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魏霸业-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人,不说其麾下的部众,就是他的亲生儿子,都不能对他效忠!”
“但石虎势大,能摄服群雄,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石闵眯着眼睛道。
“不错。”秦牧说道,“主公,我认为你韬光养晦的对策是对的,但方式已经错了。”
“秦牧,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秦牧能洞悉人心,厚黑的石闵也有非同凡响的眼光,可以或多或少地看出,他人的心里在想什么。
石闵淡淡的道:“成大事者,固然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然则石虎此獠,性格喜怒无常,我亦是忌惮不已!眼下我率军打击了鲜卑人,破其盛乐,使鲜卑人远遁,我的声望必将如日中天。”
“功高震主者,不可取也。昔日之白起、韩信莫不如是!回去之后,我自当羁糜自身,求取功名利禄,以搪塞石虎。”
“主公大才!秦牧拜服!”
石闵含笑道:“我即便有大才,却难免百密一疏,日后还请你指点一二。秦牧,你就是我的张子房、郭奉孝。”
就在石闵与秦牧交谈甚欢之际,一个小校忽而站在寝帐外面,高声道:“报!大都督,急报!”
都三更半夜了,还有急报?
石闵没有多想,便让这个小校进来,拿过急报看了几眼,顿时面沉如水!
“李信所部兵马被围困在小沙河了!”
………………………………
第0073章 绝处逢生
石闵得知李信所部,四千余兵马被鲜卑人围困在贺兰山以北的小沙河之后,当即击鼓聚将,升帐议事。
石闵没有废话,直接调兵遣将,弃了荒无人烟的盛乐,一路直奔小沙河而去。
他本可以放弃被围困的李信所部兵马,但是他不会这么干的。当然了,以石闵腹黑的性格,即便李信所部四千多的兵马,全部葬身于小沙河,他只会叹息一声,缅怀一下而已。
石闵之所以集中所有的兵力,直奔小沙河,救出被围困的四千多的赵军,那是因为他们的主力大军已经深入漠北,进入了代国的腹地。这四面都没有多少的牛羊之类的畜牧可以就食,而他们赵军的粮秣早已告罄了。
为今之计,只有大肆劫掠鲜卑人更多的口粮,即他们的畜牧为食,这样才能解决粮草告罄的问题!
不然,他们大军一旦撤退,又不能及时得到粮秣的补充的话,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马。
赵军已经抵达了极北的苦寒之地,这个时候,南方还是天气微寒,可是在这偌大的北地,已经是天寒地冻,就连蛇都开始冬眠了。
挡在赵军面前的,是一片已经被冻结的河面,这是小沙河,但是这条河已经没有多少的流水了。
北风呼啸,冰晶凋零。
石闵望着眼前一片白皑皑的天地,驻马在那里,若有所思。
“报——”
这时,一个小校飞骑而来。
“大都督,李信将军所部兵马,被围困在了那一座土山上,缺衣少食,估计支持不了三日了。”
“我知道了。”石闵微微颔首。
“报——”
这个小校刚刚退下去,又有一骑绝尘而来。
“大都督,在我军的右翼,有鲜卑骑兵在往后面抄袭!欲断我军之退路!”
“多少兵马?”
“不少于一万骑!”
石闵闻言,还是淡淡的挥了挥手,让这个小校退了下去。
现在大敌当前,他这个做大都督的绝不能表现出慌乱的模样。为人将者,需要的,便是这种临危不乱的姿态。
这坏消息一个接一个的传来,绕是石闵足够冷静,心脏足够强大,也不由得外表稳如老狗,内心慌的一匹!
李农驱马上前,向着石闵叉手道:“大都督,现在的形势对于我军极为不利,依我看,不如集中优势兵力,先一步打击掉意欲包抄我军后路的鲜卑骑兵,然后再突破小沙河,与鲜卑人的主力大军决一死战!”
