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医国高手 >

第240章

医国高手-第240章

小说: 医国高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拿起勺子,喝了一口,感觉还行。
    虽然没有豆腐脑的细嫩,但豆香、菜香混在一起,也是别有风味。
    “客官,您别这样吃呀,放些小料更好吃。”老板娘见朱由榔是个外行,连忙指着桌上的各色调料说道。
    朱由榔一看,所谓调料,无非就是椒盐、辣椒、蒜末,依言各放了少许,再一尝,果然比刚才好吃多了,主要是这些调料,把青菜的那股子味给遮了不少。
    朱由榔美美地吃完,杨爱拿起巾帕给他擦了擦嘴。
    “怎么样客官,好吃吗?”老板娘问道。
    朱由榔竖起大拇指,赞道:“好吃,大嫂真是好手艺。看赏!”
    李洪赶紧掏出一锭银子,递给那老板娘。
    老板娘听了朱由榔的夸赞,脸上就泛起了笑容,再一看这锭银子,足有五两,吓了一跳。
    “不不不,客官,这太多了,算上后来的这三位客官的,也只有三十个大子。”老板娘双手连摇,硬是不敢去接那锭银子。
    “公子爷赏你的,拿着就是了。”秦良玉从李洪手里拿过那锭银子,硬塞给那妇人。
    “这,这是咋说的呢?我们这是碰上善人了。公子,您是不是住在夷陵?您府上在哪里?以后您要爱吃这一吃,小妇人给您送到府上去。”那妇人看着那锭银子,激动地抹开了眼泪。
    “爷不是夷陵人,路过此地而已。老板娘,你不用客气了,收着吧。来,你坐下,陪爷说说话。”朱由榔道。
    陈贞慧闻言赶紧站起来,把自己的凳子让了出来。
    妇人欠着半个屁股坐下,嘴里不停地说着好话:“公子爷,您一看就是大好人,日后一定能当大官,太太也一定会早早给您生个大胖小子”。
    杨爱见她说这话时,不停地看自己,得意地笑了:“爷,您看这位大嫂真会说话。”
    “大嫂,借你吉言了。大嫂,你刚才说什么都是假的,怎么回事?”朱由榔道。
    “咳咳咳。”妇人还没答话,她男人倒是咳了两声。
    “咳什么咳?!你咳老娘也说,有什么不能说的?都跟你个窝囊废似的,那天下还有百姓的活路吗?”妇人回头瞪了一眼男人骂道。
    那男人一缩脖子,不再言声了。
    “公子爷,我跟你说,这街上你看到的都是假的。”妇人压低了声音说道。
    “都是假的?怎么个假法?”朱由榔问道。
    “得了,有人要倒霉了。”顾炎武的脸正好对着姚之德三人,见谢应运、刘镇国脸色变了,连忙冷冷地扫了他二人一眼。
    他这是警告他们,不要插言。
    “听说皇帝老爷子要从夷陵过,前十天里头官府就把街面上的穷人、要饭的、闭汉都给撵到城南的关帝庙去了。你看到的街面上那些人,全是大户人家的,怕人少不好看,还让他们来来回回地走。”妇人非常神秘地说道。
    “乞丐、要饭的?穷人很多吗?”朱由榔眉头一皱问道。
    “多!海了去了,这天气暖和了还好,去年冬天,哪天不冻死人?不饿死人?”
    “冻死的饿死的都是什么人?”
    “什么人?瞧您这话问的,反正不是胡家的人,全是佃户啊、没有地的百姓呗。”
    “怎么会呢?官府没有分地吗?”
    “嘿哟,公子爷,一看您就是贵人,哪里知道下头这些龌龊事呢?皇帝老爷子发话了,说要按地亩数纳粮,这下大户们可倒了霉了,再想喝佃户们的血可喝不成了。老实点的,就把地还给了佃户,精明点的,就把手里的那俩钱买成铺子,有势力的,明着说是把地还给了佃户,其实跟官府勾着呢,根本没往外拿那地。”
    听到这里,朱由榔气就不打一处来:“噢,合着杀了李永茂白杀了?这帮子杀才还干这种事呢?”
