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冉魏霸业 >

第84章

冉魏霸业-第84章

小说: 冉魏霸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仓松一地可为缓冲。然则仓松之地,一马平川,未有任何的山川险阻,城池壁垒,赵军一旦通过仓松,便可直抵姑臧,兵临城下了!”

    现在的形势于凉国而言是十分危急的。

    凉国历经张轨、张寔、张茂、张骏四世而治,从未碰上过这么棘手的问题,这么严峻的形势。

    如今凉国已经没有退路了!

    要么坐以待毙,调兵遣将,等到赵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坚壁清野,固守姑臧。

    要么主动出击,与来势汹汹的赵军硬碰硬地干一仗。

    要么不战自退,将姑臧和整个武威郡都丢给赵军,然后张骏将迁都于西域,凭借那里的关隘险阻,死死地拖住进击的赵军,伺机而动。

    征南将军裴恒闻言,当即站出来说道:“王上,赵军势大,无可阻挡!赵国据有中原广袤富庶之地,步卒强悍,人口众多,又有河套地区与河南地等肥沃的牧场,战马肥膘,其善骑射者尤甚,故而与赵军野战,我凉国绝占不到一丝一毫的便宜!”

    “裴恒,汝是何意?”张骏蹙眉道。

    裴恒现在可是一个败军之将,怎敢言勇?

    上一回,张骏命征南将军裴恒屯兵广武,抵御赵军。

    裴恒在广武修筑壁垒,想用持久战把赵军拖垮,一时之间,这个法子还是奏效的,但广武郡毕竟只有令居、枝阳、永登这三个城池,虽巩固工事,修筑壁垒,奈何攻略广武郡的麻秋是能征惯战之辈,又有虎狼之师,故而在十天之内,广武的三个县城便全部失陷,裴恒本人也灰溜溜地跑回了姑臧。

    不过,张骏到底是会用人,他知道广武郡全境陷落的事情,不应该怪在裴恒的头上的,毕竟后者手中的兵马不多,敌军又是如此的强悍,士气高涨。

    “王上,赵军来势汹汹,与之正面决战,非明智之举。是以,臣请王上坐镇姑臧,调兵遣将,坚壁清野,巩固姑臧的工事,发动附近的军民,搜集粮秣,于姑臧死守!姑臧,距离赵国的本土甚远,赵军背后虽有几十万的民夫作为支持,但是长此以往,不出一个月,姑臧城久攻不下,则赵军士气一泄,届时便是我凉国大军反败为胜的时候了!”

    听到这话,凉王张骏微微颔首,群臣中也有不少赞许,继而站出来附和的。

    毕竟在这个时代,坚守不战,谋而后动,最后反败为胜的战例比比皆是。

    打仗,兵精粮足固然重要,但是士气也是打胜仗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旦赵军在姑臧城下消耗太久,久攻不下,必然士气大衰,到时候就是凉军绝地反击的时候了。

    太常傅颖又出列道:“王上,臣以为不妥。姑臧城的工事与曲柳城大同小异,一样是城高池深,易守难攻,但现在曲柳城被赵军一日而下,难保姑臧城不会如此啊!”

    傅颖这话一出,又让群臣频频点头。

    重兵把守,易守难攻的曲柳城都被赵军一日之内拿下了,难保姑臧城不会这样啊!

    “太常大人此言大谬!”裴恒瞪着眼睛道,“姑臧城的城防工事,固然与曲柳城无甚不同,但是姑臧的军民甚众,只要将姑臧以及附近的武威各县的十余万军民都发动起来,坚壁清野,赵军如何破之?”

    “裴将军,你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傅颖亦是一个沙场宿将,以武将入文职的那一种,对于战事自然有话事权的。

    傅颖又道:“坚壁清野,你说的好听。赵将石闵,以闪击战著称,擅于突袭,只怕赵军不会给你这个坚壁清野,调兵遣将的机会!”

    “那不知太常大人有何高见?”

    “我建议王上退守西郡,暂避其锋芒,同时遗弃东南各郡县,坚壁清野,分散赵军之兵力,随后逐个击破!趁机收复失地!”

