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文人-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鼎蛟这小子敢有一个军的兵马,他娘的都敢打到倭国东京去!
崇祯皇帝直接目光灼灼的看着曹鼎蛟,装做是非常随意的说道:
“鼎蛟,百王入京的事情朕就交给你来做了,朕的底线就是过年之前还没有搬入京城的亲王郡王一律按叛逆处理,诛杀九族,田契,王府资产全部归公,青岛海军陆战队,随时归曹鼎蛟调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钦此。”
曹鼎蛟很懵逼的看着崇祯皇帝,他只是老老实实的过来打个卡,上班捡那条快乐的咸鱼,为什么又被委以重任了?他不想得罪整个大明的宗室集团啊。
虽然在崇祯皇帝这一朝他很牛逼,自己的弟子那一边也能过得潇洒好几十年,可保不齐大,明朝隔个几十年之后又来个权力更替,得罪了所有的宗室,保不齐惹到了后世那个宗室皇帝,那他曹鼎蛟的后代就美滋滋了……
曹鼎蛟:(⊙o⊙)!!
温体仁一脸敬佩的看着曹鼎蛟,笑着说道:“曹鼎蛟,你果然是有担当,原来早就想好了对策,去吧!大明的未来还得交给你们这些年轻人啊。”
温公……
百官都是无语的把目光扫着曹鼎蛟,还有崇祯皇帝口中的海军陆战队,这可是大明现在最强的一支部队。
青岛海军陆战队一出道就是巅峰,最近的战绩也就马马虎虎地配合五千骑兵打垮了江南这边造反的四十万大军。
虽说其中有很大的水分,但实打实的战斗力至少也相当于一二十万大军。
大家都对这支部队有些发悾芏︱愿亲羁植赖拿腿耍勺鸥鋈巳ザ愿赌切┩跻兰苹崾盏狡嫘О伞
崇祯皇帝一锤定音,百官们草草的接受了这场闹剧,曹鼎蛟无奈地被崇祯皇帝留了下来。
吴三桂这个大舅哥也跟在旁边看戏,自从吴三桂成为了锦衣卫指挥使之后,锦衣卫的地位和声势简直就是大涨,一方面有了东风压倒西风的局势。
就连那些西厂的人马都不得不暂避风头,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御马监高起潜这时候的风头都远远不如吴三桂。
毕竟最近这场大战是吴三桂的锦衣卫和曹鼎蛟海军陆战队打下来的,凭借着军功让他们在朝中如日中天,曹鼎蛟,吴三桂也一下子成为了崇祯皇帝的左膀右臂,一个主外一个主内。
曹鼎蛟如同幽怨的小媳妇看着身为负心人的崇祯皇帝,崇祯皇帝被某人也是瞪得发毛。
有些心虚的说道:
“鼎蛟,这人啊,就是要学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正所谓进亦忧退亦忧,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呀?”
曹鼎蛟:“呵呵……所以陛下你就把我豁出去了??”
崇祯皇帝双手一摊,笑道:
“你这说话也太难听了,朕在你心目中就是这样的人吗?朕这是在考验你,看看你能不能担任大任,你千万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呀。”
曹鼎蛟掐着手指头说道:“陛下,我还真的不是这块料,真的是难以担任大任,我看吴指挥是骨骼清奇,人模狗样,必成大材,必须要唯以重任啊,我觉得拆迁的事情交给他来做就挺不错的。”
吴三桂眉毛一挑,如同被激怒了的哈士奇不满的说道:
“什么叫做人模狗样啊?本将军好歹也是大名四大美男子之一,想打架呀,来呀。”
曹鼎蛟脸上露出了不屑的神色,看着已经是半个残疾人的吴三桂,一脸高傲的说道:
“不是我小瞧你啊,大舅哥我让你三条腿加一只手,只要你能打得赢我,哼!我就……”
崇祯皇帝插嘴说道:“你哪来的第三条腿?”
曹鼎蛟自信满满的说道:“这个我还真的有,缠在腰上呢!缠了整整一圈。”
吴三桂有些激动的问道:“这么说你就不能移动了,若是我能够打赢了,你又该如何?”
