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魏霸业-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根据物体受力原则,当拉扯一块物体时,只能把它分成两块。当五匹马拉扯时,人体最薄弱的环节易撕裂。
因此,两只上肢和头部会先被扯掉,剩下的就是两只腿和躯干了。当一条腿扯掉时,另一条腿就和躯干在一起,就无法分离了。
桃豹死得很惨,在众目睽睽之下,他的身首异处,那一颗偌大的头颅,至死都没有闭上眼睛。而桃豹那愤愤不平的眼神,是在直视石闵的!
看到这一幕,若是说石闵不害怕的话,那是假的。毕竟这一切都是他设计的,桃豹之死,对他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这就是背叛朕的下场!”石虎声色俱厉地道。
石虎这么说,威胁的意味已经不言而喻。杀鸡儆猴而已。
众人见到桃豹那惨不忍睹的死状,都不免在心中生出了兔死狐悲之感。不管怎么说,桃豹都是曾经跟随过石虎出生入死的老兄弟,感情甚笃,可是石虎说杀就杀了,还是五马分尸,抛尸荒野,任凭山中的豺狼虎豹之类的野兽吃掉的那一种。
要是说众人不为之心寒,不为之战栗,那是绝无可能的。
将众人的表情一览无余地收入眼底,石虎又道:“石闵听封!”
“臣在!”
石闵心中早有计较,内心稳如老狗,外表却是慌的一匹地站了出来。
“朕封你为内外诸军大都督,节制各部,凡我大赵之兵马,必由你发号施令!”
“这……大王,这如何使得?”石闵顿时一脸诚惶诚恐地道。
所谓的内外诸军大都督,即节制全国之兵马,不过是临时的,功成之后,石虎肯定是要收回石闵的这个兵权的。其实这个大都督,相当于天下兵马大元帅,权力甚至更大,因为连石虎这个当君主的都要仰人鼻息。
“棘奴不可推辞!”石虎一脸欣慰地道,“这是你应得的。若非你出手相救,朕早已成为了乱臣贼子的剑下之鬼,焉能活着?今国中诸将,唯你石闵一人能力挽狂澜也!”
看见石闵还在那里迟疑,义阳公石鉴顿时站出来说道:“是啊!棘奴,大都督之位,舍你其谁?”
“谢主隆恩!”石闵坦然接受了。
没成想石虎又来了这么一句,似乎十分的感慨,说道:“棘奴,若是汝生我朕之亲子,或者亲孙,朕必无忧矣!朕的这些儿子,比较棘奴你不过猪狗而已。生子当如石永曾,此言当不虚也。”
“臣惶恐!”
石虎的这么一句话,顿时挑起了在场的石斌、石遵等石虎诸子的反感,都对石闵有着若有若无的一丝敌意。就连一向与石闵为善的石鉴,听到这话,亦是心中腻味不已。
“哈哈。”石虎笑了一声道,“诸位,尔等谁与石宣有过书信往来,或者是已经背叛了朕,欲取朕之项上人头,以取悦石宣的?请站出来,开诚布公,朕一定饶你们不死。”
“臣等惶恐!”在场的人都不是傻子,这一刻,即便是心里有鬼,果真想拿着石虎的首级,去讨好石宣这个新主子的人都不敢出声。
石虎的脾性他们很清楚,这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主儿。前一刻还跟你笑眯眯的,下一刻可是要吃人的!
“既然汝等都不主动坦白,便是没有了。石闵!”
“臣在!”
石虎肃容道:“朕予你尚方宝剑,有先斩后奏之权。责你排查军中所有的细作,上至主将,下到士卒,凡有异常者,你皆可自作主张,杀之而不奏!”
“诺!”