    顾炎武看姚之德脸色尚好,虽然尴尬,但并没有多大反应,而谢应运、刘镇国则满脸大汗。
    心知就是这二人心里有鬼。
    顾炎武所料不错,谢应运、刘镇国来见皇上,本想表表功呢,没想到听了这么多不利于已的话。
    此时如坐针毡,他二人恨不得撕烂这个多嘴娘们的嘴。
    可偏偏皇上在呢,别说动了,连话都不敢多说一句。
    “大嫂,你刚才说你家好像也遇到了难事?”朱由榔再次问道。
    “唉,不能说,一说起来就气!”那妇人一听这话,愤愤地说道:“公子爷,您不知道,夷陵最大的大户叫胡春来,是守备刘镇国的小妾的娘家爹,也是我们当家的同宗。这胡春来真他娘的胡来,仗着刘镇国这个挨千刀的势力,欺男霸女,无恶不作。这还罢了,我小叔子也是他家的佃户,皇帝老爷子的新政下来之后,不肯再按往日给他交租了,只愿意拿朝廷那份粮。可胡春来不干,非要我小叔子交完朝廷那份粮,再给他家交租子。我小叔子也不是好的,就是顶着不交。唉,最后让胡来的狗腿子给打折了腿,到现在不能下地。可怜我小叔子一家人,这下全完了。唉!”
    “说这些干吗你?有用吗你?”妇人说完,她男人似乎也被这段往事揭开伤疤,眼里含着泪,喝斥妇人。。
    虽是喝斥,却包含着许多无奈和愤恨。

第四十三章 掩罪欺君
    出了合渣小店,姚之德连忙跟上来,觑着朱由榔的脸色,低声请示:“爷,要不去知州衙门喝杯茶吧?”
    “好吧,到了谢知州的一亩三分地,不去主人家看看也说不过去。”朱由榔面无表情,淡淡地说道。
    姚之德闻言心里一松,悄悄摆了摆手,谢应运、刘镇国急步走到前边,侧着身子头前带路,边走边擦汗。
    进了知州衙门,朱由榔当堂一坐,姚之德、谢应运、刘镇国急忙大礼参拜。
    “平身吧。”朱由榔淡淡吩咐了一句。
    朱由榔这时候已经记起,姚之德这个知府,是李定国所荐,皆因他在荆州驻军时,原任荆门知县的姚之德出力不小。
    李定国看他是位干员,战后上了保奏折子。
    李定国上折子保个知府,那还不是小菜?朱由榔不会不给他这个面子。
    “姚爱卿,你不在荆州,怎么到夷陵来了?”朱由榔问道。
    “回陛下,臣接到圣旨,说不许扰民大搞迎送,臣自是无不凛遵。可是,臣又十分渴望觐见天颜,当面叩问圣安。臣又怕陛下不在荆州下船,所以,就早早在夷陵候着了,看看有无机会。臣就这点小心思,还请陛下降罪。”姚之德答道。
    “哈哈哈,好一个小心思。嗯,不错,没有在夷陵搞什么动静,朕甚是满意。朕不会因你的小心思降罪于你,再说了,夷陵也是你的辖地,到夷陵来,也不算荒废公务嘛。”朱由榔笑道。
    他这一笑,彻底把姚之德紧张情绪给笑没了,谢应运、刘镇国也感觉松快了不少。
    皇上很好说话的嘛。
    “谢爱卿,刚才在合渣店里,朕听到的事,你如何解释?”朱由榔淡淡地问道。
    “回陛下,那妇人所言之事,臣实是不知。这等恶事发生在臣之治下,臣难辞其咎,请陛下治罪。”谢应运躬身答道。
    “刘爱卿,你怎么说?”朱由榔又问刘镇国。
    刘镇国见皇上没有生气,语气和缓,说话间还带上了爱卿的称呼,胆子大了起来,把牙一咬,心一横,躬身说道:“回陛下,那妇人乃是诬蔑。臣原系安西伯手下千户,在伏击吴三桂之战中立了功,被安西伯荐为夷陵守备。安西伯治军甚严,一向不许扰民,不许害民。臣受教已久,焉敢害民?焉敢抵抗新政?胡春来确系臣之姻亲,只不过一向奉公守法,拥护新政,这在夷陵都是知道的。那妇人所言,全是捏造,还望陛下明察。”
    谢应运认了个“失察”,而刘镇国则全盘否认,顾炎武心道:“行了,若是老老实实交待,痛改前非,好好认罪,或许皇上还会饶过你们。如此明目张胆地欺瞒皇上,你俩离死是不远了。”
    “唔,穷山恶水出刁民,必是那夫妇二人知道了朕的行藏,故意上你们的眼药呢。”朱由榔点点头,表示理解。
    “陛下圣明!”