    闻言,裴恒厉喝道:“不战自退,岂有此理?!姑臧,乃我凉国之都城,岂能轻易放弃?”

    “够了!”

    这时,凉王张骏站起身,怒容满面地拔出了王座背后挂着的宝剑,“呛啷”的一声,把桌案砍下了一个角。

    “谁敢再提弃走姑臧之事,孤王定斩不饶!”

    “王上息怒!”群臣山呼道。

    张骏哼了一声道:“赵军势大,这倒不假,但孤王何惧之有?孤王自称王以来,夺取河南之地,威服西域,尽得陇西,昔日强大的匈奴人都不能使孤王臣服!今赵军犯我,兵锋直逼姑臧,姑臧失,则武威郡不保,武威郡不保,则河陇之地不保!”

    “石虎狼子野心,几次三番进攻我凉国,其目的就是为了攻占河陇,一统北方。孤王是不会让他得逞的!”

    “诸卿,孤王欲尽起姑臧六万之军,与来犯之赵军决一死战!”

    听到这话,群臣皆惶恐。

    谢艾赶紧跳出来劝道:“王上,万万不可啊!”

    “有何不可?”

    “王上,常言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王上乃是万金之躯,身系我凉国之兴衰存亡,切不可以身犯险!”

    侍中索遐亦是出列道:“谢艾大人言之有理!王上,这自古以来,并非没有一国之君,御驾亲征的例子,但那都是在国家社稷危亡之时,或者是灭国之战的时候。今我凉国还未到国破家亡的时候,王上麾下,谋臣如云,战将如雨,又何须王上自己御驾亲征呢?”

    谢艾又道:“王上,臣愿率兵出征,抵抗赵军!”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0168章 坚壁清野


………………………………

第0169章 使持节

    张骏对于谢艾是十分看重的。

    谢艾是儒生出身,文武兼备,初为主簿。

    石虎派遣大将石鉴、麻秋、梁犊、孙伏都等率军攻打凉国,企图并吞河陇,一统北方。石鉴接连攻克武街、金城,兵锋直指凉国都城姑臧。面对强敌,张骏命征南将军裴恒屯兵广武,抵御赵军。

    裴恒在广武修筑壁垒,想用持久战把赵军拖垮。大司马张耽向张骏举荐谢艾,说谢艾文武兼备,又懂得战略,如果让他担任军事统帅,必定能击败赵军。

    张骏于是召见谢艾,询问他抵御赵军的办法,谢艾请求给他七千兵众,一定能击败赵军。张骏非常高兴,任命谢艾为中坚将军,配给他步兵、骑兵五千人,让他去攻打麻秋。

    谢艾带领军队出振武,夜里有两只猫头鹰在军营中呜叫,谢艾说:“玩六博棋时,得到饰有猫头鹰图案棋子的人获胜。如今猫头鹰在军营中呜叫,这是战胜敌人的征兆。”

    于是谢艾就进军与赵军交战,大败赵军,斩首五千多人。

    张骏封谢艾为福禄伯。

    之后,赵军再度反攻。

    石鉴率军西征,围攻凉国的战略要地枹罕。石虎又任命中书监石宁为征西将军,率领并州、司州的军队二万多人作为石鉴的后继部队。

    凉将宋秦等人率领二万多户人家向后赵投降。张骏又任命谢艾为使持节、军师将军,率领步兵、骑兵三万人进军临河。

    谢艾乘坐轻便的小马车,戴着白色便帽,击鼓前进。石鉴远远望见,认为谢艾不过是一个年轻书生,竟如此轻视于他,遂大怒,就命令装备黑色矛的三千龙骧兵驰马攻打他,跟随在谢艾周围的兵众大为惊忧。

    左战帅李伟劝谢艾应该骑马作战,谢艾不听,下车以后,坐在交椅上,指挥部署,赵军以为有伏兵,因害怕不敢再前进。别将张瑁率兵从小路截断赵军的后路,赵军兵退,谢艾乘势进攻,于是大败赵军,斩杀赵军将领杜勋、汲鱼,俘虏斩杀的有兵众一万三千多人,麻秋单身匹马逃奔大夏。

    谢艾因功升任为太府左长史,进封福禄县伯,食邑五千户,赐帛八千匹。

    谢艾两度以少胜多,击败来势汹汹的赵军,不可谓不厉害。

    “好!”张骏沉声道,“谢艾,你需要多少兵马?”