闻言,石闵摇摇头道:“不可。现在我军上下已经缺衣少食,都开始吃战马了。能供给全军将士们的粮秣,不足三日所需,而且鲜卑人的骑兵来去如风,不是短时间内能消灭掉的。若不能尽快消灭这支鲜卑骑兵,粮草被消耗一空了,如之奈何?”
“这……”
李农迟疑了一下,随即说道:“不知道大都督你打算怎么做?”
石闵打手一挥,指着在小沙河对面的鲜卑人的营地,沉声道:“为今之计,只有似秦末巨鹿之战的楚军一般,抱着破釜沉舟之心,强渡小沙河!务必一战成功!”
“可是……大都督,这太冒险了!”
旁边的石鉴急声道:“而且这小沙河虽然已经结冰了,但是并不牢固,其河面,可不允许我军强渡,可能将士们还没走到一半呢,都已经坠入河底了!”
这倒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石闵眉头一皱,这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李农道:“石鉴将军,照你这么说,是想让我们撤军吗?”
“这倒不是。”
石鉴可不是傻子,现在的形势对于他们赵军极为恶劣。想进一步,这小沙河却是轻易不能强渡,想退一步,又有鲜卑骑兵在后面虎视眈眈!
而且,可想而知的,若是赵军开始撤退,届时被那鲜卑人的骑兵一袭击,纠缠之下,势必会被鲜卑人的主力大军围攻,到时候,绝对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赵军现在的时局是进退维谷,进退两难,石闵的一个决定,都能导致他们赵军的生死存亡。
撤退?石鉴倒是想撤退啊。
即便被鲜卑骑兵追击,全军覆没了,他们这些高级将领能逃出生天的话,至少还有一条活路,但是一旦正面迎击鲜卑人的主力大军,便是生死难料了。
诸将都拿不出什么对策,都面面相觑,默然不语。
石闵沉思了好一会儿,随即下了赤马朱龙,蹲了下来,而后望着那一片结冰的河面。
这河面如明镜一般,里面还有清水在潺潺流动。现在还是秋冬交替之际,纵然是北方,纵然是这极北的苦寒之地,却并没有说积雪三尺那么夸张,故而这河面看上去还是很薄的,甚至是一只脚踏上去都要坠落。
石闵忽而拿起了一颗石子,拿在手里掂量了几下,随后扔到了河面上。
“扑通”的一声,石子应声而落。
“大都督,这河面果真是行不得啊!”李农叹了口气道。
石闵摇摇头,没有说什么。
石闵思考良久,可是都没能想出什么好主意,无奈之下,只能命令全军将士在此处安营扎寨,生火取暖。
值得一提的是,赵军征北,其实是带着过冬的衣裳的。但是此时此刻,赵军长驱直入,中途被丢弃的物资不少,后续的军需补给又跟不上,故而除了外部的恶劣条件之外,对于赵军极为不利的一个劣势,便是缺衣少食!
食物,仅仅能供给大军支持三日,棉衣就更不必多说了,太少了,现在被冻坏冻死的将士不在少数!
看着石闵依旧驻足在河岸边上,花木兰有些心疼,想了想,最终还是跑回了石闵的寝帐,将一件狐裘拿过来给他披上。
“大都督,这里风大,都下雪了,你还是快点回去吧。”花木兰一脸关切地道。
闻言,石闵摇摇头道:“我还要想想办法,不然大军一直待在这里,裹足不前也不是一个办法。”
“这一条结冰的小沙河啊,就像一条天堑,想要强渡过去谈何容易?”花木兰幽幽地叹了口气道,“请大都督你还是以身体为重,可别冻坏了!”
