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冉魏霸业 >

第79章

冉魏霸业-第79章

小说: 冉魏霸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遵旨。”这是石闵自己的事情。

    下了大朝会,石虎又回到常青殿,正准备午睡的时候,便听见内侍进来说僧人吴进求见。

    石虎虽然残暴,但却笃信佛教,对僧人格外尊重,他统治期间,汉人百姓为躲避繁重的兵役徭役,往往出家为僧。而这个僧人吴进便是其中的一位。

    朝野上下都知道,石虎最信重的两个僧人,一个是吴进,一个是佛图澄。

    吴进的知名度不高,但佛图澄可是鼎鼎有名的人物,得道高僧!

    佛图澄是西域人,本姓帛氏。少年时出家学道,能背诵经文数百万言,善解文义。虽然没有读汉地儒学史书,而与诸位学者高士辩论质疑,全能符合理义,没有人能难倒他。

    他自说,曾两次到罽宾国学法,受诲名师。西域的人都称说他已经得道。在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来到洛阳,志弘大法。

    传闻中,佛图澄善诵神咒,能役使鬼神。用麻油掺合胭脂,涂在手掌中,千里之外的事物,全部显现于手掌之中,就如面对一样。不仅他能看到,也能使持戒治斋的人看到。他听见塔铃之声就能断定事情的凶吉,没有一次不灵验的。他本来想在洛阳建寺弘法,但此时正逢刘曜叛乱,帝京动乱。

    因此,佛图澄在洛阳建寺弘法的大志没有实现。于是他隐居山林草野之地,以观世态的变化。

    后来佛图澄来到襄国(今邢台市),奔投石勒部下,出谋画策,辅助石勒称帝,建立赵国。石勒登位后,对佛图澄十分崇敬。有事必先问佛图澄,而后才发令行动。石勒死后,石虎废除其子石弘,自称天王,对佛图澄更加敬奉。

    佛图澄在赵国弘扬佛法,推行道化,所经州郡,建立佛寺,有八百九十三所。追随他的弟子,常有数百,前后门徒,多达万人,而且门徒中高僧辈出。

    这个吴进,能与佛图澄这样的得道高僧一样,受到石虎的信赖,想必也有非同一般的本事。

    “大王,贫僧这厢有礼了!”吴进有模有样地跟石虎行了一礼。

    石虎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道:“大师,坐吧。”

    “谢大王。”

    “大师,不知你今日而来,所为何事?”

    “大王,贫僧是为了您的江山社稷,羯赵国的江山社稷而来。”

    “此话怎讲?”石虎一脸的疑窦。

    “难道大王还不清楚吗?历年来,国家征战,无论是内战,还是外战,灭段辽、攻燕、征凉、伐晋、辟代,乃至于前不久的平叛之战,其中所消耗着,莫非六夷与我羯人。”

    吴进亦是够无耻的,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汉人,贫苦出身的汉人,但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拜了佛图澄为师,精通佛法,又深得石虎的喜爱。

    对于吴进的话,石虎颇为看重。

    绕是如此,吴进的三观尽毁了,毕竟身体里流着汉人的血液,他却口口声声地称自己是“羯人”!

    这样的人与汉奸有何区别?

    五胡六夷,其中五胡指的是匈奴、鲜卑、羯、氐、羌。六夷在古时候指的是东夷、西南夷、西羌、西域、南匈奴、乌桓鲜卑,后泛指外族。

    而此时,羯赵国的国人是羯人,六夷则是晋人(汉人)、匈奴人、鲜卑人、氐人、羌人、丁零人。

    “国家征伐,所用者多为匈奴人、鲜卑人、羯人、氐人和羌人,汉人虽有,比例也不少,但是其中消耗不成正比也!大王啊,我国人不多,人丁稀薄,不过数十万众,远比匈奴人、鲜卑人少的多,何况是晋人?”