    “五万!”

    谢艾说出了一个让张骏和群臣都难以接受的数字!

    要知道,整个凉国的总兵力,大致上是不超过二十万的,不少兵马还要驻守边关,没法调遣,许多兵力还都因为赵军的频频进攻,继而分散于各地了。

    而现在姑臧城内,凉军只有六万多的兵马,谢艾这一下狮子大开口,要求五万的兵力,这如何使得?

    张骏知道,谢艾不是会信口开河的人,他要这么多的兵力,必有其缘由。

    “谢艾,你要这么多的兵力,是何道理?”张骏有些难以接受,所以多嘴问了一句。

    “王上,你是要彻底击退赵军的来犯,还是仅仅想要保姑臧和武威郡不失?”

    “自然是彻底击退赵军的来犯!”

    谢艾颔首道:“王上若只是想保姑臧和武威郡不失,只需给臣两三万的兵力,但如果王上要求臣彻底击退赵军的来犯,必须要有五万以上的兵力。”

    “为何?”

    “因为赵军的中坚力量,是石闵以及他麾下的汉军!”

    “石闵当真如此可怕?”

    “名声这个东西,非是子虚乌有。羯赵国能征惯战之良将众多,人才济济,似蒲洪、姚弋仲、麻秋等胡人宿将,成名已久,为何会被石闵这么一个晚生小辈后来居上,被公认为赵国之战神?”

    “想那石闵,年纪轻轻,便已经拜为大将军,高居魏公,在赵国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败燕、掳晋、破代,平定石宣之乱,在这一系列的战争中,他都大放异彩,今曲柳之战,一日之内,便下我凉国坚城曲柳,可见其能力!”

    “而且其麾下的汉军,军纪严明,战力强悍,又有数万之众,由石闵指挥这支虎狼之师,天下罕有敌手。臣不敢夸大,也不敢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但事实便是如此,没有五万之军,臣不敢保证能战而胜之!”

    “这……”张骏一脸为难之色。

    谢艾的能力和为人张骏是知道的,他没必要夸夸其谈,为了得到更多的兵马欺瞒张骏。

    而石闵的名声,早已传遍了天下。

    在原来的历史上,面对赵军的大举进攻,张重华(张骏之子),只给了谢艾、索遐二万步骑,谢艾还是能击败十余万的后赵军。

    但现在凉国面对的是石闵以及他麾下的汉军,对于汉军的战斗力和石闵的能力,谢艾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毕竟一日之内,攻克坚城曲柳,这不是谁都能办到的事情!

    群臣都三缄其口,不敢说话。

    谢艾好歹还能保证击退来犯之敌,可是他们对此都无计可施,这个时候还是不要上去硬刚,去触张骏的霉头了。

    最终,张骏还是叹了口气道:“好!谢艾,你要五万兵马,孤王就给你五万兵马!”

    “谢艾听封!”

    “臣在!”

    “孤王命你为使持节,都督征讨诸军事、行卫将军职!率军五万,出征曲柳!”

    “谢主隆恩!”谢艾当即领旨谢恩。

    “索遐听封!”

    “臣在!”

    “孤王命你为军正将军,协助谢艾统兵作战!”

    “臣遵命!”

    张骏当此国家危难之际,选择了毫无保留地相信谢艾。此时,凉国的兵力是捉襟见肘的。

    姑臧城内的兵马不过六万多,张骏却还是抽出了五万兵力给谢艾指挥,还给了他使持节的权力,这份恩遇不可谓不大!

    使持节是什么?

