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小文人 >

第13章

大明小文人-第13章

小说: 大明小文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样的大功,纵观整个大明崇祯朝也不多见,合该如此。
    洪承畴捏着胡子然后问道:
    “高迎祥,你若是写下一份书信,劝想你的部下,兴许我们还能保你一条性命,不然立刻就将你凌迟处死。”
    高迎祥朝着地上啐了一口,然后说道:“呸,该死的狗官,老子既然被你们抓了,就没有想再活着回去的可能,你也不要再诓骗老子,你觉得我会相信你吗?
    造反那是株连九族的大罪,我老高已经没有活路了,不会相信你们这些人的鬼话。”
    洪承畴知道这样的枭雄再怎么说也是无济于事,再说到了他这个级别,他已经无权处理了,只能派人赶紧将其押解回京。
    洪承畴对着诸位大将还有赶来的研究说道:
    “一应俱赏。老夫会向朝廷奏报,朝廷一定会厚赏有功之臣,劳烦各位主官一同上个折子,向朝廷和陛下叙述此次战役的经过。
    当然,有一点毋庸置疑谁也不可乱写,此战首战者,唯曹鼎蛟曹守备是也,诸位可还有异议?”
    “并无……!”
    曹鼎蛟的战绩怎么看都像吹出来的,可是遍地的叛军尸首实在是做不了假,就连他们都觉得有些夸张,可是事实就摆在面前。
    将近五万叛军的尸首漫山遍野,还有到处都是投降的叛军,还有哀嚎的惨叫声。
    这些可做不了假,大军还在收拾着战场,分捡着战场上的战利品,最终泉州军方面得到了七成的战利品,而远道而来的天雄军也分到了三成的战利品。
    曹鼎蛟则是在军营之中叙述着他这些天的经历,曹文诏,曹变蛟,洪承畴,卢象升这些大佬都目瞪口呆的听着他的经过,心说这小子不仅运气好,而且为人还机智多谋啊,不愧是一代军神。
    曹鼎蛟三番两次强调自己仅仅只是个文人而已,可是迎来的都是鄙夷的目光,就连曹鼎蛟最为欣赏的偶像卢象升也语重心长的拍着他的肩膀说道:
    “小曹啊,千万不要好高骛远,好好的在军中干吧,还有,你装逼的毛病应该改一改了,咱们中华上下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就是谦虚啊。”
    曹鼎蛟心道:
    老子会告诉你们,我只想当一个文人吗?
    他们这些大人物在这里商量一下如何处置分配利益,曹鼎蛟则是带着自己那五百…呃好像是二千五……怎又觉得是六千弟兄……他只好带着自己数不清的部下去分战利品去了。
    曹鼎蛟这个时候才想起来,自己的部下是越打越多,他已经记不清自己原来多少人马了,只好默默的收编了那些人马。

第二十八章国难思良将
    紫禁城武英殿里,崇祯皇帝阴着脸坐在龙椅上,面前的御案上堆着几十份各地的奏折,但他一封也没看过,太监王承恩侧立在旁,微弓着腰,眼睛盯着脚下的地面,大气不敢出。
    崇祯眼睛聚焦在殿外的一个角落,目光呆滞,神游物外不知在想什么。
    良久,崇祯皇帝这才扪心自问道:
    “狗奴才,朕打小就熟读圣贤书,也算是个明事理之人,书上所说的,师傅们所教的,从来都说勤俭持家,兢兢业业,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朕可曾有违备?”
    王朝恩小声说道:“陛下是难得的明君,老奴都看在眼里。”
    崇祯皇帝苦笑着说道:
    “朕若果真是明君,这天下怎么会硝烟四起,关内平民也是流离失所,这天下竟然是一副亡国之相,朕,愧对于大明列祖列宗,愧对于大明黎明百姓。”
    王朝恩赶紧跪下,脸上全是诚惶诚恐之色,颤声说道:
    “洪总督他们总会有办法的,还有曹将军也是不世出的名将,总会…”
    崇祯皇帝有些痛苦到扭曲的面孔微微发颤,摇了摇头说道:
    “绝无可能,曹文诏就算是天兵天将也没办法带着三千兵马就平掉叛乱,若是前方战事不顺,恐怕…”
    崇祯脑海中想起了那个坚毅的面孔,爽朗的国字脸并不起眼,不过却令人心安,曹文诏!朕之良将。
    宁州府百里外,李自成带着不到一万马队终于是逃了出来,路上掉队的兵马实在是太多了。
    加上古代的大军,大部分人都有夜盲症,都是因为营养不良的关系,在晚上根本就看不清楚。
    这也是为什么夜袭常常能够奏效的原因,当然面对那些有所准备的军营,夜袭不仅没有任何用处,反而会让你损失一大批精锐。
    很不凑巧,闯贼的大营就没有防备,而且全军全部中了一个集体减防减攻减状态的大型负面技能,大脏水术!
