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小文人 >

第117章

大明小文人-第117章

小说: 大明小文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让他气愤的事情就是弟弟阿济格被曹鼎蛟直接打死了,凉的透透的,走的时候很不安心,惨叫了好久。
    最让皇太极愤怒无比的是曹鼎蛟这狗东西又跑过来屠杀他的后营,估计这次进攻宣府的计划也泡汤了。
    就在皇太极还在暗暗思索之际,范文程一直底下冉冉升起的浓烟,一脸惊恐的说道:“明军把粮食物资全部烧了,他们的人马开始跑了,这!明军也太鸡贼了吧?”
    皇太极虽然早就料到明君的动作会很快,可是没想到让人家一点都不留念,丝毫都不拖泥带水带着兵马跑了。
    皇太极很想抓着某人的脖子质问:曹鼎蛟,这些盔甲防护力不好吗?这些粮食不好吃吗?你这边都打赢了我不考虑追击一下吗?
    ……
    大壮:“大人,咱们都把人家的菊花一锅给端了,人家兵马都被我们冲散了,为何不趁势追击,直捣黄龙,生擒皇太极?咱们就这样撤退的,是不是太亏了?粮食和物资也没捞到。”
    曹鼎蛟看着这个露出了一脸菊花笑容的手下,笑道:
    “就怕你家将军大人我扛不住啊,上次我面对两万名蒙古骑兵的冲锋都差点交代了。
    人家皇太极的兵马可不止这么一万,若是四五万骑兵来袭,我曹某人也扛不住啊,再说了,这怎么叫做撤退呢,文人的事情能够叫撤退吗?这明明叫做战略性转进?”
    文人的事情能叫撤退吗?这叫春秋笔法,大肆渲染,曹鼎蛟已经是整个大明最棒的靓仔了,他可不在乎这些虚名……不在乎!毕竟曹某人是一个视名利为粪土的大文豪……真不在乎·′ˉ‘(gt▂lt)′ˉ‘·

第265章打辽东喽(5更第2更,求收藏!求订阅)
    盛京,多尔衮百无聊赖的起床,唯一遗憾的是皇太极又没有带他去征服大明,不过,这也成全了他和大玉儿的好事。
    他轻车熟路地来到了皇宫,说是皇宫,实际上不过是几处改造过的宫殿,和崇祯皇帝的房子一比,就相当于一座小茅厕而已。
    虽然崇祯皇帝勤俭节约,现在住的还是先帝们留下来的房子,但是南京的皇宫也不是皇太极能比得了的。
    多尔衮超级喜欢大玉儿吞吞吐吐娇柔的模样,他想大玉儿肯定也会喜欢上他进进出出精益求精的表现。
    我大清的茅房内……不对,我大清的宫殿里面,大玉儿愁眉苦展地看着多尔衮,这个仅仅只有五六尺的汉子一脸渴望的看着她。
    大玉儿心知肚明,这多尔衮一直在盯着她的车灯看,打的什么主意还不知道吗?
    大玉儿自从从皇太极登基之后,好几个月没有同多尔衮见面了,也就是这一次皇太极东征大明,多尔衮这才找到了机会,暗中幽会于大清茅厕。
    多尔衮坚信他们这是一份有味道的爱情,纯洁而且美好,就像那风中纷纷而舞的桃花。
    大玉儿忍不住开口说道:
    “贝勒爷您就放手吧,我们之间是不可能的,我是他的人,也是你的嫂子,从今往后咱们都放手,就当没有发生过,如果你非要问我什么,妾身只能回答:爱过!”