    “我大赵国有一千八百多万的子民,晋人占了一半以上!晋人擅于耕作,生产稳定,人口不断增长,这是不利于我赵国的事情啊。”

    闻言,石虎的脸色一沉,说道:“朕亦是这么想的。”

    “大王,胡族的命运将要衰落,晋王朝当要复兴,应当让晋人服艰苦的劳役,以抑制他们的气势!”

    “朕明白了。”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0158章 气运之说


………………………………

第0159章 暴行

    公元342年盛夏,大赵天王石虎以石鉴为征西将军,梁犊、麻秋为左右副将,率步骑八万,民夫十五万人西征凉国。

    “可恨!天杀的吴进!我一定要杀了你!”

    这一日,原本在家中静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石闵,忽而接到了暗部的奏报,顿时勃然大怒。

    在一侧的董巧巧不由得哑然失笑,这么生气的石闵,她还是第一次见到。

    石闵英明果决,有谋略,文武全才,他自知愤怒会冲昏了头脑,所以在一般的时候,他都是很淡定的,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这就是作为一个上位者所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

    这在过去,即便是深陷重围,或者是被石虎鞭笞、苛责,石闵都是冷着脸的模样,不会跟现在这样怒气冲冲的。

    “闵哥儿,发生了何事,值得你如此动怒?”

    石闵冷哼了一声,道:“是一件很糟心的事情。昨日,僧人吴进向石虎进言说,胡族的命运将要衰落,晋王朝当要复兴,应当让晋人服艰苦的劳役,以抑制他们的气势!石虎听信了吴进的话,让尚书张群征发附近各郡的男女十六万人,车十万辆,运土到邺城以北,修筑华林苑及漫长的围墙,占地方圆数十里!”

    “征发这么多的劳役,劳民伤财且不说,竟然还圈占了方圆数十里的地方!那方圆数十里的百姓都将沦为无家可归的难民啊!”

    石闵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确实不是做作的。

    董巧巧叹了口气道:“唉,闵哥儿,气大伤身,还是想开一点吧。石虎暴虐成性,一向以奴役和残杀他人为乐,他没有更过分地对各地的汉人进行屠戮,已经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了。”

    “他敢?”石闵瞪着眼睛道,“我汉家儿郎众多,岂是他斩得尽,杀得绝的?石虎这么干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估计日后还会更加的过分。”

    “闵哥儿你打算怎么做?”

    “石虎我暂时奈何不了,但是这个吴进着实可恨!身为汉儿,却有一颗胡人之心,崇胡媚外,吃里爬外,我容不得他。”

    随即,石闵又将荆展叫来,让他派遣几个身手一流,武艺高强的刺客去刺杀僧人吴进。

    翌日,到了大朝会上,群臣都纷纷上书,请求暂停华林苑的建造。申钟、石璞、赵揽等人上疏,陈述目前天文星象错乱,百姓凋敝。

    赵揽首先出列道:“大王,臣昨晚夜观星像,发现天象错乱,紫微星暗弱,四方星斗忽明忽暗,不知是为何意!臣翻阅了一些古籍,根据其记载,发现在秦末、汉末之际,都曾有此星象,其晦暗不明的现象,乃是因为百姓凋敝,无有生机,这是大乱的征兆啊!”

    石璞亦是附和地道:“大王,天象错乱,又为大乱之兆,为我大赵国的千秋万代之计,不可不察啊!臣听说,只有贤明的君主才会轻徭薄赋,改善民生,而残暴的君主只会滥用民力,穷兵黩武!昔日汉文帝、汉景帝励精图治,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终于开创了文景之治,其时汉朝的国库据说连串着五铢钱的绳子都烂了断了。”

    “而残暴的君主莫过于秦始皇嬴政。嬴政扫灭六国,建立大一统的秦王朝,却不恤民力,南征百越,北击匈奴,修建直道、驰道,连接原来的秦、赵、燕三国的绵延万里的长城,又兴建阿房宫、骊山皇陵,嬴政的所作所为,耗尽了秦帝国的国力。”

    闻言,石虎的脸色一沉,道:“石璞,你是在说朕是嬴政一样的暴君吗?”

