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魏霸业-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平道:“闵儿,你五叔说的没错。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你现在作为赵国的大将军,手握重兵,有整整二十万的兵马听从你的号令,只要你站出来登高一呼,又可挟从李农他们的部众,一举拿下邺城,绞杀石氏父子的胡人军队当不在话下!”
“然后呢?”石闵蹙眉道。
“然后?”
闻言,王平与卫峥都面面相觑,这个他们倒是没怎么想过,他们现在只想弄死石氏父子。
石氏父子这回做的实在是太过分了,石闵的部众,多为汉人,随从石遵、石斌出巡的队伍中,有不少都是石闵的部众,可是这些人一回来都是非死即伤的,作为他们的将军,王平和卫峥自然是气愤不已的。
再加上,石虎所征发的劳役、民夫都是他们汉人,汉人的青壮!再这么搞下去,不知道他们要死上多少人,石虎才会甘心啊!
“我来替你们说吧。”石闵幽幽地叹了口气道,“三叔、五叔,按照你们的这种做法。我现在起兵的话,可以一战而下邺城,擒杀石氏父子,诛灭城内的胡人军队,但是接下来呢?我们汉军将成为一支孤军。”
“二十万的兵马,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即便再加上李农以及其他的乞活军的部众,我汉军有数十万之众,但是起兵弑杀石虎,必遭四方诸侯打着平叛的旗号群起而攻之。”
“到时候,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孤军奋战,能顶住四方诸侯的攻势,我们就能绝地求生,中心开花,在中原有一个立锥之地,若顶不住四方诸侯的攻势,便是死路一条。另一条路,则是在起兵诛杀石氏父子之后,请求南方的晋室接纳。”
宁为鸡首,不做牛尾!
王平当即咋咋呼呼地道:“闵儿何须有这诸多的顾忌?大不了拼一个鱼死网破!杀了石虎父子之后,我们便拥立你为皇帝,再不受这鸟气了,岂不快哉?”
“事情哪有你想得那么简单?”
石闵有些哭笑不得地摇摇头。
这就是上位者与纯粹的武夫的区别!
石闵的三叔王平是一个典型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夫,什么样的事情他总是能简单化,这样的人,不能统筹兼顾,眼光不足,做一个听指挥的大将可以,却万万不可独掌一军,免得误了大事。
“可是……”
“王平!坐下!”看见王平如此莽撞,董匡连忙呵斥了一声,王平这才收敛了一下,自己坐下了。
石闵又将目光放到了崔皓和秦牧的身上,垂询道:“元亮、秦牧,你们是什么想法?”
“主公,属下认为,不妨静观其变。”以不变应万变,这句话说得好,却是没卵用的。
崔皓本身就是萧何、荀彧一般管后勤,能精打细算,统筹全局的人,出谋划策,不是他所擅长的。所以石闵的目光便落到了秦牧的身上,适才秦牧的发问,显然说明了后者已经是成竹在胸的。
秦牧回答道:“主公,不知道你认为石虎此番派出石斌、石遵二人先后到各地的山川祈求福祉,与各郡国先后送上苍麟、白鹿有何关联?”
石闵闻言,想了想道:“祥瑞?”
“然也。”
“搞出这种祥瑞,石虎是想更进一步了吧。”
“应该是这样的。”
众所周知,在尊号上,皇帝比王尊贵。如羯赵国,其开国之君石勒称帝,继位的傀儡石弘称帝,但石虎篡位之后,却是自降一级,改称“大赵天王”,这是为何?
十六国时期,在皇帝尊号上有一较奇特的历史现象,即十六国政权中的君主(大多数为胡人,也有汉人君主)多以“天王”作为其头衔。
为什么“天王”这一称号在这—时期被使用,此称号代表着怎样一种帝王传统呢?
