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文人-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鼎蛟发现自己这个老公都被夫人们晾在了一边,心里面有点不平衡,弱弱的嘀咕了一句:
“原来明朝就已经有麻将了,渍渍渍,怎么明朝没有英雄联盟呢?就算是世界锦标赛我上我也能打个零杠三。”
明朝郑和下西洋时,船上没有什么娱乐用的设备,船上的将士只能以投掷骰子赌博作为消遣。
但是在长久的航海中,将士们厌倦了,经常有将士想家,甚至有试图谋反的,试图杀了郑和他们,为了稳定军心,郑和发明了一种娱乐工具。
第一次玩麻将的时候是郑和、副帅、大将军、郑和的夫人(太监也可以娶妻)四个人一起玩,最后确定了游戏规则后。
全船开始都玩此游戏,船上有一个姓麻的将军,他玩这个游戏得心应手,于是郑和给这个游戏命名“麻大将军牌”,即是后人的“麻将牌”。
看着夫人们笑的如此开心丝毫不理会曹鼎蛟的感受,曹鼎蛟也决定高一项很大的娱乐活动。
“啍!玩物丧志,小虎,去同祖家吴家说一声,让他们弄点家丁过来,人数别超过一百,否则又有人要弹劾本官要造反了。”
曹鼎蛟哼哼唧唧的说道。
“大人,你到底要干啥呀?”
“哼,踢足球,开创大明的足球队。”
第300章大明国足
南京城寸土寸金,能够建造足球场的地方更是屈指可数,还好,曹家和祖家相连之处还有一大块地盘。
曹鼎蛟直接安排了自家的花匠带上几十个精力充沛的小伙子在草场上撒上了石灰。
然后又精心修剪了草地,用木架子搭进了两个大球网,然后用两个大的渔网挂在了架子上面。
小半天的功夫,曹鼎蛟很快就把他的足球场弄好了,足球的事也不必太担心,曹鼎蛟花钱弄了一批皮革,然后那是心灵手巧的手艺人弄了十几个蹴鞠模样的皮球。
曹鼎蛟又花费了半个时辰给他们讲解规则,然后带着这群家伙溜球,各种简单的热身训练,朝他们灌输着现代足球的基本规则。
现代足球的起源来源于英国,足球最早是产生于中国,就是中国古代的蹴鞠,而现代足球的起源地则是英国,发展到现在一百多年,已经称得上是世界上第一大体育运动了。
然后,曹鼎蛟最无语的就是东国足球那帮孙子,拿着最高的工资,踢着最烂的球,甚至还有人笑称:高俅死后,中国的足球停滞不前了一千年,到现在还没缓过劲来。
1915年的平安夜里,英德两国之间,举办了一场足球赛。参赛的双方是德国皇家萨克森团和英国锡福斯高地警卫团,萨克森团的官方战地日志详细记载了一位苏格兰人如何制造了一个足球,并发展成为一场标准的足球比赛。
曹鼎蛟现在在球场上充当的角色就是又当爹又当妈,一方面要当两支队伍的裁判,另一方面又要给两支队伍当教练,几十号人马玩起来也是不亦乐乎,出现那些身子实在是不灵活的家丁,几乎是每一个人都参与了这场盛宴。
哪怕是在旁边围观的人也感到热血沸腾,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规则,但是把球踢进球门就会引来大家的欢呼。
……
周延儒坐在太师椅上,听着下面人的汇报,吏部的官员都是战战兢兢的看着他,周延儒敲着桌子说道:
“曹鼎蛟如今名声如日中天,不思进取倒也罢了,居然还去弄这种玩物丧志的东西,这蹴鞠真的有这么好玩吗?”
有小吏说道:“他们管这个蹴鞠叫做足球,曹鼎蛟每日下午举办的足球比赛,都是会吸引旁边上千人过去围观,据说是搞得有声有色啊。”
曹鼎蛟带来的万民伞让崇祯皇帝的名声在民间好的不得了,原本民间的怨气,也因为山西的事消散了不少,因为大家都知道了崇祯皇帝救灾的事迹,心里面多多少少有了一些期盼,虽然大明多灾多难,可咱们的圣上是好皇帝呀,没看见他亲自跑到山西救灾,还救活了上百万灾民,无数的老百姓因他而活吗?