    “臣不敢。”

    石璞是石勒的兄弟,又长石虎一辈,在朝野上下威望极高。

    现在的石璞官居中常侍、太师、衡山公,不说位高权重,但话语权还是很大的,其门生故吏遍及朝中地方,似申扁、冉文、张群等大臣都曾经得到过石璞的提携,至少石虎都不敢轻易动他。

    石虎不禁勃然大怒,冷声道:“朕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朕不妨告诉你们!即使宫苑和围墙早晨建成,而朕晚上就死去,也死无遗憾。”

    石虎此言一出,算是彻底堵住了群臣上书的道路。

    “张群!”

    “臣在!”张群连滚带爬地出列了。

    “华林苑的工程必须尽早完成!朕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大王,这恐怕需要一些时日。若是要尽早竣工,除非再多征发一些劳役。”张群战战兢兢地道。

    “还要征发劳役?”石虎一脸不悦地道,“十六万人还不够吗?哼,劳役们一定有人在偷懒!传朕旨意,修建华林苑的劳役点上烛火,夜不停工!朕不问过程,只要一个结果!”

    “臣,遵旨!”

    “石虎这是疯了!瞧瞧,这是人干的事情吗?这分明是让人去送死的啊!”

    这一夜,暴雨如注,天上下着瓢泼大雨,石闵随即将秦牧、崔皓、董匡、王平、卫峥五人召集到府中议事。

    王平的脾气最为暴躁,对于石虎的所作所为早就心怀不满的他,在这些自己人的面前,不禁大发牢骚,恨不能活活的吃了石虎!

    董匡见状,随即叹了口气道:“唉,三弟稍安勿躁。石虎这个事情的确是做得太过分了,但是他想干的事情,没人阻拦得住!申钟、石璞、赵揽等人上疏,陈述目前天文星象错乱,百姓凋敝,不也被石虎一一驳回了吗?”

    “这样的暴君不死还有天理吗?”王平愤愤不平地道,“早知如此,当初在石宣的叛军围攻建章宫的时候,闵儿你就不应该带兵去救他的!石虎根本就是一个祸害!”

    “群臣上书,非但没有改变石虎的想法,反而是让他变本加厉了!让劳役们点燃烛火,昼夜不休地干活,这不是想把人活活累死吗?现在天降暴风大雨,不知要死掉多少劳役呀!而且,石虎所征发的劳役,都是汉人!都是咱们汉人呀!”

    董匡咬着牙道:“三弟,你心中悲愤,我们都理解,我们的心中又何尝不是如此?但是光悲愤有何用处?咱们必须得拿出一点实际行动来!”

    “闵儿,你心里有何计较?”

    董匡相信石闵不会平白无故地召集他们过来的。

    石闵眯着眼睛道:“二叔、三叔、五叔,此番我召你们过来,是为了让你们以大事为重,切记小不忍则乱大谋。石虎听信了僧人吴进的话,认为胡族的命运将要衰落,晋王朝当要复兴,应当让汉人服艰苦的劳役,以抑制咱们汉人的气势!”

    “我估摸着石虎还会做出更过分的事情来,所以,这段时间,你们一定要约束好军中的将士,不得外出,同时切断军中与外界的书信往来。”

    这……”众人闻言,都不禁面面相觑。

    “都听明白了吗?”石闵沉声道。

    “诺!”

    这时,秦牧忽而道:“主公,我听闻这一个月来,各郡国先后送上苍麟十六只,白鹿七头,石虎命令司虞张曷柱调驯它们,用来驾芝盖车,举行盛大朝会时陈列在殿堂庭院?”

    “是的。”

    秦牧又道:“而且石虎还命令燕公石斌和彭城公石遵二人到各地的山川祈求福祉,顺便周游打猎。这说明了什么?”

    闻言,石闵低着头,沉吟不语。

    在一侧的王平又咋咋呼呼地道:“哼!说到这个我就来气!石虎派出石遵和石斌这两个小畜生外出祈福也便罢了,竟然还动辄数十万大军,他们乘坐大车,车子饰以鸟羽华盖,树立天子旌旗!”

