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国高手-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榔对于“金陵四公子”之名自是十分了解。
“金陵四公子”者,陈贞慧、冒襄、方以智、侯方域也。
其中最为出名的是冒襄和侯方域。
冒襄有名是因为董小宛。
他人物俊美,风流成性,与“秦淮八艳”的董小宛、陈圆圆、顾眉皆有染,尤其跟董小宛的爱情故事,更是多次出现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之中。
同样的,侯方域之所以名气大,也是因为娶了同是“秦淮八艳”的李香君
李香君血溅桃花扇的故事,更是被清代剧作家孔尚任写成戏曲《桃花扇》广为流传。
但侯方域明亡后,流落江南,入清后被迫参加科举,为时人所讥:“两朝应举侯公子,忍对桃花说李香。“
方以智是这四人当中最有才之人,曾中进士,被崇祯帝选为庶吉士。明亡后回到江南秘密反清复明,事败后出家当了和尚,在江西庐陵青原山净居寺为僧,法号弘智。
四人之中最不出名的就是陈贞慧。
他没有与名妓的爱情故事,也没有做过反清复明的大事,但他反过阮大钺,坐过牢,清兵入侵江南之后,誓死不仕。
从他作为“官二代”,没有与冒襄、侯方域那样乱搞这件事上,也能看出他洁身自好,品性高洁——这才是朱由榔最为看重他的地方。
也就是说,在“金陵四公子”中,最有名士风范,最得朱由榔看重的,陈贞慧居首。
……
金殿之上,朱由榔见陈贞慧谈吐不俗,且人物儒雅,动静有度,不由得龙心大悦,当即封陈贞慧为翰林院侍讲学士,金殿待诏。
也就是说,陈贞慧一入朝,就被朱由榔提拔为私人秘书,接替顾炎武的职位。
陈贞慧深感皇恩浩荡,无以为报,立即给另外三公子写信,将自己的际遇说了一遍,力邀他们出仕。
冒襄和方以智接到他的书信,立即启程来到南京,朱由榔也痛快,当即留用。
方以智被封为太常寺卿,冒襄则被封为鸿胪寺少卿。
侯方域因在家乡归德,还属于敌占区,一时不便,但也表达了愿意出仕的意愿。
朱由榔就密派锦衣卫前去归德,助他全家搬来南京。
当然,让他全家来,朱由榔自是有心看一看名满天下的李香君到底是何等样人?
在他心中,李香君的诱惑力比侯方域大多了。若是有机会,这些名满后世的名妓,他都想见一见。
他这种龌龊的小心思,自是不会对人明言。可落在别人眼里,派人专程去敌占接侯方域,倒成就了他“求才若渴”的好名声。
于是,引得江南名士纷纷来投。
计有阎尔梅、陈子龙、杨廷枢、魏学廉、吴应箕、顾杲、夏允彝、黄淳耀、侯歧等名士。
这些人都在史上留下或反清、或不仕清美名的,朱由榔自是都给授了官。
有了这些名士来投,不仅解决了用人荒,而且,也带动了新政的施行。
永历朝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
陈贞慧跟朱由榔的时日较短,对政务也不是很熟,所以,朱由榔这次去四川御驾亲征,也带上了顾炎武。况且其他内阁大臣一律没带,顾炎武也能起到一个参赞的作用。
对于皇上御驾亲征,陈贞慧不是很理解。
像这种事,只须用一上将,提一旅之师,凭强大的火力,四川指日可平,还用着御驾亲征?更何况,早先已命艾能奇兵发汉中,凭吴三桂这个老聋子的二万残兵败将,还能挡得住?汉中一下,自金金牛道入川,还不是水到渠成的事?