    第二日,当太阳升起之时,李自成疯狂的在寻找他的义父,甚至还带着兵马往回跑了几十里。
    可是依旧没有找到义父的身影,直到他们碰到了高迎祥仅存不多的亲兵跑过来报信道:
    “闯王被一员明将抓走了,如今生死未卜,估计是凶多吉少了。”
    李自成咬牙切齿,最后居然气昏了过去。
    李某人知道这个时候带兵马再跑回去,简直就是找死,但也不能由他下达不救援的这个命令,不然手底下的人马肯定会生出二心,觉得他们的老大不作为。
    李自成对于明军中的曹鼎蛟可谓是恨不能生食其血肉,无可奈何,他只能发挥了影帝级别的表演。
    心知义父是绝对救不回来的,估计就是把全部兵马都拼完了也绝无可能,于是他偷偷的吩咐副将带着人马去陕北,然后自己昏死了过去。
    另一边,张献忠也得知了高迎祥被明军俘虏的事情,吓得他带着手底下的几千兵马疯狂地逃窜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张献忠能活下来完全都是靠腿脚上的功夫,既然已经散伙了,那就各自保重吧。
    纵横天下甚至打下凤阳,这歹不可一世的叛军宣告解散,二十多万兵马除去被明军俘虏杀死的人马以外,其余人马全部都是分崩离析。
    有些倒霉的人甚至碰上了河南父子俩,还有辽东大军的铁骑,这两路大军没有吃上肉,只好疯狂的找上了溃军的麻烦。
    宁州府,曹鼎蛟本来还想带着手底下的马仔出去砸场子,可没想到临姚扛把子曹文诏却一把拦住了他,苦口婆心的劝导道:
    “你小子都已经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了,估计现在都有不少人在眼红你了,现在还平白出去招摇,就不怕跟别的人反目成仇啊?
    这世上总是多一个朋友比多一个敌人好,千万不要去浪。”
    接着,曹文诏还给自己这个侄子上了一堂种猪培育课,至少曹鼎蛟是这么以为的,自家的叔父居然要自己回去后,找个十房八房的老婆小妾,然后给他生下一窝的小小小曹。
    曹鼎蛟冷静分析,仔细琢磨,得出结论,好像这次立下的功劳,足够陛下赏赐自己一个比较大的文职了,于是曹变蛟倒是安静了下来。
    第二日,曹文诏又早早的找上了门来,脸上堆满了笑容,而且有些期期艾艾的说道:
    “鼎蛟,你看我舒服,我大小也算是个总兵官,唉,现在手底下只有可怜巴巴的一千多号人马,实在是太丢人了。”
    曹鼎蛟摸了下鼻子,然后说道:
    “叔父为何不去招募兵员?难道朝廷没有拔下银子吗?”
