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文人-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皇帝为什么会信任曹鼎蛟,除了曹鼎蛟为人老实,勤勤恳恳,为国为民,履立战功,而且为人低调不炫耀,办事牢靠之外的几百处优点之外,他最牛逼的本事就是在捞钱这一块。
曹鼎蛟毕竟是拳头上能站人,膀子上面能跑马,大明朝独一份的大文豪。
满朝上下的文武除了伸手要银子,然后委屈巴巴的劝他,千万不要与民争利,一方面又让他加重赋税之外,根本就没什么用处。
曹鼎蛟与皇帝陛下还在这边相谈甚欢,高起潜发现自己这个天子的家奴完全被晾在了一边,根本就插不进话去。
不多时,只见一路尘烟狂奔而来,曹鼎蛟眼神比较犀利,老早就看到了来人正是边关的斥候,曹鼎蛟心道边关一定发生了大事了。
曹鼎蛟旁边的崇祯皇帝惊讶地说道:“好像来了一队骑兵,看这架势如此怱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啊。”
曹鼎蛟脸色凝重的说道:“唉,看样子好像发生了大事,来人是边堡的军户,前线必定发生了十万火急的事情。”
果然,那些骑兵果然是口中大喊:
“十万火急,边关急报,清兵叩边了!”
………
崇祯皇帝脸色如同吃了苍蝇一般恶心,颤抖的手指按捺不住,不敢置信的说道:
“皇太极他是疯了吗?现在的山西还有什么必要抢?”
曹鼎蛟沉默的片刻,仔细想了想最近的局势,这才开口说道:
“皇太极刚刚从朝鲜抢走了无数的粮食,现在他们根本就不缺金银珠宝,现在他们缺的是声望和声势。
他们要凭借大明来立威,杀鸡儆猴,让旁边的蒙古部落臣服,清狗果然是找死。
给老子等着!”
曹鼎蛟有些不满的一脚踢在了旁边一座石狮子腿上。
崇祯看皇帝看着怒气值爆表的曹鼎蛟,心里面默默的为清狗而感到悲哀,不为其他,旁边缺了条腿的石狮子就可以证明,曹鼎蛟一脚下去石狮子少了一条腿……
第254章选错的对手
根据后来的大清帝国战史记载,一位曾经参加过当年侵略大明的老将军用着颤抖的手写下这样的话:
“我们(大清)在错误的时间选择了错误的地点,碰到了错误的敌人,那是一场记忆犹新的惨败,能逃出来的人绝对是被神所庇佑之人……”
……
曹文诏脸色严肃的接过了战报,他们在大同前面修缮了十几个坞堡现在被清兵团团分割包围了,而且这些人直接暴露了想要围点打援的心思,暂时还没有动手。
可曹文诏知道,现在那些堡垒无非有那么几个结果,或许等清兵没有了耐心的时候,他们就会直接冲进去大开杀戒,或者里面的人根本就坚持不住直接就跑出来投降了。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明军的救援都非常困难,现在山西本来就是遭受的大旱,对于粮食的控制非常严格,如果要行军打仗的话,人嚼马嘬对于粮食的消耗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而且明军现在最困难的事情是很难在野战中击溃清兵,好不容易打赢了,也很难取得很大的战果。
曹文诏只好把军中的将领召集在一起商议,黄得功,周遇吉他们这些参加过朝鲜战役的老人也感到非常的棘手,那时候哪怕是绕着太白山脉打游击战,也打得非常的辛苦,如果在北方的平原上对战人家凶残的骑兵,真的是非常难受啊。
黄得功捂着额头说道:“这种情况根本就打不了了,咱们还是坚守城池吧!毕竟咱们这里还有上百万灾民要管,大军一旦调离,绝对是弹压不住。”
周遇吉的看法也是如此,至于城外十几个坞堡也只能听天由命了,不是他们不想救援,而是救援的代价太大了。
难道让他们为了两三千人,丢下整个大同不管,丢下整个大明的重镇不管,去救一个虚无缥缈的存在?