    多尔衮握紧了拳头,厉声喝道:
    “是不是他发现了些什么?我不管,春风十里不如日你,皇太极如今走了,谁也拦不住我,我这人什么优点也没有。”
    不……
    ……
    曹鼎蛟占了便宜就跑得无耻模样让皇太极吐血三升,头上绿油油的皇太极,实在是无可奈何。
    现在部队士气低落接二连三的失败让不少将领都在军中抱怨,他们甚至质疑这次东征,要不是皇太极接连阵斩了几个刺头,这才压住的那些谣言的宣传。
    部队也是暂时的稳定了下来。然而也埋下了不好的隐患,深深地打击了皇太极在军中的声望。
    “希律律……”
    大壮有些担心的说道:
    “大人,就凭借咱们这点人马,还去辽东吗?卢象升卢大人几万人马都差点不能全身而退,虽然他也打到了沈阳,可是人家卢大人在沈阳城外就停下来了,根本就没有打进去。
    卢大人就在外围干掉了一些金兵,加起来也才只有几千人而已,而且这几千人大部分都是杂兵。”
    曹鼎蛟表情非常和蔼的说道:
    “大壮,有时候瞎猫还能碰上死耗子呢,不为了别人,就为战死在大同的几万军民百姓,还有陛下的血仇,咱们跑到他们老家给他捣点乱也行啊,不搞事的明军,还有脸出来混吗?”
    大壮也不是害怕了人家清军,只要有曹鼎蛟在军中,他们这些做部下的,哪怕是面对十万大军,也绝对会咬牙举起手中的兵刃,因为曹大人从来没有让他们吃过亏,也没有让那些战死的弟兄们吃过亏。
    “嗯,大人既然决定了,那属下就不再劝了,区区辽东而已,大可去得。”
    大壮知道自家大人是很有主见的人,他决定的事情,很少有人能够改变,而且自己家大人胆子特别大,当初带人直接把人家的运粮队干掉了,然后直接自己冒充了人家运粮队,手持两把菜刀从人家军营里面砍了一路。
    曹大人就敢闯入数十万人的大军,除了他之外大明哪个将军做得到?
    他们这些老人是亲身经历过那些疯狂的行动,哪一次不是九死一生,结果硬生生的被自家大人窜出了一条活路,自家大人就是悍不畏死,神勇无敌的代表啊。
    曹鼎蛟毫不在意的说道:
    “我跟陛下的私交甚好,皇太极这狗贼得罪了陛下,那就相当于得罪了我,这不是疯狂的抽打我曹某人的脸吗?
    既然人家要打我的脸,我曹鼎蛟又是那种逆来顺受的人,左脸给人家打完,又要把右脸伸过去,老实的很!
    其实我想跟人家皇太极说一句:求求你好心放过我喽,我真的知道错了。”
    大壮脸上露出了鄙夷的神色,自家大人又在那里装逼了,自家大人说出来的那些话快点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承认,谁要是当真了,那就真的是大傻子了。
    这些年被自家曹大人报复过的人还少吗?
    大壮没好气的说道:
    “那大人您打算在辽东怎么搞事情呢?”
    曹鼎蛟觉得自己从来都不是搞事情的人,如果有,那一定是对方的错觉,给他来一套大明帝国的封建社会主义专制铁拳,估计就能让人家清醒的明白他的苦心。
    曹鼎蛟盯着大壮看了一会儿,笑着说道:“本官最近研究了一套军体拳,觉得有必要在全军推广,打完战之后就拿你来当教学素材,到时候咱们练练手。”
    大壮喉咙一阵哽咽,脑筋飞快地思考着自己最近哪里得罪了自家曹大人,求胜率强烈,他决定在接下来的行动当一只彻彻底底的舔狗。
    舔到一无所有又如何,有人当狗的资格都没有呢。
    “驾驾……”
    曹鼎蛟兵马就沿着皇太极入关的路线去了辽东,打着的旗号也是八旗子弟兵的旗号。
    曹鼎蛟还是在后营缴获了一些东西,而且皇太极他们很多东西并不是属于他们自己创造制造,所以他们身上的装备也并没有成建制。
    只是他们头上恶心的金钱鼠尾辫子实在是太难看了,曹鼎蛟就没有让手底下的明军弄成那个样子,只是让大家盖了个头盔。
    一路上夺关斩寨,碰到一些小地方清兵不多的话就直接一路碾压过去。
    像那种需要攻打的城关,他们就冒充清兵直接蒙混进去,然后骗关。
    六日的功夫,曹鼎蛟他们的人马已经打到了辽东的腹地,中间大小打了几十战,都是他们一路凯歌高奏,最近碰到规模最大的是一支清兵两千人的部队。
    曹鼎蛟打得非常吃力,配合蒙古人费尽千辛万苦,才将这两千多人吃掉大半,而且还让他们逃走了不少人。
    就算是如此,蒙古人和明军也损失不小,曹鼎蛟觉得这群敌人跟他当初在蒙古遭遇的多尔衮麾下的白甲兵有点像。
    不远处沈阳城内的多尔衮哭晕在厕所,抱着大玉儿失声痛哭。
    多尔衮:呸!哪里是像?根本就是。
    老子辛苦大半年培训了两千多白甲兵又被你打报废了,怎么又是你姓曹的畜牲?还能不能行了狗蛋!