    曹文诏苦笑着说道:
    “这军户哪里是这么好招的,现在都是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这兵荒马乱的年景实在是难啊。”
    曹鼎蛟装作不知情的样子把手一摊,无奈地说到:
    “侄儿也没有办法啊,没有调查清楚情况之前,我可没发言权。”
    曹文诏把心一横,言道:“你手底下不是还有六千老兵吗?你就让这些人乖乖的来我军营报道就好,算我求你了。”
    曹鼎蛟脸上终于露出了菊花般的笑容,其实那些兵马他可不想要,就算叔父不过问,自己也会乖乖奉上,他可养不起好几千人。
    以后他就搞几十个随从就够了,毕竟他曹大官人,可是当文官的命,要这么多棒槌干什么?还是留给叔父去剿匪去吧。
    曹鼎蛟其实早已经偷偷的找王二发他们说过了,曹文诏毕竟不是外人,而是他们长官的叔叔,于是大部分人欣然的接受了改编。
    只有王二发虎子大壮这几十个人非要跟随他曹鼎蛟,这就没办法打发了,曹鼎蛟于是只能勉为其难的把他们收了杂役,他觉得这群家伙就是他以后的班底了。
    不多时,洪承畴也找上门来,然后对曹鼎蛟说道:
    “此次宁州大捷的奏折我们已经派人三百里加急送往了京城,外面还有一些流贼需要本官主持清剿,你小子这些天做的不错,让本官甚是满意。
    本官就送你一份前程,这押送高迎祥回京的任务就交给你了,路上千万别出了差错。”
    曹文诏心中大喜,曹家这下子真的是要发达了呀,自己这个侄子可算是能够直达天听了,以后还不是前程似锦?
    曹文诏赶紧摁着自己侄子的头说道:“还不拜谢洪伯父,人家这么对你关照,以后可要记得这份恩情啊。”
    曹鼎蛟只能无奈的撇出了一副菊花笑,然后鞠了一躬。
    洪承畴开怀大笑,然后让曹鼎蛟去点齐五百人马即刻押送高迎祥回京。
    曹鼎蛟自然是选择用自己最开始的五百人班底,曹变蛟,曹文诏也是非常羡慕和欣慰的看着曹鼎蛟,这小子总算是长大了。

第二十九章押闯王入京
    宁州城外三里亭,长亭外古道边,洪承畴,卢象升,曹文诏,曹文诏这些大人物纷纷跑过来送别曹鼎蛟。
    洪承畴只是觉得这个小辈确实是可以值得深交,而且曹家三叔侄全都是军中一等一的猛将,以后可以倚为自己的爪牙,何不深交之。
    所以,洪承畴掏出了大批的战利品给了曹鼎蛟,送别的时候还老泪纵横的说道:
    “鼎蛟,此去京城,人心险恶,千万要小心行事,只要你低调点,有我们这些人给你撑腰绝对不会出什么问题。
    但碰到事情,咱们也不怕事,只要咱们有理就行。”
    曹鼎蛟郑重的点了点头,瞧瞧人家曹伯父多好的人啊,自己都有点不忍心坑他了。
    卢象升也是挺欣赏这个小老弟的,年纪轻轻就立下了如此功劳,而且还不骄不躁,他拍了拍这位牛人的肩膀,言道:
    “小小曹将军,卢某在这里就先预祝小兄弟鹏程似锦,直上青云了。”
    曹鼎蛟顿时露出了菊花般的笑容,一口大白牙咧到了嘴角处,笑道:
    “卢大人洪大人都放心,我一定会在圣上的面前听你们美言几句,有官一起做,有财一起发。”
    卢象升,洪承畴听到这样的话,都觉得哭笑不得,这也太江湖去了吧,听着跟草莾拜把子一样。
    曹文诏纵使是万般不放心,也只能听之任之了,曹鼎蛟作为此次战役最大的功臣,更是洪大人指派的进京人选,自然可以去京城叙功。
    他们这些人还要留在这里清剿悍匪的残余势力呢。
    曹文诏语重心长地说道:
    “到了京城只要记得八字箴言就好,多听多看少说少做。”
    曹鼎蛟郑重的点点头,至于记下了多少,那就要看天意了。
    曹变蛟没有什么多余的话说,只是小声道:“路上小心点,自己多注意保重身体。”
    曹鼎蛟和他们寒暄了一阵,这才挥了挥手,踏上了回程。
    ……
    卢象升抚须道:“大曹将军,你们家可算是出了个麒麟儿呀,先出了你们大曹小曹两将军,现在又出了个小小曹将军,活该曹氏当兴。”
    曹文诏抿嘴笑道:“不敢不敢,这小子不是走的狗屎运罢了…”
    可曹文诏脸上的笑意怎么也掩盖不住,甚至有一种得意的意思。
    洪承畴笑了笑,没有说话,只是让人把地图拉了上来,众人还要商量一下接下来的作战计划,该如何清剿残兵呢?
