备于一人”,能“忘其短而用其长”。在孙权手下,甘宁发扬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成为三国时代有名的“斗将”。
本来说自己能成为甘宁这般的人物,杜挚还是挺开心的,因他自己的性格和所作所为就一直向甘宁看齐,可谓是如出一辙的。
但他身边的谋士赵笙不这么认为,而是颇为不满地道:“先生,我听你这话的意思。是说大王只有将军之能,只有统领一个郡的才能?”
“哈哈,赵先生说的哪里话?”
朱瑄尴尬地笑了笑,说道:“大王乃当世豪杰,项籍、孙策一般的人物,岂能甘于平凡?大王,鄙人认为你就这样坐困太湖实在是太可惜了,而且苍头军虽然部众极多,人心又齐,在江河之中来去如风,但是魏军的水师有坚船利炮,大王信不信,只要冉闵愿意,魏军随时能将整座大焦岛夷为平地!”
“魏军的红衣大炮我也略有耳闻,只可惜,只闻其名,不见其物,倘若战船上能够配置上这种大炮,相信我的苍头军一定能更加强大的。”
朱瑄笑眯眯地道:“现在就有这么一个机会!还请大王三思。”
杜挚陷入了沉思之中。
赵笙忙道:“大王,时候不早了,你不是给先生安排了住处了吗?快让人带先生去看看吧。”
杜挚微微颔首道:“先生,事关重大,我不得不慎重考虑。你看……”
“我只能给大王两日的时间。两日之内,还请大王给我一个答复!”撂下这句话,朱瑄就退下了。
等到朱瑄走远了,杜挚这才看着赵笙说道:“先生,你认为我要不要答应朱焘的请求,联合江东士族攻取吴县,袭杀冉闵?”
“大王,我绝不赞同这个事情。”赵笙蹙眉道:“冉闵深得民心,对于黎民百姓来说,他是一个好皇帝,对于那些世家门阀来说,他是一个暴君。冉闵的所作所为,不似历朝历代的皇帝,若是说有一个人跟他相似的话,就是魏武帝曹操!当年魏武帝曹操也跟他一样,唯才是举,提拔寒门士子,打压士族门阀。”
“我不在乎冉闵是不是一个好皇帝,还是一个暴君,我只想知道,这件事情成功的几率有多大?”
“根据朱焘提供给我们的情报来看,倘若属实,成功的几率至少有五成以上。”
“五成?嘿嘿,有一半的成功几率就足够了。”
赵笙皱着眉头道:“话虽如此,但是大王,我不得不提醒你。成功的几率不小,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旦咱们苍头军出太湖,联合江东士族攻取吴县,袭杀冉闵,会有怎样的后果?”
“后果?”
杜挚大大咧咧地道:“能有什么后果?先生,你没听朱焘之前派来的使者说的话吗?一旦事情成功,他就会率军攻下建康,遥尊还在大梁的司马聃为帝,或者直接找一个司马氏的后裔登基称帝,复立晋室。到时候天下豪杰必当应者云集,我杜挚也能改头换面,一步登天,做一个曹操或者王导!届时天子就掌握在我的手里,改朝换代不就是我一句话的事情吗?”
杜挚这是太理所当然了!
赵笙叹气道:“大王,恕我直言。且不说咱们能不能成功攻取吴县,袭杀冉闵,就算冉闵真的死在了吴县,大魏也不会亡国,可能会暂时混乱一下,形成诸侯争霸的局面,但这种情况早晚会被平定的。”
“当今大魏的太子冉明,贤明孝友,仁德之名遍及天下。冉明早年便帮助冉闵处理朝政,在后者外出御驾亲征之时,经常监国摄政,所以他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冉明在朝野上下也有足够的威望!冉闵被杀,大不了就是冉明继位的局面。而冉明继位之后,岂能放过杀死自己父皇的凶手?只怕到时候天下之大,就再也没有大王你的容身之处了!”
“这……”
其实杜挚想了想,赵笙说的没错。
倘若放在以前,冉闵刚刚立国称帝的时候,根基未稳,冉闵一死,他的势力必将就这样土崩瓦解了。
但是冉闵称帝这么多年,麾下不知道笼络了多少的文臣武将,这些人都效忠于冉氏,效忠于大魏,冉闵死了,他们继续效忠的对象就是冉明!
而杜挚一旦联合江东士族杀死了冉闵,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就算杜挚逃到了太湖,跑出了海外,哪怕是上天入地,冉明都不可能放过他的!
“先生,事情没有你说的这么严重吧?按照朱焘的说法,冉闵一死,整个魏国就乱套了。到时候各地豪强揭竿而起,刚刚继位的大魏天子哪里顾得上这些?恐怕狼烟再起,胜利的天平就会倒向司马氏了,刚刚死了冉闵的魏国岂会还有能力来讨伐我?”