    曹鼎蛟看着有些高爽的天气有些感叹的说道:
    “咱们运气还真得很好,这都几天的功夫了,清兵居然还没有反应过来,反而是咱们想打哪里就打哪里,他们居然都在龟缩防御。”
    大壮弱弱的举手说道:
    “大人,会不会是我们太强了,他们知道我们的存在,但是觉得自己搞不定咱们,这才任由咱们在这边肆虐?”
    “强吗?我们这边六七千人马都差点搞不定人家二千多人,还让人家跑了不少,多尔衮会不会嘲笑我们啊?”
    曹鼎蛟非常惆怅,并且有点怀疑自己的战斗力了,自己难道不猛了吗?自己难道不强了吗?还是有了老婆之后的后遗症?
    自己的老婆也不多啊,才五个而已。

第265章我要惹事(五更第三更,有收藏不亲?)
    曹鼎蛟有些惆怅地对着旁边的董非还有大壮说道:
    “难不成是我变弱了?不如你们两个人陪我练练拳,昨天那一战让我有些迷茫阿。”
    相信他说的话,但不要当真。这是董非为什么活的这么好的原则。
    董非,大壮把头摇得跟个拨浪鼓似的,曹鼎蛟又把盘目光看向了旁边几个蒙古的军官,这些人身子魁梧的如同一座小山,他们也是听得懂汉话,而且还能流利的交流。
    曹鼎蛟把目光看向他们的时候,他们默默的转身,把身子挪了几十步,然后这才慢慢的做下休息,曹鼎蛟又把目光看向了别人,瞬间他身边的人都走空了。
    曹鼎蛟只好无奈地蹲在了旁边的稻田旁边,看着这些颗粒远不如后世的水稻,他也非常的感叹,袁先生不愧是中国瑰宝级的人物,古代的水稻产量确实是低得吓人。
    哪怕是越南那边最好的占城稻也才几百斤的产量,不过那边可以做到一年三熟或者是两年五熟,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好了,就是人太懒了。
    曹鼎蛟手底下的人马都安安安静静的在旁边吃着肉干,旁边还升起了火堆在煮肉汤,他们所在的村子非常的偏远。
    村子里面那些八旗子弟已经被清理干净,至于那些老弱妇孺曹鼎蛟可没管,任凭他们在屋中瑟瑟发抖,当然,谁敢出门的话就是格杀勿论,曹鼎蛟有底线,前提是你不要触碰那条红线。
    村子里年轻力壮的人自然是早就跑了,他们的主子带着他们的朝鲜包衣奴才瑟瑟发抖地跑去了县城。
    曹鼎蛟看着吃饱喝足的部下,笑着说道:
    “喂,难不成你们打算安安静静的躺在这里?不起来搞事吗?俗话说得好,一动不动是王八……”
    所有人尴尬的起身,听着曹鼎蛟这调侃的话,要不是他们打不过他姓曹的不然早就动手了,为了不当王八,他们只好妥协了。
    曹鼎蛟笑盈盈的说道:
    “走走走,去弄点饭后甜点,天大地大肚子最大,老天爷饿不死咱们勤奋的明蒙联军,现在本官带你们去吃爆米花。”
    “大人,什么是爆米花?”董非有些迟疑的问道。
    曹鼎蛟非常笃定的说道:
    “爆米花是我国传统的美食,发明创始人正是我曹某人,等以后本官退休不干了,就在京城开几家快餐店,弄个曹德基给大家吃。”
    中国人善于用食物来缩短他乡与故乡的距离。
    哪怕是在异国他乡,中国人都能用食材制作出家乡的味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
    大多数美食,都是不同食材组合碰撞产生的裂变性奇观。若以人情世故来看食材的相逢,有的是让人叫绝的天作之合,有的是叫人动容的邂逅偶遇,有的是令人击节的相见恨晚。
    辛苦了一天的曹师傅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准备弄晚上的夜宵甜点。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
    曹鼎蛟看着已经黄澄澄的水稻,你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一定是大清农民伯伯辛辛苦苦栽种的,一分血汗一粒米,然后他们栽种的粮食全部被上面的主子拿过去压榨了。
    曹鼎蛟觉得他应该做些什么这种压榨的行,并且解救水深火热的大清百姓们,让他们感受到大明的人性关怀。
    曹鼎蛟直接大手一挥说道:
    “来了,点火全部给我烧了。”
    董非,大壮两个人死死地抱住了曹鼎蛟的大腿,特别是大壮,他是穷苦百姓出身的,要不然也不会成为那种大头兵。
    大壮有些悲愤的说道:
    “大人,那些是粮食啊,千万不能烧,烧了绝对会遭天谴的。”
    曹鼎蛟笑眯眯的说道:“这些确实是粮食,但是你觉得我们这些人能带走吗?我们要花费多少功夫收割?