“是啊。”在身边的文泰叉手道,“大都督,花荣说得有道理!大都督你是在思考对策,可以到寝帐那里烤火取暖,在寝帐里思考对策的。”
石闵的身边还跟着十几个人的一队亲卫。现在他的亲兵营还剩下不足五百人,大统领还是文泰,本来在上一次的选拔之中,文泰完全可以脱颖而出,被外放出去,当一部司马的,但文泰却还是留了下来,给石闵当这个亲兵营的大统领。
见到石闵沉默,在场的亲卫都无可奈何,只能陪着自家的大都督在这小沙河吹风。
这时,花木兰望着明镜一般的河面,撇了撇嘴道:“若是这小沙河没有结冰就好了。不然架设浮桥,乃至于泅渡过去都可以的。”
“是啊。”
石闵的嘴里呼出了一口霜气,望而兴叹道:“这真是天不佑我,就连老天爷都不眷顾我们赵军呀!”
“大都督……”
“等等。”
石闵忽而反应过来,瞪着眼睛,询问花木兰道:“花荣,你刚刚说什么来着?”
看着石闵的这个模样,花木兰还以为他是“魔怔”了,不由得一愣,随即回答道:“大都督,我方才说,如果这条小沙河没有结冰的话,我们就可以架设浮桥,或者是泅渡过去了。”
“对。浮桥,我怎么就没想到呢。”石闵一拍手掌,心里顿时有了主意。
“走!咱们回营,击鼓聚将!”
………………………………
第0074章 强渡
夜深了。
一队又一队的赵卒拿着长枪,精神抖擞地在那里巡逻。更多的赵卒,则是聚拢在一起,生火取暖。
而在他们的前方,在小沙河的对面,火光连天,耀眼的火光,隔着芦苇荡,还有依稀可见的寂寥的星光。不同于来自中原的赵军将士,那些鲜卑人显然是很适应这种气候的。
一个瑟瑟发抖的赵卒,蹲在那里,搓着手道:“这鬼天气,真是冷死人了。”
在那烤火取暖的赵卒当中,还有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士兵。
这个小士兵也一样蹲在那里,怀里还抱着一柄长枪,他就这样哆嗦着,仰着头,向着一侧站着的,比较年长的赵卒问道:“三叔,你说咱们能活着回去吗?”
“谁知道呢。”
年长的赵卒耸了耸肩膀,说道:“这战事一起,便是胜负难料。虽然说,眼下的形势对于我们赵军颇为不利,但没有到最后一刻,我们便不能轻易言败!”
“嘿!我说老王头,你还是省省吧!”
一个身材比较精壮,宽额头的赵卒嗤笑了一声,说道:“咱们赵军都已经沦落到这般田地了,怎么还有取胜的可能性?别说现在我军将士没办法强渡这小沙河了,即便能如履平地的过去了,又如何?那些鲜卑人是吃素的吗?”
“是啊!是啊!”
一个羌人士卒起哄道:“鲜卑骑兵可是如狼似虎的。现在他们的主力大军便在对面,兵力还要优于我军!我军本是长途奔袭,劳师远征的,现在又遭遇了这般的困境,焉能有不败之理?”
见到这些异族士兵在唱衰,那个老王头顿时愤愤不平地道:“你们这些家伙懂什么?困境,才可求生!之前的土狼峰之战,我们赵军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局,几乎都要全军覆没了,可大都督不还是想出了对策,带着全军将士反败为胜,一举击败了看似强大的鲜卑人了吗?”
“此一时彼一时。”那个宽额头的赵卒摇头晃脑地道,“我承认,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大都督的确很厉害,智勇双全,但现在这危局之下,焉能力挽狂澜?”
“我可是听说了的。我军的粮秣最多只能维持两日所需了!我们这些当兵的,现如今可都是缺衣少食的,已经被冻死了不少人了。”
就在这时,那个稚气未脱的赵卒似乎看到了什么东西,忽而站起来,指着小沙河的岸边,惊疑不定地道:“咦!三叔!你们快看!他们是在干什么?”
“是在砍苇子吗?”