    曹鼎蛟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五百骑兵缓缓北上,不要问他们的装备为何如此精良。
    仅仅是他们这次的战利品实在是太多了,硬生生的被曹某人组建出来一只骑兵队了,曹文诏看到了这样的队伍,都忍不住爆了一句国骂。
    在他们中间还有一辆特制的囚车,里面装着的人,可是大名鼎鼎的闯王高迎祥,这个可是让崇祯皇帝夜不能寐的男人。
    六月末的天气依旧是闷热异常,难熬的暑气蒸发着人体的每一丝水分。
    曹鼎蛟这个变态的家伙,却如同人型空调一样,怡然自得的走在队伍前面。
    其他士兵都是早已叫苦不堪,可他们看到自己的将军都如此坚持之后,都不由自主的心中竖起了大拇指。
    还是咱们将军牛逼呀,有曹鼎蛟在前面带头,明军居然咬牙坚持了下来。
    大部分人都咬牙坚持着,努力的紧跟着将军的步伐。
    王二发在旁边惊喜的说道:
    “大人,你说等咱们回京之后,陛下会赐下怎么样的赏赐。”
    大壮美滋滋的搓搓搓手,然后一脸怪笑的说道:“肯定是给咱们大人赐下良田千顷,然后美女美婢无数,最后封一个总兵当当。”
    虎子也是信誓旦旦的说道:“那是必须的,咱们小曹将军将来可是要领大元帅印的。”
    曹鼎蛟脸上的菊花笑容渐渐收敛,董非心知这位大爷马上就要发作了。
    董非觉得自己可能是最明白曹鼎蛟的人,赶紧说道:
    “都胡说什么啊,我敢打赌,陛下一定会封咱们曹大人当个知府抚巡什么的,你们一个个别胡说了啊。”
    曹鼎蛟闻言抿嘴一笑,脸上的菊花笑意渐渐伸展开来。
    (小小曹将军当文官,这画面实在是…)众人愣了片刻。
    可曹鼎蛟耳边却传来了哄堂大笑,大壮,王二发,虎子,还有旁边数百亲卫全都是笑的肚子疼,一个个掩面大笑,曹鼎蛟脸色一下子黑的跟锅底似的。
    曹鼎蛟一扬马鞭就跑到了队伍的最前面,有些郁闷的在官道上纵马狂奔。
    王二发,大壮打算立刻催马上前,却被董非一把拦住,笑道:
    “你们这些家伙就不要再去刺激曹大人了,唉,我被你们气死了,难道你们还看不出来曹大人的心思吗?”
    王二发打消了心思,不过还是一脸好笑的说道:“我们也知道小小曹将军想要当文官,凭他的本事,当文官不是大材小用吗?
    就算外放做一个芝麻大点的县令也不划算啊。”
    大壮也捂嘴笑道:“俺也觉得曹大人这是狗拿耗子,把猫给的活都干了,这不是想瞎了心吗?”
    董非无奈的摇了摇头,自己要是有这么一群手下早晚会被气死,一点也不懂得迎合上官的心思,也不知道小小曹将军哪里找来的这么一群奇葩,他居然能够忍得了。
    这边,曹鼎蛟纵马在官道之上,耳边却听闻前面有喊杀之声,曹鼎蛟眉头略微一皱,心道:
    “莫非这官道上还有叛军还未清剿完毕,看来该轮到自己出手了。”
    曹鼎蛟并没有携带狼牙棒,因为那玩意儿实在是太刺眼,不过他腰中却别着一把“轻刀”。
    也不重,才四十来斤的样子,反正平常的人别说用它来杀敌,举都举不动。
    曹鼎蛟慢慢从腰间抽出了这一柄腰刀,加快了马速,快速的朝着前方追去。
    不多时,曹鼎蛟终于是看清了敌军的贼影,曹鼎蛟突然发现叛乱的不是什么贼兵,而是自己人。
    一伙明军叛兵居然在围攻一支商队,商队的护卫损失惨重,眼看就要渐渐支撑不住,护卫是越打越少,千钧一发之际,曹鼎蛟打马慢慢上前。
    苗县的驻军参将赵卢生哗变了,本来他想直接杀入苗县,然后烧杀抢夺。
    结果路上碰到了一队有钱的商队,赵卢生本打算闹一次哗变,逼着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