先说石勒,石勒在石虎以及麾下将吏的请求下,自称赵王。石勒灭刘曜后,石虎等人奉皇帝玺绶请上皇帝称号。石勒在其固请之下称赵天王、行皇帝事。同年九月,又在群臣“以名位不正,宜即尊号”的奏请下正式即帝位。改年号为建平。
石勒死后,石虎废勒子弘掌握政权。群臣劝其称尊号,他对曰:“朕闻道合乾坤者称皇,德协人神者称帝,皇帝之号非所敢闯,且可称居摄赵天王,以副天人之望。
石虎自称不敢僭越皇帝之尊号,一开始自称居摄赵天王,在篡位后,他又自称大赵天王。
而在原来的历史上,直到349年,石虎才去天王之号,改称皇帝。
后来的前秦开国之君苻健一开始一方面奉表东晋,另—方面又接受石祗(石虎之幼子)之封爵。接着他公开背叛东晋王朝,自称天王、大单于,年号皇始。
第二年正月。在苻雄等人“宜依汉晋,兼皇王之美,不可过自谦冲,同赵之初号“的奏请下,称皇帝。357年,苻坚继承皇帝位,自称大秦天王,改年号永兴。
此后的后秦、后凉、后燕、北燕、夏都曾经有过“天王”的尊号,多为自去皇帝之尊号,改称天王的。
五胡十六国政权中共有13位君主称过“天王”称号。
这一时期的天王称号大多与佛教有关。佛教在五胡十六国时代的北方急速的发展十六国中最早提倡佛教的是后赵的石勒、石虎。为了寻求政治统治的理论依据,后赵选择了对佛教的支持。
思想上的贫乏与软弱始终困扰着石勒等胡族统治者,他们不可能创立—个新的思想体系来抗衡儒家学说。于是他们努力寻求新的精神支柱,终于发现了佛教,将它改造成可资利用的思想工具。
石勒是十六围时期第—位重视佛教的帝王,他将佛教与政治紧密地结合起来。他所称的天王也就与佛教有密切的关系。而后赵政权中佛教的流传又与中亚龟兹的佛图澄有极大关系。
前秦是继后赵之后北方佛教最为兴盛的时期,统治者符坚笃信佛教。当时佛教传播的代表人物是佛图澄的弟子道安。前秦的苻坚、后凉的吕光称天王都与佛教有关系。
西晋末年,北方胡族纷纷南下,在中原地区建立了许多政权。而其中前秦政权还曾统—北方。
广大汉族人民受以汉人政权为正统的观念之影响,对胡人政权进行了强烈抵制。
为了消除民族隔阂,淡化晋民正统王朝的政治观念,十六国统治者在政治、文化上极力同汉民协调起来,树立起正统王朝的旗帜,努力使自己的统治呈现出正统色彩。
这种做法在国号、年号的使用上都有体现,在皇帝尊号的使用上也能体现出统治者的这种目的。
十六国时期,帝王称号出现的这种颇多君主不称帝而称“天王”的特殊现象,采用此称号的目的是借“佛是戎神”来神化自己的统治,更深层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的政权披上合法的外衣,涂上正统的色彩,从而吸附更多的胡汉民众。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0160章 天王之尊号
………………………………
第0161章 曹孟德之事
石闵摇摇头道:“石虎想更进一步,自称皇帝不难。我怕的是他志不在此,更进一步,可喜可贺,但是依着他喜好打猎,营建宫室,现在又故意奴役汉人的做法,我实在是担心,石虎会不会接着称帝的时机,更加虐待我们汉家儿郎啊。”
闻言,在场的五人都三缄其口。
秦牧沉默了一会儿,又道:“主公,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石虎爱营建宫室,昔日鹳雀台崩圮,便杀死典匠少府任汪,又让人重修,规模比原先扩大一倍!他篡位之初,又迁都于邺城,兴建建章宫,在襄国建造太武殿,又在邺营建东、西二宫。如今又故意奴役汉人,建造华林苑的宫室和围墙,只怕他一旦称帝,奴役更甚。”
说起太武殿,众人更是连连叹息,摇头不止。
在石虎还没篡位的时候,石虎在襄国建造太武殿,又在邺营建东、西二宫,仅用了一个月,便全部竣工!