见状,众将的心中都在打鼓。
………………………………
第0126章 襄国
在处死了桃豹之后,石虎又命诸军启程,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赶到襄国。
襄国,即后世的邢台市,又被称之为卧牛城,是此时长江以北最大的城池。
公元312年七月,羯族人石勒在中丘(今内邱)人张宾的建议下,进据襄国,几年中,消灭北方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
晋大兴二年(319年)石勒自称大单于、赵王,定都襄国,史称后赵。统治地区包括后来的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以及江苏、安徽、甘肃、辽宁部分地区。
后赵建国,以襄国为京都,设天下为三州二十四郡,石勒修建襄国城,城墙可卧牛,故称卧牛城,建平城四周有四个子城拱卫,以年号称做建平大城,石勒引达活泉水周流城内,城开四门,以北苑作为襄国大市。
襄国城经十八年建造完工。石勒于建平城内修建建德宫,豪华无比,石勒是羯人,称皇帝又称单于,故建德宫兼汉族皇宫风格和北方游牧民族风格,当时的后赵京都襄国人口达70万,是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堪为名城。
后赵襄国城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巍峨壮观的宫殿群所焕发出的帝王气概。
石勒在襄国城所建的建德宫的主要建筑有正阳门、端门、建德殿、建德后殿、征文殿、单于庭、单于台、东堂、西阁、后六宫、百尺楼、崇训宫、社稷坛,宗庙、挈壶署、藏冰室等,建德宫四门南曰正阳门、东曰永昌门,西曰永丰门、北曰止车门,襄国城内建有太学,还有宣文、宣教、崇儒、崇教等十余所小学,石勒还在襄国城西起明堂、辟雍、灵台,又立桑梓苑和籍田,此外,石勒还在襄国近畿建造了水上离宫——澧水宫(在今南和)等。
石勒在永丰小城内建设了永丰仓,即为太仓。
石勒死后,石虎自居摄赵王,在襄国城内建设了观省台(又名观雀台),并起造太武殿,太武殿的地基高二丈八尺,东西七十五步,以彩色的碎石头做成,下面有密室,里边安置五百卫士。漆瓦、金铛、银楹、金柱、珠帘、玉壁,全用金银玉珠。穷极技巧。
又在显阳殿后造了灵风台九殿,选数万美女充斥其间。太武殿西,石虎建设了昆华殿,阁上辄开大窗,皆施以绛纱幌。
襄国(邢台市桥东区),319年后赵石勒都此。335年石虎迁都邺。
历史上,公元349年冉闵灭石氏,350年石虎子石祗复称帝于襄国,352年为冉闵所破。
襄国为后赵国都共十八年,历石勒、石弘、石虎、石祗等帝,冉闵灭后赵时,刘显也曾在襄国称帝。
“襄国,我石虎又回来了。”又看见襄国那巍峨的城墙,在战车上的石虎不由得发出了如此的感慨。
自从石虎迁都邺城之后,襄国的人气渐渐稀少,不过这才几年的时间,襄国作为长江之北第一大城的地位还是无可撼动的。迄今为止,襄国至少还有五十万的人口。
现在是公元341年(后赵建武七年)七月初,石虎迁都于邺城不过六年,所以石虎在襄国的影响力还在。在十余万的赵军进抵襄国城郊之后,便有襄国当地的郡守、县令以及一干官吏都带着军民出来迎接,箪食壶浆,喜迎王师。
在安顿了军队之后,石虎直接带兵进驻建德宫,同时还将石闵单独召进太武殿。
“大王!”
“棘奴,坐吧。”
等到石闵坐下,原本眯着眼睛在打盹的石虎说道:“棘奴,你打算如何平定叛乱,收复邺城?”
“大王,眼下石宣谋逆,附从者甚众,以我军当前之兵力,现有之士气,是绝无可能平定叛乱的。故而,臣请大王发布讨贼檄文,召举国之军讨伐石宣!”