崇祯皇帝火了,换句话来说一下子登上了新浪热搜网的榜首,人气直接爆表吸粉上千万,大明的邸报也是大肆宣扬了此事,将这个消息送到了大江南北。
有圣君自然是有名臣在旁边辅佐圣人,山西除了崇祯皇帝外,最大的名臣就数曹鼎蛟了,这货原本的名声就非常好。
打赢了闯贼,为了大同的百姓孤身一人挺身而出打败了蒙古人,然后又在边关打败了女真人。
远征朝鲜的悲情故事更是令美人催泪,天下妇孺皆知,甚至不少人都深深叹息,可怜曹鼎蛟曹大人功亏一篑,真的是心疼这位悲情英雄啊。
周延儒掐着胡须说道:“曹鼎蛟不是喜欢玩物丧志吗?那么咱们就将此事大肆宣扬出去,坏了他的名声。
还有,南都这边的锦衣卫是怎么回事?吴三桂怎么就突然走马上任了,陛下那边都没有同我们商量过啊?”
“大人,小人也不得而知,高公公那边也没有消息传来,似乎此事知晓的人并不多,王承恩那边的口风也特别的紧,小人实在是打探不出来什么。”
有一名吏部的侍讲开口说道,此人模样也是毕恭毕敬,因为他深知自己的身份,不过李家培养出来的进士而已,能给这些大佬搭话,已经算得上他的荣幸了。
“周大人,李家那边想要宴请您今晚过去一敘,不知大人可否赏脸?”
周延儒不耐烦的摆手说道:
“朝廷这边,还有五城兵马司,以及曹鼎蛟,都没有提起那天那件事,都这么久过去了说明此事的影响已经淡化了。
叫你们家主不必在战战兢兢的躲在一旁联络感情了,当初有这个胆子干这事怎么现在承担后果了?叫他们以后少干这种事。”
“是,下官一定把话带到。”
那人脸上露出了唯唯诺诺的笑容,周延儒却是皱着眉头说道:
“吴三桂那边还是需要多多关注,一个强势的锦衣卫指挥使,可不是咱们想看到的。
更何况他身后还背靠京营以及辽东势力,就看他识不识趣了,银子可以分他一些,但必须要听咱们的话。”
……
崇祯九年八月初,吴三桂,董非带上了由吴家家丁和按察司精锐差役组建的南京锦衣卫秘密来到了扬州。
明代两淮都转运使司设于扬州城,下辖3个分司:泰州、淮安、通州(今南通)。
两淮都转运使司还设有仪真、淮安坝两个批验盐引所,所谓批验所是产盐区到行盐各区间建立的盐引检验机关。
明代食盐的生产者称为“盐户”、“灶户”,有专门户籍,世守其业,不能随便更改。明代盐政有“开中法”又称“中盐法”,明政府为解决北方边防军队粮饷问题,规定商人输入北方边镇粮仓米粮若干给予相当盐引,纳米于边境,领盐于内地。
然而,到了明朝后期,什么好制度全部被腐败完了,原本年收入两千多万的银子的盐政,让中央朝廷每年只能收获一百余万两银子。
董非感慨的说道:“吴指挥,我手下的会计已经算了好几遍了,大明每年的产盐总量大约三百万引,而扬州一府独占七十万引。
两淮盐运司,从上到下的官员全杀了,坚决不会冤枉一个好人,还请大人下驾贴吧。”
吴三桂也是愤怒不已,这些贪官是如此可恶,换算过来他们是贪污了多少所吴三桂小学?
哼!
吴三桂冷声说道:
“盐丁灶户不必管,给我把两淮盐运司上下官员全部抓了,带回去审问,他们名下的财产全部封存,我的人手负责抓人审问,董非,清点物资和收缴赃款的事情又交给你了。”
董非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抄家什么的他最喜欢了,不对!曹大人教育的多么好啊,一切缴获要归公,八荣八耻记心头,咱们也是为了大明的美好事业而奋斗啊。
“弟兄们,把咱们按察司的本事亮出来,让锦衣卫的兄弟们开开眼!”