人总是有私心的,曹文诏也不是什么圣女表啊,他也要权衡一下利弊。
不多时,曹文诏听到外面的亲卫来投:曹鼎蛟求见!
曹文诏心情虽然郁闷,不过还是大手一挥说道:“让他们进来吧,没准我这大侄子有什么办法,这小子鬼点子最多了。”
所有的将军都是露出的善意的笑容,不过他们可不敢在背后说曹鼎蛟的坏话,谁不知道这家伙实在是太牛太能打了,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只曹文诏少数几个人可以降服曹鼎蛟了。
曹文诏带着宁安公子,董非等人进了大帐,开始大家还没有注意曹鼎蛟背后的男人,还是黄得功这家伙眼睛比较尖,居然看清楚了宁安公子的侧颜,喝!!!
曹文诏指着地图说道:“鼎蛟你来了,快快坐下吧。边关的事情你们都听说了吧,唉,大明真的是多事之秋啊。”
曹鼎蛟这边也是怒气冲冲的说道:
“皇太极这个不开眼的狗东西,山西也是他能够打得了的存在吗?我不让他尝一下文人的拳头,这狗东西都不知道自己吃啥姓啥了。”
曹文诏苦笑着说道:“注意文人的素养,你小子能不能文明点,穿得到是个禽兽的样子,说话跟我们这些大老粗简直是没啥两样。”
宁安公子遮不住撇嘴轻笑,最后还是伸出羽扇挡出了嘴巴,黄得功赶紧夺步走到了曹文诏身边,小声的对他耳边说道:“曹总兵,您看看曹大人深厚的那一位像不像当今圣上啊!末将也只是瞧过几面,实在是不敢确定。”
曹文诏的目光这才对上了宁安公子,曹文诏突然一个机灵,赶紧下拜说道:“曹文诏叩拜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营之中的将领和亲兵们纷纷日下拜,跟着一起山呼万岁。
崇祯皇帝赶赶紧摆手说道:“不必行此大礼,不必行此大礼,快快请起!我不过是一个游历在此的书生而已,几位实在是折煞我了。”
曹文诏:。。。
曹文诏幽怨的看了一眼崇祯皇帝,他年纪也大了,心脏是真的不好,崇祯皇帝整这一出实在是太吓人。
曹文诏心中忍不住吐槽:有的皇帝啊看起来是个正经的皇帝,实际上根本就是个不正经的书生,宁安公子!这是啥玩意儿啊!!有谁能够给本总兵解释一下吗?
宁安公子朱由检还摆摆手说道:“你们讨论你们的本公子旁听就好了,绝对不干涉你们,千万不要在意我。”
曹鼎蛟看着装逼的皇帝陛下,您老人家处在这里就是一尊一百万瓦的大灯泡,谁敢忽视你的存在呀?家里面脑袋真的是不够砍!
最后曹文诏,曹文诏等人讨论了良久还是统一不了意见,黄得功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宁安公子频频插嘴,会议一度差点变成了演武场,曹鼎蛟一个眼神就让他们坐下了。
曹鼎蛟直接说道:“既然你们不愿意救人,那我就一个人去救,华夏自古就有一句话,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大明百姓者,男的永生永世挖煤挖矿,女的就送去犒赏三军!”
曹鼎蛟又用着挑衅的眼眼神看着崇祯皇帝,问道:“陛下,敢不敢玩一票大的?咱们直接靠着山西再坑他们一波。”
崇祯皇帝心里面发悾皇且桓龀隼从瓮娴恼樯运现鼗骋赡橙说难凵瘢谠な咀攀裁赐驳氖虑椤
曹鼎蛟很大气的说道:“陛下!还活着,不容易,出来玩,开心就好,命不命的不重要。”
曹文诏等人哑口无言。
崇祯皇帝很怂的说道: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既然你曹鼎蛟都不怕了,要真出了事那我大不了在危机关头直接跑路就行,不过你家里面五位小娇娘子…就要成寡妇了。
说说你的计划,反正朕是咽不下这口恶气。”
玩归玩,闹归闹,别拿老婆开玩笑啊,曹鼎蛟白了一眼这个无耻的崇祯皇帝。
不过,大家还是聚在在一起,又商议了许久。
曹鼎蛟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
大同外围的坞堡,皇太极的人马现在依旧是采取围而不攻的战术,只要那些小城堡里面的人不出来,他们也不会去管这些人,皇太极的大军就驻扎在外面休整。
六月的天气已经非常热了,皇太极这个时候和他手底下的谋臣范文成躲在帐篷里面避暑,旁边还有几个汉家女子在旁边举着大蒲扇。
皇太极举着一番从大同那边传过来的信件仔细拜读着,范文程有些好奇的问道:“陛下有没有什么好消息呀?是不是大同那边有守将想要投降啊?”
