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国高手-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好。这样吧,承先,你既归顺,那就协助章将军和郭将军守好荆门,我与士中去取襄阳。”高吉岭道。
“遵命!”
……
李承先与夏国相辞了出来,见四下无人,夏国相问道:“你说的是真的?”
“什么真的假的?”
“你爹娘的事。”
“这你也信?”
“看你哭的跟泪人似的,不由我不信啊。”
“我爹娘确实死的很惨,不过是死于明军孙元化之手。刚才编着编着,想起了爹娘,所以触动了情肠……。”
“承先,别伤心了。这回算是暂时蒙混过关了,我看明军也只有王士中难对付,其他人跟猪没有两样,好在他去了襄阳。这是天助我俩成就大功,也助你报父母与爹娘的仇。”
“嗯。只等平西王到来,我就能报仇雪恨了……。”
……
次日,高吉岭给章廷强和郭培栋留了三千兵马,自己带着王士中与七千兵马,往襄阳进发。
临行前,王士中找到要好的郭培栋,嘱咐他道:“培栋,我总觉得李承先有些可疑,等我打下襄阳,查一查有没有杨春梅这个人就清楚了。记住,在此之前,千万不要让他的军队驻扎城里,不给他们配备手榴弹和地雷,尤其不能让他们接近辎重营。”
“放心吧,我省得。”
……
高吉岭是员勇将,但心思不那么细,善听善信;王士中则正好相反,心思细腻,凡事都能问出个一二三来。按高吉岭的话说,王士中就是属司马懿的,疑心太重。
马进忠派他俩守卫襄阳要地,就是知道这俩人性格互补。
李承先的诈降计并不十分高明,若是给王士中点时间,王士中一定能揪出狐狸尾巴来。
相比于李承先的临时起意,杨希仁的诈降计用的就十分高明。
高吉岭的大军离襄阳还有一百里,杨希仁就派人送来请降信,离城五十里时,又亲自来迎,态度谦卑,理由充分,不由人不信。
高吉岭信了,王士中也信了。
可进入襄阳之后,高吉岭闲聊时随便一句问话,却又让王士中给怀疑了。
“希仁,家乡是哪里的?家眷都在襄阳吗?”
“回将军话,末将家是山东临清的,家有老父老母,老婆和儿子回老家伺候老人去了,襄阳只有我和三名小妾。”
王士中一听这话,疑心病犯了:“真降假降不用看别的,只看降者是否带家眷即可。杨希仁若是真降,焉能不带家眷?回老家尽孝理由也算充分,可老家在山东啊,那是敌占区。杨希仁就不怕事情败露而全家遭诛杀?!”
王士中心中有疑,但不露声色。派人一打听,才知道杨希仁的老婆和两个儿子是前天才被送走的。
也就是说,这是临时起意。
诈降!
王士中迅速作出判断。
立即去见高吉岭,把了解到的情况一说,高吉岭道:“仅凭这一点就断定杨希仁诈降,依据不足。”
“高将军,士中有一计,可断定真伪。”
“何计?”
“吴三桂大军快到老河口了,三日之内必到襄阳。”
“此事我已经知晓,已令人将军情报往荆州。”
“吴三桂从汉中不远千里而来,一路急行军,一定人困马乏,等他兵临襄阳城下,可命杨希仁前去劫营。若他是真降,必能重创清兵,若是假降,也可以从中看出端倪。”
“士中,咱俩想一块去了。劫营的主意很好,本来我也有这个打算,趁天黑扔他一顿手榴弹,不怕吴三桂大军不乱。既然你对他不放心,那就让他带本部兵马去。”高吉岭点头赞同。
“高将军,襄阳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城墙高厚,易守难攻,别说吴三桂,再加上罗洛浑,没有一年时间的围困,他也不能奏全功。就怕内患啊,若是城里有清兵细作,里应外合,那可就麻烦了。所以,宁何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得多留个心眼。”
王士中提醒道。
只不过,他这话有点说教的味道,高吉岭听了并不舒服。
“士中,你太多疑了。不是我说你,我也是打了十几年的仗了,什么阵仗没见过?真降假降还看不出来?”高吉岭不悦地说道。
王士中见高吉岭不高兴了,连忙说道:“那是那是,高将军久经沙场,早就炼就一双火眼金睛了。士中多嘴了,将军勿怪。”
“无妨,不怪你,你也是好意,先下去休息休息吧。”
“嗻。”
王士中答应一声退了出去。
“这家伙真是犯病了,哪那么多诈降?进入湖南湖北以来,打下了数十座城,哪个是诈降的?真是!”