曹鼎蛟摸着下巴说道:“若是你能够打赢我,那我回家就狠狠的欺负你两个妹子,从她们身上找回场子来。”
吴三桂一脸黑线的看着曹鼎蛟,若是他一直手现在还是残废的状态,他绝对会上去把某人坐得满地找牙,现在不敢动手绝对没有害怕的意思,他吴三桂根本就不怂!
锦衣卫的事能叫做怂么?那只是战略性撤退而已。
看着某人不买账的样子,崇祯皇帝掏出了地图,然后言之凿凿的说道:
“曹鼎蛟,你知道大明有多少王爷么?整整有二十七位,底下的郡王和奉国将军更是多不胜数。
这样,你每抄一家把他们迁都来南京,朕就给你一成红利,一座王府贸然搬迁会留下多少好东西?还有他们的田地放那也是卖不出去,咱们朝廷全面接受之后又能卖出一大笔银子,这么一想,你觉得接下这任务还真的是亏吗?”
曹鼎蛟摸着下巴仔细的想了想,一个王爷家里面就有好几万亩地,二十多个王爷加起来怎么也有上百万亩地,这么多地不说拿出去扶贫,全部用来吃排骨,这排骨他不香吗?
曹鼎蛟一本正经的说道:
“陛下你也是知道我的为了,当然,为了朝廷分忧,微臣是义不容辞!
这可不是为了钱呀,毕竟你也是信得过我才会把此事交给我,钱什么的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咱们君臣的感情,还有,陛下在怎么着也给我订个指标吧,到底给我杀几个王爷,杀多了你面子也不好看,虽然下官也是秉公办事,可是还要先跟您通个气啊。”
崇祯皇帝一脸黑线,他没想到自己的大臣会向他问出这种问题,他不耐烦的说道:“随你的便,反正朕只要二十七个王爷年底前要到达京城,过了这个日子就随便你杀。”
曹鼎蛟脸上更是露出了一抹笑容,眼神都是金闪闪的。
那些最高级的藩王被国家圈养着,坐拥几万亩良田,把自己养得白白胖胖,但也有许多爵位低下的明朝宗室过的并不称心如意。
面对财政收入减少,而宗室的财政开支却逐年增长的情况,明朝的财政压力越来越大。
因此在明朝中后期,朝廷已经不再支付一些底层宗室的俸禄了,但是这些宗室又不能从事士农工商,所以许多宗室甚至连饭都吃不上。
河南周王府就有一对底层宗室父子,为了能吃上牢饭,故意妄议朝政,按照《大明律》,王子进谏要被囚禁的,不会处以死刑,最终他们父子如愿吃上了牢饭。
大明其实还是毁在了祖制上,朱元璋定下的规矩太死板了,然而后人又不敢做出改变,不动就把祖宗抬出来压死你,大明以孝治天下,老子就是在道德的制高点用加特林喷死你,你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曹鼎蛟虽然也在致力于改变大明,可他也不敢违背历史的潮流,只能故意的去引导皇帝的改变,士大夫的危害,王爷的危害最早都是他提出来的,那曹某人才是真正的始作俑者。
第318章望风而降?
崇祯九年十月,各地的王爷陆续地接到了京城里面的谣言,末代秦王朱存枢正在西安美滋滋的享受着封建社会主义的洗礼,整天都是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只顾着享乐。
明末时,这支宗室与皇室的血缘关系已经很疏远了。李自成攻破西安后,末代秦王朱存枢被俘,死。
朱存枢好歹还有王爷的名头,家里面也还有好几万亩地,若不是有李自成攻破了西安,他们还能醉生梦死好久呢。
然而,因为历史蝴蝶的改变,李自成并没有逃窜到西安来作乱,反而是攻破了北平。
曹鼎蛟还间接的成为了很多人的救命恩人。
秦王府长史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脸惊慌的说道:
“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王爷呀,你怎么还有心情在这里饮酒作乐?这是吃了几盆花生米啊,醉成了这个样子?”