私下里,他也曾就此请教过顾炎武,顾炎武也是觉得奇怪,但并不清楚皇上的真实意图。
“定生兄,跟着皇上,不须胡思乱想,只照旨意行事即可。小弟琢磨着,皇上此行必有深意,只不过,咱们为臣子的,却是难以弄明白。”顾炎武道。
听了顾炎武的话,陈贞慧知道他是在劝自己,不要妄猜圣意。
其实他也明白,皇上的意思即使顾炎武知晓,没有旨意,他也必不敢乱说。
想明白这件事,陈贞慧也只好把疑问深深地埋在心里,心道:“时时跟在皇上身边,总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可是,直到今日,皇上除了与顾炎武谈诗论文,就是欣赏江上的风景,要不就是安坐舱中,或品茗,或听杨爱抚琴,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根本不露半点声色。
难道是自己想错了?
……
第五章 “乞丐五人组”
四川形胜,西面是青藏高原,南、东、北三面环山,当真是易守难攻。
而同时,川兵善战,向有“无川不成兵”之说。
清顺治三年,豪格打进四川,灭了张献忠,在成都设立巡抚衙门,命李国英为巡抚,同时宣称四川全境划入大清版首发
事实上,清兵一直没有完全占领四川,明镇东将军秦良玉于川东,参将曾英遗孀董琼英、义子李占春、于大海等于川南,一直在坚持抵抗斗争。
其中以秦良玉的“白杆兵”最为有名。
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是世袭的石砫宣慰使。马千乘被害后,因其子马祥麟年幼,秦良玉于是代领夫职。秦良玉率领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后参加抗击清军、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等战役,战功显赫,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
崇祯皇帝曾作诗四首赞颂秦良玉。
朱由榔即位后,于永历二年,曾命人赍诏封其为镇东将军,命其坚持在川东打游击战。
也许是“白杆兵”太过厉害,也许是永历朝的接连大胜,清重庆守将左庚梦始终没有攻破石砫。
朱由榔这次御驾亲征,还有一个重要的心愿,就是见一见这位传奇女英雄。
按照历史轨迹,秦良玉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应该于去年去世。她死之后,清兵才打进石砫,占领了川东地区。
虽然由于自己的穿越,秦良玉至今无恙,但“七十不保年,八十不保月”,朱由榔很怕已经七十六岁高龄的秦良玉会在见到自己之前仙逝。
如果那样,倒真是一桩遗憾之事。
……
明军水师溯长江而上,沿途清兵纷纷而降。
这些清兵全是汉军正黄旗左梦庚的手下,本就是汉人,抵抗意志本来不强,再加上明军强大的火力,根本没法抗衡,所以纷纷投降。
等朱由榔大军抵达忠州时,沿途所有州府全部归明。
朱由榔在忠州上岸,忠州知州衙门,成了朱由榔的临时行宫。
“皇上,谭文、谭弘、谭诣、杨展、刘惟明候旨见驾。”李洪禀道。
这五个人,都是前明旧将,一直坚持与清兵打游击。
“宣!”
朱由榔没作任何犹豫,立即宣召。
待五人一进殿,朱由榔差点掉下眼泪来。
只见五个人跟乞丐差不多,说衣衫褴褛可能过点,但身上的夹袄补丁摞补丁,有几处还露着棉花。
往脸上看,面带菜色,各个都瘦得不成样子了。
这不是“乞丐五人组”吗?
这可是史上留名的忠臣良将,一个个竟然沦落于斯,可见他们的条件是何等艰苦!
朱由榔深悔没有及时救助他们一些物资,若是这些人坚持不下去,没被清兵消灭,反而被冻饿而死,自己可就成了罪人了。
“参见皇上!”