石虎闻言,不由得哑然失笑道:“棘奴,汝还是跟朕说实话吧。朕虽然落寞了,虎落平阳,却还没昏了头,这双眼睛还是看得清楚当下的局势的!朝廷式微,连都城都被叛军夺取了,举国之兵马,似蒲洪、姚弋仲、刘显等人暗地里必然对于我大赵国的神器起了觊觎之心!”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想当年朝廷有数十万的大军,可以威服四方,震慑宵小。但是现在,朝廷的数十万大军或死或降或逃,已经全然没有了当年的威风了,现在是什么跳梁小丑都敢跳出来,如汉末诸侯混战一般,纷纷割据一方了。”
石闵又沉声道:“大王,朝廷还有十数万的军队,各地也还有乡勇戍卒,只要大王你一声令下,臣相信必然是从者云集!至于蒲洪、姚弋仲等人,居心叵测,但是大王的虎威犹在,他们又怎敢作乱?”
听到这话,石虎不由得摆了摆手道:“棘奴,汝不必再安慰朕了。身处乱世,谁的兵力多,谁的势力强,谁便是主子!石宣现在麾下有数十万之众,又据有邺城,附从之郡县甚多,现如今,据朕刚刚得到的消息,我大赵冀州、并州、豫州、兖州、青州、司州、雍州、秦州、徐州、凉州及荆州和幽州十二州中,已有兖州、豫州、徐州和司州的部分郡县附逆。”
“石宣不是傻子,他不会坐以待毙的。现在的他,忙着在各地招兵买马,兵力扩张得极为迅速。”
“如此说来,石宣的叛乱已经成了燎原之势?”石闵表现得很惊讶。
“不错。”石虎叹了口气道,“前日,石宣已经在邺城登基称帝,改元大业!棘奴啊,朕知道你厉害,但是叛军势大,如若朝廷的实力不够强大,何以平定叛乱?何以镇压四方群雄?即便蒲洪、姚弋仲他们能够响应朕的讨贼檄文,举兵伐石宣,只怕事成之后,四方群雄便会视朝廷于无物,视朕于无物,开始逐鹿天下。”
“故而朝廷必须要厉兵秣马!”
“请大王明示!”
“朕予你一道圣旨。你当竭尽全力,到司州、冀州、幽州和青州等地招募兵员,操练士卒,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组建起一支新军。”
“大王,不知道这新军需要多大的规模?”
“多多益善。”
石闵又问道:“大王不委派一位监军,与臣一道募兵、练兵吗?”
“没必要,朕信任你。棘奴,万事拜托你了。”
“大王!”石闵顿时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道,“大王厚恩,臣定当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石虎微微颔首道:“棘奴,还有这讨贼檄文的事情,朕知汝不仅勇武过人,文采亦是十分了得,不如这檄文便由你写吧。”
“诺!”
………………………………
第0127章 讨贼檄文
早在叛乱开始之前,石闵便已经在襄国找好了一处府邸,予家眷住下。
只不过初到襄国,石闵又是名动天下的人物,一举一动都会明里暗里地暴露在他人的监视之下,故而石闵不便直接去到安置家眷的那一座府邸,便在襄国原来的西华侯府安顿下来。
西华侯府是他的父亲石瞻留下的遗产,这里闲置了,却时常有人打理,故而也能住人。石闵便在此办公。
“主公,汝在做甚?”行色匆匆的秦牧一走进来,便看见石闵在正堂里奋笔疾书,似乎是在撰写着什么文书。
“噢,是秦牧来了。”一看见秦牧的身影,石闵又拿着毛笔润色了几下,随之将桌案上的一份文稿递给秦牧,说道,“汝有大才,博学多识,帮吾看看这份讨贼檄文写得如何?”
秦牧随即看了看檄文,微微颔首,真是越看眼睛越有神采。过了一会儿,秦牧便不由得念着道:“朕以大义布告天下:逆贼石宣,欺天罔地,杀弟而欲弑父;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祸国篡位;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朕受于天命,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叛逆,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窒,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啪啪啪!”秦牧不由得拍手叫绝道:“妙!妙啊!主公,汝这一手檄文,简单明了,言简意骇,想必各镇诸侯闻之,皆会应者云集的!”