太武殿台基高二丈八尺,长六十五步,宽七十五步,用有纹理的石块砌成。殿基下挖掘地下宫室,安置卫士五百人。用漆涂饰屋瓦,用金子装饰瓦当,用银装饰楹柱,珠帘玉壁,巧夺天工。
宫殿内安放白玉床,挂着流苏帐,造金莲花复盖在帐顶。
石虎又在显阳殿后面建造九座宫殿,挑选士民的女儿安置在殿内,佩戴珠玉、身穿绫罗绸缎的有一万多人,教她们占星气,马上及马下的射术。又设置女太史,各种杂术、技巧,都与外边男子相同。
石虎又让女骑兵一千人充当车驾的侍从,都戴着紫纶头巾,穿熟锦制作的裤子,用金银镂带,用五彩织成靴子,手执羽仪,鸣奏军乐,跟随自己游巡宴饮。
那时赵国发生严重旱灾,金子一斤只能买粟二斗,百姓嗷嗷待哺,但石虎却用兵不止,各种徭役繁重。石虎让牙门张弥把洛阳的钟、九龙、翁仲、铜驼、飞廉搬运到邺,用四轮缠辋车运载,车辙间距四尺,深二尺。
运载中有一口钟沉于黄河,为此招募三百名谙熟水性的人潜入黄河,用竹质的大绳捆扎,然后用一百头牛牵引起重滑车,这才把钟拉出水面,又建造可以载重万斛的大船运送。
东西运到邺,石虎大为喜悦,为此赦免两年的刑罚,赐给百官谷物丝帛,民众赐爵位一级。
石虎又采用尚方令解飞的意见,在邺的南面将石块抛入黄河,用以建造凌空架设的高桥,工程耗费几千万,桥最终没有建成,从事劳役的人饥饿难忍,这才停工。又让官吏带领民众上山入水,采橡实、捕鱼作为辅助食物,但又被权豪抢夺,民众毫无所得。
后赵左校令成公段在杠竿末稍安装庭燎照明,高十多丈,上盘放置烛燎,下盘安置人,后赵王石虎试用后很喜欢。
咸康三年(337年)正月庚辰日,后赵太保夔安等文武官员五百多人进上皇帝尊号,上盘庭燎用油浇到下盘,死亡二十多人。大赵天王石虎为此厌恶,腰斩成公段。
石闵很想干掉石虎,拯救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最恰当的时候!
王平又怂恿道:“闵儿,这自古以来,成大事者,应当机立断,瞻前顾后何以成就大事?你如今手握重兵,威加海内,只要你起事,还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呢?”
“容我想想,容我想想……”石闵的眉头紧紧的拧了起来。
秦牧作揖道:“主公,三思呀。按照王平将军所说的做法,起兵诛杀石氏父子,固然大快人心,但是其后被遭致四方诸侯群起而攻之,主公如何抵挡?”
“秦牧,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王平哼了一声道,“不是我王平吹嘘!诸如蒲洪、姚弋仲、刘显、孙伏都等这些人的兵马,大多是散兵游勇,即使有不少的强兵,也不堪与我汉军一战!”
“那不知将军想过没有,起兵诛杀石虎,主公将背负弑君的罪名!说到底,主公毕竟是石虎的养孙,连自己的主君、养祖父都能弑杀的人,试问如何赢得天下人的心?而且,现在天下大势尚不清明,四方诸侯势力都很强,蒲洪、姚弋仲等人麾下都有十数万之众,一旦主公起事,他们可以趁机招募更多的兵力!”
“那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石虎的暴行吗?”王平怒气冲冲地道,“怕这怕那的,成何体统?我已经受够了石虎和那些羯人大爷的鸟气了!”