高吉岭望着王士中远去的背影,不满地想到。
王士中走后,杨希仁来了。
“将军,早就听说咱们有手榴弹和地雷了,虎石山一战把清兵炸的人仰马翻,哭爹叫娘,听说跟打雷似的。只可惜只是耳闻,却没有见识过。将军能不能让末将开开眼?”杨希仁道。
“哈哈哈……,希仁,你这话说的,皇上造出来的东西还能差得了?这两样利器守城用得上,你不说本将军也会命人教你们如何使用,还要给你的士兵都装备上。”高吉岭被杨希仁的话给捧得哈哈大笑。
“那敢情好了。”杨希仁道。
“希仁啊,我派人教你们如何使用手榴弹和地雷,你们要尽快学会。等吴三桂大军一到,你就去劫营,趁他远来疲惫,立足未稳,先干他一家伙。”
“那可太好了!这第一功让给末将,真是太感谢将军了。”杨希仁高兴地说道。
高吉岭没想到杨希仁不但没有惧怕推诿,反而感激涕零,不由得点了点头,心道:“看看人家这爽快劲,诈降的能有这种战意?王士中你是不是太多心了?”
“杨将军,真豪杰也!”高吉岭赞道。
他不大喜欢这种性子犯阴的人,更喜欢杨希仁那种豪爽的性子。
第一百零二章 都打手榴弹的主意
八月初十正午,吴三桂大军抵达襄阳。
夏国相说吴三桂大军有五万,其实战兵只有三万,辅兵加上运送辎重的民夫,足有六万五千人。
大军将襄阳四门团团围住。
吴三桂率领李国翰、巴颜、张国柱、吴应麒一干将领,绕城看了一圈,回到帅帐道:“看城防工事,明军守将高吉岭是个知兵之人。城外没有挖壕沟,只一道护城河和高厚的城墙作为屏障,而且士兵毫无惧色,士气高昂,看来他对手榴弹和地雷的威力非常自信啊。”
“王爷,襄阳可不比虎石山,也不比漳州,除了不算高的丘岭之外,没有高山让他埋伏。这种地形,跟北方的平原差不多少,最适合骑兵野战。所以,高吉岭不会傻到跟咱们野战,凭坚城而守才是上策啊。”李国翰道。
“对,高吉岭大概打的就是这个主意。哼,只可惜,国相的诈降之计让他的如意算盘全落空了。”吴三桂捋着胡子得意地说道。
“父王,国相如今陷在荆门,让人担心啊。”吴应麒道。
“国相足智多谋,既然敢只身犯险,定是有所依仗,我儿不必担心。”吴三桂道。
“父王,既然有杨希仁为内应,为何不一鼓作气,杀进襄阳,还等什么?”
“等什么?等手榴弹和地雷。明军过去是不堪一击,为何如今越战越勇?还不是靠着这两样火器?国相的诈降计妙就妙在不仅要夺他的城池,还要夺他的火器。只要杨希仁将辎重营给控制住,咱们也就有了这两样利器。以后打仗,在火器上就能跟明军持平了,看他们还有什么能为?传令三军,安营扎寨,好好休息,明日攻城,试试高吉岭的斤两。”吴三桂令道。
“喳!”众将轰然听令。
……
当夜,子时。
杨希仁率领本部人马悄悄打开城门,放下吊桥,分成两路,往清兵大营摸去。
“轰轰轰……。”
“杀啊……。”
手榴弹炸开了营门,明军高声呼喊着一涌而入。
“每人最多扔一颗手榴弹,别往有人的地方扔,另一颗留下。”杨希仁悄悄吩咐道。
这回高吉岭给他们每人装备了两颗手榴弹。
镇守西营的是参将张国柱,睡梦中被亲兵叫醒:“将军,明军劫营!”