    谢应运、刘镇国一听这话,心就放下了,连忙高呼圣明。
    “唉,这也难免,为官难,尤其州、府、县官,直接跟老百姓打交道,不可能照顾到所有人的利益,有些人不满也是有情可原。”朱由榔态度仍是非常和蔼地说道。
    “陛下体恤下情,臣感激涕零。”谢应运感动得说道。
    自始至终,对于老板娘反映的事,姚之德未发一语置评。
    既不说老板娘的不是,也不给两位下属分辩。
    朱由榔对于他的态度感觉有些纳闷,不知道这家伙是不是与两个下属穿了一条开档裤。
    “那位妇人说的事真也好,假也罢,但有一条,谢爱卿,你粉饰太平,做假哄弄朕,这不假吧?天下大乱久矣,百姓生活艰难,朕知之甚深,不会因为街面上不好看,就怪罪于你。功夫要下在平时,多关心关心民生,竟然弄了些大户人家的人充当百姓,搞这种形式有何意义?”朱由榔责问道。
    “是是是,臣知罪,臣知罪。”
    谢应运一听皇上拿出这事来问罪,明显是避重就轻,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行了,谢爱卿,你的茶朕也喝了,就不多留了。”说着,朱由榔站起身来,往外就走。
    “陛下,船上颠簸,不如就在府衙歇息一晚,也好让臣等尽尽忠心。”姚之德赶快劝了一句。
    “罢了。朕这些日子一直在船上,已经习惯了,若是没有船的晃动,还睡不好呢。”朱由榔脚下不停,率先出了府衙。
    姚之德、谢应运、刘镇国紧紧跟着相送。
    “不要送了,回去吧。”朱由榔来到大街上,边走边道。
    “臣还有一事要请旨施行,陛下,可否容臣登船面奏?”姚之德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紧紧跟上来。
    “嗯。”朱由榔点点头。
    姚之德停下脚步,对谢应运和刘镇国说道:“本官去船上伺候,你们好生在衙里呆着,勿生事端。”
    “是,下官省得。”
    。
    回到船上,朱由榔命将姚之德带进来。
    他想探探姚之德是什么立场。
    姚之德进了舱之后,什么话都不说,跪倒在地,只是磕头。
    “姚爱卿,你不是有事要面奏吗?”
    “回陛下,臣罪该万死,治下出了这等丑事,臣万死莫赎,请陛下重重治臣之罪。”姚之德道。
    “嚯,这才是个真正的明白人哩,知道我不会就这么放过那两人,所以跟了过来。”朱由榔一听就明白姚之德为什么非要跟着过来了。
    既然姚之德明白了,那就不用瞒着了,朱由榔把脸一撂,冷冷地说道:“舱外跪着去。”
    “遵旨!”
    姚之德答应一声,乖乖地到舱外跪着去了。
    “启奏陛下,女店主所言确是事实。关帝庙关着五百人,胡春来家有万顷良田,并没有把地还给佃户,而是在往年的地租上多加了朝廷的赋税。”顾炎武进来禀报。
    跪在外头的姚之德听到了顾炎武的奏报,用手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心道:“好险,亏了跟上船来,否则,我特么也说不清了。”
    “没见皇上下旨派人查探啊,顾炎武哪里得来的消息呢?”姚之德不由得纳闷。

第四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
    “合渣店里派人了吗?”朱由榔问。
    “已经派人了。”顾炎武回道。
    “好吧,看看这两个黑心的东西会作死到什么程度吧。”朱由榔冷冷地说道。
    姚之德听了心道:“谢应运、刘镇国,老子可被你们害苦了。好吧,你们作吧,但愿你们可别对店主两口子下手,否则,你俩的小命就玩完了。”
    ……
    知州府衙。
    谢应运惊魂未定地坐在太师椅上,边擦汗边对刘镇国道:“老刘,今日差点被你害死啊。”
    “对不住了谢大人,谁知道那个浪娘们瞎叽吧乱说?”刘镇国也是一副劫后余生的庆幸口吻。
    “皇上还是念旧,体恤功臣哪。”
    “怎么说?”