    想想大同吧,本官只是想给皇太极一个教训,得罪了本官也不要害怕,回去好好的想想自己的死法,安心的在家里面等死就好了,没有必要挣扎。”
    “这……确实是如此,咱们在这里也占据不了多长的时间,与其留给那些金狗,还不如一把火全部烧掉。”
    董非脑袋转得飞快,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曹鼎蛟一声令下,汉军士兵有些不情愿地放火,蒙古人则是没有那么大的心理负担,每个人都是说笑着把整个水稻田全部都点燃了,旁边那些种小麦的,还有各种经济农作物,都被他们付之一炬。
    曹鼎蛟就在田地边听着那美妙的爆炸声,要是换作从前的他可不敢这么奢侈。
    没有穿越前的他一直记得家乡里面的风俗,那时候家家户户的老百姓等到田边的时候需要去田边收割水稻,但是总会有一些遗漏,或者大人们会不小心掉了一些。
    曹鼎蛟就会集结一帮孩子们跑到田间地头捡米线,这种米线并不是我们所吃的米线,而且一串串的稻谷,往往他们忙碌了一整天可以捡到小半桶。
    然后再弄一些谷堆秸秆生起小火,然后把米线丢进去烤,不一会儿就会传来了小小的爆炸声。
    等会熄灭了之后地上就会留下很多白色的小爆米花,这种用稻草烤出来的爆米花不仅香,而且非常的亲甜,和外面那些俗气的爆米花相比,更加的好吃。
    明军们默默地看着这一切,每个人都感觉到喉咙发抖,有种说不出来的味道,这是属于农耕民族特有的情感。
    而那些蒙古人都是体会不到明人但那种情感,以及对土地的渴望,还有对于粮食的尊重。。。
    看着真揪心的一幕,所有人都没有胃口,甚至有些人更是满眶热泪,捶胸顿足,他们中有人甚至是从灾年中活过来的,没粮食吃的时候,只有草皮和树根……
    曹鼎蛟默默的起身路过那些烧过的稻田,然后拿着个一个小盘子,将田间地头小小的颗粒捡了起来,虽然火势太大,烤焦了不少爆米花,可是在庞大的数量下依旧诞生了不少质量合格的爆米花。
    曹鼎蛟好好好,花费了一盏茶的时间就捡起了满满一大盘,然后蹲在旁边美滋滋的吃着。
    士兵看到此情此景,一个个都是有样学样的去抓那些爆米花吃,就连那些蒙古人也按捺不住。
    大家刚开始还是排着队捡着地下的爆米花吃,到了后面,直接变成了哄抢的场面。
    六千人马横扫着这边的田间地头,原本他们还不知道爆米花,居然这么好吃,反正这些粮食他们也带不走的,于是他们把目光看向了更远处,还没有被烧的水稻田。
    每个人眼神之中都是亮闪闪的光环!!
    这个时代,很多穷苦人家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吃过糖,甚至一辈子也没吃过几次肉,爆米花这种食物还真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