    “这不是皇帝应该有的待遇吗?更让人可恨的是,石遵和石斌这两个杀才干的真不是人干的事情!他们胡人喜好打猎,随便圈地,每到一个地方都举行狩猎活动,这倒罢了,他们还擅自羞辱随行的文武官员,乃至于随行的士卒都是死伤不可计数的。这样的人与禽兽有何区别?他们根本就是在草菅人命!”

    王平的这番话说出来,顿时引起了在场的人的共鸣。

    不知道石虎出于什么目的,又或者是他那恶心人的“帝王心术”。

    在义阳公石鉴出征凉国之后,朝堂上的大臣许多都倒向了石鉴的一方,认为其最有可能成为太子。这引起了石遵、石斌、石祗等石虎诸子的强烈不满,而这恰恰是石虎想要看到的。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0159章 暴行


………………………………

第0160章 天王之尊号

    石虎的帝王心术,即制衡之法在石闵看来真的很恶心,又让人无比的糟心。

    石虎一篡位,便立长子石邃为太子,后来石邃图谋不轨,被石虎弑杀,此前的石邃还是深得石虎的喜爱的,不过在立石邃为储君之后,石虎又变了心思,改宠爱次子石宣了。

    石邃死,石虎又立了石宣为太子,然后又变了心思,喜爱石韬,给了后者莫大的权势,可以比肩储君的权势,结果活生生的酿成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悲剧。

    石宣和石韬都惨死。

    现在石虎又玩这么一出,他不立太子,也没有表露出要立储的端倪,更没有偏爱于任何一位皇子的意思。

    让石鉴出征凉国,获得更大的权势,这招致了石虎诸子的眼红。

    结果石虎又在玩制衡,先后派出石斌、石遵去各地的山川祈求福祉。

    先说燕公石斌吧,石斌在上个月就被石虎派出去,到各地的山川祈求福祉,顺便周游打猎。

    石斌乘坐大车,车子饰以鸟羽华盖,树立天子旌旗,十六路军队的十八万士卒从金明门出发。

    石闵依稀还记得,石虎从后宫登上陵霄观眺望,笑着说:“我家父子如此,除非天崩地陷,还有什么可愁的呢!朕只管去抱儿子逗孙子,终日享受天伦之乐吧。”

    燕公石斌每到一地停留,就让人们结成漫长的围圈,四边各有一百多里,然后驱赶禽兽,到傍晚让禽兽全都汇集在他的住所附近,让文武官员全都跪立,再把禽兽围拢起来,火炬把四周照得如同白昼。

    石斌命令强劲骑兵一百多人驰马向围圈中射击,石斌和姬妾们乘车观看,直到禽兽全被射死才停止。

    有时个别禽兽逃出围圈,负责围守该地段的人,有爵位的就剥夺他的马让他步行一天,没爵位的就责罚一百鞭。士卒饥寒交迫,死亡的人有一万多,所经过的三州十五郡,物资储备全都挥霍无遗。

    石虎又命令石遵继石斌之后出行,从并州到秦州、雍州,情况和石斌一模一样。

    石虎这么瞎折腾,完全是想要消耗汉人的气运啊!

    石虎以及其诸子的暴行,简直是罄竹难书!

    王平忍不住咬牙切齿地道:“闵儿,我真的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啊!这些天人共愤的事情都是石虎和他的儿子们干出来的!他们不是人!他们是一群畜牲!不,他们连畜牲都不如啊!这不到几个月的时间里,因修建华林苑,为石遵、石斌之出巡而死的军民,不下六万啊!长此以往,我汉人岂有活路?”

    在一侧的卫峥亦是昂着头道:“不错!闵儿,五叔平生没有求过任何人,但这一次,算五叔求你了!动手吧!现在忠于石氏父子的军队不多,石氏父子的所作所为,已经弄得民心尽失,百姓怨声载道,这正是天赐的良机啊!”

    王平道:“闵儿,你五叔说的没错。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你现在作为赵国的大将军,手握重兵,有整整二十万的兵马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