赵笙幽幽地叹了口气说道:“大王,你还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冉闵这个人,是一个真正的独夫,但是自他立国称帝以来,任用王猛进行变法,励精图治,在国内大力推行均田制,颁布《杀胡令》,广建官学,育人子弟,劝课农桑,改良农具,给百姓发放谷种、农具以及耕牛,种种举措,不胜枚举!受过冉闵恩惠的百姓不胜枚举!这样的一个君主,他不受到士族的拥戴,但是底层的百姓却是发自内心地拥护他,愿意誓死效忠他。”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古往今来的民心,即是士族之心,但冉闵所获得的民心,那是千千万万的劳碌大众之心,更是万千寒门子弟之心!甚至于一部分的士族门阀都对冉闵心悦诚服。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大王你愿意与他为敌吗?”
杜挚沉默了良久,随后才说道:“先生,我知道你说的这些都是对的。但是我杜挚是何许人也?我不甘心一辈子就坐困在这太湖里,坐井观天。以前是没有时机,现在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啊!”
听到杜挚这么说,赵笙张了张嘴巴,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赵笙现在就是千言万语,杜挚都是听不进去的。
既然如此,多说无益的话那还说这么多屁话干嘛?
………………………………
第0653章 盗嫂
夜深了。
赵笙回到自己的住处,贤惠柔媚的妻子曾氏给他宽衣解带,并打来一盆热水给他泡泡脚,解解乏。
其实赵笙并没有对杜挚撒谎,他是出自桂阳赵氏没错,也曾担任过阳山县的县令没错,但是他辞官归隐,挂印而去,却并非出于被上官逼迫,而是他赵笙厚颜无耻,带着曾氏私奔,从家族里逃出来的。
赵笙与曾氏为什么要私奔?
因为这一对男女之间的爱情,实在是为族人所不耻,为世人所不耻的!
曾氏本是赵笙的寡嫂,后来跟赵笙这个小叔子日久生情了,便做出了枉顾人伦之事。要说赵笙的兄长还真是悲剧,英年早逝了,最后还被胞弟带上了一顶绿帽子!
赵笙跟曾氏之间的事情隐瞒不了多久,被泄露出去之后,本来族人是要处罚赵笙,并准备将不守妇道的曾氏抓去浸猪笼的。奈何赵笙事先知道了风声,所以带着曾氏逃了出来。
要说曾氏伺候人的功夫还真不错,给赵笙做了足疗按摩之后,还顺带着给他揉揉肩膀,揉揉脑袋、太阳穴,让赵笙都不由得痛快地叫了出声。
过了一会儿,曾氏的小脑袋便靠在赵笙的肩膀上,低声细语道:“仲音(赵笙字),你今儿个是怎么了?怎么愁眉苦脸的?”
赵笙摇摇头说道:“柔儿,再过不久,可能咱们要搬家了,也可能我的脑袋要搬家了。”
曾柔闻言,不禁吓得花容失色:“你怎么说出这样的话?是出了什么事情了吗?”
“江东士族的人联络上杜挚了。他们想要联手攻取吴县,袭杀皇帝冉闵。”
“什么?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啊!”
“嘘,小点声。”
赵笙害怕隔墙有耳,所以左顾右盼了一下,发现没有什么异常,所以一颗心就放在肚子里。
“依我看这事儿八成是不会成功的。冉闵是何许人也?岂是这些叛逆能杀死的?退一万步说,就算冉闵真的死在了吴县,也不见得杜挚和那些参与其中的江东士族会有什么好下场。现在天下方定,人心思安,冉闵是一个好皇帝,他能让百姓安居乐业,人人都能吃上一口饱饭,谁会傻到跟着他们造反?”
曾柔有些迟疑地道:“仲音,那你打算怎么做?”
赵笙叹了口气说道:“走一步看一步吧。只可惜我不能与冉闵的人联络上,万一死在了战乱中,也不是不可能的。只是苦了你啊,柔儿。如果我真的死了,还请你万勿太过悲伤,找个好人家就嫁了吧。”
“仲音……”
这么一说,曾柔的眼圈就是一红,泪水忍不住吧嗒吧嗒地往下掉。
赵笙抓住曾柔的手,一脸深情地道:“柔儿,家乡的人都骂你是人尽可夫的dang妇,骂我是盗嫂之徒,深以为耻。我本来想通过自己的满腹才华,去博取一个功名,也好日后衣锦还乡,让族人们对我赵笙刮目相看的。但是现在看来不行了,天不遂人愿,奈何而死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