朱存枢醉意微醺,摆摆手说道:
“瞎说,本王可是海量怎么会醉,你这家伙就会打扰本王的洒兴,前几日来打扰本王是因为南京城那边福王叔造反了,现在又出了什么事啊?难不成这大明,改天换日了?”
秦王府长史赶紧一把堵住了秦王的嘴,小心翼翼的说道:
“酒可以乱喝,话不能乱讲啊,当心隔墙有耳。
王爷,福王爷那边兵败了,曹鼎蛟和吴三桂好生厉害,带着两万多海军陆战队和五千多骑兵以及京营一万人马。
他们居然硬生生的打垮了老福王的四十万兵马,三大叛将鲍承先,王世选,邓传春,纷纷授首,短短几日朝廷就平定了乱局啊。”
“乱,乱,乱,朝廷这边还是有能人,曹鼎蛟曹门神,吴三桂吴门神,这是我们大明朝的秦琼尉迟恭啊,他们输得不冤。
想必老福叔也身首异处了吧,何必如此呢?中央神器岂是我们这些混吃等死的宗室能够沾染?”
秦王朱存枢感慨不已,不过火还没烧到自己身上,他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王爷,老福王可没有死啊,现在还成为了陛下的座上宾,现在老福王还给您弄来了一封信……”
秦府长史有些激动的说道,他已经通过自己的渠道听到外面的传闻了。
“念!”
朱存枢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
秦王府长史这才打开的信封,深情并茂的朗读道:
“滋存枢侄儿亲启,见字如面,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一日为臣,终身为臣,当今天子圣明,兆民有幸,念及皇家亲情,故邀二十七家王爷入京,存枢侄儿见到此信立刻启程至南都,不得犹豫。
朱常洵亲笔。”
朱存枢顿时酒醒了一半,脸上鲜红之色褪去,他不敢置信的指着这封信说道:
“老福王他这是疯了吗?自己被拖下水了,还想诓骗我们去南京,实在是可笑至极,估计是他是得了失心疯了,这种风言风语也能说出口,呵呵。
我朱存枢打死也不会离开西安半步,谁来了也不行,我们秦王府的根基在这里,谁也别想动摇。”
这位秦王府长吏,却是脸色苍白的说道:
“王爷,朝廷的公文已经下来了,下官也是刚刚接到通知,陛下亲自下令,让天底下的二十七王入京,以后让你们全部定居在京城,而且…”
“而且什么?”
朱存枢这下子是彻底的酒醒了,目光灼灼的盯着长史。
“而且勒令咱们必须要在年底之前搬到南京去,如果没有搬到南京去,那就是格杀勿论,以谋逆论处。”
秦王府长史战战兢兢的说道。
朱存枢顿时就慌了神了,他神神叨叨的说道:
“这不行这不行,我们秦王府的根基都在这里,到了南京城不就成了人家的鱼肉了吗?以后的生计该怎么办?
要搬别人搬,本王是绝对不会去搬的。”
长史弱弱的开口说道:“负责搬迁之事的人是曹鼎蛟,以及他手底下二万多海军陆战队,据民间的传言,曹鼎蛟私底下问过当今圣上,他有权利可以杀几个王爷,圣上说只要过了期限就随便他杀。”
“这…走,赶紧走,咱们走!”
“啊?”
“还愣着干嘛搬家呀,快去整理房契天契,你先留在这里兑换我们秦王府的财产,本王现在带着现金珠宝搬到南京再说……愣着干嘛赶紧走啊。”
长史看着风驰电掣的秦王,曹鼎蛟有这么可怕吗?王爷怎么视之为洪水猛兽?