“是!!!”
第301章是不是有啥误会?
“天下六运司,惟两淮运司为雄,治莅三分司,惟泰州分司为最,而安丰又泰州之巨场也。商灶渊薮,盐利甲东南之富。我国家国用所需、边饷所赖,半出于兹。”
漕河与盐业都是大明的经济命脉所系,而主管盐业衙门设在扬州,而明朝的漕运总督府就设在离扬州不远处的淮安。
吴三桂身后精锐的家丁簇拥着他包围了整座淮安漕运总督府,早有盐丁察觉到的不对劲,赶紧叫出来了不少人马在门口对峙,一些小头目赶紧闯进去禀报去了。
吴三桂有些失望的看着这些士兵,毫不在意的对着身后的手下说道:
“就这些人渣欺负一下普通老百姓还成,要是碰到了皇太极手底下的女真骑兵,来多少人都不够看啊,全都是一群乌合之众,这漕运总督府倒是修建的挺漂亮,可惜没甚子鸟用。”
扬州的殿堂楼阁美轮美奂,以盐业为大宗的徽商富甲天下,扬州瘦马闻名全国,成为大明士大夫小妾的最佳来源。那个时代的扬州城都弥漫着奢靡之风,脂粉气太盛,是大明徽商的天堂。
吴三桂手底下一位锦衣卫千户毕恭毕敬的说道:“大人,为何不一口气彻底拿下这里?”
吴三桂冷笑着说道:
“总要给他们留下体统,若他们愿意乖乖配合,朝廷总不会太过于为难他们,若是有几个不识趣的,那本官就只好杀鸡儆猴了。”
吴三桂知道,只有能杀人的锦衣卫才会让百官所忌惮,锦衣卫势力最强大之时,就司礼监御马监都要退避三舍,只要他能做出成绩来,不愁得不到崇祯皇帝的欣赏。
而且,刀还未出来之时,对于百官的震慑是最强的。
……
漕运总督府,正二品漕运总督李併深,正三品都转运使刘全农,理漕参政、巡漕御史、郎中、监兑、理刑、主事等级别和职掌各不相同的属官都是面面相觑。
刘全农不敢置信的说道:
“你说什么?咱们漕运总督府居然被包围了?这怎么可能?此事绝无可能,难不成是那些盐丁炕户造反了?”
李併深一拍桌子,怒不可遏的吼道:
“老夫就不信这天下没有王法了,召集水手,官兵,还有咱们衙门内的兵丁,看看外面的贼人有多嚣张。”
李併深管闸主事,麾下拥有文官武将及各种官员达二百七十多人;还下辖仓储、造船、卫漕兵丁两万余人。其中规模最大的造船厂位于清江浦。
这货的地位已经不亚于那些边关总督了,甚至若不是崇祯皇帝搬迁了,他这个总督的权利还要更大些。
因为他这个曹运总督需要沿海收粮起运、漕船北进、视察调度、弹压运送等,均需总督亲稽。每年漕船北上过津后,循例要入觐皇帝,汇报漕粮完成诸事。
最为重要的一点,扬州的盐业也在他管辖之内,漕运总督衙门是贪腐最严重的一个地方,也是崇祯皇帝坚决打击的对象。
等李併深带着人马杀出来的时候,看着清一色的锦衣卫士兵,打头那一位身上还身穿飞鱼服。
按照明制,“赐群臣大红贮丝罗纱各一。其服色,一品斗牛,二品飞鱼,三品蟒,四、五品麒麟,六、七品虎、彪;翰林科道不限品级皆与焉;惟部曹五品下不与。”
由此可见,无论飞鱼服还是麒麟服,穿在锦衣卫身上都是一种荣宠和身份的象征。并非全员穿着,当是身份特殊的锦衣卫职官所着。
看电视剧里面所演的锦衣卫,清一色的全都是飞鱼服,那就有点扯淡了,一群大明的高级武官哪有这个闲工夫汇集在一起抓你个小毛贼?