顺着众人的眼光看过去,只见一队上百人的赵卒,正在小沙河沿岸的地方,举着火把,在那里砍掉了一片又一片的苇子。
又有一大群的赵卒在那里拿苇子编成了粗绳,拧在一起。
次日正午,天上出现了一丝太阳,小沙河的冰面消融了一些,乃至于出现了“流冰”的现象,许多冰已经开始融化了,但依旧有许多冰块在河面上漂浮不定的。
鲜卑大营中。
拓跋什翼犍按着宝剑,在一众文武百官的簇拥之下,迎着凌冽的北方,登上了大营的瞭望塔,居高临下地望着对面是赵军战营。
见到对面的赵军没有丝毫动作,拓跋什翼犍不由得困惑不已。
拓跋什翼犍指着小沙河对面的赵军战营,垂询道:“赵军迟迟没有进攻,是何意?”
独孤信乃是代国的大将军,谋略过人,对于军事颇为擅长,既然拓跋什翼犍发问,他便责无旁贷的,在第一时间站出来回答。
独孤信于是道:“回禀大王,赵军可能是在瞻前顾后!”
“瞻前顾后?”拓跋什翼犍愣住了,随之晒笑道,“这可不像是石闵这般有名将之风的人,应有的风范啊。”
似乎,在拓跋什翼犍的心目中,石闵的形象应该是杀伐果断的。
“大王有所不知。”独孤信叉手道,“石闵就是再果决,此时此刻,都不敢轻举妄动!拓跋孤大人早已经带兵往赵军的后路抄袭而去。但石闵并没有派兵追击,可想而知,他是想在这小沙河与我军决一死战的!”
“决战?不可能吧。”拓跋什翼犍摆了摆手道,“石闵凭什么有这种底气与我军决战?要知道,现在这里可是我们拓跋鲜卑各部的大本营,数十万人马皆横陈在此,别的不说,就是控弦之士,我鲜卑人都有不下十几万!”
“而且,赵军能强渡这条小沙河吗?不见得吧?”
“大王所言甚是。除非他们赵军都插上翅膀了,不然绝无可能强渡小沙河的!但是……”
独孤信不由得忧心忡忡地道:“大王啊,石闵本身就是一个可以创造奇迹的男人。之前的土狼峰之战,老臣本以为赵军在水源断绝的情况下,已经无计可施了!谁成想,不知道石闵想出了什么法子,竟然变戏法一般,有如神助一般,竟然真的被他取得了水源。”
拓跋什翼犍微微颔首道:“石闵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将,恨不为寡人所有!独孤信,寡人看赵军现在孤军深入,其粮秣必然无多,或许已经撑不过三五日了。这几日,你只需督促好麾下的将士们,严防死守小沙河一线即可!寡人就不信了,这一回石闵还能够反败为胜!”
“诺!”
这小沙河的河岸线极长,绵延数百里,故而石闵带着上万兵马,沿着小沙河一路游走,最终找了一块距离对面的鲜卑营地很远的地方,开始热火朝天地干活。
赵军在干什么呢?
只见,在石闵的指挥之下,赵卒们用苇子编成粗绳以阻挡流动的冰块,不久,分散的冰块即连在一起,但不很坚固。
“大都督,你这是在做甚?难道是想让将士们沿着这些苇子编成的粗绳,爬过去吗?”旁边的花木兰不解地道。
闻言,石闵摇了摇头道:“这个自然不成。粗绳虽然能阻挡流动的冰块,但并不牢固,而且这并不适用于我骑军强渡!秦牧,你知道我的用意何在吗?”
秦牧现在已经是石闵的一名亲兵,故而可以像花木兰一般,与石闵朝夕相处。
“若是我猜得没错的话,大都督你应该是想让冰和苇冻在一起,如同浮桥一般,好让大军强渡过去吧?”秦牧笑着道。
“知我者,秦牧也!”
石闵赞了一下,随即说道:“李农!”
“末将在!”
“你立即派兵,将搜集过来的苇子,全部散在冰面上!”
“诺!”李农不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