五人不知是冻的,也不知是见皇上胆怯,磕过头之后跪在地上,簌簌发抖。
朱由榔没有叫起,而是下座,亲自一个个扶起来,温言抚慰道:“卿等受苦了。好在一切都过去了,朕来了,就不会再让你们受苦。”
五个人被朱由榔亲自扶起,又听到皇上温言安慰,往日种种辛酸涌上心头,五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一个个热泪盈眶,但又怕君前失仪,强忍着没有掉下眼泪来。
“白兴!”朱由榔喊道。
“臣在!”白兴应声而入。
“去,先把他们带下去,吃顿饱饭。另外,让张同敞给他们的兵都换上新军服,吃上一顿饱饭,再拨付军需物资给他们。”朱由榔吩咐道。
“臣等谢谢……皇上恩典!皇上,先不忙吃饭,臣等先把川东军情向皇上奏陈。”五人以谭文为首,朱由榔一番煽情的操作,令谭文的眼泪流了下来,哽咽着说道。
“皇上不差饿兵。你们先去吃点饭,换上棉衣。等你们吃饱了,穿暖了,随时可以来见朕。”
“是,臣等遵旨。”
五人确实也饿得难受,一听皇上旨意,再不坚持,答应一声,跟着白兴下去了。
“皆是忠贞之士啊。”见他们下去了,朱由榔慨叹道。
“是啊,川人素来勇悍,从他们身上就可见一斑。”顾炎武附和道。
“物质决定意识,但意识对物质起反作用。他们在外无援兵、内缺粮草的情况下,坚持至今,若无精神的支撑作用,是很难想象的。”朱由榔道。
“陛下,您这番话涉及哲学问题,若是王而农在此,一定乐于跟陛下讨教。臣学识浅陋,可不敢班门弄斧。”顾炎武道。
“而农倒是极想跟朕探讨哲学问题,可惜太忙,一直没有得空跟他好好谈论一番。只盼天下承平,到时朕一定放下冗务,好好地跟他坐而论道。那种日子,想一想都美啊。”朱由榔道。
“陛下,相信用不了三五年,就会天下承平。”顾炎武道。
“自古人生何其乐,偷得浮生半日闲,而农一直有个心愿,就是不为官,而是专心修书治学。可惜,自跟了朕,他这个愿望,怕是一时半会不能实现了。还有你,雪松,是不是想游遍万里河山?”
“嘿嘿,陛下,臣确有此意。可是,就是想游遍万里河山,也得有承平这个物质条件。所以,臣跟着陛下打天下,是为了天下承平,也是为了更多的人能自由自在的游山玩水,而不用担心兵祸,也不用担心饥饿。”
“不错,雪松,这个想法有点胸怀天下的士大夫样子了。”
“臣时时刻刻陪伴君侧,总得有点长进不是?”
“哈哈哈,你还挺不谦虚!”
……
谭文等吃过饭,换过军服,赶来谢恩。
朱由榔一看,他们除了脸上的黑青之色难掩之外,整个人都看着精神了。
朱由榔问道:“你们各自有多少兵?”
“回陛下,臣三兄弟有兵一千一百人。”谭文回道。
谭文、谭弘、谭诣是兄弟关系,一直活跃在夔州附近。。
“回陛下,臣与刘将军有兵九百。”杨展回道。
他和刘惟明是一起的,一直在忠州附近的山里打游击。
“依你们看,左梦庚有无招降可能?”朱由榔问道。
……
第六章 非常厉害的老太太
“回陛下,左梦庚本是弘光帝旧臣,其父曾被封为南宁侯。陛下英明神武,咱们的军队又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如果陛下派人劝降,相信他一定会降的。只是,这个龟儿子全不念旧朝之恩,自入川以来,没少杀了咱们汉人,我们三兄弟也没少在他手下吃了苦头,提起他来,真是恨得牙都痒痒。所以,臣不赞成招降他。”谭提起左梦庚,真是恨之入骨。
“是啊,陛下,不能便宜了姓左的龟儿子。就算他主动投降,也不能接受,打他个龟儿子!臣愿为先锋。”杨展瞪着眼睛,气愤地附和道。
“哈哈哈,看来,你们没少在他手底下吃了苦头,一个个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的样子。好吧,朕照顾你们的感受,不招降于他。不过,若是他主动请降,还是要接受的。你们为军的,自然懂得杀降不祥的道理。更何况,天下争战日久,人口锐减,若是能不杀伤人命,就不杀伤人命。至于左梦庚,若能幡然悔悟,还是要给他个重新作人的机会,毕竟都是汉人嘛。”朱由榔笑道。
“是,臣遵旨。”谭氏三兄弟见皇上如此说,只好答应下来。
“陛下真是太仁慈了,对待这种人,就该有一个杀一个,有一对杀一又。”杨展自然也不敢说别的,只是恨声不已。
朱由榔自是不介意他们的“君前失仪”,也不会强求他们能理解自己的苦心。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没有被打垮,也没有被拖垮,这本身就非常可敬。再让他们理解对仇敌的宽恕,确实有些强人所难。
“你们且退下吧,稍后自会有恩旨。”朱由榔摆摆手,让“乞丐五人组”退下。
“定生,拟旨,加封谭为副将,谭弘、谭诣为参将,三兄弟镇守夔州;封杨展为副将,刘惟明为参将,镇实忠州。二州原知州暂留职原任。”朱由榔道。
“遵旨。”陈贞慧躬身答道。
“启奏皇上,镇东将军殿外候旨!”小太临庞天寿进来禀报。
“哦?这么快就到了?镇东将军怎么来的,是不是被人抬着来的?”