皇太极有些纳闷的说道:“居然是崇祯小儿写给我的书信,只是这封信是什么意思?
皇太极弟中弟亲启,料得汝父之枇杷树亭亭如许,汝父开始种枇杷树矣,兄于大同,等君会唔!”
皇太极一头雾水,范文臣则是怒火中烧。
第255章崇祯皇帝别想跑
“吾父早已驾鹤西去,尘归尘土归土,崇祯小儿到底在说什么胡话?难道脑子烧坏了吗?”
皇太极还是一脸懵逼的问道。
范文程小心翼翼的解释道:“此事是出自于出自明朝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的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所死之年所手植也”。
崇祯皇帝这话的意思并不是问候先皇,而是说陛下你妈死了!你妈死了呀!”
“庭有枇杷树,吾妻所死之年所手植也”。意思就是这个枇杷树,在当年妻子死的时候种的。当别人说你爹开始种枇杷树了,意思就是“nsl”的意思,是骂人的话。现在只能说不学点网络知识,都不会骂人了!
对于这个时代的皇太极无疑是最恶毒的话了,皇太极冷着脸说道:
“崇祯皇帝真的是越活越回去了,如同这样泼妇骂街又有什么意思?既然他现在就在大同是吧?如果咱们能够活捉崇祯皇帝,岂不是可以复制一个土木堡之变?大明江山那就是唾手可夺啊!”
皇太极不仅仅是被激怒了,更是觉醒他身为一个皇者的骄傲,所以他不进去想要打败崇祯皇帝,更想把他的江山据为已有。
“兵发大同,活捉朱由检,朕要这天下之大这世上只有一个皇帝,那就是我皇太极。”
皇太极眼神之中的战意凛冽,他要亲自拿下大同,活捉明朝皇帝带来的收益绝对比征服半个蒙古划算。
皇太极也是说做就做的性格,大军很快就开拨了。
大同城直接被皇太极围住了,城外十万兵马非常的嚣张。
泥泞的土地上,不知道何时就传来一阵马蹄声,而后就是兵戈碰撞,人马厮杀。
这样的情景每天都在上演,百姓早已习惯于躲在家中,或者躲进深山。
双方的战场不断扩散,终于一场大会战,演变成为旷日持久的鏖战。
这半个月的时间,几十万人马在山西各个城池、各个州县、各处山川交战。
这样的后果就是,双方各有损失,却不至于伤筋动骨。但若是哪一方想要抽身,就势必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明军主体处于被动防守的状态,而且战斗力本来就不如人家,兼顾着还要照顾着这么多灾民,一心二用之下,自然是被打的节节败退,很快就丢掉了大同周边很多城镇,明军的主力损失并不惨重,全部都固守在大同附近。
崇祯皇帝虽然没有亲自上战场,可他也在瞭望楼远远的看着整个战场的形式。
明军将士们虽然很努力的拼杀,可是在攻城战之中依旧是损失惨重,他实在是不敢想象,这群士兵守城都这么艰难了,若是他们需要带兵攻打沈阳的话,岂不是会更加惨烈?
曹文诏有些尴尬的说道:
“陛下,现在山西还是新兵,虽然咱们士兵的数量更多,可是对方是身经百战的清兵,陆陆续续打了几十年战了,咱们吃亏也是出乎不了意外。”
崇祯皇帝耳边又想起了那些贼兵的叫嚣,什么活捉大明狗皇帝,什么打进城池去分酒分肉?