    使持节为上﹐持节次之﹐假节为下。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三种节的权限分别开始明确。东晋南北朝均承其制。

    “节”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信物﹐因用途不同而种类繁多。封建帝王所遣使者规定持“旌节”﹐使命完成后归还。

    西汉旌节简称节﹐“以毛为之﹐上下相重﹐取象竹节”﹐持节者是钦差﹐权力极大。朝廷命将﹐以节为信﹐以指挥军队。也用于其它使命﹐如汲黯持节发河内仓粟以赈贫民﹐苏武持节出使匈奴﹐等等。

    东汉中叶以后﹐由于地方不宁﹐军事屡兴﹐皇帝欲增强中央的控制﹐遂令在地方都督诸军的将领加节。

    汉末三国﹐都督的节因所加方式不同而分为使持节﹑持节﹑假节三种。

    但假节与持节﹐假节与使持节有时也混用。孰轻孰重﹐难以分辨。因为都督与节使性质相同﹐当时都督权重﹐加节的权就较难体现。

    只有在加节而非都督的情况下﹐才能体现节的权威。

    如辛毗为大将军司马懿军师﹑使持节﹐“六军皆肃﹐准毗节度﹐莫敢犯违”。司马懿欲出战﹐被辛毗杖节制止。

    至于曹爽为使持节都督青徐诸军事﹐治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与徐州刺史邹歧争屋﹐引节欲斩邹歧﹐在三国为仅见﹐却开晋制之先声。

    就在谢艾调兵遣将的时候,张骏接到了牛旋的上书,不由得勃然大怒。

    但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张骏不好杀了牛旋,所以只能命他戴罪立功,同时又改杨康为东线凉军的主将,牛旋为副将,假节,配合谢艾的军队伺机而动,夹击赵军。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0169章 使持节


………………………………

第0170章 整肃军纪

    曲柳。

    曲柳因一条曲柳河得名,坐落在星罗棋布的陇右之地,为凉地之咽喉、屏障,其军事意义仅次于枹罕。

    因为赵军的大举进攻,杀到了曲柳城下,曲柳的居民纷纷拖家带口,出走他乡,但也有许多人故土难离,选择留在曲柳,紧闭家门,足不出户。

    谁都没有想到曲柳城会那么快就陷落了,仅仅一日,这一座被打造得似乎固若金汤的曲柳城便失守了。城内的黎民百姓甚至没有收到任何的风声,也来不及逃跑。

    在曲柳的百姓看来,有两万兵力驻守的曲柳城,任凭赵军有十余万的兵马都奈何不得。而一旦战事陷入了僵局,就是赵军乏力,凉军反败为胜的时候了。

    但结果总是出人意料的!

    赵军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打下了曲柳城!

    闻讯的老百姓都想逃命,赵军可是凶名赫赫的,不必凉国朝廷的渲染、抹黑。赵军的将士惯于在打下一座城池之后,大肆烧杀淫略,草菅人命的事迹比比皆是!

    臭名昭著的赵军这一回打下了曲柳城,岂不是也要这么干?

    别的不说,这事情可不是空穴来风的。

    除了主动投降的城池之外,在凉地,其余负隅顽抗的城池,统统被屠城了,当地的百姓都被残害得十室九空,尸体枕籍数百里!

    在曲柳城内,还有不少从别的地方逃难过来的人呢!

    但,让曲柳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在赵军攻下曲柳城之后,并没有进行烧杀抢掠的暴行,而是张贴了安民告示,与民秋毫无犯!

    大概过了一两日,见到外面没什么动静了,老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

    在城门口那里,血迹未干,却有许多老百姓围在那里,人头攒动的,听一名赵军的都尉宣读安民告示。

    “各位,这是我们赵国的大将军石讳闵的安民告示!其意为:闵为赵国大将军、魏公石闵,今曲柳已下,干戈平息,闵不欲生灵涂炭,伤及无辜,特发次安民告示,告之于众。”

    “胡汉一家,居于河陇。闵奉王命,尊天道,兴师伐凉,主持正义,诛灭群凶;王意定河陇,使北方归一,威服四邻;张氏凉国,僭越不臣,欺君罔上,大逆不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