闻言,石闵摆了摆手道:“檄文写得再好,毕竟一个巴掌拍不响。石虎的圣旨早已传到了各镇诸侯那里,若是他们早早地起兵响应的话,或许现在咱们就能出兵邺城,早日平定石宣之乱了。”
“主公是真的想帮石虎早日平定叛乱吗?”秦牧笑眯眯地道。
“哈哈,我再想也没用!石虎现在是患得患失,顾虑甚多,只怕当下所有的诸侯之军齐聚襄国,他都未必真的会直接进兵邺城的。”
“石虎有这个顾虑是正常的。毕竟谁都不敢保证,各镇诸侯,鱼龙混杂,孰忠孰奸!而朝廷之军着实不多不强矣。”
石闵和秦牧都看得很明白。别说是石虎这种疑心病这么重的君主,换作一般人,只怕都是顾虑重重的。
现在的情况就是如同石虎的后院起火,而他的家仆都是一些不可靠的家伙,他们原先都是地痞流氓,土匪山贼之类的人,靠着这些人救火,你很难保证他们不会见财起意,抢了你的金银财宝,或者是干回自己的老本行,直接杀了你,杀人越货。
汉末的诸侯讨董之战便是前车之鉴。
说到底,石闵的这一张讨贼檄文,不过是一纸空文,诸侯们多半会遵从,然后起兵讨伐石宣的。但是谁都不能保证这些诸侯会不会如汉末群雄一般,趁势崛起,而后割据一方,让整个中原陷入一片战乱之中。
“当此时,石虎能用者只有主公你一人,不知道石虎给了主公怎样的便利?”
闻言,石闵含笑道:“石宣在已经附逆的兖州、豫州、徐州和司州等部分州郡开始募集士卒,厉兵秣马,石虎亦是惶恐不已。故而命我在各地招兵买马,操练新军。”
“主公你心里是如何盘算的呢?”
“呵呵。”
石闵与秦牧相视而笑,都明白其中之意。
“秦牧,我看你方才行色匆匆的,似有要事。”
“哦,是这样的。”
被石闵这么一提醒,秦牧才想起自己此行的来意。
“主公,适才我带队去巡视襄国的城防,发现安置在城郊的军士并不安分,许多将士都已经入城扰民。由于事发匆促,官府来不及安置各将领、朝臣的住处,故而那些将士都已经在滋扰民居,但凡府邸奢华者,皆有粗鄙的人觊觎。”
石闵闻言,不由得愣了一下,道:“你是让我出面管管这些事情?”
“这……是的。”秦牧的神色有些讪讪。
“这可不像是你的作风啊。秦牧,跟我说,你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了?”
这的确不像是秦牧的作风。一般来说,那些军中的将领滋扰地方,强抢民女什么的,石闵都是不管不问的,反正不是自己麾下的兵将。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别看石虎现在给了石闵一个内外诸军大都督的头衔,可以节制各部兵马,但这仅仅是头衔,诸将会不会不服气,这就不得而知了。
秦牧叹了口气道:“果然什么都瞒不过主公。主公,我自幼父母双亡,是家姐把我拉扯大的,后来家姐嫁给了襄国黄氏,做了黄氏黄韶的侧室,我曾经寄居于黄府,游学之时,亦是黄韶予我资助。此所谓之大恩大德。”
“适才我欲拜访黄府,未曾想黄府已经被乱军滋扰。我人微言轻的,乱军又识不得我,故而属下斗胆,想请主公出面,帮属下摆平此事。”
听到这话,石闵笑着道:“小事一桩。就是不知道这是谁麾下的兵马?觊觎黄府者何人?”
“燕公石斌。”
“是他……”
一听说觊觎黄府的人,是燕公石斌,石闵的眉头不由得一蹙。
看着石闵有些为难的模样,秦牧不由得起身,跪拜下来道:“主公!我秦牧自打生来便没有求过任何人,今日……今日……”
“秦牧,汝这是做甚?”石闵赶紧将秦牧扶了起来,拍了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