朱由榔问道。
“回皇上话,镇东将军是骑马来的。”
“什么?骑马?七十六了,还能骑马?!”朱由榔闻言不由十分好奇。
“回皇上话,奴婢不敢欺瞒皇上。”庞天寿道。
“历史真是愚弄人,说秦良玉七十五岁寿终正寝,可人家现在还能骑马。真是奇人哪!”朱由榔心道。
“宣!”
“嗻!”
“宣镇东将军秦良玉觐见哪!”庞天寿出了殿门,高声宣号。
朱由榔坐到太师椅上,一瞬不瞬地望着殿口处。
就见随着这声宣号,门口健步进来一位银发老妇,身形不甚高大,还有些削瘦,但走起路来丝毫不拖沓,非常矫健。
身上着官袍,已经很旧了,但浆洗的干干净净,板板正正。
“这是一个干净利索的老太太。”朱由榔心道。
“臣秦良玉磕见万岁万岁万万岁!”秦良玉低头进殿,磕头见礼。
“免礼平身,赐座!”朱由榔连忙吩咐道。
秦良玉站起身来,李洪赶紧搬了个椅子放到门口,让她坐下。
朱由榔细细打量秦良玉,发现除了她脸上的皱纹和满头银发,显示了她的年纪之外,眼睛有神,腰板挺直,显然非常健朗,一颗心终于算是放下了。
秦良玉没有立即就坐,而是往御座前走了几步,目光灼灼看向朱由榔。
这哪行?不怕犯了冲撞君王之罪么?
顾炎武、杨爱、陈贞慧都愣愣地看着这位名闻天下的女中豪杰,不知她是弄的哪一套?
“放肆!”李洪断喝一声。
“吵吵什么?”
秦良玉不但不退后,反而扭头喝斥李洪:“我秦良玉一个老妇人,还能害皇上不成?都是你们这些太监,搞乱了大明天下!”
嚯!
她这一骂,倒让朱由榔和顾炎武、陈贞慧、杨爱彻底傻了!
这老太太脾气不小啊。
“皇上,请恕老臣无礼。老臣是想仔细看看你,看看跟先皇有几分像。”秦良玉骂了李洪,回过头来向朱由榔请罪。
“无妨,一个奴才而已,别说骂了,就是打他两下也无妨。”朱由榔道。
“老将军,你看朕跟先皇像不像?”朱由榔接着问道。
“像,像,尤其是嘴巴这块,太像了。”秦良玉回道。
她说的先皇,是崇祯皇帝朱由检。若论血缘,都是万历皇帝的亲孙子,眉目之间有些像也是有可能的。
“呜呜呜。”
秦良玉打量了一阵朱由榔,忽然掩面哭泣起来。
朱由榔回头看了看同样发了呆的三位臣子,感觉有些茫然:“咋了这是?我可没说别的啊。老太太咋就哭了呢?”
“陛下,老臣失礼了,老臣见了皇上,想起了先皇的容颜,所以失态。唉,想当年,先皇才20岁,长得也是一表人材,跟皇上一样非常精神。他也是为了国事吃不下,睡不好,励精图治,可怎么也没能挽回败势。这一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