    “怎么说?我估摸着,皇上其实是信了那妇人的言语,只所以没有降罪于你,是因为你摆了一通功劳,还把李伯爷给抬了出来。聪明啊,要不是那么回话,估计咱俩都得挪窝了。”
    “皇上信了?我怎么觉得皇上没信呢?”
    “老刘啊,我在官场上混了多少年了?前明、满清然后再是当今朝廷,官场上的事整得明明白白的。说白了就是花花轿子众人抬,你抬我,我抬你,你好我也好,最后皆大欢喜。”
    “老谢,这话不对吧?皇上还用你抬?”
    “你不懂。皇上自是不用我抬,但他得用李伯爷抬吧?你我不过是芝麻大的官,是死是活不关朝廷痛痒,为了咱们这样的小官,给李伯爷没脸?皇上不会因小失大的。”
    “有理,有理。老谢,你这官场经可真够我老刘这样的粗人琢磨一辈子的了。”
    “老刘啊,这一劫算是逃过去了。逃是逃过去了,可咱们以后再想升官就难喽。”
    “无妨,日后多巴结巴结李伯爷就是了,皇上还会记着这种小事?”
    “你呀,别想美事了。皇上卖了李伯爷一个面子,李伯爷一定不会放过你,不信你等着,不出一个月,李伯爷一准来信骂你。”
    “骂就骂呗,咱老刘脸皮厚,骂两句出出气就是了。”
    “光让李伯爷出气还不行,你得让胡春来要么把地分给佃户,要么不要再收租子了,这事才是惹祸的根子。别再心存侥幸了,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这是皇上的新政,多少双眼睛盯着呢,若是不办,早晚得惹大祸!”
    “是,你说的对,多谢提醒,回头我就跟胡春来说说,让他赶紧把地分给佃户们。”
    说完这话,刘镇国想着胡春来每年孝敬自己的上万两银子,感觉肉疼得狠。
    “玛德,都是那个浪娘们惹的祸,老子这就去宰了她!”刘镇国目露凶光,恨恨地说道。
    说完这句话,嚯地站起来,大步往外走。
    “老刘,你可仔细点,可别忘了,皇上还在长江上没走呢。”谢应运喊了一句。
    “放心吧,不会弄出动静来的。”
    刘镇国说完这句话,大踏步走了。
    ……
    刘镇国带着十几名亲兵来到合渣店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大街上空荡荡的,合渣店已经关门上板。
    “砸门!”刘镇国命道。
    亲兵上前,把门板拍得山响:“开门,快开门,再不开,老子把你的破店一把火给点了!”
    “哪个龟孙砸门?!”店里传来老板娘的骂声。
    “呵呵,死到临头还特么骂人?好吧,你不是爱骂吗?你刘老爷今日就撕烂你的嘴,看你还敢不敢乱嚼舌头,泼妇!”刘镇国没想到黑胖娘们如此胆大,这个时候还不服软呢。
    “原来是刘镇国你个龟孙,难道你还敢杀人吗?”骂完这句话,就听里面开始卸门板。
    刘镇国怒极而笑:“呵呵,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怕死的臭娘们你刘老爷还是头一次见。”
    说话间,店门打开。
    “拿下!”刘镇国喝道。
    亲兵们持刀刚要进店,却见店里冲出一人,正是那个黑胖的老板娘,只见她手持一把菜刀,见人就砍,嘴里骂个不停:“刘镇国,你竟敢带人夜闯民宅,不怕王法吗?”
    士兵没想到这娘们如此凶悍,被她砍了个措手不及,纷纷后退,形成一个包围圈,将她围在正中。
    “王法?臭娘们,你刘老爷今日就超度了你,你去地下找阎王爷要王法去吧。”刘镇国狞笑着,手持钢刀欺上前去,挥刀照着妇人头上就砍!
    “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