……
秦王这还算是比较远的王爷,潞州府的沈王朱效庸,南阳府的唐王朱聿键这些南京比较近的王爷一收到风声赶紧拖家带口的就赶来了南京城。
曹鼎蛟这边还在整顿部队,人家一家老小就整整齐齐的出现在了他曹某人面前。
曹鼎蛟非常幽怨的看着面前的几个王爷,把不高兴写满了脸上,撇嘴说道:
“唐王殿下,唐王殿下!听说您还招募了一批乡勇呢,有没有这么回事啊,干嘛这么急着来京城呢。”
唐王警惕性大涨,眯着眼睛说道:
“根本就没有这回事,都是外面人瞎传的,本王不过是招了一些护院,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狗东西,还想害本王,门都没有,窗户都不给你,曹某人害我之心不死啊,以后必须要小心提防了。
曹鼎蛟都把目光看向了旁边一个王爷。
“荆王,听说扬州盐商里面又有大量的份子钱,甚至您私人都有几块盐田,不知道有没有这回事?”
荆王大义凛然地说道:
“胡说八道,本王简直就是闻所未闻,那些扬州的徽商跟本王没有一点关系,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我都不认识,阁下可不要污蔑好人。”
曹鼎蛟搓了搓手。然后露出了不怀好意的眼神,言道:“听说几位王爷手上还有田地没有置办出去,本官想要买一点。嘿嘿嘿!不知几位意下如何?”
“没了没了都卖完了都卖完了!”
几位王爷都是没好气的看着他,就算是手中有田也不会卖给的姓曹的王八蛋,老子本来在家里面过得好好的。
小日子过着,小酒喝着,你丫的姓曹的二话不说就把老子吓到了南京,以后天天都要活受罪了,老子王府几百年的根基全部毁于一旦了。
想打死你都来不及,怎么还会给你便宜呢。
崇祯皇帝万万没有想到,曹鼎蛟这边还没有出拳,敌人就趴下了。
曹鼎蛟看着望风而降的大明王爷,他也是非常无奈,奈何实力不允许,他想低调都低调不起来呀。
第318章山东海军总兵官
大明崇祯九年十一月,二十七家王爷齐聚南京,凑成七龙珠召唤……啊呸!
为了维护大明的和平,为了巩固皇权的统治,这些深明大义的王爷充分体会到了皇帝陛下的用心疾苦,也知晓了皇帝陛下的用意。
大明的宗室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王爷们都是和睦相处,皇帝陛下也特别照顾他们,总之在南京的生活是格外的美好和幸福。
呵呵……(自行脑补孟鹤堂的刹车哭声)
大明南京奉天殿,崇祯皇帝坐下一员武将单膝下跪,毕恭毕敬的禀报道:
“末将曹文蛟甲胄在身未能施以全礼,还请陛下恕罪。”
“爱卿快快平身,朕,这次能找你也是有事相商,朕要对你惟以重任。”
曹变蛟身怀勇力,少年时即随曹文诏在军中效力。为维护社会的安定秩序,平定多次暴乱,很受天子器重。先后被任命为参将、副总兵、都督佥事、左都督、总兵官。时称曹文诏和曹变蛟为大明朝的大小曹将军。
曹变蛟统兵有方,敢战敢为,为抵抗满清异族统治作出了巨大贡献,于崇祯十五年松锦大战壮烈殉国,此役,明军大部崩溃,诸军皆逃,唯变蛟亲率部下冲后金军大阵,直抵皇太极中军,箭射后金大纛,吓敌酋使其中军后退里许,惜大势难挡,终因势孤力穷,兵败并俘,不愿投降后被后金残杀。
然而这个时空的曹变蛟却还没有熬出头,甚至他的战绩还不如自己弟弟曹鼎蛟,他也错过了很多经典的战役,比如朝鲜之战,又比如大同之战,就连这一次清剿叛军都没有赶上。
曹鼎蛟也为自己这个哥哥着急呀,于是他举贤不避亲的推荐了自己的哥哥。
崇祯皇帝也是爱屋及乌,对于曹变蛟同样是非常的看重,所以这才将他从边关调了回来。
崇祯皇帝感慨着说道:
:“变蛟,听说你在宣府也吃了不少苦头,皇太极和李自成屡屡骚扰宣府,宣府那边情况如何?我们明军又该如何应对大顺和大清?朕想听听你自己的看法。”
曹变蛟也知道这是皇帝陛下在考验自己,仔细思索了一会,才缓缓开口说道:
“臣在宣府呆了大半年,多少也有了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