“啊?快,传令下去,迎敌!”
一声令下,清兵大营号角齐鸣,睡梦中的士兵纷纷冲出营帐,张弓搭箭,往明军射去。
“慢!传令各营,大声呐喊,箭往天下射!”张国柱看了一会儿,才发现是杨希仁的人马,连忙下令。
于是,一场演给襄阳城头高吉岭看的劫营大戏开演了。
杨希仁的军队在清军营里左冲右突,兵刃相撞声、爆炸声、惨叫声不断,但每个交战的士兵脸上都带着笑容,就跟同袍相见一样。
高吉岭在城头隐约看到杨希仁的军队杀进去,清兵不断后退,心中大喜。又见北南两个方向清兵来援,连忙下令:“鸣金收兵!”
杨希仁回来了,脸上满是血,手里还提了一颗人头。
那是他亲手斩的一名清兵。
那名清兵乱中被手榴弹炸伤了,在血泊中痛苦挣扎,杨希仁顺手一刀,解决了他的痛苦。
“高将军,末将不辱使命,炸死炸伤三千多清兵,我军伤亡只有五十七人。”
杨希仁把手里的人头往地上一掼,单膝跪地,骄傲地禀道。
“哈哈哈……,好,杨将军果然勇冠三军,解气!本将军给你记上一功,先下去休息吧。”高吉岭欣赏地看着杨希仁,兴奋地褒奖道。
“嗻!”
杨希仁行个军礼,下去了。
“士中,咋样?这回你还疑他么?”高吉岭问道。
“将军,末将不但怀疑不减,反而更盛了。”
“为何?”
“将军,杨希仁的军队每人两颗手榴弹,这就是六千颗,为何听着爆炸声没那么多呢?末将总觉得雷声大雨点小,是不是演戏呢?还有,大战之后,士兵的精气神是既紧张又亢奋,尤其杀了人之后,都会带有杀气。您看他那些士兵,哪个有杀气?一个个喜气洋洋,跟去亲戚家走了一趟一样。”
“士中,你是不是有病啊?炸声少?你数着了?六千是不假,还有没扔出去的呢?还有什么杀气,我怎么没看出不对来?打了胜仗喜气洋洋不正常吗首发
“将军,您没注意吗?手榴弹全没了,士兵腰里都是空的。”
“别说了!我看你不是有病就是嫉贤妒能!人家打了胜仗还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这不是让人家降将寒心吗?若是传出去,以后谁还会投降?!退下!”
高吉岭怒道。
“寒心?我才寒心呢。好心好意提醒,竟然落了个嫉贤妒能!”
王士中被高吉岭一通喝斥,无奈地退了下去。
……
劫营一战,杨希仁以五十七对三千的比例,赢得首胜,也赢得了高吉岭的信首发
高吉岭将守卫西门的重任交付给他。
杨希仁这几天除了吹嘘自己的功劳之外,就是大赞手榴弹之威,高吉岭给了他一万枚手榴弹,他还不满足,缠着高吉岭再多给些。
他的理由自然非常充足,西门守卫的任务重,不多备些手榴弹还行?