崇祯皇帝感慨着说道:“边军都打不过人家了,更别提南京那边那些卫所兵老爷了,怪不得他老是在朕耳别唠叨着要改革军制。”
崇祯皇帝说的那人正是曹鼎蛟,曹文诏也知道大明朝最牛逼的那个笑话,曹鼎蛟居然想带着200万大军东征北伐,还说要把整个大明朝的军户都改革一下。
看着是个笑话,却道尽了所有将军们的心酸,曹文诏也明白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在战场上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心软的将军。
曹文诏一脸严肃的说道:“多打几次仗,精兵那就炼出来了,曹鼎蛟从朝鲜带回来的那批兵才是好苗子,要是能快速补充到部队,很快就能搭建起来一个架子。”
崇祯皇帝想了又想,自己好像为了让那些归国的将士想尽荣华富贵。。。似乎这些人好像全部被调去戊卫南京了,朕这样做是不是有点暴殄天物啊?
崇祯皇帝赶紧说道:“呃,好!等朕回去了,到时候给你一千朝鲜活着回来的勇士,到时候曹爱卿可要替朕守好山西呀。”
“微臣,谢主隆恩!”曹文诏顿时心情好上了不少,他是真的很缺老兵啊,要不然手底下的部队伤亡也不会这么惨重,还不是因为老兵太少了,守城战都打成了这个窝囊的样子。
崇祯皇帝又把目光看向了草原,脸色凝重的说道:
“鼎蛟带着一人一熊就去了蒙古,此事能行吗?”
曹文诏一阵无语,皇帝陛您眼中只有曹鼎蛟一人不成,大壮和他手底下几百号人马不是人啊?
曹文诏表面上是毫不在意的说道:
“曹鼎蛟在蒙古草原上的人品非常好,蒙古人民都非常喜欢他,蒙古人一定会接受他的友谊。”
死在曹鼎蛟手上的好几万蒙古人表示他们是真的不喜欢这个曹门神,要是他们能够打得过,早就弄死他了。
崇祯皇帝突然多嘴了一句:
“要是他们不接受呢?”
曹文诏笑着看向了天边,摸着腰中的长刀说道:
“曾经也有察哈尔的三个大部落说了不字,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草原上,一个荒芜的中小部落,一对骑兵快速的接近这里,旁边的牧民赶紧扯起了马群,很快就聚集了一大堆牧民围了过来,他们手上都拿着长枪短刀身穿皮甲,一个个非常警惕的看着曹鼎蛟他们。
部落的族长达木很快就走了出来,曹鼎蛟笑得跟朵桃花似的,深情流露的说道:
“达木族长,别来无恙啊,本官可是想死你们这些蒙古人了,许久没来草原上做客,实在是想念你们的马奶酒和烤羊肉啊,来点牛肉干?”
达木族长知道这货非常的恐怖,千万不能让他蹬鼻子上脸,于是他也是笑着说道:
“曹鼎蛟大人,我们今年的货物已经置办齐全了,牛羊也暂时还不能卖,而且我们也没有需要的东西。
现在天色已经不早了,我们也不就不留你们吃饭了,来人端茶送客,少放点茶叶……”
曹鼎蛟脸色有点黑,这还是他认识的淳朴好客的草原人吗?于是他再一次低三下四,用着极其恳求的语气说道:
“族长,我们大明这一次是真的挨不住了,真的很需要草原人民的帮助,我也相信蒙古的兄弟们一定会支援我们大明,您以为呢?”
达木也是非常的感动啊,曹鼎蛟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他们蒙古人当然是能帮的就帮啊!于是他大手一挥就派出了五百名骑兵协助曹门神进击皇太极。
曹鼎蛟这才把手中长达一丈的黑切从达木族长的脖子上挪开了,曹鼎蛟脚下的黑熊王富贵也松开了硕大的熊掌,还用他憨厚的熊掌拍了一下人家身上的灰尘。
曹鼎蛟觉得自己头顶上应该有个光环,打着民主两个字。
这一人一熊的动作整齐划一,曹鼎蛟满意的挥了挥手,告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