“王平将军,稍安勿躁。诛杀石氏父子之事,还需要等。”
“等?还要等到什么时候?难道非要等到石虎将我们汉人斩尽杀绝了,咱们才能奋起反抗吗?”
石闵沉声道:“三叔,秦牧说的没错,现在的确不是一个起事的好时机。而且,我们还没做好相应的准备。”
这时,董匡出声道:“闵儿,你想怎么做?你说吧,咱们都听你的。”
“二叔、三叔、五叔,这段时间,你们回去之后一定要约束好部众,不许外出,同时切断军中与外界的所有个人的联系。我可以向你们保证,咱们扬眉吐气的日子不远了,所以这段时间,你们要好好的操练士卒,我们的新兵到时候一定要能派上用场。”
“诺!”
等到董匡、王平、卫峥三人相继离去,石闵这才收回了目光,又看着自己的两个谋主。
“秦牧,说真的,我也是等得不耐烦了。”石闵幽幽地叹了口气道,“石虎如此胡作非为,我迟早要他不得好死。但这一切都需要妥善的安排。”
“主公打算怎么做?”
“石虎不死,我心难安。但是又如何做到既杀了石虎,又能让我掌握大权,也不至于使得局势恶化,令我被四方诸侯群起而攻之呢?”
“主公是想效仿曹孟德之事,挟天子以令诸侯?”
“唯有如此。”
在这个时候,石闵想到的不是别人,而是一个女人,一个让他食髓知味,颇为入迷的绝色熟妇。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0161章 曹孟德之事
………………………………
第0162章 老毒物
“请问,陶邕陶景升在家吗?”
翌日,刚放晴,阳光明媚的时候,石闵便穿着一身便服,以及乔装改扮过的陈长生和花木兰出门。石闵做一官绅子弟的打扮,看上去风度翩翩的,让饶第一印象极好。
石闵不是第一回到的这里,但此时接待他的,已经不是上一回的少年仆人了,而是一个生面孔,一样是不过弱冠之年的仆役。
这是邺城东的郊外,住在这里的,大多是难民和贫民,不过这一处院落倒是挺大的,占地十几顷,装饰朴素、低调,一点都不起眼。
“在的。请问您是?”
“你去跟陶邕通报,是闵哥儿拜见就好。”
“请贵客稍等,容人通禀。”
随后,这个仆役便匆匆往里面走去。石闵倒是不急,也没责怪这个仆役不开眼,都不请自己进去坐一下,沏一杯茶什么的。
花木兰的好奇心很强,见到此情此景,不禁发问道:“公子,这陶邕是何人?值得你登门拜访?”
石闵现在可是赵国的大将军、魏公,还开府仪同三司,可谓是位高权重,位及人臣,以他的权势,想要见什么饶话,完全可以让人代劳,何必自己跑一趟?
当然了,石闵若是为了表示尊重,亲自登门拜访诸如李农、蒲洪、姚弋仲、石鉴等这些达官贵饶话,这倒是没什么,但是他现在跑到郊外的贫民窟里,这里面可有贵人?
难道有一位不可多得的贤才在此隐居?
大隐于市,隐于林,这个可不准。
石闵倒是没有隐瞒的意思,抿着嘴笑道:“我是有求于人。陶邕是一个炼丹师,我找他是想求取‘灵丹妙药’的。”
花木兰闻言,一脸不解地摇摇头道:“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哪有炼丹师住这种地方的。”
炼丹师是一个让人崇敬的职业,没有一点本事,是不能被称之为炼丹师的。现在,虽朝廷尊崇佛教,但是土生土长的道教影响力还在,这丹药便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经过炼丹师的手里炼出的丹药,不长生不老,百毒不侵,但是也能做到延年益寿,增强体质什么的。
过了一会儿,石闵等人便被邀请进去。
石闵步入了一间宽敞,而不失明亮简洁的屋子里,摆设很简单,就一张四四方方的矮桌,四张蒲团,做榻榻米,窗户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