他的这个要求,让王士中更加怀疑,不管高吉岭是否愿意,私下建议应当让杨希仁用罢再领,不可给予过多。
高吉岭虽然不满意王士中,但杨希仁几次三番地打手榴弹的主意,还是让他稍有戒备。
“再给你五千,记着,省着点用,能不用就不用,得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高吉岭最后又给了杨希仁五千枚。
“将军,何必这么小气?那么多手榴弹,得有十万枚吧?多给些何妨?”杨希仁不乐意地说道。
“十好几万呢。这可不是你婆娘生孩子,生完还能再生,用一枚少一枚知道不?守城就指着他哩,不省着点用能行?”高吉岭道。
手里有了一万五千枚手榴弹,还摸清了手榴弹总数,杨希仁心中窃喜。
他知道,不需要再演戏了,是时候行动了。
第一百零三章 巷战
吴三桂尝试着用小部队、散兵阵形攻了三天城,高吉岭防守非常严密,甚至都没用手榴弹和地雷,清兵都没有占到一丝便宜。
高吉岭非常兴奋,对左右道:“都说关宁军多厉害,我看也不过如此。就这么耗吧,光一个粮草问题,你吴三桂的也没有办法跟我耗。”
其实,他哪里知道,人家吴三桂根本就没动真格的,小打小闹地耍着他玩呢。
八月十五夜,一轮圆月清冷地挂在天空。
仲秋佳节,乃是中国人的大节日,每到这一天,正是合家团圆的日子,远在异乡的游子未免会在这一日倍加思念亲人。
战争虽然无情,但遏制不住思乡情愫。
高吉岭不是不近人情之人,特意令火头军在做晩饭时加了一个肉菜,但严令不准饮酒。
而他把主要将领集中到守备府,大家在一起以水当酒,在一起说说荤段子,乐呵乐呵。
他的目的也非常单纯,就是想用这种方式冲淡大家的思乡之情。
最让他满意的,是杨希仁非常知趣、非常懂事。
杨希仁对满屋的将领说道:“各位将军,古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你们都是独身在外,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在所难免。你们放心地陪高将军玩一会儿,末将去巡城,毕竟我家就在城里。”
“希仁就是懂事。好吧,希仁,这份情本将军算是欠你的,等这场仗打完了,本将军一定备下美酒佳肴,好好跟你喝一场。”高吉岭高兴地说道。
“是啊,是啊,杨将军高义,等打完仗,我们都要好好敬你一杯!”
“杨将军,那今晚就辛苦你了!”
众将纷纷说道。
“都是自家兄弟,何必客气?”杨希仁团团作了一个揖,转身离去。
“行啊,你们喝吧,玩吧,一会儿让你们全部命赴黄泉!一群猪!”杨希仁边往西城走,心里边恶狠狠地想道。
他可不知道,被他视为猪的一帮将军,却不都是猪。
王士中一直没有放弃对他的怀疑,今日见杨希仁如此殷勤,感觉有点反常。杨希仁一出门,他就跟了出来,找到自己的亲兵,让他们悄悄跟着。
杨希仁离去后,众将再不用担心城防问题,又觉得吃茶饮水吹牛b没有意思,几个好赌之人,就悄悄到一边赌开了骰子。
而高吉岭则跟几位将领吹开了,又是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苍龙,跟无敌金刚差不多;又是排兵布阵,妙算千里,什么鞑子、关宁军,都是手下败将,好像是孙武再世,诸葛重生。
其实大家都明白,有什么吹的?要不是归顺皇上,大西军这时候存不存在还不知道呢。
孙武?孙子吧。
就在这时,就听远处人喊马嘶,紧接着就见西城火光冲天,夹杂着几声爆炸声。
“怎么回事?是不是有人放烟火炮仗?”高吉岭正吹得吐沫星子乱飞,正带劲呢,听到动静,连忙问道。
“我去看看。”王士中心中一惊,急步跑出府衙。
“将军,不好了,杨希仁反水了,西城大开,鞑子冲进城来了!”
刚冲出府衙,就见自己的亲兵从远处跑来,气喘吁吁地禀报。
“高将军,大事不好。杨希仁放火为号,打开西城门,引鞑子进城了!”王士中折回身,冲进屋里,大声说道。
“啊?!”
高吉岭闻言大惊,脸如土色那般难看,咣当一声将手中茶杯摔在地上:“诈降!他是诈降!妈的,上了杨希仁这个狗娘养的大当了。”
“高将军,且请息怒,赶快想办法应对吧。”王士中提醒道。
“对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