至於飞鱼服,的确不是阿狗阿猫都能穿,锦衣卫的官员,如果是二品以上,才可以穿飞鱼服,但如果皇上赐穿,那又另当别论正德皇帝年间,不到二品的参将游击往往也有飞鱼服可穿。
在正式场合,锦衣卫指挥使一级的官员身穿大红蟒衣、飞鱼服、乌纱帽、銮带,佩绣春刀,一般场合则穿大红便服;千户、百户等下级官员身穿青绿色锦绣服。
一般场合则穿青绿便服。执行任务时也是如此。所以,当时民众只要看到“鲜衣怒马”“操京师口音”者,就可以断定是锦衣卫。
李併深自然而然的把目光放在了吴三桂的身上,看着这位年轻的有些过分的高级武官,他有些纳闷的问道:
“不知道阁下是锦衣卫的哪位大人,老夫这漕运总督府惹到你们了不成?围在这里作甚?”
吴三桂抱拳拱手:
“李大人,下官锦衣卫南京镇抚司指挥使吴三桂,特地拿着驾贴过来拿人,还请李大人配合。”
李併深眉头一皱,这些鹰犬又要搞什么幺蛾子,难道是最近的分红没给够?可是上一笔利润上个月才刚刚送出去啊?
“拿什么人?本官这漕运总督府可是清清白白的,千万不准胡说,担心本官在圣上面前参你一本。”
李併深的话足以吓退一般的锦衣卫了,甚至是骆养性那种锦衣卫头子都拿他们没办法,可吴三桂是什么人?同样是背景深厚,而且带着圣旨过来的。
李併深又是一通国骂,痛斥国贼,口水都飙到了吴三桂的脸上,他身后的手下也是一拥而上,对着吴三桂就是口诛笔伐。
甚至有不少人冲地下吐口水,鄙视着他们这些锦衣卫,骂他们是朝廷的鹰犬。
吴三桂面带微笑,伸手擦干净了脸上的口水,淡淡的说道:
“你们可以假装自己是忠心耿耿大臣,可我是吴三桂却不能唾面自干,来人,通通都拿下。”
“不,你们锦衣卫没有权利拿下本总督,你们这是以下犯上,来人,把他们通通抓起来。”
李併深又惊又惧又恐,这吴三桂要把整个天都捅下来呀,锦衣卫都下手了,这说明皇帝陛下终于要对漕运总督府这个无辜的小猫咪下手了吗?
崇祯皇帝:……∑(?〇o〇)真…真的吗!?!!!!
漕运总督府那些士兵终于反应了过来,因为他们看到了自家的大人,已经开始被对方那些剪辑为接近了控制住了,有不少士兵扯着嗓子冲了上来,然后被那些精锐的锦衣卫一刀劈成两段,吴三桂带出来的士兵自然不是一般的角色,全都是响当当的骑兵。
片刻,几百人倒在了血泊里面之后,再也没有人敢上前攻击锦衣卫的大军了。
李併深哭丧着脸放弃了抵抗,然后漕运总督府通通被打包带走,二百七十多名官员一同被抓,与此同时,董非带着人马接受了杨洲盐转运司,动作之大,很快就惊动了很多有心人。
第302章风声鹤唳
淮河入海口,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在靠近此处,原本还在球场上纵横的曹鼎蛟,偷偷的潜入到了岸边。
如今的青岛舰队已经发展到了三万多人,几乎大半支舰队赶来了两淮。
如今的青岛海军已经今非昔比,两万五千员海军陆战队齐刷刷的下船,在海上他们是纵横四海的海军,哪怕是着陆之后他们依旧是精锐无比的海军陆战队。
曹鼎蛟就在岸边检阅着他的部队,在他身边还来了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也就是咱们大明的崇祯皇帝。
岸边的部队都是雄赳赳气昂昂,排成了整齐的排列,穿着崭新的军服,拿着整齐划一的火铳,而且这些海军的士兵看起来都非常的魁梧,不像那种刚刚当兵的瘦杆子,看起来高高大大却没有一点力气。
就连崇祯皇帝也是惊讶的说道:
“鼎蛟,你给朕的惊喜还真的很大啊,朕的这支海军看起来是如此雄壮威武,不知是怎么养成的。”
曹鼎蛟非常同情的说道:
“因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